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依賴論

相互依賴論

又稱相互依存論。以世界各國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關係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理論。隨著通信、交通、信息技術的發展,世界經濟聯繫越來越緊密,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相互依賴已成為國家之間關係的一個重要特徵,儘管這種現象早已存在,但作為一種系統理論形成於20世紀六七十年代。最早提出相互依賴論的是美國經濟學家R·庫珀,他於1968年出版了《相互依賴的經濟學》中首先提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相互依賴論
  • 又稱:相互依存論
  • 提出人:R.庫珀
  • 時間:20世紀中後期
  • 專著:相互依賴的經濟學
解釋,著作文章,理論要義,複合相互依賴理論,與全球化的關係,與戰爭的關係,理想主義,現實主義,折中主義,

解釋

相互依賴是當今國際社會最流行的用語,很多人都常用這個詞,但很少有人去探究這個詞的含義,更不會去想它與人類的衝突、戰爭和和平有什麼樣的聯繫。按照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的觀點,依賴指的“是為外力所支配或受其巨大影響的一種狀態。簡而言之,相互依賴即彼此依賴。世界政治中的相互依賴,指的是以國家之間或不同國家的行為體之間相互影響為特徵的情形。

著作文章

該理論的發展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經濟交往日益擴大,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迅猛發展,地區經濟一體化的趨勢等為背景。70年代以來,闡述該理論有影響的著作很多,如美國學者K.W.多伊奇的《國際關係分析》、E.莫斯的《相互依賴的政治學》、R.基歐漢和J.奈合著的《跨國關係與世界政治》和《權力與相互依存──轉變中的世界政治》、J.斯佩尼爾的《國家運用的策略》、M.斯蒂瓦特的《相互依賴的時代》等。但最有成就、最有影響的當數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及他們的著作《權力與相互依賴》,此書1977年一經問世便引起了國際關係理論界的廣泛關注,特別是“相互依存的世界將會減少戰爭”的斷言遭到了以摩根索為首的古典現實主義者和以肯尼思·沃爾茲為首的結構現實主義者的批判。

理論要義

該理論的要點可概括為以下10個方面:①強調國家關係的脆弱性和敏感性,認為美、蘇是最強的國家,但軍事上又是最脆弱的,在核時代的條件下互為“人質”;②國家所面臨的一些問題趨於全球化,特別是能源、人口、環境、糧食、裁軍、發展等問題,單靠個別國家的努力已無法解決;③國家間關係在重視“高級政治”(指國家安全和軍事爭奪等)的同時,“低級政治”(指經濟發展和社會福利等)的地位日益突出;④各國再也不能閉關鎖國,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對外開放政策;⑤“複合”相互依賴愈顯重要,尤其是隨著多渠道的跨國聯繫深入發展,合作的趨勢逐步超過衝突的趨勢;⑥武力在解決國際爭端中的作用日益減弱;⑦緩和取代冷戰,均勢取代遏制;⑧研究對象從已開發國家間關係擴展到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間的關係;⑨主張在國際體系中建立平等關係,以取代傳統的等級制;⑩相互依賴趨勢將對國家主權和國家利益起溶解作用,成為通向沒有國界的未來世界國家的“中途站”。
70年代以來的相互依賴理論有兩個明顯的趨勢:①從單一型發展到複合型,即從研究經濟的相互依賴關係到研究包括政治、經濟和軍事在內的相互依賴關係;②從區域性發展到全球性,即從限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到研究包括開發中國家的全球範圍的相互依賴。以南北關係為中心研究相互依賴關係的論文、著作及調查報告,在70年代大量湧現;80年代以來,學者們更加關注南南合作問題及其對南北關係的影響,它已成為相互依賴理論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複合相互依賴理論

在西方國際關係研究中,國家間的“相互依賴”概念源遠流長。該概念是“一個古老的國際概念,可以追溯到亞當·斯密、盧梭和馬基雅弗利”。後來的學者理察·科布登、諾爾曼·安吉爾、卡爾·多伊奇、理察·庫珀、奧拉·揚等都對相互依賴進行過研究和論述。1977年,羅伯特·基歐漢與小約瑟夫·奈合作出版了《權力與相互依賴》,創建了複合相互依賴理論。該理論堪稱西方相互依賴思想的集大成者,因而同時成為了其他各派理論批評的主要對象。如果從國際關係理論史的角度看,該理論對國際關係的研究有著重要貢獻。

與全球化的關係

將全球主義定義為世界的一種狀態,它關涉各大洲之間存在的相互依賴網路,並通過資本、商品、信息、觀念、人民、軍隊等與環境和生物相關的物質(如酸雨和病原體)的流動和影響聯結在一起。全球化或“去全球化”(Deglobalization)指的是全球主義的增減。
全球主義與相互依賴空間上極為廣泛的網路相關。相互依賴指的是“以國家之間或不同國家的行為體之間相互影響為特徵的情形。”因此,全球主義是相互依賴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有兩個特徵:(1)全球主義指的是聯結網路(多邊關係),並不僅僅指單一聯繫。我們稱美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經濟和軍事上的相互依賴,但不說美國和日本之間存在著全球主義。美日相互依賴是當代全球主義的組成部分,但它本身並非全球主義;(2)如果一種關係被視為“全球性的”,則它必須包含洲際距離,而非簡單的區域網路。

與戰爭的關係

相互依賴著的國家必定會發生衝突,並將不時地陷入暴力中,因為它們的關係沒有任何控制。如果相互依賴的發展速度超過中心控制的發展速度,那么,相互依賴便會加快戰爭的到來。

理想主義

理想主義的相互依賴論認為,在相互依賴已成為世界基本特徵的背景下人類會避免戰爭,走向和平。因為:第一,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發展使大國間戰爭的可能性縮小;第二,各國財富的增加或保持必須依賴其他國家,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必然導致政治上的相互依賴,政治上的相互依賴又會反過來促進經濟的相互依賴,別國間的衝突可能損害本國的利益,這種榮衰共擔的局面會使國際關係趨向和平與合作;第三,國際組織、跨國公司能在一定程度上維繫國際體系的和平與穩定;第四,經濟合作和文化交融甚至將拔去“國家主權的獠牙”,形成世界共同體。事實上,據統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全世界共爆發160至190場戰爭,平均每年4至5起。僅死亡軍人就達720萬人,相當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總數。另據統計,從冷戰結束到1997年左右,共發生戰爭40起,其中民族矛盾13起,占32%;領土糾紛10起,占25%;權利爭奪17起,占43%。在相互依賴程度化已經相當高的時代里,戰爭如此頻繁,相互依存會減少戰爭的觀點無法解釋清楚這種現象。可以說,大國之間的核戰爭不會爆發,但常規戰爭是大戰不打,小戰不斷。

現實主義

現實主義的相互依賴論認為,相互依賴不會導致和平,接觸越緊密,發生衝突的機會則越多,內戰和國際戰爭就是發生在有著密切關係的人們之間。因為:第一,相互依賴帶來的是更多、更新、更複雜的問題,這必然增加國際社會中利益衝突與動亂的機會;第二,相互依存的發展比相互依賴的管理機制的發展更快,沒有足夠理由證實相互依賴能導致世界共同體的出現;第三,跨國經濟活動有種種難於根治的問題,跨國公司使開發中國家的財富更多流入已開發國家,而國際資本的大規模流動不斷引發金融危機;第四,相互依賴不能限制國家主權,也不能徹底改變各國追逐權力與國家利益的基本現實。按照這種觀點的邏輯推理,古代的戰爭和近代的殖民戰爭多數不應該發生,因為當時戰爭的雙方並沒有緊密的接觸。其實,古代和近代所發生的戰爭比現當代還要頻繁。可見,戰爭發生的幾率與相互依存的程度並不成正比。

折中主義

折中主義的相互依賴觀認為,相互依賴可以引發戰爭,也可以帶來和平,是戰是和關鍵取決於相互依賴是否對稱,對稱的相互依賴可以帶來和平,而不對稱的相互依賴則可能引發戰爭。問題是不對稱度要達到何種程度才會導致戰爭的爆發,這是一個極不明確的概念,在實踐中也是很難估計和操作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