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黃帝陵

祭黃帝陵

黃帝公孫,名軒轅,是中華文明奠基者開拓者。“黃帝崩,葬橋山”。黃帝陵位於陝西省黃陵縣橋山之巔,是中華兒女尊崇與景仰的民族聖地。"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中華民族祭祀黃帝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從黃帝逝世起,華夏族就開始了祭祀黃帝的活動,而在歷朝歷代舉行的郊祭、廟祭、陵祭等各種祭祀活動中,橋山黃帝陵的祭祀活動起源最為久遠、最為重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祭黃帝陵
  • 時間:清明公祭  重陽民祭
  • 舉辦地點陝西省橋山黃帝陵
  • 意義:追本溯源  慎終追遠
先秦時期對黃帝的祭祀,秦漢時期對黃帝的祭祀,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對黃帝的祭祀,宋元明清時期對黃帝的祭祀,中華民國時期對黃帝的祭祀,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黃帝的祭祀,

先秦時期對黃帝的祭祀

堯舜禹時代和夏代,黃帝就受到人們的崇敬。《國語·魯語上》記載:“有虞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堯而宗舜。夏後氏禘黃帝而祖顓頊,郊鯀而宗禹”。《禮記·祭法》中說:“有虞氏禘黃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後氏亦禘黃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也就是說,禘禮是一種追念遠祖的大禮,古制只有天子才有資格舉行。由於黃帝開創性的業績,有虞氏和夏後氏把黃帝作為遠祖,並用祭祖之禮的最高規格祭祀,反映了當時人們對黃帝濃厚的追根報祖之情。
商周時期,人們仍把黃帝視為先祖,以祭祀遠祖之禮來祭祀黃帝。從大量的史料中可以發現商周族和黃帝有血緣關係。《史記·三代世表》中將這種血緣關係記載得很明確:“黃帝生玄囂,玄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帝嚳生契,是為商祖” ,“黃帝生玄囂,玄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帝嚳生后稷,是為周祖”。作為商周始祖的黃帝在當時受到了隆重的祭祀。
春秋戰國時期,以黃帝為初祖諸姓後裔仍然按照傳統習慣繼續祭祀黃帝。戰國時代初,人們在繼續將黃帝作為華夏族祖先祭祀的同時,又將黃帝作為帝王和天帝祭祀。首先表現在“黃學”的出現,其主要思想是文武並用、刑德並行、以法為符、皆斷於法、無處無執、無為而治、保民而王等。其次受五行學說的傳播和影響,人們用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原理來解釋歷史的演變規則,認為黃帝代表土德。這樣一來,代表五行之一的黃帝就具備了神格,被作為天神而享祀了。

秦漢時期對黃帝的祭祀

《史記》記載,秦靈公於公元前422年(周威烈王四年)“曾作吳陽上畤,專祀黃帝”。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沿襲了秦國對白、青、黃、赤四帝的祭祀。按照五德終始說,秦為水德,土克水,所以有漢為土德之說,而黃帝亦為土德,因此,當劉邦回響陳涉起義,在沛舉行起義時,就曾“祠黃帝”(《漢書·高帝紀》)。漢代非常重視對黃帝的祭祀。據文獻記載,漢武帝“北巡朔方,還祭黃帝冢橋山”(《史記·孝武本紀》)。《左傳》載:“國之大事,唯祀與戎”。漢武帝後的漢代,黃帝被當做天帝祭祀,大規模的祭祀黃帝陵活動不絕如縷。

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對黃帝的祭祀

魏晉時期,因襲了黃帝作為天帝享祀的傳統,對黃帝的祀典主要表現為祭天隨祀等方式。隋唐時期對黃帝的祭祀則更進一步制度化、規範化。唐代宗大曆五年(770)鄜坊節度使臧希讓上言:“坊州軒轅黃帝陵闕,請置廟,四方饗祭,列於祀典。”這裡所說的黃帝陵闕就是今橋山黃帝陵。唐代宗批准了這一請求,從而使橋山黃帝陵廟致祭被納入國家祭典。

宋元明清時期對黃帝的祭祀

在宋元時期的黃帝祭禮中,黃帝陵廟致祭受到了高度重視,軒轅黃帝陵廟被列為重點加以整修維護。宋太祖開寶五年(972),遵太祖趙匡胤旨意,規定橋山黃帝陵三年大祭一次。元代對黃帝陵廟的祭祀也很重視,《元典章》中規定:黃帝是開天闢地的先祖,國家應當祭祀。明代對黃帝陵和黃帝的祭祀也非常重視。朱元璋即位之初,就認為軒轅黃帝不僅是醫家的祖師,也是中華民族的遠古祖先。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朝廷禮部議定祭祀黃帝的地方定在陝西中部縣(今黃陵縣),並規定三年大祭一次,皇帝親撰祭文,派遣大臣赴橋山祭祀。橋山黃帝陵列為國家祭祀始祖的聖地,要求每次祭陵的祭文、祭祀日期、祭品名稱、數量和主祭、陪祭官員姓名都要刻石立碑。又特遣中書省管勾黃帝陵致祭,這次祭祀留下至今所見的最早的一篇祭祀黃帝的祭文。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降旨在軒轅廟大殿內塑造軒轅黃帝坐像一座,以便瞻仰祭祀。今黃帝陵保存有明太祖、成祖宣宗、代宗、英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等皇帝遣使到黃帝陵致祭的碑文。清代沿襲明代定製,在橋山黃帝陵舉行國祭,一般三年祭祀一次,此外還有臨時祭告。清朝黃帝陵廟的祭祀儀式隆重,規模宏大,次數較多,見於記載的有30次。光緒年間,台灣愛國志士丘逢甲在甲午戰爭後祭祀黃帝陵,留下詩句“袖中一卷英雄傳,落日來登黃帝陵”。1908年重陽節,陝西同盟會祭掃黃帝陵,在祖先陵前宣讀祭文,以表復興中華民族之決心。

中華民國時期對黃帝的祭祀

中華民國元年(1912),孫中山委派代表團致祭黃帝陵,祭詞中著名的“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至今印在人們的心中。民國二十四年(1935),南京國民政府確定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每年清明節都派官員到黃帝陵致祭。民國二十六年(1937),為了喚起四萬萬同胞和國共兩黨聯合抗日,國共兩黨派員在黃帝陵前舉行了共祭儀式,參加祭祀的代表有千餘人,今黃帝陵軒轅廟碑亭立有毛澤東在1937年手書祭黃帝陵文稿碑。1942年,國民黨總裁蔣中正題寫了“黃帝陵”三字,所刻碑石至今保存完好。抗戰時期國共兩黨共祭黃帝陵,對於推動抗日統一戰線的建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祭黃帝陵
祭黃帝陵
祭黃帝陵

新中國成立以後對黃帝的祭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主席親自批示,請周恩來總理部署對黃帝陵進行維修保護,並委託郭沫若同志為黃帝陵題寫了碑名。清明節祭祀黃帝陵活動依照民族傳統繼續舉行,由陝西省主持。1955年至1963年之間,每年清明節舉行黃帝陵祭典。1964年至1979年公祭活動中斷,1980年恢復。改革開放以來,黃帝陵迎來了海內外同胞祭祀黃帝的盛況,前來黃帝陵尋根祭祖、祭祀黃帝的人數日益增加,並逐步形成了清明節公祭、重陽節民祭的慣例。為了更好滿足海內外同胞祭祀黃帝陵的需要,1992年以來,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心支持下,陝西省對黃帝陵進行了空前的大規模的整修.整修後的黃帝陵區,更顯得雄偉、莊嚴、古樸、肅穆。
1993年清明節,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為黃帝陵題詞“中華文明源遠流長”;1999年6月18日,江澤民總書記專程拜謁黃帝陵。
祭黃帝陵
自2004年開始,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新落成的黃帝陵祭祀廣場舉行,清明公祭黃帝陵活動無論從規模上、規格上,還是內容上、形式上都有了較大的提升。
每年的清明公祭典禮,都有國家領導人和中央國家有關部委、兄弟省市區代表,港澳同胞、台灣同胞、海外華人華僑代表萬餘人參加,黃帝陵祭典活動實現了與對台工作相結合,與弘揚中華文化相結合,與團結、凝聚海外同胞相結合,突出了民族認同、國家統一、文明傳承、自強創新的主題,昭示了中華民族同根共祖、復興發展的理念。
黃帝陵祭典活動已經成為最具有廣泛影響和強烈感召力的民族盛典,成為團結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統戰工作。1949年以來,每年清明節,台灣同胞都要在台北舉行隆重的遙祭黃帝陵典禮,弘揚傳承中華文明。
祭黃帝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