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南石嶷塔

石南石嶷塔位於興業縣城西側的興業高中旁邊,始建於南宋景定年間,是興業縣最負盛名的古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南石嶷塔
  • 位置:興業縣城西側的興業高中旁邊
  • 始建:南宋
  • 現狀:已成為興業的標誌性建築
石南石嶷塔
“一枝文筆插城西,秀拔高尖與天齊。當日蒙恬開象郡,倥傯軍務未曾攜。”這是清朝人封高萬對石嶷文塔的題詩。
如今,石嶷文塔已成為興業的標誌性建築,更是興業旅遊的象徵建築。
穿廣場,跨小橋,沿著石嶷江畔來到石嶷山下,置身於濃濃的樹陰下,渾身就有了一種涼快感。只見這座平地突兀而起的小石山,亂石嵯峨,花卉茂盛古木參天,綠樹成蔭,環境幽美。山腳和山腰皆設有石桌石凳,供遊人小憩。沿著石階級而上,來到古塔下,仰望古塔,備感既能像巨錐鑽天追雲,更似巨筆指天作畫。這座古塔就建在石嶷山頂之上,是一座空心八角形密檐式磚塔,門開八面,層次七級,疊出檐,葫蘆形剎頂,尖細如錐。塔內中空,登塔須從第一塔內沿梯階段上第二塔檐入第二層塔內再扶木梯逐層上去,在塔上觀景需站在塔檐外,沒有扶欄非膽壯者不敢登之。有道是,無限風光在險峰。登塔即使只登上三四層,倚塔遠眺,萬、千景色令人賞心悅目。若能登上塔頂,無限風光,則更讓人心曠神怡。
石嶷塔1石嶷塔1
從塔上往下看,石嶷文塔面環綠水,背負良田,樹陰作帷,天雲作幄,清高碧瘦,真乃奇境也。塔的東面是綠草如茵的石南人民廣場,廣場現再過去則是高樓林立的街道市區,廣場與石嶷山之間一條彎曲的石嶷江蜿蜒而流,繞塔而過,江邊兩排垂柳婆娑,隨風搖曳。塔的西邊山下有游泳池、茶室,再過去是良田千頃,稻蔗綠浪,遠處的興六高速支線如羅帶般繞城而過。塔的南邊是新建不久的興業縣財政局幾幢別致的新樓,遠處則是興業縣目前最高的建築縣政府行政辦公中心大樓,與這座古塔遙遙相對,在南邊還有一幢緊靠著石嶷山的黑玉瓦白牆西式舊房子,民國時是醫學研究社,現為興業縣老年大學。塔的北邊即是興業縣重點中學興業高中。由於近年政府加大對學校建設的投入,使得興業高中面貌煥然一新,校園內草地花壇整齊劃一,新樓舊屋布局有方,那幢紅色的富有現代氣息新建成的學校科技大樓與古塔對比鮮明,相互映襯。現在,古塔下的校園內還在大興土木,規劃建設新的運動場所。我想,新的設施完善後,一定會把石嶷文塔襯托得更加美麗。清晨,你若到石嶷塔下,看著廣場上晨練的人們,聽著從興業高中傳來的琅琅書聲,一定會感到這裡的文化氣息更濃了,古老的文塔氣脈正被新時代的興業人民繼承和弘揚,代代相傳。
據史載,石嶷文塔始建於南宋景定年間,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重修,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被毀,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建塔目的顯祭祀北方之神,清朝縣府設在現在石南鎮一中處,塔則處於縣府的西南。塔毀而又建,據傳都與風水有關,為的是昌文興學,利於人才輩出。儘管迷信不足為信,但興業自古確是尊師重教,人才輩出之地,文化底蘊豐厚。古塔保留至今,屹立於現代建築的包圍之中,並與之融為一體,古色古香,加之護衛在興業高中之旁,更是日夜昭示和激勵著校園中的莘莘學子。但願他們為民族之復興而博學苦讀,使一批又一批棟樑之才,從這裡走出去,建功立業。為這古老的擎天之神筆——石嶷文塔添磚加瓦,更加熠熠生輝。
石嶷文塔石嶷文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