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依存論

相互依存理論是西方國際關係學的重要理論之一。儘管相互依存現象存在已久,但是作為一種較為系統的理論,相互依存論最早見諸於理察·庫珀的《相互依存經濟學——大西洋社會的經濟政策》(1968年)。庫珀在書中明確指出,相互依存是20世紀60年代出現在工業化國家中間的一個強勁趨勢,它的出現和發展是戰後國際關係的一個突出變化,其特徵表示為國家間增長的對外經濟發展的敏感性。他強調說,研究國家間關係,特別是國家間經濟關係的關鍵是了解一國經濟發展與國際經濟發展之間的敏感反應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相互依存論
  • 領域:西方國際關係學
  • 提出者:理察·庫珀
  • 專著:大西洋社會的經濟政策
形成與發展,背景,著作文章,定義與內容,相關資料,

形成與發展

斯坦利·霍夫曼認為,戰後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曾出現過“三個浪頭”:20世紀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第一個浪頭,重點是研究外交史、戰爭與和平問題;50年代到60年代的第二個浪頭,研究核時代的均勢、威懾、決策理論;從70年代開始出現第三個浪頭,國際政治經濟關係和國際社會行為者之間相互依存成了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問題。這第三個浪頭把研究國際社會行為者之間的互動關係的載體——相互依存論推上了當代西方國際關係理論的舞台。
相互依存相互依存
相互依存論形成於60年代後期,整個70年代是其發展的興盛期。西方國際關係理論學者言必稱相互依存。

背景

第一,美蘇兩極格局開始鬆動,兩大陣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不斷增加,冷戰對抗與美蘇緩和同時存在。第二,在西方,美國的經濟霸主地位發生動搖,西歐、日本在經濟上的崛起使世界經濟的“從屬性一致”開始瓦解,並被“相互依存論的不一致”所取代。第三,全球範圍內的各國經濟聯繫不斷加強。第四,新技術革命勢頭迅猛,推動了相互依存趨勢的發展。第五,跨國公司、國際組織、國際制度發展迅速,以非國家角色的積極姿態登上國際舞台。最早在60年代末敏銳地看到這一變化,並作出理論思考和分析的除了理察·庫珀之外,還有卡爾·多伊奇。多伊奇在《國際關係分析》中指出,研究國際關係不能僅僅以國家為中心,要重視國家間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

著作文章

這一時期,有關相互依存的著作和文章可謂汗牛充棟。
主要有:約瑟夫·奈和羅伯特·基歐漢的《跨國關係與世界政治》和《權力與相互依存——轉變中的世界政治》、約翰·斯帕尼爾的《國家運用的策略——分析國際政治》、塞約姆·布朗的《世界政治的新勢力》、格哈特·馬利的《相互依存——全球環境下的美歐關係》和米里亞姆·坎普斯的《相互依存的管理》;理察·羅斯克蘭斯和亞瑟·斯坦恩的《相互依存一一神話還是現實》、肯尼思·華爾茲的《相互依存的神話》、愛德華·莫斯的《相互依存的政治學》等。其中以《權力與相互依存》(1977年)為最具代表性。該書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存的時代。”作者從理論上及時地總結了相互依存的兩個明顯發展趨勢:一是從單一型到複合型,即從研究經濟上的單一相互依存到研究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在內的複合相互依存;二是從區域型到全球型,即從研究僅限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範圍內的相互依存到研究包括開發中國家在內的全球範圍的相互依存。這兩種發展趨勢標誌美國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重要時期。
進入80年代以後,相互依存論的研究在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結合上,在國際安全與國際制度關係上又有了新的發展。

定義與內容

相互依存被視為“現代國際體系的根本特徵”①;相互依存理論則被推崇為國際關係的重要原則。
基歐漢和奈把相互依存定義為“彼此之間的依賴”,並認為相互依存意指“敏感性”(sensitivity)和“脆弱性”(vulnerability)。
基歐漢和奈認為,相互依存是指國際社會中不同角色之間互動的影響和制約關係,這種互動的影響和制約關係可以是對稱的或不對稱的,其程度取決於角色對外部的“敏感性”和“脆弱性”的大小。如,A方對B方的原料,B方對A方的製成品,可能表現出相互依賴的關係。雙方都對對方的有關政策表現出某種敏感性,但由於雙方依賴程度可能不同,各自的敏感程度也有異。A方的有關政策若不利B方,就會暴露其脆弱性。又由於雙方的應變能力不一,它們表現出的脆弱性也有差異。如果雙方敏感性和脆弱性相同或接近,那么它們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呈對稱情況,否則即呈不對稱情況。
相互依存論相互依存論
因此,羅伯特·基歐漢和約瑟夫·奈強調“敏感性”和“脆弱性”是相互依存的根本特點。他倆還認為,戰後國際社會中國家問和超國家關係的發展促使人們更加注重研究對國際層次的諸角色的研究,注重對超越國界的國際組織相互聯繫和相互依存的研究。相互依存理論即是以國家間關係、以世界政治經濟關係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為研究對象。此外,羅伯特·基歐漢和約瑟夫·奈還將現實主義學派的權力政治理論和行為主義學派較早提出的相互依存論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考察,進一步剖析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繫。
霍夫曼認為。相互依存意指“社會的相互滲透”,“世界經濟中不同國家政策的相互聯繫”①。相互依存既是“一種條件”,也是“一個過程”,它不是目標,但它凸顯了“國內政治在國際關係中的重要性”,它“對國家的利益和目標既提供了限制,又提供了機遇”②。格哈特·馬利則把相互依存定義為“一種複雜的跨國現象,它包含國家之間多層次、多方面的互動模式,並產生明顯的相互敏感性和脆弱性”③。這裡,“多層次”指全球、半球、區域、大洲的層次,“多方面”指政治、經濟、環境、技術、社會文化等方面。馬利還指出,相互依存是一個妥協的概念,它置於孤立主義(isolationism)和超國家主義(supranationalism)之間。他還把相互依存分為四大類:安全相互依存、生態相互依存、經濟相互依存和政治組織相互依存,前兩大類關係叫人類的生存,後兩大類的重點是國家的福利和政治的互動。
綜合以上所述,相互依存論的基本內容可歸納為十個方面:
(1)強調國家之間的相互易摧性和敏感性。雖然美蘇是世界上最強的國家,但是在軍事上它們卻是最脆弱的,在核時代條件下互為“人質”;
國際組織國際組織
(2)國家所面臨的許多問題趨於全球化,即類似能源、人口、環境、糧食、裁軍、發展等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單靠個別國家的努力已無法解決;(3)“高級政治”(指國家利益、國家安全、軍事戰略等)逐步向“低級政治”(指經濟發展、人口與糧食問題、社會福利等)過渡;
(4)各國再也不能閉關鎖國,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緩和與開放占據國際關係的主導地位;
(5)隨著緩和形勢的發展,國際合作的趨勢逐步超過國際衝突的趨勢;(6)武力在解決國際爭端上的作用日益減弱;
(7)談判逐步取代冷戰,均勢逐步取代遏制;
(8)研究對象從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國家轉向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國家以及跨國組織;
(9)主張在國際體系中以平等關係取代等級制;
(10)相互依存的趨勢將對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起溶解作用,推動全人類利益的形成,最終將成為通向未來沒有國界的世界國家的“中途站”。

相關資料

“相互依存論”與“經濟均勢”的區別:相互依存論是指在經濟全球化的時期,國與國之間基於經濟貿易往來和能源供求關係而使相互間產生了互相依賴的聯繫。相互依存論一般是指國與國之間由於經濟原因而使得政治關係趨於和平,各國權衡利弊,考慮得失之後從大局出發,弱化或者避免政治軍事衝突。
經濟均勢和相互依存論有共同之處,但是,經濟均勢要比相互依存論的範圍更廣。
相互依存論在國與國關係上是可以成立的,特別是小國之間。因為在一大國的經貿往來和資源配置不是比較緊張的情況下,該國可以不以強烈的依存要求與別國保持關係或避免衝突,這種可以自力更生的大國完全可以以與別國的經貿往來和本土的資源為基礎而搞霸權主義。
但是必須強調這種情況在走向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是很難做到的,畢竟複雜的各個方面的需求已經迫使每個國家都不得不考慮長久的物資稀缺問題。不過相互依存論的理論基礎證明獨立霸權確實是一種可能,這是跳出相互依存理論之外的另類。
而經濟均勢理論中,即便某大國以其特有的內部經濟條件而不必依存於別國,但它也是一個經濟勢力個體。其他國家可以結成同盟經濟關係與之抗衡,在這種情況下,霸權難以形成,經濟均勢狀況便得以出現。也就是說,經濟均勢理論可以運用於經濟區域同盟之間,而相互依存論一般只是國與國之間的依存關係,一國在資源和經貿方面的虧缺可以在其所在的經濟區域同盟中得以補充。
所以說,相互依存論可以在國與國之間相互依存,可以在全球範圍內成立,也可以在區域內部相互依存,以求形成一種勢力更強的經濟同盟;經濟均勢一般只是全球範圍內的一種經濟勢力相互制約關係。相互依存論是從彼此的“引力”關係出發的,強調需求;而經濟均勢更強調“斥力”維持局面,強調對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