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農林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

福建農林大學(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簡稱“福建農大”,坐落於福建省省會福州市,是全國建校最早的農林院校之一,是福建省重點建設3所高水平大學之一,是農業農村部與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學,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和全國第二批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畫改革試點高校。

學校前身分別為創辦於1936年的福建協和大學農科和創辦於1940年的福建省立農學院。2000年,由原福建農業大學和原福建林學院合併組建新的福建農林大學。截至2016年11月,學校校園占地4800多畝,擁有福州金山、南平、大學城、安溪四個校區;有科教基地1178畝,教學林場4.59萬畝。有教職工27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7萬人,在職研究生1068人,其中博、碩士研究生5000餘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7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1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2個
  • 主管部門:福建省
  • 學校官網http://www.fafu.edu.cn
  • 中文名:福建農林大學
  • 外文名: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 簡稱:福建農林大(FAFU)
  • 創辦時間:1936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農林
  • 屬性: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2003年)
    農業部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2011)
    國家林業局與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2012)
    福建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2014)
    福建省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8)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嚴金靜
    校長:蘭思仁
  • 專職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 本科專業:79個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1個
  •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2個(含培育)
  • 院系設定:植物保護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等
  • 校訓:明德、誠智、博學、創新
  • 校歌:《福建農林大學校歌》
  • 校慶日:10月20日
  •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上下店路15號(350002)
  • 院校代碼:10389
  • 主要獎項: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33項(截至2018年3月)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校史發展,學校前身,合併建校,辦學實力,師資力量,教學單位,學科建設,教學建設,對外交流,學術研究,科研成果,科研機構,學術資源,交流合作,文化傳統,學校標識,社團組織,校園環境,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知名校友,公交線路,

校史發展

學校前身

  • 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農學院
私立福建協和學院於民國25年(1936)創辦農學、農業經濟學兩個系。
民國29年,增設園藝學系並成立農科。
民國31年改為農學院,同時協和學院設文、理、農3院,成為協和大學
協和大學農學院設農藝、園藝、農業經濟3系,校址設在福州市魁岐鄉。
抗日戰爭時,遷到邵武縣,抗戰勝利後遷回原址。
1951年4月,人民政府接管私立福建協和大學與華南女子文理學院合併為福州大學,協和大學農學院更名為福州大學農學院,仍在原址辦學
  • 福建省立農學院
福建省立農學院創辦於民國29年(1940年),設農藝、園藝、森林、植物病蟲害、農化土壤、畜牧獸醫、農業經濟7個系,校址先在永安縣,抗戰勝利後遷到福州市。
1951年6月,福建省立農學院併入廈門大學,改為廈門大學農學院,校址設在福州市。

合併建校

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廈門大學農學院和福州大學農學院合併,建立了福建農學院,校址設在福州魁岐協和大學原址,設農學、園藝、森林3個系,共有教職工198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6人、講師9人,在校學生391人。
1958年,林學系分出,單獨設立了福建林學院。同年,福建農學院又創建漳州分院。
歷史沿革歷史沿革
1960年,漳州分院劃歸龍溪地委領導並更名為漳州農學院。
1962年,漳州農學院撤銷併入福建農學院。
1958年,福建農學院校址遷到福州市郊梅峰,占地1100畝,發展到6個系、13個專業。
1962年,開始招收研究生。
到1965年,福建農學院已有在校學生1308人,專任教師327人,其中正副教授18人、講師65人。儀器設備總值150餘萬元,圖書館藏書17萬冊,辦有農場、園林場、畜牧場、農業機械廠、養蜂場等。還在全省建立10餘個教學、科研點。農學系培育出深受農民歡迎的稻種“梅峰3號”,園藝系培育出弛名中外的包菜良種“福農3號”和花椰菜良種“福農7號”,仙遊縣龍華基點推廣“甘蔗育苗移栽”等技術措施,取得顯著經濟效益。
“文化大革命”中,福建農學院於1969年被撤銷,幹部教師下放勞動,圖書儀器大部破壞散失,校園被占用。
1972年,福建農學院、福建林學院合併復辦,成立福建農林大學,校總部設在南平市西芹福建林學院原址,分部設在三明市和沙縣兩地。
1977年,撤銷福建農林大學,恢復福建農學院,在三明市荊東和沙縣洋坊兩地辦學。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以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過撥亂反正,福建農學院得到恢復和發展,恢復7個專業,增辦6個專業。
1977年起,招收4年制本科生。
1979年,福建省委批准該校在福州金山新址重建,校園占地1800多畝,校舍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
1981年,獲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作物栽培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昆蟲學、經濟林4個專業獲準設立碩士點。
1984年,獲全國第二批博士學位授予權。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昆蟲學2個專業獲準設立博士點,博士指導教師分別是著名甘蔗專家周可涌教授和著名昆蟲學家趙修復教授。
1986年,全院遷回福州市金山新址。2000年福建農業大學和福建林學院合併為福建農林大學。
2003年,學校被確定為福建省重點建設高校。

辦學實力

師資力量

截至2016年11月,學校共有教職工2700多人,專任教師1600多人,其中兩院院士10人(含雙聘院士9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千人計畫”入選者8人,“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3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5人,“長江學者”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14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5人,先後有15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有首批地方高校“111”計畫創新引智基地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農業部創新團隊2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

教學單位

福建農林大學二級學院/教學單位名單
軟體人才培養基地:軟體工程學院

學科建設

學校是全國首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第二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截至2016年11月,學校共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農業部重點學科、7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9個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21個福建省重點學科和3個省級優勢學科平台。在全國第三輪學科評估中,1個學科進入全國前5名,4個學科進入全國前10名(植物保護、林學、林業工程、風景園林學),8個學科進入全國前20名,均占福建省屬高校50%左右,排名第一。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PLANT& ANIMAL SCIENCES)進入ESI全球前1%學科行列。
學校設有1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覆蓋23個領域)。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園藝學、作物學、植物保護學、林學、農林經濟管理、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學、林業工程學、生態學、風景園林學、農業資源與環境
  • 重點學科
國家級重點學科(1個):植物病理學
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1個):作物遺傳育種
農業部重點學科(2個):植物病理學、作物遺傳育種
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7個):森林培育
福建省省級重點學科(21個):植物保護、作物學、林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園藝學、農林經濟管理、林業工程、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生態學、風景園林學、畜牧學、獸醫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農業工程、公共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統計學、交通運輸工程、機械工程、工商管理
福建省特色重點學科(9個):林學、園藝學、農林經濟管理、林業工程、生物學、生態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等
  • 學科評估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福建農林大學參評學科得分與排名位次如下:
序號學校代碼學校名稱一級學科代碼一級學科名稱評估結果位次百分位
1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713
B+
10%~20%
2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834
風景園林學
B+
10%~20%
3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904
植物保護
B+
10%~20%
4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907
林學
B+
10%~20%
5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710
生物學
B
20%~30%
6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832
B
20%~30%
7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829
林業工程
B-
30%~40%
8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902
園藝學
B-
30%~40%
9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903
農業資源與環境
B-
30%~40%
10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1203
農林經濟管理
B-
30%~40%
11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C+
40%~50%
12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901
作物學
C+
40%~50%
13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1204
C+
40%~50%
14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905
畜牧學
C
50%~60%
15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714
統計學
C-
60%~70%
16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0906
獸醫學
C-
60%~70%
17
10389
福建農林大學
1202
工商管理
C-
60%~70%
  • 博碩士點
學術型博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授權年月二級學科授權年月
作物學
1998.06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作物遺傳育種
農業推廣學*
1984.01
1986.09
2012.04
植物保護
1998.06
植物病理學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農藥學
植保經濟學*
生態安全*
1990.11
1984.01
1998.06
2004.01
2004.01
園藝學
2006.01
果樹學
蔬菜學
茶學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花卉與景觀園藝*
1990.11
2006.01
2003.09
2011.12
2008.02
林學
2006.01
林木遺傳育種
森林培育
森林保護學
森林經理學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藥用植物栽培與利用*
海岸帶森林與環境*
2006.01
2000.12
2006.01
2003.09
2006.01
2006.01
2006.01
2011.12
2008.02
生物學
2006.01
植物學
動物學
生理學
水生生物學
微生物學
神經生物學
遺傳學
發育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
生態學
蜂學*
生物信息學*
2006.01
2006.01
2006.01
2006.01
2006.01
2006.01
2006.01
2006.01
2006.01
2003.09
2006.01
2003.09
2011.12
2012.04
農林經濟管理
2006.01
農業經濟管理
林業經濟管理
涉農企業經營與管理*
農村社會管理*
2003.09
2000.12
2008.02
2011.12
林業工程
2011.03
木材科學與技術
森林工程
林產化學加工工程
生物質能源與材料*
2006.01
2011.03
2011.03
2011.12
食品科學與工程
2011.03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食品科學
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2003.09
2011.03
2011.03
2011.03
農業資源與環境
(原農業資源利用)
2011.03
土壤學
植物營養學
農業環境保護*
2011.03
2011.03
2014.12
生態學
2011.08
風景園林學
2011.08
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授權年月二級學科授權年月
作物學
1998.06
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
作物遺傳育種
農業推廣學*
1981.11
1981.11
2012.04
植物保護
1998.06
植物病理學
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
農藥學
植保經濟學*
生態安全*
1986.09
1981.11
1998.02
2004.01
2004.01
園藝學
2006.01
果樹學
蔬菜學
茶學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
花卉與景觀園藝*
1984.01
1984.01
1993.12
2011.12
2008.02
林學
2006.01
森林培育
森林保護學
森林經理學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
林木遺傳育種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
野生動植物保護與利用
藥用植物栽培與利用*
海岸帶森林與環境*
1981.11
1993.12
1986.09
1998.02
2000.12
2000.12
2006.01
2011.12
2008.02
生物學
2006.01
植物學
動物學
生理學
水生生物學
微生物學
神經生物學
遺傳學
發育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物理學
生態學
蜂學*
生物信息學*
1996.04
2006.01
2006.01
2006.01
2000.12
2006.01
2003.09
2006.01
2003.09
1998.02
2006.01
1998.02
2011.12
2012.04
農林經濟管理
2006.01
農業經濟管理
林業經濟管理
涉農企業經營與管理*
農村社會管理*
1986.09
1984.01
2008.02
2011.12
林業工程
2006.01
森林工程木材科學與技術林產化學加工工程
生物質能源與材料*
1998.06
1996.04
2003.09
2011.12
食品科學與工程
2006.01
食品科學
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2000.12
2003.09
1993.12
2003.09
農業資源與環境
(原農業資源利用)
2006.01
土壤學
植物營養學
農業環境保護*
1986.09
2000.12
2014.12
畜牧學
2006.01
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
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草業科學
特種經濟動物飼養
1990.10
2006.01
2006.01
2003.09
農業工程
2006.01
農業機械化工程
農業水土工程
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1993.12
2006.01
2006.01
2006.01
獸醫學
2011.03
基礎獸醫學
預防獸醫學
臨床獸醫學
2003.09
2006.01
1986.07
機械工程
2011.03
機械設計及理論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機械電子工程
車輛工程
2000.12
2011.03
2011.03
2011.03
交通運輸工程
2011.03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道路與鐵道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2003.09
2011.03
2011.03
2011.03
環境科學與工程
2011.03
環境科學
環境工程
2006.01
2011.03
套用經濟學
2011.03
區域經濟學
統計學
國民經濟學
財政學
金融學
產業經濟學
國際貿易學
勞動經濟學
數量經濟學
國防經濟
2006.01
2006.01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馬克思主義理論
2011.03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
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
中國近現代史基本問題研究
2006.01
2006.01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工商管理
2011.03
企業管理
旅遊管理
會計學
技術經濟及管理
2003.09
2006.01
2011.03
2011.03
公共管理
2011.03
土地資源管理
行政管理
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
教育經濟與管理
社會保障
2000.12
2011.03
2011.03
2011.03
2011.03
生態學
2011.08
風景園林學
2011.08
統計學
2011.08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016.09
化學工程與技術**
2016.09
水產**
2016.09
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
2006.01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專業學位類別授權領域授權時間
農業碩士
2000.06
獸醫碩士
2004.05
工商管理碩士(MBA)
2009.06
公共管理碩士(MPA)
2010.09
林業碩士
2010.09
風景園林碩士
2010.09
金融碩士
2014.05
工程碩士
生物工程
食品工程
輕工技術與工程
農業工程
機械工程
交通運輸工程
林業工程
建築與土木工程
2004.05
2004.05
2010.09
2010.09
2010.09
2010.09
2004.05
2014.05
會計專業碩士**
2016.09
法律專業碩士**
2016.09
註:1.*號表示自主設定目錄外二級學科
2.**號表示學位點為2016.09動態調整新增

教學建設

截至2014年10月,學校共有國家和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4個,國家和省級精品課程61門,國家和省級教學團隊13支,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門,國家和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3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6個,教育部和農業部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3個,國家和省級校外實踐教育基地9個,國家和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7個。
2005年、2009年、2011年三次捧得“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在校內外系統建立了一批教學科研實驗廠場,其中尤溪洋中科教基地957畝、閩侯白沙科教基地221畝、南平西芹教學林場1.68萬畝、三明莘口教學林場2.91萬畝。
註:圖冊資料來源於
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項目情況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級別評上年份批准文號批准時間
農林經濟管理
劉偉平
國家級
2007年
教高函[2007]25號
2007年12月17日
生物科學
魏道智
國家級
2007年
教高函[2007]31號
2007年12月29日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張翔
國家級
2007年
教高函[2007]31號
2007年12月29日
植物保護
謝聯輝
國家級
2008年
教高函[2008]21號
2008年9月28日
林學
林思祖
國家級
2009年
教高函[2009]16號
2009年9月9日
蜂學
繆曉青
國家級
2009年
教高函[2009]16號
2009年9月9日
農學
鄭金貴
國家級
2010年
教高函[2010]15號
2010年7月7日
動物醫學
黃一帆
國家級
2010年
教高函[2010]15號
2010年7月7日
園林
鄭郁善
國家級
2010年
教高函[2010]15號
2010年7月7日
農林經濟管理
劉偉平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8]19號
2008年3月11日
生物科學
魏道智
省級
2007年
閩教辦高[2007]65號
2007年11月12日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張 翔
省級
2007年
閩教辦高[2007]65號
2007年11月12日
園藝
賴鐘雄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8]19號
2008年3月11日
植物保護
謝聯輝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8]19號
2008年3月11日
農學
鄭金貴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69號
2008年6月27日
動物醫學
黃一帆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69號
2008年6月27日
生物技術
何水林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69號
2008年6月27日
蜂學
繆曉青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69號
2008年6月27日
車輛工程
郭建鋼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82號
2009年6月23日
林學
林思祖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82號
2009年6月23日
園林
鄭郁善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82號
2009年6月23日
農村區域發展
朱朝枝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82號
2009年6月23日
木材科學與工程
林巧佳
省級
2010年
閩教高[2010]34號
2010年4月6日
人力資源管理
許文興
省級
2011年
閩教高〔2011〕69號
2011年7月20日
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級、省級“精品課程”項目情況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級別評上年份批准文號批准時間
普通植物病理學
謝聯輝
國家級
2004年
教高司函[2005]102號
2005年5月31日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鄭傳芳
國家級
2007年
教高函[2007]20號
2007年11月27日
生態學
林文雄
國家級
2008年
教高函[2008]22號
2008年9月29日
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
朱朝枝
國家級
2009年
教高函[2009]21號
2009年10月17日
水土保持學
黃炎和
國家級
2010年
教高函[2010]14號
2010年6月2日
工程索道
周新年
國家級
2010年
教高函[2010]14號
2010年6月2日
生物統計學
洪 偉
省級
2003年
閩教高[2003]70號
2003年10月9日
普通植物病理學
謝聯輝
省級
2004年
閩教高[2004]87
閩教辦高[2005]38號
2004年9月1日
分子生物學
關 雄
省級
2004年
閩教高[2004]87號
2004年9月1日
生物農藥
關 雄
省級
2005年
閩教高[2005]108號
2005年9月14日
土壤學
王 果
省級
2005年
閩教高[2005]108號
2005年9月14日
生態學
林文雄
省級
2006年
閩教高[2006]67號
2006年6月21日
森林旅遊與森林公園
劉偉平
省級
2006年
閩教高[2006]67號
2006年6月21日
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
朱朝枝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農業生態學
claude caldwell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農業昆蟲學
尤民生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普通昆蟲學
徐金漢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園藝植物育種學
陳曉靜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茶樹栽培育種學
孫威江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森林生態學
吳承禎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基因工程
潘大仁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植物生理學
陳 偉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實驗化學
李清祿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動物生物化學
黃小紅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植物營養學
李 延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數據結構
寧正元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機械設計
張 翔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工程索道
周新年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生態經濟學
楊建州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鄭傳芳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人力資源管理
許文興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公共事業管理
鄭逸芳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45號
2007年6月13日
遺傳學
吳為人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
周以飛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茶葉加工學
金心怡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森林資源資產評估
陳平留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森林培育學
林思祖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森林環境學
劉金福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
甘純璣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
柯玉琴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家畜繁殖學
張文昌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工程力學
李正紅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汽車構造
丁 藝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林業經濟學
張春霞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旅遊經濟學
陳秋華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48號
2008年6月3日
3s技術
劉 健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普通生物學
魏道智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木材學
陳瑞英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土木工程材料
張正雄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企業文化學
吳聲怡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鄭慶昌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園林樹木栽培學
鄭郁善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形勢與政策
鄭傳芳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中獸醫學
黃一帆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交通運輸學
邱榮祖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73號
2009年6月8日
水土保持學
黃炎和
省級
2010年
閩教高[2010]36號
2010年4月6日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鄭珠仙
省級
2010年
閩教高[2010]36號
2010年4月6日
材料力學
蘇繼龍
省級
2010年
閩教高[2010]36號
2010年4月6日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陳永正
省級
2011年
閩教高〔2011〕69號
2011年7月20日
蛋白質工程
汪世華
省級
2011年
閩教高〔2011〕69號
2011年7月20日
獸醫臨床診斷學
黃志堅
省級
2011年
閩教高〔2011〕69號
2011年7月20日
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級、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項目情況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級別評上年份批准文號批准時間
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王壽昆
國家級
2007年
教高函〔2007〕21號
2007年11月27日
生物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甘純璣
省級
2006年
閩教高[2006]117號
2006年12月31日
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李清祿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82號
2007年7月26日
動物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王壽昆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82號
2007年7月26日
植物保護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黃 建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74號
2008年7月3日
物理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劉銀春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74號
2008年7月3日
植物纖維材料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陳禮輝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88號
2009年7月6日
食品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鄭寶東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88號
2009年7月6日
福建農林大學省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項目情況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級別評上年份批准文號批准時間
理農結合型的海峽西岸生物學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
林文雄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122號
2007年10月17日
機械類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張 翔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122號
2007年10月17日
生物安全專業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
謝聯輝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122號
2007年10月17日
食品科學與質量安全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宋洪波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122號
2007年10月17日
交通運輸類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邱榮祖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122號
2007年10月17日
製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吳 剛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122號
2007年10月17日
海峽西岸生物類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實驗區
林文雄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9]57號
2009年5月7日
農林院校交通土建大類套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實驗區
張正雄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9]57號
2009年5月7日
動物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黃一帆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9]57號
2009年5月7日
生態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洪 偉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9]57號
2009年5月7日
三面向植物保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吳祖建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10]7號
2010年1月29日
林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林思祖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10]7號
2010年1月29日
海峽兩岸人力資源管理人才合作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許文興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10]7號
2010年1月29日
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鄭郁善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10]7號
2010年1月29日
海西經濟區複合套用型畜牧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張文昌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10]7號
2010年1月29日
以職業經理人為導向的旅遊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陳秋華
省級
2010年
閩教高[2010]95號
2010年8月10日
輕化工類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陳禮輝
省級
2011年
閩教高[2011]69號
2011年7月20日
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級、省級“教學團隊”項目情況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級別評上年份批准文號批准時間
植物病理學教學團隊
謝聯輝
國家級
2009年
教高函[2009]18號
2009年8月26日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團隊
鄭傳芳
國家級
2010年
教高函[2010]12號
2010年7月12日
植物病理學教學團隊
謝聯輝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118號
2007年10月8日
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教學團隊
鄭傳芳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118號
2007年10月8日
國家理科基地生物學教學團隊
林文雄
省級
2007年
閩教高[2007]118號
2007年10月8日
森林生態學科教學團隊
洪 偉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68號
2008年6月27日
林業經濟管理教學團隊
張春霞
省級
2008年
閩教高[2008]68號
2008年6月27日
生態學教學團隊
林文雄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84號
2009年6月23日
臨床獸醫學教學團隊
黃一帆
省級
2009年
閩教高[2009]84號
2009年6月23日
森林工程學科教學團隊
周新年
省級
2010年
閩教高[2010]35號
2010年4月6日
農業資源與環境教學團隊
王果
省級
2011年
閩教高〔2011〕69號
2011年7月20日
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程”項目情況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級別評上年份批准文號批准時間
農業生態學
王松良
國家級
2009年
教高函[2009]19號
2009年8月18日
福建農林大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情況
項目名稱項目負責人項目組成員指導教師級別
環保新劑型毒死蜱水乳劑的研製
林藝冰
鐘秀聰、陳麗輝
吳剛
國家級
超音波強化提取和微波輔助萃取余甘多糖工藝及余甘多糖單糖組成的研究
王曾金
李愛娟、黃婷婷
吳少華
國家級
脅迫條件下不同化感型杉木無性系根系分泌物變化及其化感效應
程昭華
張玫瑰、官聲鎬
林思祖
國家級
基於“光譜-紋理”特徵的遙感影像數據挖掘研究
羅旌強
張碧珠
劉健
國家級
RNAi結合SSH研究LSi1基因對水稻UV-B抗性的分子調控
王清水
余彥、王加彬
林文雄
國家級
蘇雲金桿菌對有機磷農藥的降解及其降解機理研究
陳忍
李明偉、翁林捷
關雄
國家級
銹毛莓化學成分及藥效學初步研究
楊晨星
黃清鏵、馬起鋁
魏道智
國家級
砷氧化菌多樣性分析和新菌分離鑑定
陳榮山
劉長輝、宋鳳琴
何海斌
國家級
副溶血弧菌不耐熱溶血毒素單鏈抗體的製備及其快速檢測試劑盒的研製
馬燕玲
蔣麗濱、王娟
汪世華
國家級
超市飲料中Bt的篩選及分析
關怡
陳奕鴻
黃志鵬
國家級
促卵泡素免疫組化定位及其轉運模型的研究
林麗花
林欣、余振振
劉慶華
國家級
茶園主要農藥殘留及轉移規律研究
燕少剛
余蘭貴、呂秋蓮
王果
國家級
膜系統區室化功能喪失在龍眼果皮褐變發生中的作用
陳夢茵
劉華平
林河通
國家級
改性造紙白泥/PVC複合材料的研發
陳海祥
莊衛鵬、游理欽
陳禮輝
國家級
低溫固化酚醛樹脂膠的研製
蘇俊傑
溫曉芸、李紹婷
林巧佳
國家級
基於ARM10的嵌入式遠程智慧型家居管理平台
盧健
田士民
詹仕華
國家級
車用空調混合式直流無刷鼓風機的振動測試與減振
張守宇
黃堅、邱孝聰
張翔
國家級
小型整體式動平衡機的研製
陳曉亮
姚振華
胡冰樂
國家級
吊裝索道設計和安裝架設創新技術研究
林燕紫
朱丁強、林藝君
周新年
國家級
福建水稻、茶葉科技進步貢獻率比較實驗
林丹
陳彬彬
鄭逸芳
國家級
紫蘇修復土壤重金屬鎘污染的生理生化基礎研究
謝惠玲
張鳳英、陳愛萍
林瑞余
國家級
稻瘟病菌MGG_03356.6基因的功能分析
陳鍵
賴燕玲、吳方斌
魯國東
國家級
蠟蚧輪枝菌新劑型創製及其對茶假眼小綠葉蟬的生物控制作用
曾婷英
王宇芳、陳慧龍
王聯德
國家級
茅膏菜組織培養及其藥用成分分析
賴恭梯
劉海林、郭梽超
賴鐘雄
國家級
珍稀瀕危植物長苞鐵杉林倒木分解對森林更新的生態影響研究
葉賢雙
王磊
何東進
國家級
“基於片層-面向類”的高解析度影像馬尾松毛蟲害信息提取研究
謝舒菁
李秀平
陳平留
國家級
WRKY轉錄因子調控水稻化感潛力研究
李清茂
葉長亮、林芸青
林文雄
國家級
T-2毒素誘導血管內皮細胞凋亡作用的初步研究
吳惠琛
溫春芳、林輝
汪世華
國家級
高溫脅迫下水稻差異蛋白質及其磷酸化修飾的作用機理研究
周杰超
陳其忠、謝基雄
何華勤
國家級
蘇雲金芽孢桿菌幾丁質酶定點突變研究
林菲菲
陳奕鴻、黃穎
關雄
國家級
真姬菇育種中漆酶轉化體系的建立及遺傳穩定性分析
肖雅敏
余玲 黃龍海
胡開輝
國家級
激活水稻抗病的PAMP和小分子化合物高通量篩選體系的創建
方開星
黃雪盈、謝志雄
何水林
國家級
中草藥對羅非魚免疫作用影響的研究
李輝選
姚華陽
王壽昆
國家級
球蘭葉有效成分分離與藥理作用研究
劉景樂
黃少君、張蓉
黃志堅
國家級
創新型雙功能負載“主線過濾消毒”介質SMZ/ZVI的研製
蘇海林
鐘錦芳、游清森
鄭耀通
國家級
福州市城郊大氣中有機氯農藥和多環芳烴時空分布和來源解析
檀劍鋒
包蔡平、楊雯清
王果
國家級
炭/陶介孔複合材料及其除氟性能研究
包宇辰
張麗蓉、吳冠群
黃彪
國家級
基於ARM9的DVR&DPS導航儀
劉瑜
周藝輝
詹仕華
國家級
鍍鋅板表面缺陷實時監控系統設計與開發
林加寶
王慶榮
程麗
國家級
福州地區常見發聲昆蟲的聲紋分析
高山岩
盧芳榕
王長纓
國家級
交通路口紅綠信號燈的模糊仿真控制
施志楷
張小榮
吳盧榮
國家級
基於嵌入式平台的探筍儀器研究
林文輝
陳英雄
林建
國家級
太陽能果樹修枝剪
陳杰
呂劍鋒、陳偉武
方文熙
國家級
小區智慧型無線道閘系統
陳宇航
林鷺輝
胡冰樂
國家級
基於GPRS MODEM實驗室應急預案與報警系統的研發
李琳
邱國悅
張正雄
國家級
返鄉農民工就業適應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及其模型分析
柯振發
陳熠、李玉明
徐學榮
國家級
論集體林權改革對村治民主的影響—以邵武市林權改革為例
曾燕玲
艾小芳、李洋
王文爛
國家級
閩台農業科技合作項目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黃小寶
張立婷
莊佩芬
國家級
基於新農村建設的人力資源開發模式創新研究
傅淋華
張澤興、林麗梅
許文興
國家級
大學生合作能力指標體系構建與評價研究
黃鳳稀
曾夢嵐
鄭慶昌
國家級
脫落酸(ABA)調控水稻籽粒灌漿的蛋白質組學分析
林登貴
陳軍、陳玉蝦
陳冬梅
國家級
淡紫擬青黴不同類型孢子對南方根結線蟲卵的寄生性及耐貯性研究
許斌
張建昌
肖 順
國家級
防治假眼小綠葉蟬的絲孢類生防真菌篩選及其在有機茶園中的套用研究
田麟
朱建西
王聯德
國家級
余甘多糖純化工藝及抗氧化生物活性研究
余雪芳
樂雅倩
吳少華
國家級
戴雲山黃山松林碳儲量及其空間分布特徵研究
吳曉藝
黃立逸
鄭世群
國家級
基於“土壤—景觀”理論與FCM的土層厚度模擬
鄒沐穎
王佳
江希鈿
國家級
閩東濱海典型濕地類型土壤有機碳空間分異特徵及其生態風險評價
陳志文
黃鵬
何東進
國家級
不同化感潛力水稻的PAL基因家族及表達分析
羅美蓉
楊麗專.林億
林文雄
國家級
化感水稻根際土壤微生物特性分析
張 奇
沈惠福
何海斌
國家級
秋茄根系抗鎘關鍵蛋白功能及其作用網路的研究
林小敏
游翔
陳偉
國家級
副溶血弧菌耐熱溶血毒素新型基因工程抗體製備及細胞免疫定位研究
王松法
林洪聰、王弘傑
汪世華
國家級
化感小麥化感物質組成動態分析及其氮素營養調控
葉仁傑
陳艷玲
林瑞余
國家級
γ-氨基丁酸的乳桿菌富集技術研究
李彩娟
廖周華、謝長海
肖美秀
國家級
環境中降解甾類有機污染物細菌的分離及其特性分析
彭康
陳璐珊
潘大仁
國家級
鹽度脅迫下暗紋東方魨滲透調節的基因表達譜研究
林珍
林莉
嚴美姣
國家級
牛MYOD家族基因的表達及遺傳效應分析
鄭澍楷
徐智洪
梁學武
國家級
克隆小鼠胎盤發育相關miRNA的篩選及功能分析
陳俊傑
雷可文、姜發彬
張文昌
國家級
一株蜜蜂球囊菌拮抗細菌的分離、鑑定及其抑菌效能的研究
洪雙燕
齊香鳳
李江紅
國家級
烤菸品種對可溶性有機氮吸收及其差異研究
黃沐亮
闕辰月
周碧青
國家級
基於複合因子元胞自動機的城市發展用地格局演變模擬技術研究
范侃
余榕欽、羅宏暉
唐南奇
國家級
複合指紋法溯源分析花崗岩區崩崗侵蝕產沙
楊捷
張珊珊
葛宏力
國家級
套用穩定同位素研究有機物輸入對杉木林土壤有機碳組分的影響
丘先騰
潘志榮
毛艷玲
國家級
魔芋葡甘聚糖分子鏈段螺旋構象與功能活性相關性研究
王志江
黃水華
龐傑
國家級
導致采後龍眼敗壞的焦腐病菌產細胞壁降解酶及其致病機理研究
林遠芳
林福興
林河通
國家級
碳酸鈣和PP/PE樹脂共混改性生產高檔彩色印刷紙的研發
李加鑒
柯佳杭、楊節敬
陳禮輝
國家級
福紅系紅麻纖維的利用研究
黃清水
黃澤清、林清亮
陳學榕
國家級
環保型豆膠在人造板生產中的套用研究
王雲霞
王輝旺、葉靜思
林巧佳
國家級
?交通信號燈智慧型控制器的研製
蔡燕儒
呂梓陽
陳績馨
國家級
基於GPRS的遠程防火防盜監控系統
謝昆明
張炳賢
程麗
國家級
Voronoi圖並行算法的任務最佳化
戴惠香
朱智佳
王長纓
國家級
基於混合模式識別的手寫公式識別
曾超然
陳高燁
翁宜慧
國家級
基於以太陽能為動力源的提水蓄水系統
嚴文穎
張龍水、黃超強
何成金
國家級
新型盤式電機定轉子鐵芯沖卷設備的研製
高錦森
林慶龍、陳錦燕
陳學永
國家級
搶險救災應急遙控索道的遙控系統研發創新實驗
黃世周
林擁軍、 黃偉彬
周新年
國家級
福建省生態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意願調查研究
黃慧雲
曹青青
陳欽
國家級
新一輪林改後消耗性林木資產的會計確認與計量分析 --以福建省為例
楊瓊英
藍秋燕 、修潤森
魏遠竹
國家級
農民工收入對其消費及其消費結構的影響
李傑
雷小燕
趙建倉
國家級
新農村財務公開村民滿意度的調查與思考——基於莆田農村的調查
陳火燦
張紅
黃怡
國家級
農業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鞠寧霞
劉瓊
李秀珠
國家級
閩台農業人力資源合作與交流
劉芳芳
方紅萍
許文興
國家級

對外交流

學校先後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比利時、泰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學、科研單位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還與美國加州大學、耶魯大學、俄勒岡州立大學、英國北威爾斯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紐西蘭坎特伯里大學、澳大利亞莫納西大學、加拿大新不倫瑞克大學、聖瑪麗大學、新斯科舍農學院、泰國甲色沙特大學、馬來西亞農業大學以及台灣大學等結成為友好學校。學校與加拿大戴爾豪西大學農學院聯合舉辦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2個本科專業教育項目,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聯合舉辦生態學本科專業教育項目。學校的學報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還編輯出版了《甘蔗》 、 《武夷科學》 、 《華東昆蟲學報》 、《林業經濟問題》 、 《高教理論與實踐》 等刊物。
學校堅持做好對外辦學工作,積極開展國際交流,部分本科專業與加拿大等眾多世界知名學府採取“2+2"聯合培養。2013年南非當地時間3月26日上午,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南非總統雅各布·祖馬的共同見證下,孔子學院總部總幹事、中國國家漢辦主任許琳女士與南非高等教育聯合會主席、南非德班理工大學校長艾哈邁德·巴瓦(Ahmed C Bawa)教授在位於南非首都比勒陀利亞的總統府共同簽署了由我校與德班理工大學合作建設孔子學院的協定。
福建農林大學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2010年,學校共有575項科研項目獲準立項,立項總經費10840.58萬元,其中縱向項目經費9460萬元,占87.27%,國家級項目經費7737.88萬元,占71.38%;全年共完成下達經費十七批次850項,累計下達到位經費13143萬元,加上其它項目的科技經費,年度實際到位經費16179萬元。學校主持完成的“細菌農藥新資源及產業化新技術新工藝研究”獲201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有14項成果進入福建省科技獎獎勵公示,其中2項進入一等獎答辯。鑑定(評審)科研成果46項,通過省級審定植物新品種4個、認定植物新品種4個,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授權2個。
2011年學校獲批科研立項326項(不包括橫向項目),累計立項科研經費10152.49萬元,其中國家級項目82項,合計立項經費6672.79萬元,占科研立項總經費的66%,年度科研到位經費8320萬元,年科研立項經費連續第四年突破億元大關。學校主持完成的“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蟲災變機理及其持續控制關鍵技術”獲201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此外,有15項成果進入福建省科技獎獎勵公示,其中8項進入二等獎以上答辯;4項成果獲省第九屆社科優秀成果獎,其中一等1項、二等2項、三等1項。鑑定(評審)科研成果35項,通過省級審定植物新品種4個、認定植物新品種4個,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授權2個。
截至2016年11月,學校在全球率先破譯小菜蛾基因組、鳳梨基因組、香莢蘭基因組,相關成果發表在《Nature》、《Science》、《Cell》等國際權威期刊上。獲得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32項,居福建省高校第2位,其中包括糖料界迄今唯一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學校建有國家級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服務覆蓋福建省73個縣區和全國32個省市370個縣區。參加中國·福建項目成果交易會,連續14年對接並獲資助項目數居所有參會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一,其中學校發明的菌草技術推廣到101個國家;育成的甘蔗品種占全國甘蔗種植面積的85%;育成的麻類品種占全國的2/3並覆蓋全國種植面積1/2以上;選育了全國推廣範圍最廣的甘薯和花生新品種。。
2013年1月11日下午,由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尤民生主持、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共同完成、英國劍橋大學等多家單位參與的小菜蛾基因組研究成果——“小菜蛾雜合基因組揭示昆蟲的植食性和解毒能力”將於2013年1月13日在國際權威學術刊物《自然·遺傳學》上發表。福建農林大學小菜蛾基因組的破譯,宣告世界上首個鱗翅目昆蟲原始類型基因組的完成,同時也是第一個世界性鱗翅目害蟲的基因組的完成。《大學》雜誌發布的《2007中國高校科技貢獻力排行榜》,福建農林大學科技貢獻力居全國高校第39位,與福州大學並列福建省屬高校第1位,在福建省僅次於廈門大學。

科研機構

截至2016年11月,學校設有國家和部省級創新平台103個,其中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2個,並與安溪鐵觀音集團合作共建“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科研平台數量居全國農林院校前列。
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閩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態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科技部)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部)、國家甘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部)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天然生物毒素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發改委)、菌草綜合開發利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福建)(國家發改委)
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國家甘蔗產業技術研發中心(農業部)
部級重點實驗室(觀測站)、研究中心:生物農藥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作物遺傳育種與綜合利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蜂產品加工與套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國家林業局杉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國家林業局森林公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福建長汀紅壤丘陵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國家林業局)、農業部福建甘蔗生物學與遺傳育種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業部閩台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農業部)、農業部東南黃紅麻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農業部福建蜜蜂生物學科學觀測實驗站(農業部)、福建省尤溪縣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站(農業部)、國家水利風景區研究中心(水利部景區辦)
部級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甘蔗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農業部)
國家農作物品種改良中心、分中心:國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福州甘蔗分中心(農業部)、國家食用菌品種改良中心福建分中心(農業部)
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心、分中心: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蔬菜)專業分中心(農業部)
部級研究基地:南方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研究基地(農業部)
國際合作、閩台交流基地:聯合國(中國)實蠅防控研究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科技部)、海峽兩岸科技產業合作基地(成員單位)(科技部)、農業部海峽兩岸農業技術合作中心(農業部)、台灣農民創業園科技服務中心(國台辦)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至2013年12月,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含期刊裝訂本)總量達246.29萬冊,其中,中文圖書216.86萬冊、中文報刊(裝訂本)16.56萬冊、外文圖書8.49萬冊、外文報刊(裝訂本)4.36萬冊。通過圖書館主頁“福州地區大學城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平台”(Fulink)可以共享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8所高校的電子資源和全國700多家圖書館各類資源。同時還可以通過訪問“Dialog國際在線上檢索系統”線上檢索Dialog中的600多個資料庫。
校內逸夫圖書館校內逸夫圖書館
圖書館初步形成了紙質文獻與電子文獻共存、實體館藏與虛擬館藏結合、單館保障與多館互借與傳遞相結合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2013年新增中文資料庫6種,外文資料庫1種(ProQuest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擁有Science和Nature等14種電子期刊,擁有CNKI、萬方、維普、台灣資訊資料庫、SCI、SpringerLink等中外文資料庫65個(其中外文資料庫27個),電子圖書104.9萬冊。
  • 學報期刊
學校主要出版有《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福建農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林學院學報》、《生物安全學報》、《林業經濟問題》、《亞熱帶農業研究》、《武夷科學》7種學術期刊。

交流合作

  • 學術交流
學校先後承辦了第十二屆中國科協年會“海峽兩岸生命科學發展論壇”之“農業分會”、2010年福建省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10年會暨學術研討會、中國養蜂學會蜜蜂飼養管理專業委員會第15次學術會議暨國家蜂產業技術體系飼養與機具功能研究室第2次會議、2010年病原微生物與免疫學術會議會、中國林學會樹木學分會第十五屆年會、全國高校農村區域發展專業2010年會、中國作物學會油料作物專業委員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年會、國際黃麻組織第11次專業諮詢委員會及麻類製品展示會、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2011年第三屆全國植物生物技術及其產業化大會;舉辦了“福州國際植物病理學論壇:病原菌群體遺傳學和進化生物學”學術研討會、閩台現代農業合作交流研討會、福建森林經理研討會、海峽兩岸森林培育高峰論壇等學術研討會。
下安生活區下安生活區
2010年,學校策劃舉辦了農口單位領導講學專場,邀請了省農科院院長劉波研究員等專家到校講學報告,共邀請了來自國(境)內外81位專家,舉辦了84場校級學術報告。其中:國(境)內48位專家做了48場學術報告,台灣、香港地區專家10人,做了9場學術報告;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專家23人,做了25場學術報告。2011年,學校共邀請了來自國(境)內外87位專家,舉辦了85場校級學術報告。其中國(境)內的專家做了54場學術報告,台灣、香港地區專家做了9場學術報告;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專家做了24場學術報告。
  • 對外支援
2011年,“援盧安達農業技術示範中心”通過驗收並移交受援國。舉辦了兩期開發中國家菌草技術培訓班和一期開發中國家農業產業發展官員研修班,共有來自36個國家的110名培訓班學員參加培訓和研修。舉辦了“2011年菌草產業發展戰略與國際合作研討會”,有來自馬來西亞、巴基斯坦、盧安達、斐濟等10個國家的專家、學者、政府官員,以及來自福建省菌草產業試點縣的各有關負責人、專家服務團成員、福建省菌草開發工程協會常務理事等300多人參加。
校內中華廣場校內中華廣場
  • 產研合作
2010年,福建省科技廳、省教育廳等省廳部門先後在學校海峽創業育成中心召開了多場產學研沙龍,共有來自部分省屬高校、在閩台企、企業等近百個單位的100多位專家、企業家參加。還舉辦了福建省高校產學研結合研討會,有省主管理部門、省各高校從事產學研工作管理和產業發展工作的專家和管理人員參加;並舉辦了福建省菌草產業與技術推廣茶話會、動物藥物與產品安全茶話會,60多家相關企業代表與會。
中心還舉辦了台灣學籍企業家對接府談會,加強了與台灣企業的協作;對首批入駐的企業進行重點扶持,為輔導專家安排輔導活動經費10萬元;中心輔導專家團隊經常性深入三明佳盛木業有限公司、福建藍湖集團、閩清豐達生態農業大觀園有限公司等十幾家進駐企業生產一線開展技術服務工作120多場次。
2011年,學校組織“6·18”、農(花)博會、林博會和茶博會等四大博覽會的參展工作,積極展示和推介我校的優秀科技成果;在本屆6.18上實現對接項目409項,總投資45.03億元(其中契約232項,總投資29.01億元;協定177項,總投資16.02億元),對接資助轉化數連續第九年居所有參會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一;有27家企業入駐“海峽創業育成中心”。組織專家赴平潭、長汀調研;參與助推政和縣經濟倍增計畫;與西藏林芝地區簽訂合作協定,組織專家赴林芝調研,菌草項目已啟動實施;與連城、浦城、尤溪等縣簽訂校地合作協定;舉辦了菌草技術新疆昌吉州骨幹培訓班、西藏林芝地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培訓班和新疆昌吉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培訓班、農業系統幹部培訓班等,共培訓學員200多名。有10多項軟科學研究成果獲省政府及相關部門決策採用。2014年,海峽創業育成中心獲批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
  • 技術研究
國家林業局依託福建農林大學建立了森林公園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森林公園是我國森林資源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主要陣地、開展環境教育的主要載體、推進生態旅遊的主要基地。建設森林公園,發展生態旅遊,對於弘揚林業生態文化和促進林業產業轉型升級等具有重要意義。該中心將緊密圍繞森林公園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科技和社會需求,為促進森林公園的提質升級和健康持續發展開展工作。
福建農林大學在森林公園工程技術研究方面已經有多年的工作基礎,在森林公園基礎理論、森林景觀資源保護與評價體系建設、森林生態文化與生態旅遊開發等方面成果顯著。具備相關領域成果轉化的條件。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 校徽含義
標誌主體以和平鴿與樹枝的造型為結合體,樹技由“F”變化而來,而和平鴿則由“J”和“U”變化而來。標誌造型優雅,含義內斂,視覺通暢,於平穩中表現主題, 標誌外圈與核心底為綠色,核心外圈為黃色,文字為黑色。
校訓校訓

社團組織

  • 福建農林大學學生委員會
福建農林大學學生委員會是在學校黨委直接領導下並在校團委具體指導下的民眾性學生組織,是學校學生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的最高權利執行機構,實行主席團負責制。校學生會以主席團為核心,下設辦公室、記者團、宣傳部、外聯部、體育部、女生部、學習部、信息部、文藝部、勤工權益部、心理健康發展部、大學生科技協會、大學生自律委員會、校糾察大隊、國旗護衛隊、青年志願者協會、就業服務部、膳食管理委員會、創業部、實踐部。同時配合校團委具體指導南平校區學生會、校大學生社團聯合會、校青年馬克思主義學習研究會、校大學生藝術團、校青年志願者協會等校級學生組織的日常工作。
校內河校內河
  • 福建農林大學紅十字會
福建農林大學紅十字會成立於2002年6月,校紅十字工作在福建省高校中率先在全省高校舉辦初級救護技能培訓班;率先在全省高校開展紅十字主題社會實踐活動;率先在全省高校成立紅十字志願者服務隊;率先在榕城高校創建紅十字博愛超市。

校園環境

學校東臨閩江,西臨烏龍江,南倚妙峰山,北靠淮安山,校園三面被繁茂的山林所環繞,形成開口向西的馬蹄形丘陵谷地,全年氣候冬短夏長,溫暖濕潤,有利於各類生物的生長和繁殖。
學校建有有芒果路、紫荊路、荔枝路、白玉蘭路、龍眼路等。在學校的湖中有一個面積不到10平方米的小島上,島上有一株30多年樹齡的南洋楹,在樹上經常停著蒼鷺、白鷺、紅骨頂、白骨頂等鳥類。
學校在校園建設時,提出建設生態型校園,並決定建設了一個恢復性濕地公園,成就了福建省內高校唯一的濕地景觀。公園不但為水生動植物提供了優良的生存場所,也為多種野生動物,特別是水禽提供了棲息、遷徙、越冬和繁殖場所。同時濕地公園還具有蓄洪防旱,調節學校及周邊地區的氣候,降解污染和淨化水質的強大功能。
福建農林大學宣傳部部長葉飛霞說:“我們都是被鳥鳴給叫醒的。”學校的自然綠地在整個生態校園的綠地系統中占主導地位,南、北兩大山林形成的綠色屏障,為各種鳥類的棲息與遷移候鳥的落腳定居提供良好的環境。2003年,福建農林大學通過“綠色學校”的評估; 2007年獲得“省級綠化模範單位”稱號。
  • 中華名特優植物園
“中華名特優植物園”,占地面積7萬多平方米,模擬中國行政地圖並按省劃分為34個園,每個園分別種植該省在南方能正常生長的名特優植物、名特優花卉和名特優中草藥等。每一種植物都附上相應的說明牌,註明學名、分類,並介紹其“名、特、優”的性狀和功能。如“福建園”的高Z紅豆杉,其紫杉醇含量是一般紅豆杉的13倍;高T白茶,可使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干擾素分泌量增加5倍;高P葡萄,其抗氧化、抗衰老的原花青素含量是普通葡萄的98.9倍等。
  • 觀音湖
明末到大清到民國關於觀音湖的記載都只有南池或半月池的名字。該水域原為烏龍江的內彎河,亦曾是貯木場。河水隨江水漲落,河面十分廣闊,東起體育場,西至作物學院,北起主樓前廣場,南至下安村邊,均為河水漲落之點。從瑞亭岑(映輝樓邊的山口)下來有一條可供雙人行走的石板小路穿過該湖中央,在原行政樓北邊有一石拱橋,為科貢和西邊村民往來通道。
  • 沙灘主題公園
沙灘主題公園位於福州三環路西北段、福建農林大學西門外的烏龍江邊,該公園分為休閒區、沙灘區、戲水區和遊樂區。其中,休閒區綠樹茵茵,繁花似錦,三角梅、百日草、矮牽牛等花草爭奇鬥豔。綠地下面,一排排的柳樹植根於木棧道邊,木棧道被貼心地設定了不同的高度,方便遊人觀賞。沙灘區面積為4萬平方米,是福州面積最大的沙灘,沙子來自閩江。為了營造“水清沙白”的感覺,園林局在這一分區種植了不少棕櫚科的植物,還建有熱帶風格的涼亭和搖椅供市民遊玩。此外,在沙灘區設定運動項目配套設施,方便市民進行沙灘排球等運動。該公園被福州當地媒體稱為“最美沙灘”。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嚴金靜
校長:蘭思仁
黨委副書記:莊祥生、曾華平
副校長:練曉榮、黃炎和、鄭寶東、鄭郁善

歷任領導

歷任學校行政負責人
姓名校名職務任職時間
江一真
福建農學院
院長
1952.08-1956.10
郭述堯
福建農學院
院長
1956.10-1956.12
李來榮
福建農學院
院長
1956.12-1968.12
許亞
福建林學院
院長
1958.08-1969.06
張格心
原福建農林大學
籌備領導小組組長
1972.03-1974.08
楊浩林
福建農學院
院長
1978.06-1983.12
吳中孚
福建農學院
院長
1983.12-1990.04
韓向陽
福建林學院
副院長(主持工作)
1978.03-1979.10
羅少鋒
福建林學院
院長
1979.11-1984.02
俞新妥
福建林學院
院長
1984.02-1987.11
陳啟鋒
福建農學院
副院長(主持工作)
1990.04-1990.09
呂柳新
福建農學院
副院長(主持工作)
1990.09-1992.05
呂柳新
福建農學院/福建農業大學
院長/校長
1992.05-1994.02/1994.02-1998.08
張建國(山東)
福建林學院
院長
1987.11-1995.12
洪偉
福建林學院
院長
1995.12-2000.10
鄭金貴
福建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
校長
1998.08-2000.10/2000.10-2010.12

知名校友

鄭作新唐崇惕余松烈謝聯輝:4位校友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食品科學學院門前小道食品科學學院門前小道
◎梁劬、宋濤:先後被遴選為中國常駐聯合國糧農組織代表、國際原子能機構聯合司司長、中國駐圭 亞那合作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張健保:香港發明家協會主席;
吳振鐸:台灣茶藝協會理事長,被譽為台灣茶葉之父;
◎貢谷紳:台灣中興大學第6任校長;
顏禧強:美國最大的帽品供應商、香港飛達公司董事長;
高益槐:紐西蘭皇家科學院首席科學家;
謝華安:校友在該校學習進修期間,刻苦努力,成為世界傑出的雜交水稻育種家,選育的“汕優63”累計增 產1500多億斤。
楊仁崔:學校的知名骨幹精英教授。
王幼輝周時昌校友等16位省級領導,梁田庚、范仁善校友等300多位廳局級領導活躍在農業部、外交部、林業部(局)、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福建省、河北省、湖南省等政壇,辛辛苦苦造福一方,勤勤懇懇為民謀利;
楊金髮:1999年畢業的青年才俊,任總資產100多億的超大現代農業集團的副總裁;
傅芬芳:2003年畢業的年輕女傑,任亞洲最大的肉雞生產加工企業聖農集團的副董事長。

公交線路

校內映輝樓校內映輝樓
1、乘坐22路、75路、77路、85路或312路到“農林大學站(東門)”下車
2、乘坐39路、55路、506路510路(招手即停)、150路/168路到“農林大學南門”下車。
南平校區:
乘坐1路公車(玉屏橋至西芹鎮)進校,進校的公車前方有個牌子,寫有福建農林大學專車,若無則至西 芹鎮上,之後步行或乘坐摩的或麵包車進校,摩的一人公道價一般四元,兩人五元,麵包車一人兩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