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流台鎮

碧流台鎮

碧流台鎮位於巴林左旗北部東西川交叉的三角洲,距旗政府林東鎮42公里,南北長約45公里,東西寬約40公里,是巴林左旗北部的交通樞紐。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經濟繁榮,已成為巴林左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重點小城鎮。

碧流台鎮由原碧流台鄉、原四方城鄉於2001年整體合併為原碧流台鎮,2005年末又與原楊家營子鎮合併組建,其中原楊家營子鎮7個行政村,原碧流台鎮14個行政村,新的碧流台鎮組建後,總戶數14677戶,總人口47621人(2017),下轄21個行政村,93個自然村,221個村民小組,有黨支部33個,黨員1266人。

2013年建設發展全面展開,定位確立五香營子村商業區和下伙房村行政辦公區。將建成巴林左旗北部集農副產品加工集散、商貿物流中心。打造成巴林左旗北部中心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碧流台鎮
  • 外文名稱:Biliuhe town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
  • 下轄地區:21個行政村,93個自然村
  • 政府駐地:五香營子村
  • 電話區號:0476
  • 郵政區碼:025458
  • 地理位置:巴林左旗北部
  • 面積:769.14平方公里 
  • 人口:47621人(2017) 
  • 方言:北方國語東北話蒙語
  • 氣候條件: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機場:赤峰玉龍機場
  • 火車站:林東站
  • 車牌代碼:蒙D
  • 耕地面積:22.3萬畝
  • 草牧場面積:50萬畝
  • 林地面積:36萬畝
  • 水澆地面積:5.9萬畝
  • 保灌面積:4.1萬畝
歷史資源,鄉鎮經濟,建設發展,扶貧工作,文化建設,黨建工作,小城鎮建設,地圖信息,

歷史資源

碧流台鎮歷史悠久,是富河文化遼代文化的腹地。據文物部門考證:本鎮原楊家營子鎮的土木富洲村有新石器遺蹟;1962年,中國科學院內蒙古考察隊在本鎮南楊家營子村黃土梁發掘了鮮墓葬20餘座,據考察是東漢至三國時期拓跋鮮卑族墓址,據文物部門考證:石匠溝二隊溝里古墓群是大契丹國肖氏家族墓址,已發現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二兒子的二夫人等大型墓葬四座和其他墓葬多處。
碧流台鎮政府大樓碧流台鎮政府大樓

鄉鎮經濟

全鎮礦產資源較為豐富,近幾年來礦產業有了長足的發展。如:團結鉛鋅礦,現有100噸選礦廠1處,採礦點3處;京盛選礦廠,國濤選礦業、浙盛選礦廠生產運營正常。2006年新上了遼都礦業500噸/日選礦項目,中段選廠500噸選礦項目,浙盛100噸選礦項目,國濤礦業100噸選礦項已全部投入生產,全鎮礦產業日處理礦石能力達到1500噸以上,並達到採選平衡。建築建材業主要以向陽紅利磚廠和利民磚廠為龍頭,向陽紅利磚廠生產能力達到3000萬塊以上,產值達450萬元;利民磚廠通過兼併四方城村磚廠、碧流台村瓦廠、二八地村磚廠,使其生產能力達到8000萬塊以上,產值達1200萬元。農業生產上以馬鈴薯、笤帚苗子為主導產業,玉米為主要栽培作物,雜糧豆、大葵花為補充作物;草牧場57萬畝,家畜存欄數達17萬多頭只,畜牧業養殖上以養羊為主導產業,大力培育養驢、養牛、養豬、養禽業等優勢產業,有林地31萬畝,其中退耕還林4萬畝,公益林7.9萬畝,圍封山杏3.2萬畝,林果栽培上以蒙古野果為主導產業,大大良溝4000畝蒙古野果基地的輻射帶動下,全鎮蒙古野果栽植面積達8000畝;水利上有烏蘭白其河、查乾白河和烏爾吉沐淪河流經鎮區,有窩吉灌渠一條,渠道10處,截潛2處,地表水控制面積近2萬畝,機電井166眼,大口井21眼,爬坡節水工程63處,人畜飲水工程2處;礦產業上有鉛、鋅、銅等探採礦點8處,有選廠6個,日處理礦石達4200噸。
碧流台鎮衛生院碧流台鎮衛生院
碧流台鎮農貿市場年畫市場碧流台鎮農貿市場年畫市場
根據地理、氣侯等條件,在區劃和布局上:西部二道營子、新井、碧流台、黑山頭等七個村主要糧食作物為玉米,經濟作物為笤帚子,養殖業以養羊、養豬為主;北部漫撒子溝、孤榆樹村、海蘇溝、四方城、西山灣、三道井子、土木富州等村以雜糧豆和土豆為主要農作作物,養殖業以養羊、養牛為主;全鎮羊存欄達10萬隻,改良達85%以上;以孤榆樹村為中心帶動周邊村種植馬鈴薯30000畝以上,加工粉條350萬斤;以東方紅為中心帶動中部村發展蒙古野果栽植,面積達5000畝以上;以四方城村、三道井子村、南楊營子村、二道營子村發展育肥牛,年出欄育肥牛10000頭以上;以團結村為中心發展育肥驢,以五鄉營子村、西山灣村、土木富州村為主發展育肥豬。總體上看,碧流台西中東部以羊、牛、驢養殖為主,種植以笤帚苗子為主,中南部養殖以豬、牛為主,種植以馬鈴薯和栽培蒙古野果為主。
在巴林左旗的位置(地圖中部紫色區域)在巴林左旗的位置(地圖中部紫色區域)

建設發展

扶貧工作

碧流台鎮扶貧開發工作有序推進,創新模式的“槓桿式”扶貧不但放大了資金使用效益,有效解決了貧困戶脫貧致富啟動資金不足這個關鍵難題,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同時變短期行為為建立長效脫貧機制。經過一年的實踐證明,該扶貧模式僅一年就使四方城村全村肉羊存欄由2012年初的6000隻增加到2.6萬隻,六月末家畜存欄達3萬隻以上,僅肉羊產業一項人均純收入達1萬元以上,肉羊產業成為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文化建設

碧流台村和東方紅村都成立了老年人體育協會,入會會員有100多人,為了充分調動老年人參與體育鍛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村里組建了老年人門球隊、桌球隊、檯球隊等老年體育運動隊伍,參加活動的老年體育人口達200多人。但是全鎮21個行政村,只有兩個村有老年人體育活動場所。

黨建工作

實施“一村一年發展一名年輕黨員”計畫,認真執行發展前集中培訓、發展黨員公示制、責任追究制、票絕制,確保正常組織發展,解決黨員年齡老化、多年不發展黨員等問題。
第二,加強流動黨員管理。積極探索城鄉一體、雙向互動、協查聯管的黨員動態管理機制,各支部要及時摸清流動黨員去向和實際情況。
第三,舉辦一次“村支書講堂”活動。在“七一”期間,各村要圍繞本村治村舉措,在全鎮辦一次“村支書講堂”活動,將好的治村經驗和做法在全鎮進行推廣,各村支部書記要提前做好發言材料,報鎮黨委審核、把關。
最後,抓好村級後備幹部隊伍建設。繼續實施村級後備幹部“23188”培養計畫,尤其要做好對村黨支部書記後備人選的培養工作。鎮黨委要建立後備幹部管理檔案,每年年終要根據後備幹部的民眾評議和測評情況及聯繫領導的意見,對村後備幹部進行調整,實行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

小城鎮建設

2010年碧流台鎮小城鎮建設啟動。《碧流台鎮2010—2030年小城鎮總體規劃》修編工作順利完成,五香營子商業區和下伙房行政辦公區的定位已經初步確立,聘請赤峰城市規劃設計院開展詳細規劃工作。行政辦公區搬遷工作已全面啟動,2013年實施。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給排水、供熱、路網建設前期設計、規劃、籌資等工作全面開始,集貿市場整治、房地產開發、土地經營、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廠、小城鎮環境改善等工作有序推進。
2013年以前的碧流台鎮鎮區2013年以前的碧流台鎮鎮區
生態建設保護力度加大。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大生態治理和保護工作力度,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項目45處,人工造林1.3萬畝,補植、補播、封山育林6.1萬畝。投資202.8萬元,建棚圈50000平方米,畜牧封育1.8萬畝。高度重視生態保護工作,大力實施禁牧舍飼政策,加大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力度,有效保護了生態建設成果。林權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完成。 
2012年實施五香營子農貿市場改造擴建項目,項目聘請赤峰規劃設計院進行設計,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占地60畝,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市場按經營品種分兩個區域,分兩期進行,一期拆遷已經完成,部分基礎工程地下部分已完成。鎮區新建排污管道800米、垃圾轉運站1處,重點部位全部擺放垃圾箱,並實現定期清運,街路硬化、文化廣場項目正在實施之中。通過努力爭取到自治區發改委總投資763萬元,其中項目資金300萬元鎮區給水項目,項目招標相關手續正在辦理,2013年實施,同時,鎮區街路硬化、亮化、綠化、美化、供熱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申報爭取,鎮區房地產開發項目積極謀劃、穩步推進,有望2013年取得實質性進展。全面完成了省道307線公路建設的各項協調工作。通過一事一議的方式完成村間路修整和改造20公里;完成五香營子鎮區外環東路油路建設1.66公里。

地圖信息

地址: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碧流台鎮委(楊白線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