科爾沁蒙古劇

科爾沁蒙古劇

科爾沁蒙古劇,流行於內蒙古科爾沁一帶。音樂、表演尤具特色。由庫倫旗烏蘭牧騎創作並演出的歌舞劇《安代傳奇》被國家文化部認定為新劇種--科爾沁蒙古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爾沁蒙古劇
  • 地域:蒙古
  • 代表劇目:安代傳奇、阿貴山的回聲 
民族特色,發展歷程,

民族特色

科爾沁蒙古劇還沒有形成類型化的音樂和固定的表演程式,屬民間歌舞劇型的少數民族劇種。它的劇種發展走向人們正在藝術實踐中研討探索。科爾沁蒙古劇大都直接套用科爾沁蒙古民間音樂的原曲調,包括科爾沁民歌、民間歌舞曲和蒙古族說唱音樂,如烏力格爾、好來寶音樂,或運用這些音樂素材,根據劇中每一角色需要適當編曲。表演趨於生活化,語言多為通俗化、口語化,念白不講韻律。舞美採取實景與虛景互為補充,虛實相生的表現方法。

發展歷程

蒙古劇是集蒙古族歌、舞、扮詩於一體的綜合藝術。產生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屬於民間歌舞劇類型的少數民族劇種,他的誕生標誌著蒙古族文化藝術新的發展,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豐富了祖國的燦爛的戲曲藝術寶庫。從《安代傳奇》到《阿貴山的回聲》、《生活浪漫曲》、《達古拉》等一大批主題鮮明、生動感人的科爾沁蒙古劇不斷推出。
劇中大量採用好來寶、安代曲、民樂曲等,優美的民間音樂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民樂連綴體系,在主旋律的基礎上根據人物性格和情節的感情色彩而起伏,變化無窮。語言上開始採用蒙古族諺語、格言、成語、典故和歌謠等民間文學優美辭彙,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創作上也不只局限於歷史體裁,表演上更是趨於生活化,語言更加通俗化、口語化,念白不苛求韻律,舞美多採取實景與虛景互相補充,虛實相生的表現方法。
民國初年,通遼市科左中旗的蒙古族藝人突破傳統的說唱形式,扮演成敘事民歌或者民間故事中的角色,以第一人稱進行說唱。科右後旗的潮爾奇(說書人)在說唱《蟒格斯故事》時,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誇張地增加表演動作,有時還改換裝束,以伴奏樂器馬頭琴為道具,站起身來模仿人物,這種化妝演唱,使說唱藝術的戲劇表演內容得到加強。
20世紀40年代,蒙古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諾麗格爾瑪》、《韓秀英》、《達那巴拉》等敘事民歌,相繼被改編成蒙古劇進行演出。1946年,內蒙古文工團成立,團內的蒙古族藝術人員將反映蒙古族人民參加解放戰爭的《血案》、《額爾登格》等新歌劇譯成蒙古語,用蒙古劇形式進行演出,在蒙古族民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內蒙古歌舞團(後合併到內蒙古民族歌舞劇院)於1953年創作演出了小戲《慰問帶》,被國內一些專家認為是一出有鮮明民族特點的蒙古劇。1953年哲里木盟庫倫旗業餘劇團創作演出《漢城烽火》,表現抗美援朝這一重大題材,在唱腔音樂上由專曲專用的單曲體,發展為一個劇種中多首民歌的聯用,並且吸收了說唱音樂和宗教音樂。這說明蒙古劇逐漸走上成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