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揮

石揮

石揮(1915年-1957年),原名石毓濤,天津市人,中國電影、話劇演員、導演。

1937年到上海後,先後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劇藝社、上海職業劇團、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等演出團體,演出過《家》、《大雷雨》等十多部重要劇目。還寫過話劇劇本《雲南起義》,導演過《福爾摩斯》等話劇,被人們譽為“話劇皇帝”。1941年進入電影界,第一部影片是在金星影片公司拍攝的《亂世風光》中任主要角色。1947年到1951年石揮在文華影片公司工作。主演了12部影片,導演了3部影片,《我這一輩子》是他根據老舍的原著自編、自導、自演的優秀作品,此片曾榮獲文化部頒發的優秀影片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揮
  • 別名:石毓濤(原名)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天津
  • 出生日期:1915年
  • 逝世日期:1957年
  • 職業:演員,導演
  • 代表作品我這一輩子
  • 主要成就: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
早年經歷,演藝經歷,個人生活,主要作品,參演電影,參演話劇,導演作品,獲獎記錄,人物評價,

早年經歷

石揮1915年生於天津,出生時家道已經敗落。1916年,石揮父親石紹廉帶著妻子沈樹珍和孩子們到北京謀生。石揮6歲開始在師大附小上學,其同班同學董世雄就是後來的影劇演員藍馬。國小畢業後,石揮考進了河南中學。國中畢業後,由於父親失業,他沒有繼續求學。此後,為了生計,他做過茶房、僕人、車站售票員等職業。

演藝經歷

1934年,石揮加入北平明日劇團,開始做劇務,後來做演員和導演;1935年11月,在雷電劇團擔任演員。1937年7月之前,他加入沙龍劇社,演出過《日出》。
石揮石揮
1938年5月,石揮加入北京劇社,在陳綿提攜和點撥下,塑造了《茶花女》中的阿爾芒和杜瓦爾、《日出》中的李石清、《雷雨》中的魯貴等角色。
1940年,石揮來到上海,相繼參加了中國旅行劇團、上海劇藝社、苦幹劇團、中國演劇社等藝術團體,參加演出了話劇《正氣歌》、《大馬戲團》、《秋海棠》等近30個劇目,塑造了多個身份不同、性格迥異的人物形象。
1941年,石揮開始從事電影表演,拍攝了《世界兒女》、《亂世風光》兩部影片後,繼而先後在金星影片公司、文華影業公司主演了《假鳳虛凰》、《太太萬歲》、《艷陽天》、《哀樂中年》等一批有影響的影片。
1950年,石揮拍攝了自己的導演處女作《我這一輩子》,並親自擔任了影片的編劇和主演,曾獲文化部1949-1955私營廠優秀影片二等獎。1952年,石揮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擔任演員兼導演,先後在《腐蝕》、《姐姐妹妹站起來》、《關連長》、《宋景詩》、《情長誼深》中扮演了角色。1955年石揮導演的《雞毛信》是新中國一部具有重要影響的兒童片,該片獲得英國第九屆愛丁堡國際電影節優勝獎,這是最早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兒童故事片。1955年導演的戲曲藝術片《天仙配》,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並引起香港、台灣及東南亞地區的黃梅戲熱潮。
1957年11月,“反右”運動中,石揮含冤而死。1979年2月,上海電影局召開大會為石揮平反。1995年由廣電部,中國電影家協會聯合舉辦世界電影100周年暨中國電影90周年紀念活動中,石揮獲得中國電影世紀獎。

個人生活

石揮在拍攝影片《母親》時認識了京劇女演員童葆苓,在相處過程中產生愛情。由於石揮比童葆苓年長16歲,所以起初童家不接受石揮,但在童葆苓的堅持下,童家只能同意他們的婚事。1953年,二人成婚。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共18部

參演話劇

上演時間劇名扮演角色演出團體
1937年
《日出》
-
沙龍劇社
1938年
《雷雨》
魯貴
北京劇社
1939年
《茶花女》
杜作直
北京劇社
1940年
《日出》
李石清
北京劇社
1940年
《大雷雨》
庫里金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雷雨》
魯貴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欲魔》
胡大忠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家》
高老太爺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正氣歌》
文天祥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愁城記》
林孟平
中國旅行劇團
1940年
《花木蘭》
花弧
中國旅行劇團
1941年
《新梅蘿香》
秦叫天
中國旅行劇團
1941年
《邊城故事》
-
上海劇藝社
1941年
《鴛鴦劍》
歧司
上海劇藝社
1941年
《愁城記》
林孟平
上海劇藝社
1941年
《正氣歌》
文天祥
上海劇藝社
1941年
《蛻變》
梁專員
上海職業劇團
1941年
《阿Q正傳》
高老太爺
上海職業劇團
1942年
《荒島英雄》
王凱登
上海藝術劇團
1942年
《秋》
覺民
榮偉公司中藝劇團
1942年
《荒島英雄》
-
榮偉公司中藝劇團
1942年
《福爾摩斯》
-
-
1942年
《大馬戲團》
慕容天錫
上海藝術劇團
1942年
《秋海棠》
秋海棠
上海藝術劇團
1943年
《大馬戲團》
-
藝光劇團
1943年
《飄》
衛西里、白瑞德
苦幹劇團
1943年
《梁上君子》
夏平康
苦幹劇團
1943年
《大馬戲團》
-
長安劇社
1943年
《秋海棠》
-
長安劇社
1944年
《雙喜臨門》
-
苦幹劇團
1944年
《正在想》
老窩瓜
華藝劇團
1944年
《陳白露》
-
華藝劇團
1944年
《梁上君子》
夏平康
苦幹劇團
1944年
《林沖》
林沖
苦幹劇團
1944年
《荒島英雄》
-
苦幹劇團
1944年
《金小玉》
王士崎
苦幹劇團
1944年
《雷雨》
魯貴
中旅團友紀念母團聯合演出
1944年12月31日-1945年1月3日
《正在想》
老窩瓜
苦幹劇團
《陳白露》
-
苦幹劇團
1945年
《秋海棠》
-
-
1945年
《水仙花》
陶憲南
安老院募款義演
1945年
《美人計》
-
苦幹劇團

導演作品

時間類型名稱製作方
1942年
話劇
《十字街頭》
上海綜合藝術劇團
1943年
話劇
《福爾摩斯》
藝光劇團
1944年
話劇
《機器人》
苦幹劇團
1944年
話劇
《十字街頭》
忠藝劇團
1944年
話劇
《大馬戲團》
駱駝劇藝社
1944年12月21日-1945年1月15日
話劇
《雲南起義
苦幹劇團
以上內容來源

獲獎記錄

個人獎項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備註
1995年中國電影世紀男演員獎獲獎

人物評價

從先天條件上來說,石揮並不適合當演員,在同時代的男明星中是個異類。他與英俊搭不上邊,像這樣的人往往只能演丑角、配角,而他戲路之寬,鮮有人能超越。石揮的演技是超越時代的,他的表演方式已經很生活化。(《國家人文歷史》評)
石揮才華橫溢,戲路寬廣,善於刻畫人物性格,既注重內心體驗,又精於外在表現,是我國演技派表演藝術家的代表人物,成為中國獨具風格、成就卓著的表演藝術家。從先天條件上說,他並不適合當演員,
我這一輩子》由導演、演員石揮自編自導自演,影片充分展示出石揮的電影藝術才華和獨特的藝術追求。
石揮表演藝術戲路寬廣、感情真摯,並努力追求質樸自然的風格。其導演作品雖然不多,但同樣體現出能夠適應不同的風格和題材的特點,且始終貫穿著富於個性的藝術追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