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依存理論

相互依存理論,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的重要派別。產生於本世紀60年代,流行於70年代。產生的主要原因是:(1)從60年代開始,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同戰後至50年代相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日本與西歐的迅猛崛起,特別是廣大第三世界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政治舞台,使戰後初期所形成的兩極世界逐步走向多極化;(2)由於戰後世界科技和經濟的迅速發展,為國際關係注入了大量新的因素,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日益頻繁和不斷加深,使整個國際社會生活緊密地聯結起了,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態勢;(3)東、西兩大軍事集團間瘋狂的軍備競賽,尤其是美、蘇之間核恐怖均勢的形成,使整個人類的生存與安全問題提高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4)隨著科技的進步,文明水平的日益提高,人類社會日益產生出一些可能危及人類生存的全球性問題,如:人口爆炸、環境污染、糧食和能源危機、債務危機等,迫切需要全球各國人民一道來共同尋求解決的良策。在這種形勢下,相互依存被視為“現代國際體系的基本特徵,相互依存理論則被認為是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重要原則。該理論的主要內容有:(1)強調國家之間的相互易摧性和敏感性。雖然美、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但在軍事上又是極度脆弱的,因為在核時代條件下彼此互為“人質”;(2)國家所面臨的許多問題趨於全球化,即類似能源、人口、環境、糧食、裁軍、發展等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單靠個別國家的努力已無法解決;(3)“高級政治”——國家利益、國家安全、軍事戰略,逐步向“低級政治”——經濟發展、人口與糧食問題、社會福利等過渡;(4)各國再也不能閉關鎖國,越來越多的國家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緩和與開放占據國際關係的主導地位;(5)隨著緩和形勢的發展,國際合作的趨勢逐步超過國際衝突的趨勢;(6)武力在解決國際爭端中的作用日益減弱;(7)談判逐步取代冷戰,均勢逐步取代遏制;(8)研究對象從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國家轉向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國家及跨國組織;(9)主張在國際體系中以平等關係取代等級制;(10)相互依存的趨勢將對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起溶解作用,推動全人類利益的形成,最終將成為通向未來沒有國界的世界國家之“中途站”。該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著作是:查德·庫帕及其《相互依存的經濟:大西洋經濟政策》;羅伯特·基歐漢和約瑟夫·奈合著的《權力與相互依賴——轉換中的世界政治》以及威廉·考普林的《國際政治入門》。相互依存理論反映了戰後出現的國際體系的新格局,觸及到當代國際社會中國家關係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日益增強的這一全局性變革的特點。但是作為一理論框架,其局限性亦十分明顯。首先,雖然該理論原則上承認均等關係,但實際上依然注重“實力”在相互依存關係形成中的作用;其次,雖然提出要注意第三世界的作用,強調世界的互為依賴,但實際上仍堅持依附關係,認為第三世界國家要依附於強國、富國;第三,該理論儘管提出了解決全球性問題和建立世界秩序的任務,但實際上主張在不改變國際關係舊秩序的前提下,解決各國面臨的全球性問題。目前,該理論尚處於發展和完善的進程之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