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

“睪”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在一旁監察、監視、監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睪
  • 部首:目
  • 筆畫:13 
  • 倉頡:WLGTJ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yì、zé、gāo
部首:目,部外筆畫:8,總筆畫:13
五筆86&98:LFUF 倉頡:WLGTJ 筆順編號:2522112143112
基本字義
● 睪yì
《康熙字典》將本字收錄於“目”部,表示本字與視有關。
《集韻》:夷益切,從音亦。《說文》:伺視也。令吏將目捕罪人也。
意為在一旁進行監視、監察、監督。
其它字義
● 睪zé
1.澤之繁體字為左“氵”右“睪”,古書用睪作澤之省字,義為澤蘭,一種香草。
《荀子·正論》:側載睪芷以養鼻。楊倞註:睪芷,香草也。於車上傍側載之,用以養鼻也。
2.《正韻》:擇,亦作睪。
擇之繁體字為左“扌”右“睪”,古書以睪作擇之省字。
● 睪gāo
古字與“宰”、“皋”、“皐”、“睪”混用。“宰”為諸字之本義,義為“置於掌控”。
《荀子·王霸》:睪牢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孫。
王先謙著《荀子集解》本句下全文:楊倞註:睪牢,未詳。“睪”,或作“畢”。言盡牢籠天下也。《新序》作“宰牢”。《戰國策》:“燕太子丹謂荊軻曰:‘秦有貪功之心,非盡天下之地,牢海內之王,其意不厭。’”或曰:睪,讀如“以薅hāo荼tú蓼dú”之薅,牢與《漢書》“丘㛐sǎo轑lǎo釜”之轑義同,皆料理斡運之意。盧文弨曰:案《後漢書·馬融傳》“皋牢陵山”,章懷注云“皋牢,猶牢籠也”,引此作“皋牢”。“皋”俗作“皐gāo、yáo”,亦轉為“睪”。郝懿行曰:案《乾祿字書》:“睪,俗皋字。”蓋“皋”俗做“皐”,訛轉為“睪”,又復加頭作“睪”,以別於“睪”。此正如漢成皋印文作“白”下“人”,“人”下“羊”,又作“□”下“羊”,展轉增訛,即此類也。“皋韜”為覆冒之意,故“皋牢”亦為牢籠,皆雙聲疊韻字也。《馬融傳》雲“皋牢陵山”,章懷注引此即作“皋”字,是也。然考“睪”字,由來已久。曹大家言“睪子佐禹”,《顏氏家訓》“皐分澤片”,蓋此俗字起於六朝以前,正朱育所偁“近鄙別字”者也。皋與宰,音義異,而古書亦通用,故此“睪牢”,楊注引《新序》作“宰牢”。又《列子》“望其壙宰如”,此書《大略》篇作“皋如”,皆其證矣。王念孫曰:此字,《困學紀聞》已辨之。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𥇝《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𠀤音亦。《說文》伺視也。令吏將目捕罪人也。
《字彙》引也,給也。
《玉篇》睪睪,生也,樂也,好也。
《廣韻》引繪貌。
睪黍,山名。《戰國策》睪黍,梁父之隂。
《六書本義》與懌繹同。
《廣韻》尼輒切《集韻》昵輒切,𠀤音聶。亦伺視也。
《正韻》直格切,音宅。與澤同。《荀子·正論篇》側載睪芷以養鼻。《注》睪芷,香草也。或曰睪,當為澤,澤蘭也。
《正韻》擇,亦作睪。
《集韻》都故切,音妒。敗也。與殬斁通。 《說文》本作𥇝。從橫目,從㚔。殬原字從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