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線

禁止線

禁止線是使用金屬網狀編織層把信號線包裹起來的傳輸線,編織層一般是紅銅或者鍍錫銅。禁止線的禁止層需要接地,外來的干擾信號可被該層導入大地。

禁止線是為減少外電磁場對電源或通信線路的影響而專門採用的一種帶金屬編織物外殼的導線。這種禁止線也有防止線路向外輻射電磁能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禁止線
  • 外文名:Shielding line
  • 含義:把信號線包裹起來的傳輸線
  • 涉及方面:電纜
  • 包裹物:金屬網狀編織層
  • 作用:減少外電磁場對電源或線路影響
簡介,結構,套用,使用注意事項,禁止線纜的原理,禁止線接法,線路導、地線巡視檢查,

簡介

導線外部有導體包裹的導線叫禁止線。
導體外部有導體包裹的導線叫禁止線,包裹的導體叫禁止層,一般為編織銅網或銅泊(鋁),禁止層需要接地,外來的干擾信號可被該層導入大地。
作用:避免干擾信號進入內層,導體干擾同時降低傳輸信號的損耗。
注意:在選用禁止線時,禁止層接地導線的絕緣層有導電功能,可以與禁止層導通(有一定的電阻)。
禁止電纜的禁止層主要由銅、鋁等非磁性材料製成,並且厚度很薄,遠小於使用頻率上金屬材料的集膚深度,禁止層的效果主要不是由於金屬體本身對電場、磁場的反射、吸收而產生的,而是由於禁止層的接地產生的,接地的形式不同將直接影響禁止效果。對於電場、磁場禁止層的接地方式不同。可採用不接地、單端接地或雙端接地。

結構

包裹的導體叫禁止層,一般為導電布,編織銅網或銅(鋁)鉑。
普通:絕緣層+禁止層+導線。
高級:絕緣層+禁止層+信號導線+禁止層接地導線。

套用

禁止層需要接地,外來的干擾信號可被該層導入大地,避免干擾信號進入內層導體干擾同時降低傳輸信號的損耗。禁止線的作用是將電磁場噪聲源與敏感設備隔離,切斷噪聲源的傳播路徑。禁止分為主動禁止和被動禁止,主動禁止目的是為了防止噪聲源向外輻射,是對噪聲源的禁止;被動禁止目的是為了防止敏感設備遭到噪聲源的干擾,是對敏感設備的禁止。

使用注意事項

禁止線的禁止層不允許多點接地,因為不同的接地點總是不一樣的,各點存在電位差。如多點接地,在禁止層形成電流,感應到導線上形成電流,感應到信號線上形成干擾,不但起不到禁止作用,反而引進干擾,尤其在變頻器用的多的場合里,干擾中含有各種高次諧波分量,造成影響更大,應特別注意。

禁止線纜的原理

禁止布線系統源於歐洲,它是在普通非禁止布線系統的外面加上金屬禁止層,利用金屬禁止層的反射、吸收及趨膚效應實現防止電磁干擾及電磁輻射的功能,禁止系統綜合利用了雙絞線的平衡原理及禁止層的禁止作用,因而具有非常好的電磁兼容(EMC)特性。
電磁兼容(EMC)是指電子設備或網路系統具有一定的抵抗電磁干擾的能力,同時不能產生過量的電磁輻射。也就是說,要求該設備或網路系統能夠在比較惡劣的電磁環境中正常工作,同時又不能輻射過量的電磁波干擾周圍其它設備及網路的正常工作。
U/UTP(非禁止)電纜的平衡特性並不只取決於部件本身的質量(如絞對),而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因為U/UTP(非禁止)周圍的金屬、隱蔽的“地”、施工中的牽拉、彎曲等等情況都會破壞其平衡特性,從而降低EMC性能。
所以,要獲得持久不變的平衡特性,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在所有芯線外加多一層鋁箔進行接地。鋁箔為脆弱的雙絞芯線增加了保護,同時為U/UTP(非禁止)電纜人為的創造了一個平衡環境。從而形成我們現在所說的禁止線纜。
禁止電纜的禁止原理不同於雙絞的平衡抵消原理,禁止電纜是在四對雙絞線的外面加多一層或兩層鋁箔,利用金屬對電磁波的反射、吸收和趨膚效應原理(所謂趨膚效應是指電流在導體截面的分布隨頻率的升高而趨於導體表面分布,頻率越高,趨膚深度越小,即頻率越高,電磁波的穿透能力越弱),有效的防止外部電磁干擾進入電纜,同時也阻止內部信號輻射出去,干擾其它設備的工作。
實驗表明,頻率超過5MHz的電磁波只能透過38μm厚的鋁箔。如果讓禁止層的厚度超過38μm,就使能夠透過禁止層進入電纜內部的電磁干擾的頻率主要在5MHz以下。而對於5MHz以下的低頻干擾可套用雙絞線的平衡原理有效的抵消。
根據布線最早的定義,分為非禁止線纜-UTP和禁止線纜-STP兩種。後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各家不同的工藝,衍生出了很多不同禁止的種類:1.F/UTPFoilScreenedCable單層的鋁箔禁止結構;2.FoilandBraidScreenedCable鋁箔和銅質編織網雙層禁止結構,a)SF/UTP鋁箔和銅質編織網同時包裹在四對線的外層;b)S/FTP(PIMF)線對單對鋁箔禁止加上包裹在四對線的外層的銅質編織網PIMF=PairinMetalFoil。
禁止電纜抵抗外界干擾主要體現在:信號傳輸的完整性可以通過禁止系統得到一定的保證。禁止布線系統可以防止傳輸數據受到外界電磁干擾和射頻干擾的影響。電磁干擾(EMI)主要是低頻干擾,馬達、螢光燈以及電源線是通常的電磁干擾源。射頻干擾(RFI)是高頻干擾,主要是無線頻率干擾,包括無線電、電視轉播、雷達及其他無線通信。
對於抵抗電磁干擾,選擇編織層禁止最為有效,也就是金屬網禁止,因其具有較低的臨界電阻。而對於射頻干擾,金屬箔層禁止最有效,因為金屬網禁止所產生的縫隙可使得高頻信號自由地進出。對於高低頻混合的干擾場,則要採用金屬箔層加金屬網的組合禁止方式,也就是S/FTP形式的雙層禁止電纜,這樣可使得金屬網禁止適用於低頻範圍的干擾,金屬箔禁止適用於高頻範圍的干擾。
IBMACS的禁止線纜中鋁箔禁止層單層厚度即達到50-62μm,起到了更完整的禁止效果。同時由於只採用單層禁止,對於施工而言將更加簡單,便於安裝,不易在施工過程中造成人為的損壞,且鋁帛的厚度可以承受更大的破壞力。從而能給用戶提供更高品質的傳輸性能。

禁止線接法

禁止線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懸空
當信號線傳輸距離比較遠的時候,由於兩端的接地電阻不同或PEN線有電流,可能會導致兩個接地點電位不同,此時如果兩端接地,禁止層就有電流行成,反而對信號形成干擾,因此這種情況下一般採取一點接地,另一端懸空的辦法,能避免此種干擾形成。
兩端接地禁止效果更好,但信號失真會增大
請注意:兩層禁止應是相互絕緣隔離型禁止!如沒有彼此絕緣仍應視為單層禁止!
最外層禁止兩端接地是由於引入的電位差而感應出電流,因此產生降低源磁場強度的磁通,從而基本上抵消掉沒有外禁止層時所感應的電壓;而最內層禁止一端接地,由於沒有電位差,僅用於一般防靜電感應。下面的規範是最好的佐證!
《GB50217-1994電力工程電纜設計規範》——3.6.8控制電纜金屬禁止的接地方式,應符合下列規定:
(1)計算機監控系統的模擬信號迴路控制電纜禁止層,不得構成兩點或多點接地,宜用集中式一點接地。
(2)除(1)項等需要一點接地情況外的控制電纜禁止層,當電磁感應的干擾較大,宜採用兩點接地;靜電感應的干擾較大,可用一點接地。
雙重禁止或複合式總禁止,宜對內、外禁止分用一點,兩點接地。
(3)兩點接地的選擇,還宜考慮在暫態電流作用下禁止層不致被燒熔。
《GB50057-2000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第6.3.1條規定:當採用禁止電纜時其禁止層應至少在兩端等電位連線,當系統要求只在一端做等電位連線時,應採用兩層禁止,外層禁止按前述要求處理。
其原理是:1.單層禁止一端接地,不形成電位差,一般用於防靜電感應。2.雙層禁止,最外層禁止兩端接地,內層禁止一端等電位接地。此時,外層禁止由於電位差而感應出電流,因此產生降低源磁場強度的磁通,從而基本上抵消掉沒有外禁止層時所感應的電壓。
如果是防止靜電干擾,必須單點接地,不論是一層還是二層禁止。因為單點接地的靜電放電速度是最快的。
但是,以下兩種情況除外:
1、外部有強電流干擾,單點接地無法滿足靜電的最快放電。
如果接地線截面積很大,能夠保證靜電最快放電的話,同樣也要單點接地。當然了,真是那樣,也沒有必要選擇兩層禁止。
否則,必須兩層禁止,外層禁止主要是減少干擾強度,不是消除干擾,這時必須多點接地,雖然放不完,但必須儘快減弱,要減弱,多點接地是最佳選擇。
比如,企業中的電纜橋架其實就是外禁止層,它是必須多點接地的,第一道防線,減小干擾源的強度。
內層禁止層(其實,大家不會買雙層的電纜,一般是外層就是電纜橋架,內層才是禁止電纜的禁止層)必須單點接地,因為外部強度已經減少,儘快放電,消除干擾才是內層的目的。
2、外部電擊和防雷等安全的要求。
這種情況必須要兩層防護,外層不是用來消除干擾的,是出於安全的考慮的,保證人身和設備安全的,必須多點接地。內層才是防止干擾的,所以必須單點接地。

線路導、地線巡視檢查

檢查導線、地線(包括耦合地線、禁止線)有無下列缺陷和運行情況的變化:
(1)導線、地線鏽蝕、斷股、損傷或閃絡燒傷;
(2)導線、地線弧垂變化、相分裂導線間距變化;
(3)導線、地線上揚、振動、舞動、脫冰跳躍,相分裂導線鞭擊、扭絞、粘連;
(4)導線、地線接續金具過熱、變色、變形、滑移;
(5)導線線上夾內滑動,釋放線夾船體部分自掛架中脫出;
(6)跳線斷股、歪扭變形,跳線與桿塔空氣間隙變化,跳線間扭絞;跳線舞動、擺動過大;
(7)導線對地、對交叉跨越設施及對其他物體距離變化;
(8)導線、地線上懸掛有異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