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透鏡:新中國媒介變遷六十年

社會透鏡:新中國媒介變遷六十年

《社會透鏡:新中國媒介變遷六十年》是2010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正榮。

基本介紹

  • 書名:社會透鏡:新中國媒介變遷六十年
  • 作者胡正榮
  • ISBN:9787302219347
  • 定價:48.00 元
  •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2010年05月
  • 開本: 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社會透鏡:新中國媒介變遷六十年(1949-2009)》儘管是學界中人經年思考所著,但是在行文時卻追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這裡的價值體現就在於學術性與大眾性的彼此體認。學術性表現在我們觀察歷史的角度與敘述歷史的方式,大眾性則在於對眾多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的媒介觀照,其價值來源於學術,但並不囿於學術。

作者簡介

胡正榮,教授,博土生導師,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廣播電視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新聞傳播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教育部新聞學學科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2000年列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2001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獲“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
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客座研究員(2005),英國西敏寺大學傳播與媒介研究中心Leverhulme訪問教授(2006),新加坡《亞洲媒介》編委。韓國漢城大學《傳播研究》編委.英國《全球媒介與傳播》編委。
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研究(包括媒介發展戰略.媒介政策與制度,媒介管理等),傳播政治經濟學,新媒介等。講授課程有“新聞傳播學理論研究”,“傳播學理論”,“媒介研究”等。
李煜,中國傳媒大學新聞系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新聞史,廣播電視史和傳播史等。

圖書目錄

第一編 建國(1949-1956)
第一章 從延安到北平
第一節 新華社:進北平建立國家通訊社
第二節 國家的聲音:“開國大典”
第三節 《人民日報》:徘徊在學習與探索之間
第二章 政治協商的輿論通道
第一節 民主人十的言論平台:《光明日報》的創辦
第二節 《大公報》的改名與停刊
第三節 陳銘德、鄧季惺:《新民報》何時復刊?
第三章 輿論陣地初掀“龍捲風”
第一節 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
第二節 對俞平伯《紅樓夢》研究和胡適思想的批判
第三節 對胡風文藝思想的批判
第二編 曲折(1957-1966)
第一章 大躍進:媒介成為放大器
第一節 風向突變:從整風到反右中的媒介調適
第二節 “衛星”上天:媒介成為放大器?
第二章 輿論高調反對美帝蘇修
第一節 尷尬中蘇:媒體成為輿論陣地
第二節 輿論高調反對美帝蘇修
第三章 山雨欲來:媒體摧眉折腰
第一節 文藝批判中的媒體記憶
第二節 “浩劫”前夜:媒體摧眉折腰
第三編 浩劫(1966-1976)
第一章 “兩報一刊”大批判
第一節 “大字報”:批判的武器
第二節 奪新聞界的權
第三節 造反有理
第四節 “揪軍內一小撮”
第五節 批林批孔
第六節 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
第七節 “四人幫”的強弩之末
第二章 樣板化的精神世界
第一節 毛主席語錄
第二節 “小報看(抄)大報,大報看(抄)梁
第三節 八個樣板戲
第四節 一個作家
第三章 暗夜的火光
第一節 “皮書”
第二節 從手抄本到潛在寫作
第三節 吶喊:天安門詩抄
第四編 探路(1977-1992)
第一章 思想解放回歸常識
第一節 光明初現: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
第二節 春天來到:讀書的禁區待打破
第三節 乍暖還寒:《苦戀》惹出風波
第四節 人生追問:“潘曉”的一封來信
第二章 媒體開始“談情說愛”
第一節 人性回歸:人道主義與異化問題的討論
第二節 世俗還潮:《鄉戀》惹出風波
第三節 青睞港台:1984年春節聯歡晚會
第三章 “事業單位企業經營”
第一節 《市場》創刊
第二節 珠江模式:廣播行業的突圍
第三節 廣告重現
第四節 《南方周末》創刊
第四章 媒介還有監督的本職
第一節 從“批評報導”到“輿論監督”
第二節 電視增加政治透明度
第五編 崛起(1992-2009)
第一章 技術發展鼎新革故
第一節 報紙:“山一程,水一程”
第二節 廣播電視:“輕舟已過萬重山”
第三節 網際網路:“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二章 體制突圍春風化雨
第一節 思想解放的宣言書:東方風來滿眼春
第二節 “我是準?”:傳媒再定位
第三節 集團化浪潮風起雲湧
第四節 “二重奏”:媒介體制與文化體制改革
第三章 傳統媒體揚帆遠航
第一節 內容為王:一代人有一代之追求
第二節 形式也是內容
第四章 新媒介時代的來臨
第一節 從商業網站到“自媒體”的跨越
第二節 媒介融合下的傳播格局
第三節 網路媒體的“罪與罰”
第五章 輿論監督破浪前行
第一節 《焦點訪談》:一個社會守望者
第二節 “南丹礦難”:媒體首先“亮劍”刺破黑幕
第三節 “孫志剛事件”與一部陳規的作古
第四節 激盪的“公共事件元年”
第五節 從“伏地挺身”到“躲貓貓”
尾聲
附錄
新聞與社會:敢問路在何方?
——專訪著名新聞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甘惜分先生
淡定中的歷史鉤沉
——專訪著名新聞史學者丁淦林教授
新聞改革: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專訪著名新聞學者孫旭培教授
傳媒變革:何處是歸程?
——專訪知名傳媒學者喻國明教授
親歷“大躍進”報導
——專訪新華社高級記者方徨
理性、建設性是我們這一代新聞人的共識
——專訪著名報人、《中國周刊》執行社長朱德付
現在是廣播人最大有可為的時代
——專訪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編委、“中國之聲”頻率總監史敏
民主已經更具體,媒體應該思考自己該做什麼
——專訪中央電視台主持人、評論員白岩松
網路將更多的是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僅是媒體
——專訪新浪網總編輯陳彤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