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禾原(地理名稱)

神禾原(地理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神禾原,陝西省西安市境內的黃土台原階地,位於長安區南部的古樊川御宿川之間,是長安八水之滈河潏河的分水嶺。神禾原呈東南---西北走向,南起王曲街道北江兆村,北至韋曲街道何家營、賈里村等村,長大約11公里,寬1.5至2公里,海拔490米至601米,高出滈河和潏河530米至570米。其範圍涉及西安市長安區的太乙宮街道、杜曲街道、王曲街道、韋曲街道、郭杜街道等部分地區。

神禾原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曰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李世民巡遊此地,見一禾生雙穗,呼其神禾而謂之;或曰後晉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此地有一禾生一穗重為六斤而謂之。主要文物故跡有王曲遺址(王曲鎮北堡寨、藏駕莊之間),其遺蹟為仰韶文化、龍山文化、西周文化三個時期;神禾原戰國秦陵園遺址;中國佛教淨土宗第一祖庭——大香積寺常寧宮遺址(蔣介石行宮);張學良青龍嶺公館;柳青墓等。原上分布有西安財經大學、陝西學前師範學院、西安培華學院、西京學院和陝西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等知名高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神禾原
  • 位置:西安南郊
  • 距市中心:約15公里
  • 特點: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傳奇故事眾多
  • 古稱:絕龍嶺、神鶴原
  • 海拔:490米—601米
歷史,主要景點,文化,著名人物,傳說,

歷史

神禾原王曲原段古稱絕龍嶺。傳說商朝末年,周商之戰時,商太師聞仲戰敗,自刎而死於此處。後人哀其忠烈,在此修太師洞,四時祭祀(其故址在神禾原南坡,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北堡寨、南堡寨之間)。
神禾原神禾原
西周宣王時,大將軍仲山甫平殷商後人樊國之亂有功,周宣王封仲山甫采邑於樊,且遷古樊國民於此地(史載;樊,堯之支孫)。其築城故址在今神禾原北坡三府衙村(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三府衙村。山甫諧音三府)。
秦時稱神禾原北坡以下為樊鄉。始皇七年(公元前二百四十年240),始皇祖母、莊襄王母夏太后薨,獨葬於杜東(賈里村東神禾西北部原頭上。《史記》有載)。此墓日前得以發掘,其規模堪稱“中國第二大墓”。尤其堪稱國寶的“天子駕六”車馬文物的出土,更增加了神禾原歷史的厚重感。
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漢高祖劉邦入關中,大將樊噲出藍田取秦樊川。
漢建立後,高祖劉邦以功封樊噲為舞陽侯,賜食邑於秦之樊鄉。其範圍東起義谷(今西安市長安區引鎮大峪),西至下杜城,謂之樊川,西狹東廣,又名後寬川。(今西安市長安區潏河兩岸古樊川左近,在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興盛坊村附近原有漢舞陽侯樊噲祠遺蹟,今已無存)。
漢惠帝末年,太尉周勃平諸呂之亂時,呂產、呂祿等曾到樊川,見樊噲夫人呂嬃(事見《史記》、《漢書》)。
漢武帝擴建上林南苑,將樊川、御宿川盡括其內。御宿川在城南四十里,東至石鰲谷(今西安市長安區石砭峪),西盡灃水,東西五十里,南北十五里。
因武帝在滈水岸畔築王宮別館,禁御不得使人往來。漢武帝常夜間微服出獵,夜宿王宮,後來名此川為御宿川。(事見《史記》、《漢書》、《類編長安志》《西安通覽》等)
漢武帝修王宮時,築渠一條名王渠,後諧音為王曲,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一名的由來。
漢上林苑之大,之廣。漢司馬相如、揚雄等後人皆有著作描繪。足見昔時輝煌之景,令今人難以想像。
西漢末天下戰亂不息,赤眉軍、綠林軍等對漢上林苑大肆毀壞。漢光武帝派大將馬援駐長安時,馬援駐軍上林苑,看到一片荒涼破敗景象,令附近民眾耕種上林,以支軍需。隨著東漢建都洛陽,古樊川、御宿川只有任其發展無大的修建。
東漢年間到魏晉以至隋,王朝的更替猶如走馬燈似的,這一帶雖幾為京畿之地,面對變換無常的時局,誰也無心思觀賞古原古川美麗景色,只有晉代-----前秦時期,前秦王苻堅迎國師當時佛教界領袖人物道安法師入都城長安五重寺(又名義安院,唐宋後稱道安院,道安寺)。在西安市長安區太乙宮鎮北新村神禾原畔,此地名曰雞子山,當地又稱雞子殿。登臨此地,前俯潏河清流四時不斷,古樊川四季美景飽覽無餘,右望少陵原畔興教寺如在眼前,左望杜曲鎮樓舍飲煙,桃溪堡桃林柳煙。
唐建都長安後,樊川、御宿川又一次得到空前發展,以唐高祖、唐太宗父子圍獵起始,後來有“城南韋杜,去天尺五”之稱地韋氏家族和杜氏家族,在神禾原兩側居住,當時人們遊樂之處“城南五曲”(韋曲、王曲、杜曲、章曲、另一處地名遺失難辨有宣曲,黃曲等眾說紛紜莫能定論),神禾原兩邊占三處即韋曲(今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周圍)杜曲(今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一帶)王曲(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一帶)使得樊川、潏水兩岸樓閣亭台隱隱相接,佛塔寺廟暮鼓晨鐘相聞於野,奇花異木竟相開放,兩川古地名揚宇內。古道之上車馬竟弛,冠蓋雲集,引得達官貴人、王孫公子游宴管弦,樂而忘返。文人雅士、高僧大德登臨詠頌,美文佳篇不絕於世。
唐太宗為其母祈福而修建常寧宮,其故址神禾原南坡首滈河岸畔(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高灣村北),此地遠望秦嶺諸峰競秀,前俯古御宿川四時美景,滈河清流緩緩逝於腳前,極目神禾原上風物幾變。
唐皇親韋氏家族居於韋曲一帶,宰輔杜氏家族居於杜曲一帶。唐高宗顯慶年間中書令杜正倫居於神禾原與潏水之間的下杜(今西安市長安區太乙宮鎮新街北村一帶)。唐玄宗時附馬鄭潛耀居鄭公莊(今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小江村),後來唐僖宗時詩人鄭谷所居,又稱鄭谷莊。唐大文學家韓愈送子韓符讀書處,韓愈別莊,唐昭宗時宰相韓偓居於此稱韓偓村,又稱偓村(今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岳村)。詩人杜牧生活過瓜州村(今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瓜州村)。唐天寶年間大將軍郭子儀部將何昌期駐軍處何家營(今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何家營村)。唐宰相裴度別居(今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小江村以東)以上這些地方均在神禾原與潏水之間。唐時宰輔杜正倫為保護長安城開鑿杜固,改道潏水時(其故址人們稱鳳凰嘴,又稱馬蹦崖,今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彰儀村附近),曾修申店渡頭(今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申店村)。城南之盛,不可勝計。更引得上至帝王將相,下及黎庶百姓,文人雅士來往不絕於此者,據不完全記載,唐時至此遊覽樊川佳景秀色,頌詠的詩人名士有;李世民、文德皇后、司空曙、宋之問、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維、韓愈、柳宗元、祖詠、僧子蘭、胡曾、譚用之、羅隱、錢起、劉禹錫、孟郊、岑參、杜牧、王建、崔護、楊巨源、高適、司空圖、李賀、羅鄴、盧綸、韋莊、鄭谷、韓偓、王貞白、賈至、張喬、溫庭筠、杜奕、鮑防、謝良輔、鄭慨、樊旬等等為城南樊川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頌之不厭的美麗詩篇,使得我們今日讀之,猶如回到當年盛唐盛世下美麗的城南盛景,樊川秀色,神禾風物,歷歷往事,好似眼前。
唐代佛教文化的空前興盛,在神禾原兩側所建著名寺院不可勝計。尤其以樊川八大寺最為有名,在潏水兩岸樊川中,神禾原與少陵原相對著八大寺院即;少陵原畔從東南到西北依次為,興教寺(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寺坡村)、興國寺(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東、西楊萬村之間)、華嚴寺(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局連村)、牛頭寺(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雙竹村)。神禾原畔從東南到西北依次為;觀音寺(故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南樊村),洪福寺(在今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岳村,西樊村之間),禪定寺(在今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小江村南),法幢寺(故址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瓜洲村)另外還有晉時所建道安寺(其址見上文),隋時慧炬寺(又名智炬寺,其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太乙宮鎮上灣村西),皇甫寺(又名塗山寺,約建於隋,相傳隋文帝之妹在此出家為尼。唐白居易詩文中提及,宋時又名開利寺。故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皇甫村),安瀾寺(故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何家營村北)。由於這些寺院佛事興盛更引得許多高僧大德在神禾原兩側留下足跡,當時名冠一時的高僧有;明譫法師、遍照法師、華嚴五祖法順法師、智儼法師、法藏法師、澄觀法師、宗密法師及圓窺法師、圓基法師等。佛教幾大宗在當時神禾原兩測逐漸形成,淨土宗、華嚴宗、慈恩宗等影響至深,時至今日,每年海內外佛界諸高僧大德,追宗溯源之時,都不遠萬里來到這裡,虔誠禮拜,一覽樊川周圍四時風物。
唐朝“安史之亂”時,大將軍郭子儀曾駐兵滈水河兩岸,與亂軍三戰三捷,收復都城長安。從而使得唐玄宗皇帝和肅宗皇帝父子重返帝都長安。當時郭子儀步將何昌期駐於神禾原畔潏水之濱,人們稱為何將軍營,後又諧音為何家營(今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何家營村)。後來何昌期解甲歸田時,將此地修建為山林別業,在此安度晚年。隨著唐王朝後期盛極而衰,宮廷人員為避戰亂大部分走出內宮,許多宮庭藝人將宮內皇家音樂等帶出,傳播於民間,逐漸形成了宮廷與民間相結合的傳統古樂,使得古城西安周邊傳統鼓樂流傳於今天,令人們讚頌不絕。何家營傳統古樂當起源於此季,至今餘音猶在。
唐朝末年至五代之間,王朝迭起,朝興暮更,戰亂頻繁,民不聊生,風物秀美的城南名勝,高樓廣廈,寺廟殿堂,大遭毀壞,只落得殿堂人稀,寺塔頹斜,滿地衰草無人理的景象。昔日的公子王孫,早已無影無蹤,高僧大德棲隱深山,文人墨客登臨此處滿眼憂傷,盡化詩章。
及至宋時,長安不為都城,神禾原、樊川、御宿川景色仍為許多文人所雅士頌詠,當時寇準,韓琦,蘇舜欽等足及此地留下了許多美麗的詩篇。元佑元年(公元一零八六年1086),宋張禮同友人陳明微一道遊歷長安城南,記下了有名的《游城南記》一文。文中詳細的記錄下當時神禾原、樊川、御宿川唐時勝跡,物換星移勝景難再。杜曲、杜固已景非昨日,當年顯赫一時的鄭谷莊、裴相別居、韓公莊已非其主,塗山寺、道安寺一片破敗之象,而神禾原,樊川,御宿川山色林泉之盛,令人留連。
宋、金之季,戰禍連連。金,宋交兵,民不聊生,在各地建廟立威,以護軍寨,當時在神禾原畔古道安寺(雞子山)舊跡管寶金峰不遠處建真武廟朝陽宮朝陽殿,所以雞子山又稱雞子殿。明隆慶年間復修真武廟。
元代樊川出了一位名醫武天錫,子伯威,官至成和郎陝西等路醫學提舉。儒書無不讀,尤精於醫,愛民以仁,活人以惠,治病濟民。死後人們彰念先生醫德,建祠而祀,其祠人稱儀榮先生祠,故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彰儀村(元代《類編長安志》有載)。
明代嘉靖年間,在神禾原與滈水之岸王曲鎮建十三省中城隍廟,其建築規模,為當時西安城外寺廟之最。清代同治年間最後一次重修,占地六十餘畝,聞名全國。在明代趙涵遊歷關中時所寫的《秦游日錄》一書中,對城南故跡多有描述,許多舊跡令今人已難尋了。
清代康熙年間,郭家在神禾原上擴建莊園(其址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馬廠村)。傳至民國年間郭守約歷時三百年之久,當時民間有;“下了王曲坡,土地都姓郭”之說,足見當年郭家之勝。郭家莊園是西安地區唯一保存較完整的一座明、清建築風格的民宅大院,占地約二十畝,為十一進,現殘存六院四十間。青磚鋪地,花圃相隔,牆壁拱門,各種磚刻,雕樑畫棟,古舊家具,作工精緻,造形獨特,別具一格,極為珍貴,令觀賞者讚嘆不已。
清代同、光年間社會大動亂,各地為避戰禍,保護家園,修寨護衛,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南堡寨北堡寨為當年舊跡。另外當年被清大將軍格靖侯左宗棠平叛時趕出塞外,今落戶于吉爾斯坦國東乾族的我們陝西後裔,在以村長安胡塞為代隊回陝西探尋鄉音鄉情時,在長安區王曲鎮聽到了失散多年的故鄉故音,找到了故土。
清光緒年間為了保護長安縣韋曲鎮,防止潏水泛濫成災,用碌碡築成河堰,人們故稱碌碡堰,其故跡至今猶依稀可辨,故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水磨村潏河段岸畔。民間有“沖開碌碡堰,淹了長安縣”之說。
時光流逝,二十世紀之初,倭寇造禍於東北,“九/一八”事變後,一九三五年,張學良將軍帥東北軍駐西安,後來移駐神禾原畔王曲鎮古絕龍嶺太師洞周圍,並在絕龍嶺上修建公館,改絕龍嶺為青龍嶺。一九三六年六月,創辦王曲軍官訓練團。張學良、楊虎城二人分別任正副團長。當時各黨各界知名人士,蔣介石,周恩來等先後到王曲軍官訓練團視查,並一起探討民族興亡大事。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使得王曲更成了話題之中心。張學良將軍隨即立開王曲。
一九三七年,胡宗南移駐西安,後又移居古絕龍嶺張公館。在王曲鎮城隍廟故址上建立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人們又稱黃輔軍校第七分校,人稱王曲分校。當時為了解決用料,以拆毀許多古寺廟和砍伐古樹木解決,神禾原兩側許多古寺廟均被損壞,當時當地有民諺曰;“黃輔軍校,儘是胡鬧。白天睡覺,黑夜拆廟。不要磚瓦,光要木料。生火做飯,打牌睡覺”。原址今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通訊學院。
同時胡宗南又在唐代常寧宮舊址上大興土木,建造亭台樓閣,作為蔣介石來陝督查行轅。又改古絕龍嶺先後為,青龍嶺、興龍嶺、興隆嶺。後來蔣介石來陝幾次行轅均在常寧宮,蔣介石二公子蔣緯國和石靜宜在常寧宮舉行婚禮,並在紅樓中度密月。時至今日,常寧宮已開僻為度假山莊,供人們度假、休閒、娛樂,此處近俯御宿川,滈水流於腳下,遠望秦嶺蒼翠出於雲端,四時景色鮮美,紅樓依舊,物是人非,往事已如煙雲,念古覽今,心神俱舒。
時至一九五二年,神禾原乃至長安縣迎來了一位名傳文壇,蜚聲中外的文學家,長安縣縣委副書記柳青先生,他紮根神禾原,落戶於羅家灣村(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羅家彎村),作為一名社員,同村民一起,同甘共苦,奔波於神禾原上下十四年,用自己的心血和生命譜寫成,反映當時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發展進程中優秀篇章《創業史》,《恨透鐵》,《皇甫村三年》等作品,熱情的謳歌了農村的新氣象,使得神禾原,蛤蟆灘,引得世人的矚目。一九七八年,柳青病逝,遺言將自己葬神禾原上,柳青墓在今長安區王曲鎮羅家彎村西,頭枕神禾原,遠望秦嶺諸峰,近可俯視自己生活過的蛤蟆灘。每逢節日,人們紛紛至此紀念柳青,遊歷神禾原風物。
漢唐舊事已雲煙,古原陳跡載古川,與時俱進神禾景,抬眼方覺非舊顏。昔日去者不可留,今朝新景任悠遊。隨著時代的腳步,神禾原將又一次展現出昔日的風彩,煥發著春一般的氣息,熱情的歡迎每位到訪者。

主要景點

道安法師與道安寺
道安寺,位於神禾原畔雞子山,此地處於神禾原東麓,今西安市長安區太乙宮鎮新街北村原上。此處正是神禾原向西北拐彎凸出之地,地勢顯亮無遮,其後原兩邊的走勢回收,猶如躍躍欲飛的雞兩翼而奮起,故人們稱為雞子山(又道此地荒坡草叢,四時多棲野雞故名雞子山)。又因唐宋時季,在此處建有真武廟,有朝陽大殿,俗稱雞子殿。
話說晉代-----前秦時,前秦王苻堅攻占襄陽城,恭迎國師當時佛教界領袖人物----道安法師入都城長安五重寺(又名義安院,唐宋後稱道安院,道安寺)。根據這一記述,道安寺約建於晉時符秦時期。
史載;道安法師學識淵博,為我國佛教的發展開一代之風氣,他在道安寺任主持後,翻譯佛經二十五部二十九卷,主持譯出佛家典籍十部一百八十七卷。同時道安法師是淨土宗和本無宗始祖,編纂了中國佛教史上第一部系統的佛教精錄--------《綜理眾經目錄》。道安法師又是中國僧制的開創者,他親手制定了我國僧尼的規範,並統一了沙門的姓氏。宋時《高僧傳》等佛家史籍均有關於道安法師的記述。
道安寺當年的建築規模宏大,當地人傳說有;“跑馬關山門”之語。唐代以後隨著社會的動盪不安,道安寺和周圍其它寺院一起衰敗。
宋代張禮游城南諸名勝時,在《游城南記》中記載了當時道安寺的情形;“今為尼院,院中起小塔,西倚高崖,東眺樊南之景,舉目可盡”。
金代興定二年(公元一二一八,1218年)又重新修建國師塔,寺內新出土金代古碑《符秦國師塔記》一塊,內容記載了當年(1218年)重修國師塔的情形。該碑銘文為隸書,正文為行書,詳細的記載了道安法師一生的經歷。
明代趙涵在《游秦日錄》中記述著道安寺的情形;“葬塔半傾,寺已寥落”。明隆慶五年重修道安寺,該寺現存隆慶五年(公元一五七一,1571年)古碑一塊。
清代道安寺幾經修復,上世紀中期,道安寺被拆毀逮盡。一九九六年,由民間組織(道安寺周圍的幾個自然村發起公議。古稱南,北兩社。),由民眾集資在故址上重建。後來又在興教寺主持常明法師倡義和關心下,進一步擴建。先後有前國家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以及常明法師,寬池師父,寬嚴師父,雷珍民先生等許多熱心人士的相助下,道安寺又在雞子殿故址上重新修建,國師塔,國師洞,大雄寶殿,地藏殿已落成了,其它正在修建中。
新建道安寺,背靠西北古鳳凰嘴,面向東南嘉午台,登臨此地令人心神俱舒,東南遠望嘉午台翠色,北望古鳳凰嘴古柏蒼桑,樊川美景盡收於眼前,決河流於腳下,少陵原畔興教寺似在眼底,神禾原猶如一條巨龍在此擺尾向前,道安寺新建的國師塔直插雲間,古老的道安洞已換新顏,登上道安寺,欣賞四時美景,會使每位造訪者感到,登臨此地別有洞天。
王曲鎮和城隍廟
王曲鎮位於神禾原西畔,滈水岸邊,南望終南群峰,背依神禾原,遠山近水,四時景色如畫。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政府所在地,其歷史悠久,人文淵遠,上可追溯商周,歷經漢唐,宋元明清,以至民國,代有佳話傳頌。
王曲一名的來源,傳說與漢代修御宿苑離宮有關。漢武帝修離宮時,築渠一條人們稱為王渠,後諧音為王曲,一值延用至今(事見《史記》,《漢書》,《游城南記》,《類編長安志》,《陝西通志》,《長安縣地名志》等 )。
王曲鎮最有名的歷史遺蹟和傳說,莫過城隍廟,過去的城隍廟,為十三省總城隍廟。據有關資料顯示和記載,其建廟時間約在大明嘉靖年間。明《陝西通志》等書和以前的文獻中未見有載,清代同治年間重修,占地六十餘畝,聞名全國。當年的建築範圍聽老人們講;結構廣闊,氣勢宏大,雕樑畫棟,泥塑彩繪,引人讚嘆,晨鐘暮鼓,聲聞數里,人們稱為西安城南第一大廟,其建築氣勢遠非三原縣城隍廟可及,足見昔日之盛。民國二十五年(一九三六)時,胡宗南在王曲建陸軍軍官訓練團(次年改為皇埔國校第七分校(今王曲通訊學院前身)時,城隍廟建築被拆毀,其地被占用。當時有民謠曰;“第七分校,不務正道。白天睡覺,晚上拆廟。不要磚瓦,光要木料。百姓叫苦,怨聲載道”。可見當年之軼事。
王曲城隍廟幾經風雨變遷,如今在故址旁又建起三間,往日的輝煌已難再了,每年一度二月初八的廟會,一直延至今日。每逢廟會可謂盛況空前,聲動西安城南,動輒數以上十萬人計,男女老幼不絕於道,交通為之堵塞。成為人們聚親會友,城鄉貨物交流,踏青散心祈福,沐浴春風,遠望終南殘雪,近觀迎春放黃的好時節。可謂王曲乃至城南一大景觀,令人留連忘歸。
孩提時常聽老輩們講王曲城隍廟的建築如何壯觀和每年廟會的盛況,老輩們講王曲城隍廟祭祀的是漢高祖時大將紀信。記得逛廟會時,好奇便問廟中幾位忙碌的老者,城隍廟中的供祭的是何人?結果他們回答的結果,一位老者講是漢代的紀信,一位講是明代的鄒應龍。令我不解,令我難辨真偽。
回到家中,我翻閱了許多資料結果發現兩位老者說詞都有來由。在《陝西省長安縣地名志》(二零零零年)一書中講到王曲鎮城隍廟祭祀明代御史鄒應龍,明嘉靖皇帝欽封鄒應龍為十三省總城隍,以監督天下不法與奸邪之徒,予以懲罰。而《長安縣誌》(一九九九年)中記載;王曲城隍廟祭祀漢代大將紀信。這樣的結果令人不解,兩部書的時間相差不長,卻各執一端,令人難辨。
關於漢代大將紀信,在《史記》、《漢書》等書中有載。楚漢戰爭時,漢高祖劉邦被楚霸王項羽圍困於滎陽城中,大將紀信為救高祖脫身,身著高祖服裝扮成高祖模樣,以誑楚霸王而引得高祖得以脫身。最後被楚霸王活活燒死。漢朝建立後,在對紀信的追封及後人的封賞,卻在《史記》和《漢書》等著作中隻字未提,這樣的結果豈不令人思之,難到使漢高祖真的忘了滎陽城之戰了嗎?還是史聖和班固二人在著述時有所遺忘。
關於鄒應龍《明史》中載到;鄒應龍,明嘉靖三十五年進士,授行人擢御史。以劾嚴嵩得名,歷任工部右侍郎,兵部侍郎兼右儉都御史。隆慶朝因臨安平亂未果削籍,卒於萬曆初年。萬曆十六年,陝西巡撫王璇言應龍歿後,遺田不及數畝,遺址不過數盈,恤典未被,朝野所恨。萬曆帝命復應龍官,予以祭葬。由以上《明史》中所載,可以講;明嘉靖年間不可能封鄒應龍為城隍。不過鄒應龍為西安市長安區人(其故籍今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東第五橋村人。其墓故址在該村南,今已難尋)。
神因人而立,人因神而靈。凡是生前有功於國,有利於民,正氣千秋而不滅,人恆敬之,仰之者,皆為神。令人們代代祭祀。
王曲城隍廟的廟主不論為誰,必竟是人們心中的一代英雄和一代正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奮發向上,不畏強暴,不怕邪惡,勇於追求和平自由,是人們歲歲念之,年年傳之的民族精英。
絕龍嶺上憶英雄
少年時每當夏秋月夜在麥場邊聽老人講《封神演義》等書中的傳奇故事,尤其老人們講到《絕龍嶺聞仲歸天》一節時,常對我們說;絕龍嶺就是王曲原上,那裡有太師洞。當時覺得很神秘,好奇想著幾時看看絕龍嶺。
神禾原王曲段人們傳稱;絕龍嶺。其歷史淵源莫衷一是難一說清。人們傳說商朝末年,商周交兵之時,周太公姜子牙率兵圍商太師聞仲於絕龍嶺,最終聞太師兵敗自殺。這一故事歷史小說《封神演義》中有;“絕龍嶺聞仲歸天”一節。後來人們念及聞太師忠勤王事,哀其愍烈,在絕龍嶺下挖成窯洞,修建太師洞,四時祭祀。其故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王曲鎮北堡寨村與南堡寨村之間。此處背倚神禾原古絕龍嶺,四季清流不絕於前,遠望終南神秀南五台,四時風物盡收眼底,最令當地人稱道的是;原太師洞頂有一棵古柏,古樹虬枝皆向東北,對人透出一種震攝之力。人們都說這種氣勢乃聞太師剛烈秉性之所使,形成的一股參天倔氣,化為此樹。時至今日古樹已無蹤影,太師洞已坍塌已盡。
筆者在前十幾年去時,窯門已為土石堵封及盡,在當地老鄉邦助下,曾冒險爬進太師洞,只見滿牆壁畫剝落嚴重難以看清,只留下一座破敗不堪的將台,已為土石所擁難辨其面目,其他物件更是難覓蹤影。在和當地老鄉閒聊時,他們講到一個“聞太師顯靈”的故事;話說在民國前後,南堡寨有位家境貧寒與人作苦力的小伙子,母子相依為命,過著清淡而平靜的生活。可誰知禍從天降與自家一牆之隔的富有鄰居,心起不良之思,欲強占其房產。小伙氣憤之極,可言語之間說不過人家,想打官司手中又無錢,無奈之下只好跑到太師洞中散心消氣。又氣又乏,誰曾想在洞中竟睡著了,夢中聞太師金盔金鉀走近他講到;“身上護心鏡可用,讓小伙拿去作為奪回房產之資”。小伙醒來後急忙回家,取了家中小钁頭,到太師洞中照著太師塑像的護心鏡用力一挖,結果第一下下去濺出火星,最後將護心鏡取下一看,原是一塊白銀做就的護心鏡,小伙大喜望外,以此為資拿回了自己的房產。後來人們不斷的將此事演說為“聞太師顯靈”。如今的太師洞故地周圍仍流傳這一故事,說明著人們多么希望正義,扶貧濟弱的心愿。
歷經風雨滄桑的太師洞在一九三五年迎來一位名標史冊,聲存宇內的英雄------張學良將軍。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的發生,日寇入侵更加猖厥。一九三五年張學良將軍奉命將東北軍撤駐至西北,隨即在王曲原上修建張公館。其修建地址恰選在古絕龍嶺太師洞窯頂平地上,太師洞周圍的窯洞中住紮著張將軍的衛隊。此地與南堡寨隔溝相望,地勢險要,望可目及秦嶺諸峰,近可俯視滈河川道。聽當地人講;張公館是一套仿德建築,建築非常漂亮,青瓦白牆,純松木的門窗,給人一種高貴大方的感覺。房前有兩個大花壇,裡邊盛開的是鮮艷的白玫瑰,花壇邊有五棵大杏樹,每年都結出黃燦燦的杏子。整個‘張公館’被千年古柏環抱著,莊嚴肅穆。在張公館南是一處人稱跑馬場空地,周圍溝邊上盡為槐樹和皂莢樹,約有合抱之粗。當年張學良將軍曾漫步此間,留下許多佳話軼事。
後來張學良將軍改絕龍嶺為青龍嶺,胡宗南又改絕龍嶺為興龍嶺和興隆嶺。張學良將軍在此居住時,先後有蔣介石、周恩來等許多愛國人士為了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復興到王曲和張將軍共謀大計。
一九三六年六月,張學良、楊虎城聯合在此舉辦了王曲軍官訓練團,被稱為黃埔軍校第七分校。張學良任團長,楊虎城任副團長,王以哲、黃顯聲為教務長。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震驚中外“西安事變”的發生,挽民族於危亡,救國家於危急,使得張學良與楊虎城二位將軍更是功垂千古,名標史冊。其愛國精神光照千秋,令後人長念。
光陰飛逝,七十年後,今天絕龍嶺上張公館已門窗盡無,德式建築的房子已近坍塌及盡,滿眼荒草撲地,好似與人們訴說著什麼?太師洞已無法再進了,絕龍嶺上的樹木已廖廖無幾。站在此地弔古念今,令人唏噓不已,物是人非,所謂滄海桑田須隅改,秦嶺諸峰景色如故,滈河之水默默而過,猛回首往事已如雲煙。

文化

大唐餘音----何家營鼓樂社
何家營鼓樂社是古長安古樂班社之一,其所奏音樂以大氣、莊重、高雅被譽位中國古代交響樂和東方音樂活寶石。我國第一家民間鼓樂陳列館------長安鼓樂陳列館位於該村。
何家營村位於西安市長安區韋曲鎮南兩公里處,神禾原畔,潏水南岸。該村的歷史可上溯於唐代天寶年間,汾陽郡王郭子儀的部將何昌期曾駐於此地,人們稱為何將軍營,後來諧音為何家營。從唐代杜甫等詩人詩句中可以看到,以後何將軍在此地修建成了園林別墅。唐杜甫有《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一詩和許多詩句中如;“床上連書屋,院前柳拂雲。將軍不好武,稚子總能文”。可看出何將軍喜讀詩書,愛好廣泛,在退隱山林後喜文弄音。唐朝末年,戰亂頻繁,宮廷音樂隨著宮人流落民間,經過和民間藝人的結合,進一步整理加工逐漸完善。歷經千年的流傳至今,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聽到的何家營鼓樂。
長安區何家營鼓樂,周至縣集賢鼓樂,藍田縣普化水會古樂,西安城隍廟古樂,東倉等古樂。被譽為我們陝西具有代表性傳統四大古樂系,也是我們民族音樂史上遺珍,二零零零五年在國務院公布的底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中西安古樂榜上有名。更加使得何家營的鼓樂名傳天下。
一九八五年在在陝西省文化廳和各方面的努力下,我國第一家民間鼓樂陳列館------長安鼓樂陳列館,在該村建成。其建築為前後兩進三間仿古式庭院,前三間為古樂器和股樂譜陳列室,其上有“鼓樂陳列館”一匾,其室記憶體放著有自唐代至民國以前的流傳的古樂譜上百部,曲目近千首之多。還有造形精美色彩鮮麗的座鼓、扁鼓、單面鼓以及古笙、古笛、古鑼、古雲鑼等樂器和各種儀仗彩旗,各階段活動資料照片。後三間為演奏室其上掛有“南塘軒”大匾,作為平時訓練及有來賓造訪時演奏之用。在演奏室懸掛著各界名人在觀賞古樂後的題詞,及古樂社在各地演出時的各類獎牌和錦旗等。
長安古樂陳列館建成後,立即引起了國內外音樂界專家及學者的極大興趣。相繼有美國、日本、俄羅斯、義大利、法國、加拿大、奧大利亞、英國、約旦、馬來西亞、澳門、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音樂專家們來此參觀訪問,令許多友人大加讚譽。何家營鼓樂在國內各地交流演奏,又應邀幾齣國門獻藝。特別在二零零六年夏,何家營鼓樂應邀赴約旦共和國,參加國際文化論壇聯盟大會開幕式演出。何家營鼓樂以其精湛的技藝和高揚、奔放、渾厚的音樂風格迎得了國內外友人的讚嘆,使得何家營鼓樂聲傳世界,名揚天下。
今天的古樂社在社長何忠信及諸多老藝人的帶領下在外界積極和各方藝社交流互相學習,在內部不斷地挖掘傳統古曲目,吸收新的社員,培養新人。並已打破了過去“傳男不傳女”的規距,形成了一隻老少俱有,技藝皆精的演奏社。真可謂;“笙笛音奏自然是河清海晏,鼓樂聲中能令人心曠神怡。”不虛此譽。令人可喜的是二零零零五年在國務院公布的底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中西安古樂榜上有名。隨著世界各地人們對文化事業的日益重視和文化事業的不斷發展,使得何家營的古樂這一顆民俗藝術璀璨明珠的進一步發揚光大,引得海內外的注目。

著名人物

神禾原畔話柳青
提起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人們不會陌生《銅牆鐵壁》、《種穀記》和《創業史》這幾部文學巨著,也不可能不念及柳青。尤其當年《創業史》一書的問世,使得神禾原一時聲名鵲起,直到如今仍引得許多文人遊子源源不斷的登臨神禾原,吊紀柳青先生,尋覓當年先生舊跡軼事,欣賞今日神禾原蛤蟆灘變化。
柳青,我國現代著名作家,優秀共產黨員。原名劉蘊華,字東園。一九一六年七月二日出生於陝西省吳堡縣張家山鄉寺溝村一個佃農家庭。他於一九三八年至一九四七年之間,在當時地陝甘寧邊區通過自己的親身體會,積極生活實踐,相繼寫出了《銅牆鐵壁》、《種穀記》及《犧牲者》、《地雷》等優秀作品,成為當時陝甘寧邊區的知名作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柳青擔任《中國青年報》副刊主編。他為了文學的創作,一九五二年,離開了城市,來到長安深入生活,曾任當時的長安縣委副書記。後來在長安縣皇甫公社羅家灣村安家落戶,並辭去縣委副書記職務,一直至一九六六年,專心從事文學創作。作一名社員,與村民一起,來往於神禾原上下的田間地頭,同甘共苦,白天一起勞動。晚間和社員們一起互相交流,了解百姓們的疾苦心聲。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了不朽的長篇小說《創業史》中篇小說《恨透鐵》,及短篇小說《皇甫村三年》等。那部史詩般的《創業史》以長安農村互助合作運動為背景,廣闊而深刻地描寫了農業合作化運動中農村各個階級、階層人的心裡、情感、生活等等的變化過程,熱情的謳歌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氣象,在廣大讀者和文學愛好者心目中樹起了一座時代的豐碑。使得神禾原,蛤蟆灘,引得世人的矚目。
柳青是文壇巨匠,家喻戶曉的知名作家,又是嘔心瀝血、辛勤耕耘的作家,他的創作作風又是極為嚴謹的,他對陝西方言的藝術加工,運用方言土語的創作,令人們稱道。他常說;“文學是愚人的事業”。在神禾原上下流傳關於柳青的故事,鄉親們更是說也說不完的,由馮鵬程老先生蒐集整理的《柳青的故事》一書及陳忠實、肖雲儒等人作品中多有載述。這些故事,至今讀之,令人倍感親切。
一九七八年,柳青病逝,根據他的遺願將骨灰安葬神禾原上,在今長安區王曲鎮羅家彎村西,頭枕神禾原,遠望秦嶺諸峰,近可俯視自己生活過的蛤蟆灘,永遠守望著這裡善良純樸的鄉親。在繼往開來的今天,神禾原更是永銘柳翁,永載《創業史》。
時至今日,歷史悠久的神禾原和漢唐兩川風物故跡,與時俱進。滈水,潏水兩岸綠柳成蔭,魚米瓜果四時俱香,古寺院逐漸恢復了往日的風彩,樊川,御宿川又一次展現出新的英姿,神禾原上柳情廣場,西京學院,培華女子學院,陝西省教育學院等學院的先後的建成,使得高樓林立,交通便利,全國各地的學子蜂擁至此,琅琅的讀書聲,伴著何家營傳統的古樂聲,合奏成一曲新時代的交響樂,跨上時代的快車,飄洋過海,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向人們展現著今日神禾原的風彩。

傳說

傳說遠古時炎帝神農氏治天下,教稼百穀,有仙鶴銜谷穗降於此地,後人傳稱為神鶴原。《劇談錄》曰;晉天福六年生禾一穗重六斤,故號為神禾原。清《鹹寧縣誌》載;唐貞觀元年,太宗皇帝出遊原上,見禾生雙穗曰;神禾。歷代以來人們以神禾原而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