硇

一種礦物,黃白色粉末或塊狀,味辛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硇
  • 注音:ㄋㄠˊ
  • 五筆:DTLQ
  • 解釋:礦物,黃白色粉末或塊狀,味辛鹹
基本信息,基本釋義,硇字的由來,組詞,方言集匯,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拼音:náo
注音:ㄋㄠˊ
部首:石
筆畫:總筆畫:11;部外:6
筆順:一ノ丨フ一ノ丨フノ丶一
結構:左右結構
統一碼:U+7847
五筆:DTLQ
倉頡:MRHWK
鄭碼:GNOS
四角:16602

基本釋義

◎ 〔~沙〕(a kind of mineral)礦物,黃白色粉末或塊狀,味辛鹹,是氯化銨的天然產物。工業上用來制乾電池,焊接金屬。醫藥上可做祛痰劑。
康熙字典:《玉篇》女交切《集韻》尼交切,𠀤音鐃。硇砂,藥石。或作䃩。

硇字的由來

在廣東省湛江市雷州灣的東南海域中,坐落著數十萬年前海底火山噴發形成的中國第一大火山島硇洲島。站在岸邊堆積的熔岩亂石之上,霧靄茫茫,水天一線,驚濤如訴。
相傳當年流亡至此的南宋皇帝趙昰和抗元軍民正是在這裡憤慨山河淪陷,將岸邊巨石怒擊水中,代表與元朝抗爭到底的決心。是為“以石擊匈(元)”,“硇”字由此而生,硇洲島也因而得名。

組詞

Náozhōu
[Nao island] 島名,在廣東湛江
náo
náoshā
[sal ammoniac] 由天然氯化銨組成的礦物NH4Cl

方言集匯

◎ 客家話:[台灣四縣腔] nau2 [客英字典] nau2 [海陸豐腔] nau2 [梅州腔] nau2
◎ 潮州話:nau1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玉篇》女交切《集韻》尼交切,𠀤音鐃。硇砂,藥石。或作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