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蛤蟆

石蛤蟆

石蛤蟆水餃在山東非常有名,山東省傳統名吃之一。它製作精良,餡料考究,加工細緻,造型如一個元寶。石蛤蟆水餃有兩大主要特色,首先是皮薄,麵皮厚薄均勻,煮熟後,餡子透過薄薄的餃子皮清晰可見;其次,餡大,用肉肥瘦比例得當,用料考究,海米、木耳、香油多而出味,外加蒜黃或者韭菜,味道鮮美而醇厚,肥而不膩。另外,下水餃的技術也有獨到之處,水餃入鍋後,火候掌握得法,在鍋里不破皮,盛盤後不粘連。外加一碗配有小料的熱餃子湯,就是所謂的“原湯化原食”,食客們邊吃邊喝,感覺十分熨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蛤蟆水餃
  • 主要食材:蒜黃,韭菜
  • 口味:鮮美而醇厚,肥而不膩
簡介,蛤蟆石,故事,

簡介

石蛤蟆水餃源自於博山,是有名的博山水餃,水餃皮是方的。在以前的博山與萊蕪交匯出的一個博山大集上, 有一家水餃店,此人做的博山水餃深受當地及往來商客的喜愛,每逢趕集必定吃此水餃。因門口有一個大石磨形似蛤蟆,往來的人就給店老闆起了個外號叫做石蛤蟆,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把水餃也叫成了石蛤蟆水餃,這就是山東淄博博山石蛤蟆水餃的由來。

蛤蟆石

雄峙閩江口的定海三重城是洪武帝朱元璋勒令江夏候周德興修建的。現今城門上還可以看見朱元璋四個親筆大字:“會城重鎮”。如果你光臨定海,仔細端詳城牆,就會發現在南面城牆底部有一塊圓形巨石突出來,宛如躍躍欲跳的蛤蟆,張開了大口,正要吞食蚊子,這就是蛤蟆石。民間稱作蚊石。

故事

話說,明太祖定都南京後,為了統一中國,揮師南下,當他的龐大艦隊駛進定海海面時,前峰告急:“前面明礁密布,暗石林立,艦隊無法前進”。正當朱元璋發愁時,定海一位姓黃的漁民駕舟叩見,自告奮勇充當引航,在漁民引導下艦隊順利地繞過海上險區三十六礁,一舉攻下福州。朱元璋很感激這位漁民巨大幫助,北上時特地在定海逗留一天,贈送一件蓋有玉璽印的漁襖,並當眾宣布賜那三十六塊島嶼給他,傍晚朱元璋跟他一起在沙灘上散步,看見一塊石頭很象蛤蟆,順口道,“這塊石頭跟蛤蟆一個樣。”俗語說:“皇帝的口最靈的。”朱元璋這么一說,沒過幾天,定海的蚊子奇蹟般地減少了,仿佛那數不清的蚊子都被石蛤蟆吞了。
有幾位浙江人聽到這個訊息,潛到定海,偷走了石蛤蟆。說也奇怪,當石蛤蟆被偷走後定海村蚊子突然多起來,咬得人們睡不著。一位素稱漁博士的老漢警覺起來:“莫非蚊石被偷”。到海邊一看,不出所料。這位老漢吩咐十幾位後生分頭去追,當天拂曉,追上偷石人,討回了蚊石。從此後,定海人把石蛤蟆當寶貝一樣珍藏起來,後來明太祖為了答謝定海人對自己的幫助,決定興建定海城並賜了那四個大字。定海人民為了使石蛤蟆永遠不再丟失,永遠免受蚊子叮咬之苦,決定將蛤蟆石壓在城牆底部,只露出張開口的頭部。
如果你問定海夏季為什麼沒有蚊子時,當地人民就會帶你去看石蛤蟆,並追述這段有趣的故事。
石蛤蟆街
在曹縣縣城內,有一條名叫“石蛤蟆街”的街道,因街道旁有一隻用石頭雕刻成的蛤蟆而得名。據說,這塊石頭是發大水時衝來的,時間比建立曹縣城的時間還早,石頭形似蛤蟆,漸漸地,這裡的人們將它,還有它蹲留的地方,以及多年後形成的隅首,統稱為石蛤蟆街。石蛤蟆的傳說可謂是代代相傳,在附近居住的兒童大多也能說出一點關於石蛤蟆的傳說,
傳說盤古初開天地時,洪水肆虐,天地之間生出5大神獸,其中有大家所熟知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還有一個神獸默默無聞,卻領導著這4大神獸,成為了盤古最得力助手,那就是一隻蛤蟆(又稱蟾蜍)。
盤古在開天闢地之後,腳踏地,頭頂天,身子日長一丈,隨之天地日厚,萬物繁衍生生不息。然而靜則生變,隨之而來的是一場大災難。災難來臨後,一時間,弱肉強食,殺戮不斷,史稱“洪荒大劫”。然而,災難來臨後,盤古在撐天踏地,無暇他顧,但盤古又非常憂心這場無端的災禍,鬱郁不得歡顏。終有一日,他仰天大吼一聲,五腹之氣,化作五彩祥光分別向五個不同的方向飛去。    五色祥光在五個地方化作五種神獸,東方青龍、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南方朱雀、中位蛤蟆。五神獸在各方誅強虜,殺敗類。不知過了多久,終於平息了災難,它們遂被尊為五方之神。功成之後,回到盤古撐天之地所在的地方,發現他已死去,五神心一驚,頓時大悟,在五個方向化為五根撐天大柱,支撐天地。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萬年。天庭大劫,三界大亂,眾魔屠神之日,五神醒來到天庭解圍,與眾魔血戰。其中,蛤蟆手持盤古的開天斧,與魔頭大戰十日夜,最終得勝,殺了魔頭,解除天庭之危。但是蛤蟆自己身受重傷,耗盡內元,力竭而亡。蛤蟆死後,肉身化石頭,開天斧化為石尊,飄落在盤古開天闢地之位,也就是現在的曹縣城區內。石蛤蟆街就是因此而得名,這就是石蛤蟆的來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