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點:好人的潛意識偏見

盲點:好人的潛意識偏見

《盲點》內容簡介:“我了解自己的內心。我能公正而準確地評價他人。”我們終其一生與種種文化態度共存,它們所針對的因素包括年齡、性別、種族、民族、國籍、性取向、宗教信仰、社會階級乃至是否有殘疾。在這些文化心態的影響之下,其實每個人心底都對他人有些偏見,這正是頂尖心理學家馬扎林·貝納基和安東尼·格林沃爾德在《盲點》一書中重點探討的問題。在研究過程中,他們對上面引述的自我認知提出了質疑。作者用“盲點”來比喻人們思維中暗藏偏見的區域。在渾然不覺的情況下,我們對不同社會人群的“刻板印象”會在多大程度上影響我們的好惡,以及對他人性格、能力、潛力的評價?貝納基和格林沃爾德拋出了這一系列問題,引導我們抽絲剝繭去找到自己身上的“潛意識偏見”或“隱性偏見”。“內隱聯想測試”大大改變了科學家了解人類思維的方式,也使得我們有機會對思維“盲點”一窺究竟。兩位作者作為“內隱聯想測試”的發明者,不但啟發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寫出了暢銷書《眨眼之間》,更在《盲點》重向我們展示了形形色色生動好玩的實驗和問題,從昆蟲與鮮花、小雞與嬰兒、老年人與年輕人、耶魯教授與醫生,到樂團演奏與花樣滑冰,等等。

基本介紹

  • 書名:盲點:好人的潛意識偏見
  • 作者:馬扎林•貝納基 (Mahzarin R. Banaji)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頁數:272頁
  • 開本:32
  • 外文名:Blindspot: Hidden Biases of Good People
  • 類型:心理學
  • 出版日期:2014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盲點》是中信SMART系列書的第二本,第一本是《理性動物》。
一直以來,我們以“理性的經濟人”自居,自信可以駕馭自己的思想與行為。但《思考,快與慢》告訴我們,我們的行為不僅受理性思維(慢思考)的影響,更會收到直覺與偏見(快思考)的驅動。《社會動物》給我們講述了一個關於愛、性格和成功的故事,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動物,受意識和潛意識的支配,對於自己,我們了解得其實不多。在《盲點》一書中,兩位權威的社會心理學家,用他們首創的“內隱聯想測試”為我們系統而生動地講述了我們思維中的“盲點”,以及我們自以為善意的想法和行為中所包含的那些隱性的“潛意識偏見”。
當下,許多人並未意識到自己是在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事物、評價他人和採取行動,於是,這個社會上充斥著很多不公正或不客觀的新聞報導、評論文章、企業決策、群體衝突等。《盲點》兼具權威性與可讀性,相信將在未來數年內持續影響一批讀者的認知和行為,讓他們重新認知自己、他人和這個世界,少一些偏見,多一些客觀和公正。

作者簡介

馬扎林·貝納基(Mahzarin R. Banaji)和安東尼·格林沃爾德(Anthony G. Greenwald)已經合作了30多年,兩人分別任教於哈佛大學和華盛頓大學。他們志趣相投,都希望通過研究理解人類思維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的運作方式。他們和同事布萊恩·諾塞克一起開發了“內隱聯想測試”。這種方法改變了他們自身,也改變了他們的研究工作和所研究的學科領域。在implicit.harvard.edu網站上,有超過1400萬人完成了這項測試。在本書中,來自作者所在實驗室的研究數據和上述網站的測試結果首次與普通讀者見面。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輕鬆的語言風格讓這本書非常好讀,更重要的是,它很有可能會顛覆你對自己的認知和了解。
——《紐約時報》

這本書兼具權威性和可讀性。雖然我們要根除內心的偏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我們一定要努力減少它們。行動的第一步就是找到我們的認知盲點,看看我們是不是真像自己認為的那樣慷慨、公正、誠實?
——《華盛頓郵報》

這部著作掀起了社會心理學領域的革命,它用有趣的行為實驗和生動的案例證明,我們的行為和決策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潛意識偏見、思維定式和刻板印象的影響。
——《今日心理學》

兩位作者用易於理解和令人信服的寫作方式向我們解釋了造成刻板印象和歧視心理的原因,即使是心理學門外漢,也很難抵擋書中大量的行為實驗和研究的巨大吸引力。
——《出版者周刊》

這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克服自身的非理性偏見。
——《柯克斯書評》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談及那些視而不見的認知偏見的原理及對我們的影響的書。如果你對於自己的“理性”很有信心,不妨一讀,不破不立。
——古典 新精英生涯總裁

有時候我們只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有時候我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盲點》這本書中,兩名著名心理學家告訴我們什麼時候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眼見未必為實。
——周欣悅 中山大學心理學教授

很有意思的一本心理學科普書籍,書中分享了一系列思維上的盲點與認知偏見,而這些認知偏見會在我們的潛意識中支配我們的行為。
——戰隼 知名部落格及自媒體人士,“100天行動”發起人

我們應該給本書的兩位作者頒發一項大獎,因為他們寫作的這本充滿趣味性和吸引力的書向我們傳達了一個重要信息:我們的思想、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潛意識的影響和驅動。因此,《盲點》稱得上是這一研究領域最具啟發性的著作之一。
——伊莉莎白·洛夫特斯 美國認知心理學家,TED演講人

圖書目錄

推薦序 VII
序 言 XIII
第一章 社會動物的認知錯誤 1
視覺認知錯誤:兩張桌子完全相同 5
記憶認知錯誤:根本沒有“昆蟲”這個詞 9
兩種著名的認知錯誤:可得性啟發法與錨定效應 12
社會認知錯誤: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14
我們為何會背離效用最大化的原則? 20

第二章 事實的陰影——各種顏色的謊言 23
灰色謊言:抱歉,她不在家 27
無色謊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煙 28
紅色謊言:我愛你 29
藍色謊言:我總是勇於承認錯誤 31
用問答方式來做研究可行嗎? 34
重新審視我們的誠實度 37

第三章 尋找我們內心的潛意識偏見 39
撲克牌分組測試 42
“花卉—昆蟲”內隱聯想測試 43
關於態度的內隱聯想測試 50
關於種族的內隱聯想測試 53
無意識的偏好是否等同於偏見? 59
從測試結果能否預測人們的行為? 61

第四章 思維的鴻溝——沃爾沃家用轎車與紅色保時捷 67
思維的兩個系統:反省思維和自發思維 70
分離:互相矛盾的理性與直覺 72
認知失調帶來的困擾 74
你真的了解自己內心的想法嗎? 77
你會和入殮師約會嗎? 78
潛意識的強大力量 79
你覺得這則幽默好笑嗎? 81
相比年輕人,誰更喜歡老年人? 83
將憂慮轉化為改變自我的力量 86

第五章 給不同的人貼上不同的標籤 89
刻板印象有對有錯 93
刻板印象不會一成不變 95
刻板印象或多或少是負面的 97
群體分類與我們的行為 99
擅長分類的人類思維 101
我們所持有的那些刻板印象 108
刻板印象與獨一無二的人類個體 110
刻板印象是一把雙刃劍 113

第六章 偏見的隱性成本 115
地球是球形的vs.地球是圓形的 118
關於“一夜成名”的記憶實驗 123
刻板印象的代價:錯把好人當成罪犯 125
疑心的負擔:歐巴馬的總統競選之路 132
刻板印象短時間內不會消失 136
求職時,你是否看重領導的性別? 142
具有破壞性和毀滅性的刻板印象 145

第七章 “我們”和“他們” 149
“印跡”會如何影響人類和動物的行為模式? 153
嬰兒的偏好與選擇行為 156
兒童與他們的“性別俱樂部” 159
“最小群體”實驗的重大發現 162
大腦是否在乎“我們”和“他們”的差異? 165
裁縫的手與耶魯教授的手 168

第八章 終極目標——消除盲點、隱性偏見與歧視行為 173
樂團如何才能招募到最優秀的演奏家? 176
認知錯誤能被消除嗎? 178
嘗試找到消除刻板印象的辦法 183
歧視行為與好人的內群體偏好 188
向前一步,擺脫對自身的偏見 192
認知錯誤、盲點和解決方案 195

附錄一 197
附錄二 219
致 謝 239

文摘

當回答他人問題的時候,你有多少次明明知道答案是錯誤的卻還是給出錯誤答案?如果你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幾乎不”或“從來不”,我們希望能讓你信服,這個答案本身就不正確。
我們並不是質疑你的誠實。你認為自己很少給出自己明知不正確的答案,這可以理解。可以肯定的是,你認為自己是一個誠實的人,大多數人都是這么看待自己的。你可能斷定我們問你這個問題是想了解你有意識或者故意說謊的次數,甚至有時候你的答案真的是損人利己。我們感興趣的事情並非這么複雜或居心不良。我們所指的謊言是指介於完全無意識以及部分有意識的範圍之間,這種謊言不僅包括對他人所講的,也包括時不時說給自己聽的。
你可能並不清楚是什麼無形的力量阻止你給出問題的正確答案。那些力量反映出了各種各樣的動機,包括(似是而非的)一種對準確與事實的渴望和追求。本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你認識到自己無法認知的謊言的範圍,以及這些謊言出現的原因。
我們來看一個人們最常被問及並且在經過考慮以後經常會說謊的一個問題:
問題一:你好嗎?
有多少次,即使你認為頸椎疼痛難忍,或者剛剛因為朋友的一句指責而傷心不已,又或者因為缺乏睡眠而鬱悶的時候,給出的答案卻是“我很好”?
另外一個問題,可能你也被體重超重的朋友問過。
問題二:我穿這條牛仔褲顯胖嗎?
問你回答這兩個問題時會不會說實話與問你是不是人,實際上大同小異。你可能會為自己辯解,雖然你對這兩個問題說謊,但你的動機是善意的。這僅僅反映了你避免讓他人感到煩惱、給他人造成麻煩或傷害的強烈願望。你可能會進一步為自己辯解說,這些並不真實的答案不僅不可能傷害到任何人,甚至提出這些問題的人並沒有期待得到真實的答案。但是,請記住,我們的問題是你是否說過謊話,而不是你是否能夠替自己的回答辯解。
在回答問題一和問題二時所說的謊話屬於白色謊言(善意謊言)—可能是因為白色與純潔和天真無邪相關聯,也暗示著這種謊言無害。我們用顏色將謊言分成幾類,它們象徵了謊言的不同性質。可能這些名稱並不像白色謊言那么耳熟,但當你讀到這些名稱的時候就能將謊言區分開了。

灰色謊言:抱歉,她不在家
當回答問題一、問題二你選擇說謊時,你可能會想:“好吧,我確實偶爾會說一些善意的謊言,但這是我的底線了。其他情況下,我是誠實的。”請繼續讀下去。
問題三:當你躺在床上呻吟的時候,你的夢中人是誰?
(你東倒西歪地躺在床上,回答愛人說“我不記得了”,其實你很清楚自己在夢裡和前任戀人有一段激情的魚水之歡。)
問題四:能不能施捨我1 美元?
(你對街邊的流浪漢說:“不好意思,我沒有帶現金。”實際上,你的身上帶足了現金,並且給他1 美元以後還能剩下不少。)
問題五:(電話里)×女士在家嗎?(×女士對致電者說:“她不在。”)
這些謊話比白色謊言的程度深一點兒,所以我們稱它們為灰色謊言。如同白色謊言一樣,灰色謊言也是用來規避某些感受的。這些謊言更多的是用來規避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他人的感受。例如回答問題三時說謊的原始動機可能是避免自己陷入尷尬,也可能擔心自己的真實答案會傷害到自己的愛人。回答問題四時,主要目的就是不給乞討者錢,但同時也不希望表現出任何敵意。至於問題五,×女士主要想避免不必要的打擾,但是她知道致電者也只是在做自己的工作,所以她想要避免衝突。

無色謊言:我每天只抽半包煙
陀思妥耶夫斯基寫道:
每個人都有隻願與朋友分享的回憶,也有連朋友都不能分享的秘密,這些事情只能深埋在自己心底。他還有連自己都不忍心面對的事情,即使是君子也會有好幾件這樣的事情徘徊於腦海。
那些自己不願意面對的事情叫作無色謊言。因為對於說謊者本人而言,這些謊言是隱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詩意的洞見有其現實的例證,想像一下吸菸者和飲酒者對於例行身體檢查時醫生問的如下問題的回答:
問題六:你一天抽幾支煙?
問題七:你每天喝多少酒?
就算這兩個問題的答案看起來特別真誠,但也肯定會在真實程度上大打折扣。假設吸菸者每天至少抽一包煙,他卻回答:“我每天抽半包煙。”這個答案背後的意思可能是我每天買一包煙,但是其中每一支煙我都只抽一半多一點兒,這樣我每天就只抽了半包煙。而飲酒者則會在醫生判定其日均飲酒量為4 瓶的時候,告訴別人自己只喝了兩瓶酒。事實上,問題並不在於他們的數學不好。飲酒者很容易忽略一個事實:他去酒吧喝酒,50% 的時候喝的量都會比標準量多一倍。
這些無色謊言和其他虛偽的事實不同,這些謊言甚至會被那些說謊者們所忽視。對於說謊者自身和被欺騙者而言,這些謊言往往具有同樣的隱蔽性。我們可能會對這一行為在精神病學範疇內的稱呼比較熟悉—自欺行為。

紅色謊言:我愛你
阿爾弗雷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 )在他1850 年寫的悼念友人哈勒姆的哀歌《悼念》(In Memoriam )中,將某種人性描述為“尖齒與利爪之間的赤紅”。自此,這句詩就成為人們對於自然選擇中激烈競爭行為的簡單描述。因而,我們將人們為謀取潛在生存、繁衍後代方面的利益時所說的謊言稱為“紅色謊言”。這類謊言也許具有某種進化學意義—它們可能是人性中的一部分。
某些進化生物學家認為,人類在智人階段就已經將說謊這一行為固化為天性了。這些進化生物學家做出此論斷是基於對說謊者在日常生活中種種行為的研究和對人類說謊行為的觀察所得出的。但持不同意見的科學家們則相信另一組更確鑿的證據,即說謊行為之所以是天性,是因為許多其他種類的動物在通過欺騙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從而使欺騙行為成為人類在生存遊戲中必需的技巧。一種廣為學界接受的說法是,非人類物種的欺騙行為與自然選擇有必然聯繫,因此才會通過基因來傳遞。迷彩飛蛾、黃粉蝶和新月飛蛾是眾多能夠通過保護色隱藏自身和偽裝的物種代表,它們能夠偽裝成與所棲息的植物相似的顏色,讓人難以區分。而其他一些昆蟲則通過擬態偽裝來趕走覓食者,它們試著從外形或行為上將自己偽裝成有毒或難以下咽的生物,從而避免被吃掉的厄運。
儘管學界一致認為各種動物的欺騙行為可以通過達爾文的自然選擇理論加以解釋,然而這一理論在推廣至人類自身的說謊現象上時卻出現了問題。從進化的時間表來看,人類的語言只是近百萬年來的產物。因此,我們不得不詰問,在原始人類進化的進程中,某些突變是否能夠如此迅速地成為天性,並能體現出進化學方面的意義(出現在距今1 200 萬年至200 萬年之間的某個時間點)。換而言之,百萬年的時間跨度,是否能為產生比普通語言更進一步的欺騙性語言提供足夠的時間呢?
進化論學者們認為,自然選擇的壓力能夠讓物種在30 個世代的更迭中產生決定性的基因突變—這一時間跨度短於人類社會的歷史。如果說謊的行為能夠在自然選擇過程中為說謊者提供生存優勢,讓他們活得比誠實者更久並繁衍更多的後代,那么百萬年的時間跨度的確足夠讓自然選擇最佳化我們的基因,使說謊成為一項先天優勢。
一個顯而易見的例子,如果一個人對其潛在的性伴侶宣稱“我愛你”,那么,這個人很有可能比其他坦承只要性關係的競爭者們更容易將自己的基因遺傳下去,這就是說謊的優勢。對潛在性伴侶的曲意奉承和對物質財富的誇大,同樣會讓說謊者們在繁衍後代方面占據優勢。

藍色謊言:我總是勇於承認錯誤
有時候,所有人都會在明知錯誤的情況下給出一個答案,原因有些自相矛盾而且奇怪—我們往往相信這個錯誤的答案比真實的選項在本質上更接近正確的一方。“真實的藍色”是這一類型謊言的象徵。以下是一些例子:
問題八:你在上星期二的選舉中投票了嗎?
(調查者詢問了經常投票但上星期二忘記去投票的選民,得到的答案卻是肯定的,原因只是他們在調查中被稱為“經常投票的選民”。)
問題九:你是否在考試前完成了所有的閱讀作業?
(這是教師對考試成績差的學生提出的問題,這些學生在顯然沒有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卻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問題十:你習慣收聽哪個電台節目?
(在一次高級晚宴的現場,來賓們被問到平時聽哪個電台節目,這些車中只預設了脫口秀和流行音樂兩個電台節目的精英們往往會回答:“噢,當然是公眾電台了。”)
對以上三個問題給出口是心非答案的人們,往往對真實的答案心知肚明,但他們認為在對話中謊言比事實更加令人信服,比如:我一向是會定期投票的選民(即使上星期二因為工作繁忙而無暇投票);學生當然要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了(但是上星期其他科目的作業實在太多,我並沒有完成這些閱讀作業);與大眾在文化和政治立場上保持一致的精英們必須收聽公眾電台(但事實上,我只在其他頻道無聊透頂時才聽聽公共電台的節目)。
這些謊言能讓別人(真心地)以說謊者自認為的形象來看待他們,因此我們可以認為這些謊言具有一定的正當性。然而,這只是源於自我寬恕的觀點。如果更客觀一點,這些謊言實際上是說謊者希望客群們對其產生好感所採取的策略。社會心理學家熟知這種策略,並將其命名為“印象整飾”。

序言

和所有脊椎動物一樣,人類雙眼的視網膜上也有一個盲點。這個區域叫作scotoma (希臘語的原意是“黑暗”),意思是沒有對光敏感的細胞,因此雖然光照射在此區域,卻無法通過有效途徑被大腦的視覺區域所感知。
矛盾的是,人們能“看見”自己的盲點。不信讓我們嘗試一下:下頁圖中的長方形中間有個“+”號,用手遮住一隻眼睛,另一隻手將這幅圖舉起離眼睛一臂距離。然後緩緩將這幅圖拉近,這時眼睛還是關注“+”號不變。當距離眼睛大約6 英尺a 時,與睜開的那隻眼睛同側的黑點將會消失。將這幅圖繼續拉近的時候,黑點又會重新出現。黑點消失的那一刻就是那一點的光線射入視網膜中盲點的時刻。有意思的是,當你將視線轉換到另一側能看見的黑點上時,“+”號就會消失。
在這個過程中,你可能會注意到一個奇怪的現象:在黑點消失的位置,並沒有在格線背景上留下空缺,你看見的是沒有間斷的格線線。你的大腦相當了不起,它用合理的事物—這個長方形上格線線的延伸—彌補了盲點的空缺。除了剛才你經歷的現象,還有一種病理學條件下的現象叫作盲視。盲視病人能夠準確地伸手獲取放在他們面前的物體,但是卻完全意識不到對於該物體的視覺經歷。如果在盲視病人面前放一把錘子,然後問:“你能看見面前的東西嗎?”病人會回答:“不能。”但是如果讓病人伸手去拿那把錘子,病人卻能夠成功地完成這個動作,可他剛才竟然說看不見面前的錘子。之所以會出現如此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正是由於盲視的條件創造了一條視網膜與大腦之間的通道,即使在沒有視覺意識的情況,也能對行為進行指引。
本書的關注點並不是視覺感知的影響,而是另一種類型的盲點,包括一系列隱性偏見。這種隱性偏見造成的盲點和人們在剛才的格線實驗中產生的盲點有一個相同點:我們對這種隱性偏見和自己雙眼視網膜上的盲點一樣察覺不到。這種盲點與戲劇性的病理學現象盲視也有一個共同特徵:正如“看”不見錘子的病人一樣,他們的行為不受盲視的影響,隱性偏見也能夠在我們無意識的情況下指導我們的行為。
書中所指的隱性偏見包括哪些內容呢?它們缺少一個更加確切的術語,代指我們對特定社會群體有局限性的認知。由於我們在文化環境中反覆接觸到這些知識,因此將它們儲存在大腦里。一旦在我們的大腦中成型,隱性偏見將會影響我們對待特定社會群體的行為,但是我們卻對這種區別對待全然不知。通過與人們探討隱性偏見,我們發現大多數人對於自身行為被無意識的思想所影響表示不敢相信。
本書的目的在於說明為什麼以作者為主的眾多科學家,認為隱性偏見十分可信。大量的科學證據都能證實這個結論。想要說服讀者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挑戰。我們如何在大腦毫無意識的情況下證明事實確實存在呢?
幾年前,我們給人們提供了一項測試,試圖揭示可能存在的隱性偏見。這項測試是詢問人們對於兩個美國文化偶像—奧普拉·溫弗瑞和瑪莎·斯圖爾特—的偏好。一封措辭完美而幽默的電子郵件證實了我們的行為被處於大腦盲點區的信息所左右這一讓人難以置信的事實。郵件中寫道:“尊敬的哈佛人,我絕對不是那種喜歡瑪莎·斯圖爾特勝過奧普拉·溫弗瑞的人。請你們調整測試。弗蘭克。”
我們明白弗蘭克想表達的意思。他清楚,在大家的共識中,這句話隱含的意思就是,他喜歡瑪莎·斯圖爾特超過奧普拉·溫弗瑞。但是,弗蘭克不相信,在意識不到的情況下,他的大腦里有一個附加的偏好。因此,這項測試本身需要重新設計。
弗蘭克眼中這份有瑕疵的測試問卷是包括我們在內的很多人於1995 年開始研究的內隱聯想測試(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簡稱IAT)。正如前面實驗中的長方形及黑點幫助我們看到視網膜上的盲點一樣,內隱聯想測試能夠幫助我們揭示大腦中隱性偏見形成的盲點。視網膜上的盲點僅僅證實了人類視覺系統中盲點的存在,內隱聯想測試則深入探究了隱性偏見的盲點並發現了它的組成部分。
我和馬扎林在俄亥俄州的哥倫布相遇。1980 年,馬扎林從印度來俄亥俄州立大學讀博士時與我一起共事。可以說,20 世紀80 年代見證了心理學這個分支的重大改變。研究方法的變革,使心理學成為能夠揭示對於內省來說無法觸及的強大的心理內容和過程。在那個時候,心理學只是在這個範疇的邊緣徘徊。我們兩個人試圖研究這些方法能否逐漸揭示並解釋這些對於社會行為“看不見”的影響。
無意識的心理功能大大地改變了人類的行為,有關這方面的研究不斷激增,人們也逐漸加深了理解。25 年前,大多數心理學家秉持的觀念是,人類行為主要由有意識的想法和感覺所支配。現在,大多數研究者傾向於認為人類的判斷和行為很少是意識的產物。25 年前,“無意識”這個詞基本上不會出現在我們平時閱讀或發表文章的科學期刊中—因為在20 世紀早些時候,它並不為心理學研究所青睞。現在,“無意識認知”這個術語頻繁出現。到20 世紀90 年代,它的出現頻率被一個相關的術語“內隱認知”所超越。25 年前,心理學家研究大腦的主要方法僅限於詢問人們的心理狀況及意圖。現在,研究方式多種多樣,其中大多數都不用研究對象報告他們自己的心理狀況或者行為意圖。
細心觀察參考文獻的讀者會發現,我們高度依賴過去80 年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並緊跟其步伐。其中兩位科學家的卓越發現,讓包括我們在內的後人受益匪淺。通過多年的共同努力,綱納·繆達爾率領的團隊於1944 年寫作完成《美國困境》(An American Dilemma)。這本書與當時其他力量相結合,從此將種族歧視問題列入國家議事日程。戈登·奧爾波特於1954 年寫成《偏見的本質》(The Nature of Prejudice),為科學研究偏見奠定了基礎與組織架構,從而推動了21 世紀新的科學研究的繼續發展。
正如已故的美國參議員丹尼爾·派屈克·莫伊尼漢所說,“人人都有權擁有自己的觀點,卻無權擁有自己的事實”。這一點說起來容易,真正實踐起來卻很難,因為事實的構成往往比較模糊甚至充滿爭議。政治諷刺作家史蒂芬·科爾伯特創造了一個相關術語叫作“事實性”。這個詞的定義是:人們傾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觀點,而忽略了常規意義上被證實的事實。為了嘲諷“事實性”,偽保守主義者科爾伯特假裝自己更偏向於事實性而不是事實。他說:“我不相信書籍,書里只有事實,卻沒有心理感覺。”為了避免沉溺於“事實性”,我們選擇更加忠實於證據,尤其是實驗結果得到專家們的廣泛認同。換句話說,我們一貫堅持並有意識地選擇,更加注重事實而不是內心想法。
和其他科學家一樣,我們沒有資格斷定,現在經過證實真實有效的,今後一樣經得起考驗。未來的知識一定會超越並取代現在的理解。但是,我們如果以謙遜的態度做好手頭的事情,那么就能使本書中的結論在未來幾十年避免被推翻的命運。其中一個重要的結論,就是隱性偏見的盲點普遍存在於很多好人身上。
對於“好人”這個詞,我們有些惶恐。我們(更不用說道德權威)沒有識別好人、壞人的特殊技能。這裡的“好人”指的是包括我們自己在內的那些出發點很好且能據此約束自己行為的人。本書最大的目的就是充分解釋科學知識,從而使這些好人能夠更好地做到自己的行為與出發點保持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