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火

祭火,也叫“祭灶”。蒙古族的一種古老傳統習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祭火
蒙古民族最古老的祭把活動之一。也就是祭火神祭灶神。普通農牧民的祭火,一般都在農曆臘月二十三;貴族和台吉則在臘月二十四。有個別地方在秋季祭火,在婚禮上還要祭火。不同於漢族祭灶。蒙古民族,認為火是純潔的象徵和神靈的化身,灶火是民族、部落和家庭的保護神,可賜予人們幸福和財富,也是人丁興旺、傳宗接代的源泉。古代蒙古族薩滿教巫師認為火與火神可以驅逐各種妖魔邪惡,醫治疾病,施恩惠於人類。由此也可以說蒙古民族的祭火是原始宗教信仰的一種遺俗。
祭火,也叫“祭灶”。蒙古族的一種古老傳統習俗。因為蒙古人特別崇敬火神,認為爐灶是火神所在地,是家道或家族興旺的象徵,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神明。所以不準往灶口倒水,不能用利鐵器捅火,不往火中吐痰,不準焚燒污穢的東西,忌諱用腳蹬在鍋灶或在火上烤腳。平時蒙古包和房屋裡的爐灶,火盆和篝火堆等,都被視為火神而加以崇拜,每逢年節、遷居或婚禮時,都要舉行祭祀。各地形式略有差異。一般是將牛羊肉、奶酒黃油、奶食品等投入火中或供在爐灶旁進行禱告,吟誦祭火祝辭或請喇嘛念經。
蒙古人主要以家庭為單位祭祀火神。但鄰裡間組成“一火”外出時,須選一長者為“火頭兒”,大家聽從他的指揮。從事農業生產的蒙古人,也要幾戶組成“一火”,結伴為“同墒種地,共灶敬神”的集體,從事生產活動。
蒙古人的祭火儀式,最隆重者在農曆臘月二十三日。因為這天是“小年”,也是送迎火神的“年火日”。以鄂爾多斯地區為例,人們在二十三日早晨大掃除之後,開始做祭火前的準備工作:在爐灶中生火,用鍋煮羊胸骨和灌好的肥腸,同時加入奶豆腐、紅棗、葡萄和紅塘等食品,但不加鹽。謂之祭火“濃縮胸脯肉”。將煮好的胸骨肉撈出來,並從肉湯上面撇取少量的浮油盛於器皿中,然後往鍋里下糜米或大米,熬成稠粥,稱為“祭火飯”。同時把綿羊胸骨肉(或牛胸骨)剔淨,即把肉從骨頭上剔下來,並保持胸骨的完整性,把連著胸骨兩端的脯肉從外圍留一細條肉連起來。胸骨柄上那塊指甲大小的帶皮部分也要按原樣留下來。這塊帶皮部分是為了祭火,在冬季宰羊時特地保存下來的。它含有用帶皮的整綿羊祭祀火神的意思。
祭火時胸骨排列起來,使胸骨顯得多。作為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後裔的各旗王爺一般用牛胸骨,當然也有用綿羊胸骨祭祀的。左右胸骨大多在二十七個以上。平民百姓一般也要用九個胸骨。如果家境貧寒那么可以少至三個胸骨。
湊起這一吉祥數字的胸骨之後,用白公前額絨毛或白羚羊二茬短毛紡成的力度較松的單股絨,從胸骨柄起沿順時針方向,連同胸骨,順著壘放在盛有祭火飯的木盤中,上邊還要加針茅草、榆木屑或榆木枝和剔取胸脯肉時的碎肉末,以及稱作火神服飾的綢緞布條(黑色除外)……最上面再放上哈達,紅棗和奶食品;同時,給每人盛一盤祭火飯,飯上面加放名曰“火神胙肉”的食物,還有從胸骨上剔下來的肉,以及切好的一份肥腸和油炸餅等。同時在準備招福儀式上用的方木盤或圓木盤中,也同樣滿滿盛上祭火飯,其上邊擺上從胸骨上剔下來的肉和從羊腹肚上切下來的陰阜部分或乳房部分,以及從肥腸上切下來的肛門,還有油炸餅等等。
供品齊備之後,在安放爐灶的地方鋪上一層乾淨細沙。沙土要鋪成四方形,在沙土上邊碼好新撿來的榆樹枝、樺木檀木屑及乾柴,在沿著爐灶(即火撐子)周圍碼好乾牛糞,為延續香菸做好準備。在爐灶的西北邊擺上桌子,桌子上鋪好四方形紅紙和白紙各一張,並把盛滿供品的木盤放在紙上。同時在爐灶四周的淨沙土上也要放兩層紅、白四方形紙,把其餘供品盛盤擺在紙上。然後全家老小身著新衣或禮服,端坐在各自的坐位上,這時年邁的男主人打著了火鐮遞給年邁的女主人。女主人用這種點燃備好的柴草。爐灶里的柴草燃燒起來之後,長者帶領全家大小背門站在灶前,年邁的男主人雙手高舉一托盤供品行跪拜禮。其他男性家庭成員以長幼次序跪拜於年邁男主人之後,女性成員則跪拜於最後面。
祭祀儀式開始,由高舉祭品的年邁男主人祈禱:“火神即將升上天界,他將領受上天賜予我家的豐收和幸福。祈求火神將上天賜給我的豐收與幸福悉數帶回來!”這時由專人吟誦祭火祝辭。祈禱畢,把木盤中的胸骨和其他祭品投入正在燃燒的灶火中。投放完畢,由主人帶領全家人向火神行三三九次叩拜禮。接著戶主再次帶領全家人,將用從煮胸骨湯上撇取的油脂、白酒或奶酒摻合成的名為“哈里木”的祭品,每行一次三三九叩禮,向爐灶中灑入一二滴。這時放在爐灶周圍的九隻佛燈佛龕前的佛燈被全部點燃,霎時間家中變得燈火輝煌。
祭火禮畢,人們回到各自的座位,戶主把擺放在爐灶周圍盤中的食品分發給每人一份。然後拿起墊盤的紅白紙邊放入火中邊說:“敬請火神上升天界!”遂由全家人將手中裝有祭品的小盤子,雙手舉至齊眉,呼招福詞“呼列!呼列!”這時,戶主則舉起桌子是大祭盤,帶領大家高呼“呼列!呼列!”此刻,專門請來的致祭詞的祝頌人尚來念完祭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