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後

秋後

《魏書·廣陵王羽傳》:“今始維夏,且待至秋後。” 唐 杜甫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詩:“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 唐 皮日休 《懷鹿門縣名離合》詩之一:“山瘦更培秋後桂,溪澄閒數晚來魚。” 唐 羅隱 《寄徐濟進士》詩:“霜壓 楚 蓮秋後折,雨催蠻酒夜深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秋後
  • 外文名:fall after
  • 詞目:秋後
  • 拼音:qīu hòu
  • 解釋:立秋以後
  • 成語:秋後算賬,秋後問斬
  • 歇後語: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
詞語概念,其它相關,關於“秋後算賬”,關於“秋後問斬”,

詞語概念

詞目:秋後
拼音:qīu hòu
詳細解釋
1. 立秋以後。
《魏書·廣陵王羽傳》:“今始維夏,且待至秋後。” 唐 杜甫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詩:“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 唐 皮日休 《懷鹿門縣名離合》詩之一:“山瘦更培秋後桂,溪澄閒數晚來魚。” 唐 羅隱 《寄徐濟進士》詩:“霜壓 楚 蓮秋後折,雨催蠻酒夜深酤。”
2. 指秋收以後。
王安友 《協作》:“現在什麼也別說了,等著秋後看產量吧。”

其它相關

關於“秋後算賬”

北方的農作物每年只耕作一次,所以秋後農作物收割後就有了經濟收入。而在這一年中欠下的費用就可以在秋後算清了。現在北方的一些農村,農民常在一些小的經銷店購買生活用品而時經常到秋收後一起結算這就稱為秋後算帳。

關於“秋後問斬”

早在漢代便有“秋冬行刑”的規定,除謀反、謀大逆等罪犯即時處死外,其他的死囚均待秋季霜降後至冬至前進行。
那為什麼古人對犯人執行死刑要選擇秋冬季節,而不選擇春夏呢?古人認為,春夏兩季萬木蔥蘢,正是植物和動物生長的季節,是一切生髮的季節,這個時候是不能起殺心的。而秋冬季節一片蕭瑟的景象,為了順應這個肅殺之氣,古人就選擇這個時候對犯人執行死刑。這個問題可以從《黃帝內經》中的東南西北方點陣圖看出,春天是生髮的,而秋天卻是收斂的,春天不能有殺機,而秋天就可以有殺機。
秋後問斬一詞應該始於唐朝..水滸英雄傳有提及秋後問斬一詞.應該是最早出現秋後問斬一詞.但是歷代問斬的時間並不一定在秋後.至明清才固定於秋後..嘉慶之後又改於隨判隨斬.此由來依據農民作息相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來做區分.古代死刑犯被判死刑之後通常都會要求集中處死.亦會事先公告.為何選擇秋冬二季實行.主要是考慮示警的作用.農民在秋冬二季較為空閒.也方便地方官動員民眾觀看.當時有強迫民眾觀看.一般行刑的時間大約集中在9-10月之間.所以會有秋後問斬一詞.秋季帶有肅殺之氣,因此死刑多於秋季執行。再則大概是因冬天百物蕭條,亦是進入一年的尾聲,亦適合執刑,春天象徵新生,夏季萬物正蓬勃生長,因此較不適宜取人性命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