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中風

真中風,病名,外中風邪而致的中風病。見元·王履(安道)《醫經溯洄集·中風辨》:“殊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簡稱真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真中風
  • 類型:病名
  • 屬性:外中風邪而致的中風病
  • 記載:《醫經溯洄集·中風辨》 
內容簡介
病名。外中風邪而致的中風病。見元·王履(安道)《醫經溯洄集·中風辨》。
醫經溯洄集·中風辨》說道:“殊不知因於風者,真中風也;因於火、因於氣、因於濕者,類中風,而非中風也。”簡稱真中。與類中風之風從內生者不同。《醫略十三篇》:“真中風者,真為風邪所中。”證見猝然倒仆,昏不知人,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強不能言。外見寒熱等六經形證者,治以疏解風邪為主,用小續命湯加減;內有二便不通,形氣尚盛者,治以通利為主,宜三化湯或局方麻仁丸;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僅見口眼歪斜,言語不利,或半身不遂等症者,宜養血祛風,用大秦艽湯加減。中風閉證,痰涎壅盛,昏不知人者,先與開竅,宜至寶丹之類;脫證見口開、手撒、眼合、遺尿、鼻鼾、汗多者,治宜扶正固脫,用大劑理中湯或參附湯。本病見於腦血管意外等疾患。
唐宋以前,中風病以“外風”病因學說為主,即真中“風”邪,多從“內虛邪中”立論,以中醫經典《內經》和《金匱要略》為理論依據。《內經》認為中風病的發生與“正氣不足,外受風邪”有關,如《靈樞·刺節真邪》篇云:“虛邪偏客於身半,其入深,內居營衛,營衛稍衰則真氣去,邪氣獨居,發為偏枯。”《素問·風論》云:“風之傷人……或為偏枯。”等。偏枯即半身不遂,是中風病的一個重要症狀。醫聖仲景秉承經旨,明確提出中風病之病名及中風病與中風有關,《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云:“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中風使然。”並創“絡脈空虛”,外(寒)邪入中論,此後隋、唐、宋時期之醫家皆宗之,而很少有質疑者。巢元方等《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孫思邈《千金要方·卷第八·諸風》、王燾外台秘要》及宋代方書如《和劑局方》等,皆強調外受風邪,而其治法方藥亦多溫燥祛風之劑,如大、小續命湯,大秦艽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