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鎮(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

石山鎮(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山鎮鎮政府駐街里,人口23405人(2017),面積87.74平方千米, 轄2個社區居委會:站前、街里;15個村委會:石南、石北、榜石、李家鋪、八里、莊屯、彭屯、良屯、新甸子、康屯、下窪子、白剛、石柱子、望山鋪、驛馬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山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
  • 電話區號:0416
  • 郵政區碼:121000
  • 地理位置: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
  • 面積:87.74平方千米 
  • 人口:23405人(2017)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張作霖墓園
  • 火車站:石山鎮站(京哈線三等站)
  • 車牌代碼:遼G
鄉鎮簡介,歷史文化,農業經濟,工業發展,特色產業,鄉鎮企業,文化教育,主要領導,張作霖墓園,

鄉鎮簡介

石山鎮鎮政府駐街里,人口23405人(2017),面積87.74平方千米, 轄4個社區居委會:站前、街里、驛馬坊、莊屯;24個村委會:莊屯、石東、石南、石西、石北、石中、東山、丁家房、雙嶺、榜石、李家鋪、八里莊、彭屯、新甸子、康屯、商屯、下窪子、驛馬坊、石柱子、菱角塘、白剛堡、望山、霍三家子、良屯。 石山鎮位於凌海市東北15公里處,面積87.2平方公里,人口3.1萬,4個民族,全鎮5個居委會,15個行政村,3個駐石部隊,交通發達,通訊便利,102國道和京瀋鐵路橫穿石山鎮轄區,汽車站、火車站聚集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石山鎮黨委、鎮政府緊緊依靠和帶領民眾,團結進取,求真務實,開拓創新,艱苦創業,大力發展農業、工業、教育業和旅遊業,全鎮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持續、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可喜成績。
石山鎮石山鎮

歷史文化

石山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早在1500年前就有人居住在石山鎮這邊沃土上,500百年前的明朝,石山鎮被稱為十三山站(因石山鎮內有十三座花崗岩山峰而得名,後誤傳為石山),轄區內驛馬坊村以是當時的驛站。悠久的歷史積澱了石山鎮深厚的文化底蘊,形成了大量的人文景觀,加之自然的造化,使石山鎮成為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的鄉鎮。石山峰位於鎮東5公里處,海拔近千米,蒼松翠柏遍及全山,山頂有望海寺、和尚洞、天羅井和金牛洞等旅遊景點。鎮內廟宇十幾座,著名的有下窪子村的基督教堂,石南村的伊斯蘭清真寺,石北村的佛教寺院佛光寺都是遠近聞名的。一代梟雄張作霖埋古在石山鎮的驛馬方村,相傳在尋找張作霖的墓地時,風水先生走到石山峰下,立即選定了這裡做為墓地。張作霖墓地占地10畝,果樹環繞墓四周,守墓人為前來的遊客講述著那段過去的歷史。
凌海市明珠廣場凌海市明珠廣場
石山鎮是投資的熱土,是發財的寶地。實現大發展”的熱潮,石山鎮黨委書記馬力代表全鎮人民誠摯的期盼海內外的有識之士來石開展交流與合作,我們將以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最穩定的環境與您共創美好未來。

農業經濟

石山鎮是農業大鎮,是凌海市商品糧的生產基地。耕地面積4666公頃,農業人口2.7萬,以玉米、高粱以及其他油料作物為主,年產量可達28027噸,。大力發展棚菜,棚菜種植面積達到338公頃,年產蔬菜38614噸,創產值近3600萬,2006年石山鎮政府計畫以新甸子,康屯兩村農業開發3000畝水澆地種菜為主,以下窪子、良屯兩村種植西甜瓜為輔,增加石山鎮瓜菜種植面積,這四個村瓜菜種植面積爭取達到5000畝。扶持白剛、望山、石南、石北、李家鋪五個村種植花生25000畝。大力發展畜牧產業,全鎮2005年豬、牛、羊出欄十萬餘頭,家禽近百萬,畜牧業產值1.4億人民幣,2006年除石南養殖專業村之外,還要新上榜石村和八里村兩個養豬養殖小區。
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

工業發展

石山鎮大力發展工業,在國家實施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和我省實施遼西北開發戰略的歷史契機下,我鎮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工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全鎮各種企業達到1463家,其中工業401家,產值8億元人民幣。2005年我鎮共引進5家企業,實現固定資產投資1500萬元。石山鎮石材資源特別豐富,以花崗岩為主,在修建北京天安門廣場時採運了石山鎮的花崗岩,石材產業是該鎮的支柱產業,石材行業的發展帶動500多農戶參與石材開採、加工、運輸,解決了近千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遼寧道光廿五集團遼寧道光廿五集團

特色產業

凌海市石山鎮立足資源優勢,在市場競爭中發展特色產業,著力培育石材企業,規劃生產,規範經營,使石材加工成為全市支柱產業。石山鎮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石材資源十分豐富。為了打好資源牌,扶持石材加工業儘快由分散的個體加工向集約型產業化發展,石山鎮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謀劃做大做張石材加工業,規劃石材加工場地,規範石材經營方式,加大投資力度,打造了東北石材第一鎮,石山鎮圍繞石材開發,不僅出台了有利於石材市場快速發展的多項優惠政策,而且會同有關部門,幫助石材加工戶建立了幾十家“凌海石材”網站,粗放經營步入了現代化企業管理和銷售新領域。他們還協助企業戶聯繫辦理貸款幫助購置機械設備,為石材業的規模化發展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遼瀋戰役紀念館大門遼瀋戰役紀念館大門
石材加工已經成為石山鎮支柱產業,工業園占地面積達326畝,園區內有企業56家,其中從事石材加工產業的就有51家,從業人數1448人。這不但表明石山鎮的石材業走向集群性規模化發展新格局,同時一也表明石山鎮石材業的興起為周邊民眾走一產,順利進入二、三產業創造了良好條件。07年上半年,石山鎮石材工業園區共完成工業總產值41200萬元;完成增加值10712萬元,其中規模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0037萬元,完成增加值5209萬元。

鄉鎮企業

石山境內花崗石資源儲量十分豐富,約有幾十億立方米。張作霖大帥墓附近十三峰均由優質花崗石構成,而且品種繁多。石山花崗石具有上百年開採和使用歷史,聞名於國內外,首都北京人民大會堂、人民英雄紀念碑及一九九六年由中央軍委主辦開津建造的平津戰役紀念館所用石材均採用石山花崗石產品。特別在東南亞國家享有盛名。石山花崗石具有北方特點:耐酸、耐鹼、抗風化、抗壓,其硬度達6.4——7.5度以上,經國家建材產品放射性檢驗按G6566-2001檢測符合標準規定的A類產品要求,產銷與使用範圍不受限制。符合國內外加工使用標準,是現代建築裝飾和美化生活、美化城市的理想材料。
紀念碑紀念碑
石山石材市場,由一百多戶個體、民營及外資企業招商組成。系開採、加工、生產、經營為一體的綜合銷售市場。占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三萬多平方米,具有國內一流石材加工設備200多台,還有東北最大型碎石加工生產流水線設備2組,日產碎石6萬平方米。年產值2.5億元以上。主要生產加工各種顏色不同規格磨光裝飾板材及各種現代建築石料。如:機制蘑菇石、路邊石、台階石、地面步行板材、火燒板材、異型荒料。雕刻各種類型藝術產品,如:人物造型、各種動物、古建浮雕、涼亭欄桿、國林建築、石桌石凳、公墓碑石等。

文化教育

石山鎮政府大力發展文化教育事業。石山鎮的基礎教育在凌海市地區處於前列,教學質量遠近聞名,轄區內中國小校共9所,教職員工四百餘人,學生近四千名,凌海市第三高級中學位於石山鎮鎮中心,每年為國家培養大學生近四百人,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學生搖籃。近幾年石山派出所、石山工商分局等有關部門對學校周邊環境進行了聯合整治,還學校一片湛藍的天空。石山鎮政府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2005年投資10萬元對石山鎮初級中學2300平方米教學樓進行了維修。

主要領導

馬力:黨委書記主管黨委全面工作,主管招商引資、人事、財政稅收工作;
黨委書記馬力黨委書記馬力
馬金波:鎮長主管政府全面工作,主管經委、統計、招商引資重大項目的立項工作;
屠乃森:副書記主管組、宣、紀委工作和武裝部;
寧濤:副書記主管機關,後勤和信訪工作;
劉宏軍:副書記主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
康殿金:副鎮長主管民政和農業工作
於桂蘭:副鎮長主管計生和農村事務服務中心工作.
劉永良:副鎮長主管文教衛生和土地城建工作.
劉昱峰:副鎮長主管公安司法和交通工作.
曹洪海:經委主任主管工業.

張作霖墓園

張作霖墓位於遼寧石山鎮南驛馬坊村,64米長的青磚甬道直通墳前,兩座墳墓為水泥築成圓拱型,一座是張母王太夫人之墓,一座是張作霖與趙氏夫人合葬之墓。
1928年6月4日,張作霖被迫由北平退回奉天,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靈柩停放在瀋陽東關珠林寺內暫厝,待撫順元帥林修成後再行安葬。“九·一八”事變,日寇侵入瀋陽,元帥林被迫停工,張作霖安葬元帥林一事擱淺。
西安事變前夕,吳永恩之子吳廷奎隨張學良在西安,張學良告訴他回瀋陽儘快將大帥的靈柩葬於驛馬坊塋地,並囑託其照管好張家墳墓。吳廷奎回來後,會同張氏舊部多方托人與日偽當局及偽滿協和會交涉。1937年吳廷奎和張作霖妹妹的兒子重孝護靈,將張作霖的靈柩由瀋陽用火車運到羊圈子車站,再由人抬到驛馬坊塋地與其妻趙氏合葬。當時張作霖的姐夫吳永恩在驛馬坊主持迎靈安葬儀式。迎靈安葬儀式非常隆重,當時的偽報紙報導了這一移靈事件。此後吳廷奎也給張氏看管墳墓。
以後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建國初期的土地改革以及“文化大革命”幾十年來的風風雨雨,同時經過大自然的風剝雨蝕,塋地雜草叢生,一片荒涼,除兩甬座碑外,其他建築均倒塌毀壞。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張作霖墓園也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1984年8月,錦州市人民政府將張作霖塋地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雕作一花崗岩標牌立於園中,陰刻魏碑體“張作霖墓園”。 1985年後,遼寧省和錦州市政府3次撥款,責成錦縣縣委統戰部會同有關部門主持維修。經過3次修繕,張氏墓園愈發顯得肅穆森嚴。 張作霖墓園業經地方政府大力修繕的訊息很快傳到海內外,並吸引了張氏舊部及海外張家後人。1986年7月,張學良將軍舊部荊有岩、胡震、惠德安鄭殿起4位老人,專程來到石山鎮馬坊村,祭掃張氏墓園。1986年10月2日,張學良將軍的侄女張閭衡女士、侄子張同光先生及夫人,分別從香港、巴西前來祭祖。1987年5月,張學良將軍的堂弟張學文,偕夫人王文瑞及子女,在張學思夫人、全國政協委員謝雪萍的陪同下也來祭掃墓園。張氏後人深深感謝地方政府對張家墓園的修繕。據有關人士透露,上個世紀90年代少帥張學良也曾打算回國掃墓,但因故未能成行。如今少帥已然仙逝,掃墓便成終生憾事了。
石山鎮(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
石山鎮(遼寧省錦州市凌海市石山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