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中國

科學與中國

《科學與中國》是2005年5月1日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路甬祥。本書主要講述了科學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書名:科學與中國
  • 作者:路甬祥
  • 頁數:266頁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5-1
  • 裝幀:簡裝
  • 開本:小16開
內容介紹,圖書目錄,基本信息:圖書2,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介紹

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科技工作者不僅要成為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者,也應成為先進科學文化的傳播者。要向公眾傳播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和科學文化理念,將傳播的思想和內容與人民大眾的利益結合起來,在公眾中形成共鳴。讓科學親近公眾,讓公眾理解科學、支持科學、投身科學。讓公眾理解科學,有利於實現人類社會的全面、健康、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有利於明辨是非,讓偽科學和迷信失去滋生的土壤;有利於促進科學文化氛圍的形成,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有利於認識科學精神的實質,使我們能與時俱進地大膽實踐和不斷創新。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報告集的報告涉及科技發展歷史回顧、科技前沿熱點探討、科學倫理道德建設、科技進步經濟發展、科技推動社會進步等5個方面的主題。此報告集的出版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和前沿,了解科學技術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作用,可以讓更多的人關注科學道德建設問題。

圖書目錄

路甬祥
序言
周當召
20世紀物理學的回顧及對未來物理學發展的展望
韓啟德
傳染病的歷史告訴我們
秦伯益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賀賢土
參加核武器研製的經歷與體會
崔爾傑
空天技術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歐陽自遠
月球探測的進展與我國的月球探測
李德仁
數字地球與“三S”技術
童慶禧
空間信息技術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黃本立
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
劉昌明
黃河水資源變化與可持續性利用的主要問題
陸大道
實施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胡鞍鋼
SARS危機和中國經濟
鄭時齡
全球化影響下的中國建築
楊叔子
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董光璧
自然科學史與科學文化
後記

基本信息:圖書2

[產品名稱]科學與中國(10集)
科學與中國(10集)科學與中國(10集)
[作者] 白春禮 主編
[出版日期] 2012-10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開本] 16開
[裝訂] 平裝
[版次] 1
[其他介紹] 叢書共分10集
定 價:860.00元

內容簡介

《科學與中國(10集)》入選“迎接黨的十八大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項目,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
作者陣容強大,由中國科學院院士等著名專家執筆編寫,全面展現我國科技界各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既高屋建瓴,又通俗易懂。
尤其適合圖書館館配、政府採購、單位團購。
叢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著名專家執筆編寫,全面展現我國在航天與航空科學技術、生物與海洋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能源、環境與資源、氣候與災害、科技創新方法、科學技術與社會等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叢書共分10集。兼具知識性和普及性,是向大眾傳播科學知識和科學思想的積極力量,能讓民眾從中了解到科技在社會發展中起到的實際成效,認識到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折射出科學技術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以及科教興國的深遠意義。

作者簡介

白春禮,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長。中共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丹麥皇家文理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化學會榮譽會士、印度科學院榮譽院士等。兼任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微納協會名譽理事長、國家納米科技指導協調委員會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等。

目錄

1. 航天與航空科學技術集
歐陽自遠: 月球探測的進展與我國的月球探測
王禮恆: 中國航天技術的發展和未來展望
王永志: 載人航天發展走向的思考
崔爾傑: 空天技術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童慶禧: 空間信息技術與社會可持續發展
陳建生: 現代宇宙觀
王 水: 朝氣蓬勃的空間物理學
楊 光: 探索宇宙奧秘
陳懋章: 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是航空科技創新的靈魂
顧逸東: 載人航天與空間科學
路甬祥: 從仰望星空到走向太空
2. 能源科學技術集
徐建中: 面向世紀的能源與能源科技
嚴陸光: 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
馬重芳: 可再生能源的研究、開發與利用
劉光鼎: 中國油氣資源的第二次創業
王乃彥: 我國核能(裂變能)發展戰略研究
歐陽予: 核能利用及其發展前景
蔡睿賢: 西部發展中能源資源與環境問題
何祚庥: 風力發電“救濟”電荒
何祚庥: 人類即將迎接可再生能源時代
何祚庥: 人類即將迎接太陽能時代
徐建中: 科學用能與綠色能源
3. 環境與資源科學技術集
黃祖洽: 人類生存的可持續發展
劉寶珺: 資源、環境的科學發展觀
劉東生: 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劉昌明: 黃河水資源變化與可持續性利用的主要問題
孫廣友: 濕地與人類
施雅風: 冰川、氣候與水資源變化問題
張新時: 西部生態圈
肖洪浪: 西部水與生態
陸鐘武: 穿越“環境高山”
高登義: 極地變化與人類關係
4. 氣候與災害科學技術集
黃榮輝: 我國的重大氣候災害及其預測
符淙斌: 地球氣候變化及其預測
安芷生: 世紀的全球變化科學
白以龍: 破壞災害和演化誘致突變
陳運泰: 活動的地球:板塊大地構造學說簡介
顧國華: GPS-地震預測利器
陳運泰 楊智嫻 許力生: 海嘯、地震海嘯與海嘯地震
胡鞍鋼: SARS危機和中國經濟
5. 新材料科學技術集
白春禮: 化學與納米科學技術
李家明: 科學研究的樂趣
嚴東生: 關於人口、自然資源、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一些問題
李依依: 世紀材料的思考
師昌緒: 材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趙玉芬: 現代化學前沿
戴立信: 有機化學與社會
閔恩澤: 從石化催化技術開發案例探尋自主創新之路
6. 生物與海洋科學技術集
陳 竺: 中國的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
賀福初: “人類蛋白質組計畫”及中國的貢獻與意義
劉以訓: 漫談生殖的奧秘
韓啟德: 傳染病的歷史
曾 毅: 愛滋病的預防與控制
楊福愉: 談談生物膜
王 穎: 全球變化與海岸海洋科學發展
蘇紀蘭: 我國的海洋科學研究
7. 信息科學技術集
李衍達: 信息科技和資訊時代
鄔賀銓: 通信技術的換代發展與新的套用
陳俊亮: 下一代網路
李德仁: 廣義空間信息格線和狹義空間信息格線
簡水生: 時代呼喚信息安全網和廉價高效的光伏電池
柴天佑: 企業信息化
吳 澄: 信息技術與企業競爭力
王陽元: 從消費大國到產業強國
李德仁: 數字地球與“三S”技術
戴汝為: 多學科交叉發展與融合推動社會進步
周興銘: 信息技術與國家發展
8. 科學、技術與社會集
李國傑: 高技術與中國
鄭時齡: 全球化影響下的中國建築
陸大道: 實施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朱之鑫: 大力推進科技進步,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路甬祥: 世界科技發展的新趨勢及其影響
何傳啟: 中國現代化現狀與前景
盧良恕: 發展現代農業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著力點
郭重慶: 製造業發展趨勢與中國製造業發展戰略選擇
秦伯益: 中國近現代社會政治狀況對科學技術發展的影響
黃本立: 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
何祚麻: 當代科學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科技的啟示
塗元季: 錢學森的科學精神
李曙光: 科學人生體驗
朱作言: 建設基於中國科技發展的國際學術交流平台
9. 科學的歷史與文化集
白春禮: 世界科技的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趨勢
路甬祥: 百年物理學的啟示
周光召: 世紀物理學的回顧及對未來物理學發展的展望
楊國幀: 近代物理學的發展
沈學礎: 走進人們生活的量子論
周立偉: 光學,明天更輝煌
熊大閏: 牛頓、愛因斯坦和天文學
鄭 度: 地理學研究進展與前沿領域
王 元: 數學的現在與未來
董光璧: 自然科學史與科學文化
楊叔子: 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的交融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
10. 科技創新方法集
宋心琦: 化學中的機會和挑戰
韋 鈺: 科學教育和建設創新型國家
夏建白: 突破人才培養障礙,培養創新型人才
秦伯益: 文理交融 多元並舉
徐光憲: 化學與信息科學交叉的新園地的探索
柳傳志: 通過聯想看中國企業發展的兩個階段
張 傑: 超短超強雷射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陸 埮: 愛因斯坦與諾貝爾獎
賀賢土: 參加核武器研製的經歷與體會
林 群: 從平面三角到微分方程
鄭時齡: 為創新型城市創造空間
楊福家: 自主創新的關鍵
楊叔子: 民族文化教育與自主創新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