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縣土官族源

石門縣土官族源

簡介

石門縣為少數民族地區,自明洪武至清雍正改土歸流時,一直自我管理,不受朝廷約束,由朝廷、百戶所防守地方,其境內共有26支土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門縣土官族源
  • 屬於:少數民族地區
  • 族源:唐氏族源,王氏族源,伍氏族源等
  • 土官:26支
基本信息,土官姓氏族源,陳氏族源:,唐氏族源:,王氏族源:,伍氏族源:,盛氏族源:,丁氏族源:,曾氏族源:,鄧氏族源:,黃氏族源:,朱氏族源:,易氏族源:,文氏族源:,鄭氏族源:,柳氏族源:,向氏族源:,夏氏族源:,宋氏族源:,萬氏族源:,李氏族源:,蘇氏族源:,吳氏族源:,張氏族源:,田氏族源:,彭氏族源:,劉氏族源:,覃氏族源:,

基本信息

石門縣為少數民族地區,自明洪武至清雍正改土歸流時,一直自我管理,不受朝廷約束,由朝廷、百戶所防守地方,其境內共有26支土官

土官姓氏族源

陳氏族源:

後漢書》記載陳氏從公元76年為澧中蠻夷。陳氏族譜稱宋度宗鹹熙八年(1272)隨岳父由四川追寇入籍石門北鄉為遙望隘土官正百戶,陳氏兩支土官同源。

唐氏族源:

據《唐氏族譜》載:“後漢與本所覃萬傳同受諸葛武侯之封,占籍石門,為鷂兒峒長官,世守斯地。”磨崗隘唐姓與麻寮的唐清、唐勇同血源,由麻寮入石門添平(見《三家唐族譜》)。

王氏族源:

王氏族譜稱後漢與本所覃萬傳同受蜀漢諸葛之封,為走避峒長官,世居石門。族譜藏商溪鄉,王氏三支土官同源。

伍氏族源:

伍氏以伍安廣為始祖,“遷祖安廣公自宋來七百有餘歲矣,元明或遭兵災。國朝屢議未成,今復置此世變之秋,英耽於西,法雄於南,俄迫於北,倭狡於東,烽煙四起,萬倍以捻,設一旦他族逼處,轉徙流離。昔惟苦遷祖之無根者,後不將爾知有爾,我知有我,問以父子兄弟,且莫答乎。”(光緒三十年始修《伍氏族譜》序)。五世祖伍彥材元末職守細沙印務,六世祖天禧公討賊,明初授“武備將軍”。伍氏族譜在寶慶府新化縣一位伍姓欽點翰林院庶吉士的輔佐下修成,伍譜稱由江右遷石門,歷宋元明清諸朝。

盛氏族源:

盛氏始祖盛開禧,盛氏《宗冊圖》稱:“本隘始祖盛開禧,原系五溪土人,自後漢武侯征蠻授細沙峒長之職,歷晉及隋,世受土職,宗圖次序荒遠無征,謹照遺譜所載,唐天寶年間御駕幸蜀,一世祖盛德崇率領土兵前赴行護駕,賞鈔紙鈔錢授土官之職黽勉無替。”《細沙隘蔭襲原委辨》載:“元末細沙隘百戶盛國祥故絕,時伯祖旺公……見細沙隘空懸,保奏弟從龍頂國祥缺。”從龍即添平所細沙隘首任副百戶盛華。可見細沙隘,原為細沙峒長官司,明始稱隘。

丁氏族源:

丁氏《續題始祖文運顛末》稱:至正四年赴居於金沙州,繼體四人,“名伯曰千一郎,仲曰千二郎,叔曰千三郎,季曰千四郎”,“石門子孫繁衍皆公裔也,今特補載之,以便正本清源,庶免混淆”。未載原籍何處,文運孫子丁易順,葬漊水源頭(今鶴峰、桑植)。丁易順生子丁源智,膂力過人,生子自碧,征戰有功,封添平所左二千戶、漁洋隘副百戶土官。

曾氏族源:

曾氏自稱後漢與覃萬傳受武侯之封,歷晉隋唐宋元為遙望峒長官。明隨覃添順起兵戰守腹內地方,世為長梯隘(隘所在今三聖水田)土官正百戶。石門渫陽曾氏,清嘉慶年間三修《曾氏族譜》,曾佗選撰序:“乾隆五十年,歲在己巳,十一月,吾弟澤選手持一小黃袱,謂曰:‘此系吾族世襲扎符宗圖冊。’吾喜而展讀之,宗圖中自明及本朝代次年月,歷歷不爽,……始祖仁輔公,據傳說漢末由江西遷石門,今按宗圖,自後漢諸葛武侯征蠻,隨本所覃萬傳出征有功,受長官土官之職。”

鄧氏族源:

鄧氏族譜稱:希古、暹古為五溪土人,受武侯封,也為石門土酋。在《鄧氏族譜》卷一第三頁載:“有暹古公者系征三苗土人,自後漢隨諸葛丞相南征,叨授護擁將軍。平蠻靖邊,伏苗制夷,由諸朝沐恩不替,至唐天寶年間迎駕歸順,又勒加按撫土官之職,仍守遐邊,因此世居夫石邑,此即我等祖也。”元代鄧姓為石門大土司,鄧均忠因受封八番順元宣慰使,占基澧水中游,屯軍三江口,明初降楊璟,封漁洋隘正百戶。

黃氏族源:

據黃氏族譜載,黃世居武陵,宋元定居石門受土官職,明立添平土司,為添平所中營百戶土官,世居雁池守中軍渡關隘。傳襲土官到光緒十五年(1890年),清政府仍封黃承恩為添平土司中營把總土官職銜。

朱氏族源:

朱姓與麻寮所梅梓隘副百戶朱姓同宗,與慈利朱思忌亦為同宗。明授添平土司右營百戶土官,守添平土司東部關隘,駐兩河口一帶。

易氏族源:

原世居石門,有易江平為土官千戶,其女易淑珍,嫁給覃添順為三夫人,即“一品助國夫人”,其裔封左營百戶土官。

文氏族源:

宋時已定居石門,有念一、念二、念三三支,修譜時自行附會為文天祥之裔,據考文天祥僅兩子死於戰亂。念三之裔文錦為添平土司靖邊司正百戶土官。

鄭氏族源:

鄭姓據《後漢書》載是巴氏五子之一,出黑穴。居今鄂西,後轉遷至石門一帶。鄭氏族譜稱:元已定居石門,五傳至鄭權,隨覃添順起兵助明,封添平所土司龍溪隘正百戶土官。

柳氏族源:

柳氏原籍陝西。據《添平所志·職員蔭襲考》載:“左貳清軍千戶,一世柳世華隨順祖起兵歸朝。”“自明初至清雍正傳十一代,襲十代。”民間稱覃、柳、盛同由陝西來五溪,故為石門早期先民。

向氏族源:

《後漢書》中巴務相之裔為向氏,稱八耳鍋向,石門向氏,統屬向宗彥之裔,分兩小支,子良一支屬向大乾之裔,原系容美土司田光俊之後,後歸添平土司;二都一支向氏為向大雅後裔,屬麻寮靖安土司向良金,唐代有石門蠻向瑰起義。

夏氏族源:

石門元代夏克武占據石門南鄉(今石門蒙泉鎮),以夏家巷為土司衙門,明初夏德忠投靠朱明,任慈利宣慰副使。明洪武四年覃厚反明,慈利宣慰使司解體,建九溪衛,夏氏建安福千戶所,占據石門南鄉及臨澧之一部。洪武二十二年夏德忠起義反明失敗,安福千戶所改為流官所,遷所部到桑植。夏氏子孫以母為始祖,稱武陵夏氏,散居石門。《夏氏族譜》藏原九伙坪鄉澤岩洞村(今黃鶴塌)。

宋氏族源:

《添平所志》載:“宋天榮隨順祖起兵歸明”。“有功授百戶職”。“自明初至清雍正傳十一代,襲十代。”宋姓於宋代定居於仙陽坪。

萬氏族源:

《石門縣誌》稱:萬添慶為走避隘土官副百戶,同覃添順起兵歸明,後乏嗣缺員。萬姓於明朝定居太平長官司。

李氏族源:

《李氏族譜》稱:李良器生於唐開元年間,入籍東鄉(十八土司之一)。後入石門,明初李朝元任添平土司走避隘土官副百戶,傳至改土歸流時,為李文光襲把總。李姓衙署在白雲堰。

蘇氏族源:

《添平所志》載:蘇明為後營土官百戶,三傳後未襲職。磨崗隘等地蘇姓視為土民,不再以土官後裔自居。

吳氏族源:

石門吳姓與慈利同。《吳氏族譜》稱:“子仁元末土司官,舊譜稱苗峒酋長,勢大難制,吳元年甲辰冬,各蠢蠢倡亂,子仁牒石門雲陽寨主唐勇,分把隘口一方懾伏。”其譜卷二十八亦載石門牡羊山、堰峪、南溪、官坪、石黃口、雞公灘、杜家山、磺廠、岩屋溪等地吳姓同宗。

張氏族源:

石門南坪為容美土司深溪長官司轄地。改土歸流時劃入石門,其土官為張姓。據《容美土司史料彙編》載:深溪長官司屬五峰安撫司,元代張友富為該司始祖。清代張彤召襲安撫司,張彤柱襲深溪長官職。石門泥沙的張姓與五峰深溪張土司同族源。

田氏族源:

田姓以田行皋為始祖,唐朝授施州刺史,至宋朝田思政為施南宣慰史司鎮南等處五路都總管,鶴峰田氏則以墨色什用為始祖,墨色什用子孫元田乾宗後裔田光寶、田光俊。明初,田光寶為容美宣慰使,田光俊為太平、台宜、麻寨等宣撫使,占籍石門太坪、楊柳、所街、泥沙一帶。洪武二年覃添順組建添平所,田光俊北撤,田氏子田中華留居楊柳千斤坪。其後裔居泥沙、太平、磨風隘、三岔溪、白竹山。南鄉一支由永定(大庸)遷石門,亦為土家族。

彭氏族源:

康熙、雍正年間由湘西遷入石門泥沙、太平、仙陽、蒙泉等地,實為土家族,另一支由安鄉縣於乾隆時遷入皂市,則為漢族。

劉氏族源:

劉氏有麻寮所青山隘土官百戶劉漢文,副百戶劉漢俊之後裔,居住在石門泥沙、蘇家鋪等地,宋代已定居在慈利、鶴峰、石門。劉氏在二都、皂角市者為漢族。

覃氏族源:

《覃氏族譜》稱東漢覃萬傳“初居五溪”,族譜覃氏源流歌稱:“浮之沉型生在天,木有根來水有源,祖宗功德江南省,始將一脈敘正傳。”《覃氏源流考》載:“《史記》載,孤竹君是殷湯正月三日丙寅所封諸侯國,其國群姓墨胎氏,相傳為夷、齊之父、名初、字子朝。民間傳說覃氏族譜載有覃氏源流歌:覃氏肇基周初年,有竺之後是真傳;孤竹君後稱有竺,鼻祖原名墨胎初。”是伯夷、叔齊後裔。但是,石門縣也有人考證石門覃氏源出於巴氏五子之一。《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載有巴氏五子出赤黑二穴,有瞫鄭柏樊出黑穴(唐蠻書作“覃陳鄭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