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長街道

秋長街道

秋長街道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中南部,東鄰大亞灣,南接深圳市坪山新區,S358、X225、惠南大道、惠陽環城路縱橫南北西東。轄10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109.9平方公里,總人口81224人(2010年)。

秋長系由秋溪鄉、長興鄉兩地名字各取首字而成,是客家人聚居地,是“北伐名將”葉挺、“長征女傑”廖似光和“吉隆坡王”葉亞來的故鄉,集紅色文化、客家文化和華僑文化於一體,是惠陽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僑鄉之一。轄區內現存規模較大、保存較好、藝術價值較高的客家古建築(客家圍屋)共有80多幢。葉挺故居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碧灩樓、會龍樓被評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會水樓、拱秀樓等23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9月,周田村葉挺將軍紀念園開園,並於2013年2月正式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後,為惠州唯一的國家級人文旅遊度假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秋長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中南部
  • 面積:109.9平方公里 
  • 人口:81224人(2010年) 
地理環境,歷史沿革,行政區劃,人口,社會事業,經濟概況,文化教育,地圖信息,

地理環境

秋長鎮位於惠陽縣南部大亞灣畔,東經114°32ˊ,北緯22°45ˊ。總面積為109平方公里。東南與縣城淡水鎮相連,離惠州港14公里,北距惠州市區35公里,東北靠永湖、良井鎮及惠州機場,西與新圩相鄰,西南與深圳特區接壤,西北連陳江、鎮隆鎮。
鎮內地勢東北高,山嶺連綿,中部、西南低,有小塊平地,屬丘陵地帶。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境內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1650毫米。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24℃,全年無霜期360—364天。
全鎮有5箇中小型水庫,分別是雞心石、正徑、石門潭、白水寨、錫坑,總庫量2248萬立方米。其中雞心石水庫,總庫容量1321萬立方米,設計灌溉面積1.72萬畝,裝有2台發電機,年發電量25萬千瓦時。工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年供水量39萬立方米。

歷史沿革

秋長之名,是由秋溪和長興兩地名稱各取一字而成。
明清朝代屬上下淮社(都)。清同治九年(1870)屬聖堂約堡。
民國20—36年(1931—1947)屬第二區。
1950年屬淡水區(三區);1951年11月屬第五區;1957年12月稱秋長鄉;1958年10月屬新圩公社;1962年4月屬淡水區所轄的稱秋溪公社和長興公社;1963年2月屬淡水公社;1966年3月從淡水公社分出秋長公社;1984年1月稱秋長區;1987年4月設定秋長鎮。鎮政府所在地方為棚下嶺。

行政區劃

1994年全鎮轄維布、高嶺、新塘、西湖、白石、嶺湖、茶園、周田、官山、雙田、鐵門扇、象嶺、蓮塘面13個管理區和1個居民委員會、57個村民委員會。

人口

1994年底,全鎮總人口6255戶26925人(不含2—6萬外來人口),其中,第一產業4403人,第二產業2383人,第三產業7290人。農業人口22039人,占人口總數的81.8%;非農業人口4886人,占人口總數的18.2%。全鎮有48個革命老區村莊。有旅居海外的華僑及港、澳、台同胞1.8萬人。
81224人(2010年)。
秋長鎮內上千人的大姓有葉、李、賴、曾、吳等,均為漢族,講客家話。

社會事業

建國以前,秋長是“路不通、燈不明、信不靈、水不到”的落後狀況。
1987年秋長鎮成為珠江三角洲經濟開發區的重點衛星鎮之一,納入縣城規劃。根據近期、遠期的人口規模、居民區和工業區的發展以及交通、能源、電訊、教育、衛生、金融商貿、園林綠化等公共設施的配套,對市政建設作出了科學規劃。
1992年,規劃65平方公里丘陵地為大工業用地,分為北面區、南面區、東面區、中心區4工業區。中心區面積4.3平方公里。投資3200萬元興建新鎮府辦公大樓。中心區有主要道路7條,總長18公里。距圩鎮6公里外的雞心石水庫集水面積22.2平方公里,總庫容量達1321萬立方米,有供水量180萬噸的自來水廠1座,供水管網總長21公里。有1座容量22萬千伏安的變電站。建起了容量3萬門程控電話的通訊大樓1座。圩鎮綠化面積4.36萬平方米。圩鎮人均住房面積15.5平方米。
秋長鎮有新淡、惠淡公路縱貫全鎮,深(圳)高速公路亦途經秋長鎮,將軍路、秋湖路、秋寶路(均為32米寬水泥路面)橫貫全境,外接深圳寶安。1994年成立秋長郵電分局,開通4萬門程控電話,鎮內13個管理區、5個自然村均可通話。

經濟概況

建國初期,秋長鎮僅有一間石灰廠和一間鐵木社。改革開放後的1979年,引進港商辦起了全市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秋長膠花廠。1979—1989年10年間,秋長共引進“三來一補”、“三資”工業企業67家。
1991年,全鎮工業總產值7077萬元,比1985年增長11.4倍,年遞增150%,其中“三來一補”企業工業產值4246萬元,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60%。累計利用外資達850萬美元,來料加工裝配工繳費收入154萬美元。全鎮有村鎮工業企業227家。其中“三來一補”企業和“三資”企業共85家,廠房面積19.5萬平方米,工人8000多人,引進項目主要有毛織、絲花、塑膠、玩具、五金、製衣、寶石、手袋、錶帶、家具、假髮等10多個品種,產品銷往世界各地。
秋長鎮屬丘陵地區,農業以水稻、花生、甘蔗為主,是聞名海外的“淡水沙梨”的原產地。1991年農業總產值達541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43.3%,比1985年增長68.6%,年遞增9.1%。其中種植業產值2712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0.1%,林、牧、副、漁業產值2698萬元,占49.9%。
1994年,全鎮社會總產值58251萬元。其中,工業產值43990萬元,農業產值7638萬元,建築業產值5723萬元,郵電、運輸業產值328萬元,飲食業產值572萬元。國民生產總值2906萬元,國民收入26475萬元,人均國民收入9881元。
1994年,全鎮有耕地面積3.5萬畝,其中水田2.1萬畝,旱地1.4萬畝。1994年糧食總產量10209噸,其中稻穀產量8934噸。花生總產量605噸。1994年水果面積1.5萬畝,總產量3744噸。生豬飼養量達1.07萬頭,三鳥飼養達70.05萬隻。造林面積5000畝。農民人均收入2723元。全鎮擁有農用汽車210台,大中型拖拉機20台,手扶拖拉機154台。鎮內每月有集市,逢新曆三、六、九為圩日。

文化教育

秋長教育的興起較早,清朝乾隆五十年(1785)就建有挺秀書院(即今象山中學,1994年9月停辦),是當時縣內以書院代替儒學的幾間書院之一。
1994年,秋長鎮有中學1所,國小17所,幼稚園4所。校舍全部樓房化,在校學生566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5%。1994年有中學教職員工77人,國小教職員工243人。全鎮有文化娛樂場所31個,其中影劇院1座,錄像場8個,文化室16個,公園1個,老人活動室3個。有文學創作、攝影、舞獅、琴、棋、書畫等。
文物古蹟有葉挺故居、惠(陽)寶(安)人民抗日游擊總隊舊址和路東農抗總會舊址。

地圖信息

地址: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