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白鯨記(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長篇小說))

白鯨(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長篇小說)

白鯨記(美國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長篇小說)一般指本詞條

《白鯨》(Moby Dick)是19世紀美國小說家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819—1891)於1851年發表的一篇海洋題材的長篇小說,小說描寫了亞哈船長為了追逐並殺死白鯨(實為白色抹香鯨)莫比·迪克,最終與白鯨同歸於盡的故事。

故事營造了一種讓人置身海上航行、隨時遭遇各種危險甚至是死亡的氛圍,是作者的代表作。1956年06月27日發行的電影《白鯨記》,就是改編自這篇小說。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白鯨
  • 外文名稱:Moby Dick
  • 作品別名:莫比·迪克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美】赫爾曼·麥爾維爾
  • 字數:531千
  • 首版時間:1851年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介紹,亞哈船長,莫比·迪克,作品鑑賞,主題,手法,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捕鯨船“裴廊德”號船長亞哈,在一次捕鯨過程中,被兇殘聰明的白鯨莫比·迪克咬掉了一條腿,因此他滿懷復仇之念,一心想追捕這條白鯨,竟至失去理性,變成一個獨斷獨行的偏執症狂。他的船幾乎兜遍了全世界經歷輾轉,終於與莫比·迪克遭遇。經過三天追蹤,他用魚叉擊中白鯨,但船被白鯨撞破,亞哈被魚叉上的繩子纏住,掉入海中。全船人落海,只有水手以實瑪利(《聖經》中人名,意為被遺棄的人)一人得救。

創作背景

1839年,麥爾維爾開始航海生活,在一艘駛往英國利物浦的船上充當侍役。兩年後,他到一條捕鯨船上當水手,在南太平洋一帶捕鯨。約一年半後,他和一位好友一起逃離漁船,在泰比谷和食人番度過了三個星期,後來他又登上了來自悉尼的捕鯨船,不料捲入了船上的叛亂中,並被囚禁在臨時監獄裡,最終麥爾維爾成功越獄,在卡拉布扎·貝里坦尼島上蟄居數月。之後麥爾維爾搭船到檀香山。不久,他應募到“美國號”軍艦充當水手,在太平洋一帶巡航,直到1844年才回到波士頓。麥爾維爾航海生涯中的見聞、冒險經歷都成為他早期作品的主要素材。

人物介紹

亞哈船長

《白鯨》主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亞哈船長。這個身材高大,臉上有疤痕,一條假腿用鯨骨製成的悲劇性人物,從開始就神秘莫測。亞哈形象的典型象徵意義一方面在於:通過這個形象顯現了上升時期美國民族朝氣蓬勃的奮鬥冒險和戰勝一切困難的大無畏精神;也形象地揭示了美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浪漫主義運動的追求——尋求並表現一種理想和理想的人。這種理想和理想人物應具有美國民族精神的深層內蘊,應體現整個美國民族的堅強而一往無前的意識。亞哈就是植根於美國民族精神土壤的英雄,他是作者在更高意義上塑造的一個“集體的人”,表現著美國民族和其集體意識、心理、思想和精神氣質。可以說,麥爾維爾塑造的亞哈的形象,顯露出了20世紀美國“硬漢性格”人物形象的端倪。人們不難看出海明威《老人與海》中桑提亞哥與亞哈身上所具有的精神氣質的相似之處。亞哈的命運最終是個悲劇,捕鯨船“裴圭亞特”號也悲劇性地沉沒了,但英雄“身”死而“神”在,亞哈及其他船員的壯舉,激勵著後世的美國民族為理想、為正義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前仆後繼,拼搏奮鬥。
而另一方面,亞哈船長與白鯨之間成為了對手,並且進行了你死我活的鬥爭。亞哈為了替自己報仇,把其他船東的利益放在腦後,並且無視船員的生死而一意孤行。他甚至為了達到自己的利益,對船員進行了威逼利誘,導致了最後船毀人亡悲劇的發生。在這裡,亞哈船長比白鯨要更為殘忍、更為邪惡,他成為黑暗與邪惡的象徵,而他的所作所為,缺乏道德作為底線,缺乏理性的思想作為基礎,只隨意任由本能去驅使行動的付出,最終,釀成了悲劇的發生,直讓人唏噓嘆息。在這裡,作者有意採用《舊約全書》中那個陰險的復仇國王的名字來作為船長的名字,更是意義深遠。亞哈船長正是以自己的小人之心,揣度白鯨咬斷他大腿是懷著不良用心,在他心裡,白鯨是故意與他作對的,因此,他一定要與白鯨一決高下,讓自己爭一口氣,以使內心的虛榮心得到滿足,並且進一步獲得心理上的平衡。於是,為了報仇,他幾乎是不擇手段,不僅採用花言巧語獲得別人的信任,同時,還不顧其他船東的利益,一心只想著對白鯨進行追殺,甚至,他還採用威脅的手段,只為了船員能夠絕對地服從他的調遣。到了此時,他的頭腦已經失去理智,一步步地邁向悲劇的深淵。除此之外,小說在對亞哈船長進行刻畫時,賦予了亞哈船長矛盾的性格特徵,在小說里,亞哈船長為了替自己報仇,有如一頭髮瘋的獅子一樣,失去了人性的理智。在這部小說里,作家麥爾維爾對船長亞哈的刻畫是從多個方面來進行的,除了把船長刻畫成一個自私、殘忍的人物之外,同時還賦予船長一些優良品質,通過與白鯨的追殺,顯示出了亞哈船長堅強不屈、不向困難低頭的優秀品質。

莫比·迪克

白鯨莫比·迪克,可被看作大自然無常力量的象徵,它不像其它鯨按照季節和自身規則出沒在某個水域,白鯨違反了鯨類的一般規律,它是沒有線索的,是未知的。所以白鯨的存在,無時無刻都在給捕殺它的人們帶來宿命般的恐懼與哀傷。
在這樣無數的矛盾之中,無數的衝突產生了。莫比·迪克充當著自然界的酋長,自命為自然的守護神,因而亞哈和莫比·迪克的衝突不可避免。在自然與人類的衝突中,結局的勝負是事關重要的,它影響著世界的前途,自然也決定著人類和自然的命運。最終亞哈和莫比·迪克同歸於盡了。人類和自然誰也征服不了誰,他們就像是地球的兩個極一樣,互為依靠,互為補充,維持著世界的運轉。人類和自然,是做敵人還是做朋友,這個問題找不到答案。逝去了的亞哈和莫比·迪克解決不了這個難題,現代人不知能否解決。人類如何面對自然,是人類所永久面臨的一個話題,是人類能否保持自身的一個關鍵。

作品鑑賞

主題

在《白鯨》這部作品中,亞哈船長是一個行船經驗非常豐富,並且敢於與世俗做鬥爭的船長,他有著幾十年的航海經驗,在他面前,無數條的鯨魚被他高超的技術刺中,當面臨危險和困難時,他仍然是勇往直前,同時,他還有著崇高的品質、有如大海一樣寬闊的胸懷。因此,小說對亞哈船長的刻畫,是以一個矛盾且多重的性格來進行刻畫,賦予他一個模糊、複雜的形象特徵,這個形象特徵說明了,亞哈船長是一個美與醜、善和惡同時存在的個體,這個個體使亞哈的形象得以真實化。他一方面象徵了海明威式硬漢形象,另一方面又表現了他的醜惡與齷齪,具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
跳開1851年,站在21世紀的視點重新審讀《白鯨》,將會發現,《白鯨》從始到終貫穿一條主線:人一旦置身於大自然中,惟一的選擇只有充當征服者,他與被征服對象的關係必然是對立的,兩者是彼此仇視的、互不相容的。麥爾維爾對亞哈船長的塑造尤其突出了這一點,使其成為《白鯨》這部書的靈魂。在麥爾維爾筆下,虛擬的大海與真實的大海相去甚遠,麥爾維爾的大海永遠是變幻莫測、充滿險惡的,它是“冷酷惡毒的”,它有“幽靈似的白浪滔滔的洋面”,即使晴朗的天氣,“在它那一派蔚藍的、柔和的底里,隱藏有一種邪惡的魔力。”這就是“大壽衣似的海洋”,一切邪惡皆來自它的最深處,它孕育了兇殘無比的大白鯨,還有嗜人血的抹香鯨,而大白鯨在大海中橫行無忌,簡直就像個“蠕動的海魔王”。
總之,在作者的描述和勾勒下,翻動著白色浪花的大海與幽靈般的白鯨,兩者在陰險、邪惡的軌道上融為一體。為使閱讀者真切地感受大海的險惡,作者從《白鯨》最初的章節起始,竭力渲染緊張、恐懼的氣氛,他引領讀者走進與棺材諧音的“彼得·科芬”大鯨客店,那裝飾古怪的居所處處閃露著凶兆,使人聯想到無處不在的死神。連人們尋求心靈庇護的教堂,也無法使你擺脫對死亡的恐懼,面對一座座葬身於大海的海員墓碑,讀者直接感受那索取人性命的元兇迫近的氣息。神父的布道更是異乎尋常,他“曳長而莊嚴的聲調,有如一隻陷在迷霧的海上的船隻那種不斷敲擊的鐘聲”,他的吟誦將人們的恐懼拖至深淵:“大鯨的恐怖和肋骨/困我在陰森可怕中/神光普照的浪濤滾滾而過/把我高高舉起/重重拋進毀滅之都……”似乎這還遠遠不夠,神父反覆宣講《聖經》中“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的那一段落,將大海,及大海中的生物同基督教歷史神話連線起來,將人的恐懼、人的死亡歸罪於大海,將人與大海、與大海中那“一條大魚”的對立與衝突視為歷史的必然。甚至那艘以滅亡的印第安部落名稱命名的“裴廓德”號捕鯨船,也是隱喻“死亡與決鬥”。這艘“用它獵逐到的敵人的骸骨來打扮自己的船隻”,竟是用花白的鯨骨打造的。
這些描寫和敘述不僅將大自然惡魔化,而且不可緩解的仇恨壓倒了一切。仇恨的對象具體而明確,就是那頭出沒於大海中邪惡無比的白鯨,人與大海、與海中巨獸的對立和復仇情緒,已是箭在弦上不能不發。在此,人們不能不提出疑問,在真實的人類狩獵歷史活動中,某一種狩獵活動,在它的準備狀態,在其行動的前期階段,果真要在獵手的心靈中灌輸和強化對所獵取對象的恐懼情緒,直至把這種情緒引向仇恨嗎?這是容易被閱讀者忽略的常識性問題。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作家在這裡明顯進行了有意的歪曲和改寫,其中隱含了作家寫作的深層動機和目的。閱讀和了解人類學家所記載的狩獵部族習俗,我們將會發現,無論在印第安部落、還是在愛斯基摩人中,無論在非洲和亞洲曾以狩獵為生的原住民中間,他們與獵取對象的接觸或遭遇,更多的是欣喜,同時伴隨著久遠的敬畏(類似的場景,還能從美國電影《與狼共舞》所復原的印第安部落習俗中看到片段)。假如某個獵手對某種獵物有了怨恨,不管他是部族頭人還是首領,都不會把個人的怨恨提升為整個部族的仇恨,那將引發瘋狂的濫殺,或退而避之,全部族選擇遷徙之路。但這勢必危及群體的生存,甚至毀掉整個部族的生計。為此,我們不能不追問,麥爾維爾是否犯了常識性錯誤,將他所描述的獵手對獵物的仇恨當成人類固有的、原發的、普遍化的共通現象?這裡更可能的是,作家並不只是簡單地犯下常識錯誤。
探究其源由,根本原因恐怕還在於麥爾維爾所處社會環境的變化,這變化是前所未有的、來勢洶洶的、難以抵擋的。1851年前後的那一時段,一隻看不見的大手將歷史折為兩截:被翻過的那一頁,無論其多么漫長(包括所謂封建社會),從總體上說人類對大自然取一種敬畏的態度,在經濟生產和社會生活中都是維持低限度生存水準,以同大自然保持相對協調;翻過的這一頁,是以“資本和利潤”為推動力的歷史新開端,征服和占有大自然成為它的題中應有之意。美國心理學家弗羅姆在他《占有還是生存》(1976)一書中對此有過深刻的論述,他認定“十八世紀的資本主義逐步地發生了一種深刻的變化,經濟行為與倫理學和人的價值觀念分離開來。”他認為資本主義已是“一個有著自己的動力和規律的運動著的系統”。他分析了重占有和重生存這兩種不同的生存方式,追溯其歷史淵源,從中得出的結論是:“這兩種生存方式的區分以及愛活物和愛死物這兩種不同形式的愛,是人類生存的至為關鍵的問題。”毫無疑問,麥爾維爾全身心地沉浸在類似於“愛死物”的那樣一種衝動中,他竭力渲染人與大自然的對立情緒,將這一情緒引向仇恨。這種仇恨一旦合法化,就能為那些追逐利潤的人們,為貪婪得發瘋的資產階級,為整個資本主義體系隨之而來的在更大的海域、在更廣闊的大自然中,進行更瘋狂的屠殺,無休止的占有,找到了無所顧忌的行動口實,清除了征服者的心理障礙。
“征服和占有”確實是1851前後那個時代的大主題,麥爾維爾緊緊地抓住了它,又在《白黥》寫作中占有了它。
《白鯨》為讀者提供了這樣一段有趣的場景:亞哈船長一隻手抓著護桅索,一隻手高舉著一枚西班牙金幣,口中高喊著:“你們隨便哪一個給我發現這條白鯨,就可以拿到這枚金幣,朋友們!”在大海中,在航船上,以西班牙金幣懸賞第一個在桅桿上發現獵物的人,這樣的情景令人眼熟,肯定在哪裡發生過。它與某一段歷史,某位聲名顯赫的征服者有關。查一查,《哥倫布航海日誌》中就有類似的記述,那應該是1492年10月至12月的某一天,哥倫布乘“平塔”號探險船航行在大西洋上,他就是以同樣的姿態,同樣的口氣,以西班牙國王的名義宣布:第一個在桅桿上發現陸地的人將得到賞金。這是歷史的照搬和刻意複製嗎?究竟是麥爾維爾無意中設定了這一情節,還是因為大海和航船等相似的場景,使他下意識地套用了當年殖民擴張時哥倫布的焦慮?這一時難以認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兩個發生於不同時代的故事,既然使用了相同的情節,必然在某些方面有內在的聯繫:主人公(或當事人)意識到征服和占有是他此行的惟一目的,意識到金錢所具有的無法抗拒的魔力。從這富有象徵和隱喻色彩的情節中,讀者或許應該不難找到這樣一種聯繫:在麥爾維爾的潛意識中,哥倫布,或這一類人是值得效仿的楷模:他要做一樁大事情,他要完成有一個大發現,他要征服一個大目標。這征服欲,也就是弗羅姆所說的“愛死物”的欲望。這一欲望通過麥爾維爾所虛構的人物和故事一點一滴地表露出來。
這裡要特別指出,在《白鯨》的整體結構中,麥爾維爾還為表述這一欲望(也是為了迎合某種社會欲望)專門設定了足夠的敘述空間。這表現於:在故事的敘述過程中,作家再三再四地中斷敘述,造成敘述的間隔,在這些間隔中插入大量的非敘述性文字。而這一堆堆插入的文字如贅生物,明顯地使這部作品顯得臃腫而龐雜。有意思的是,《白鯨》結構上這種臃腫和雜亂,反被一些評論家認為具有知識的含量、歷史的厚度,稱其為捕鯨方面的百科全書。然而,這樣的評價忽略了這些插入的非敘述性文字其實另具功能,另有意義。在麥爾維爾的心目中,它們與小說中的敘述性文字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這也是顯而易見的。
麥爾維爾在“鯨類學”章節中,有意展示了他所掌握的有關鯨類的豐富知識,不僅將不同的鯨進行分類描述,還在描述其形態和習性的過程中,指出哪一種鯨的“商業價值又是最高的;因為它是人們能夠從它身上獲得貴重的東西,即鯨腦的惟一動物”;從哪一種鯨的“嘴巴里所提煉出來的芬香可口的油是極其名貴的,是珠寶商和鐘錶匠所竭力搜求的東西。”他出示收集到的資料,還談到獨角鯨的角,聲稱在古代它是被“當做抗毒的靈劑的,因此,它的製劑售價很高。”但有關這種獨角鯨的信息少之又少,只有在1576年的文獻中有段記載,那是英國的馬丁·弗羅比歇爵士探險歸來,將一隻獨角鯨的角獻給了伊莉莎白女王。至於鯨類的食用價值,細心的作家並沒有忽略,他在“做菜的鯨”一章中津津有味地談到,300年前,法國就把“露脊鯨的舌頭當做一種珍餚美味,而且價格賣得非常高。”說到小抹香鯨,“把它的腦髓當成一樣上等菜。用一把斧頭,將這種精巧的腦殼敲開後,肥肥白白的兩大爿就折裂開,然後把它們和著麵粉,煮成一種最惹人喜歡的食品,味道之芬芳,有點像小牛腦……”
很明顯,作家在這裡是向一大批為數眾多的隱形讀者訴說。這批讀者對獵取和屠殺沒有興趣,他們不願自己的雙手染上血跡,但他們卻有很高的消費趣味,有很強的好奇心,他們的關注點集中在珍希物品上。為了滿足這些隱形讀者的特殊口味,麥爾維爾被“資本和利潤”浸透過的商品意識已溢於言表。
從這一角度閱讀“割油”、“絨毯”、“海德堡大桶”、“龍涎香”、“手的揉捏”、“煉油間”等章節,從那大段大段工廠化操作的描述中,被牽著鼻子繞來繞去的讀者終會發現,原來這裡談及的,才是遠洋捕鯨的真實目的,它與金錢和利潤直接掛鈎,它是捕鯨、獵鯨、屠鯨的原初動機,與所謂的“復仇”和“仇恨”根本就沒有什麼瓜葛。在這條軌道上還談什麼正義與邪惡!捅破這一層窗戶紙,讀者或許有上當受騙之感。特別是在“抹香鯨頭——對比圖”和“露脊鯨——對比圖”這兩個章節,麥爾維爾引領讀者以占有者的姿態把玩手中的獵物,他觸摸鯨的唇、舌、須,把玩鯨的頭顱,將鯨的“整個頭當成一隻大提琴,而那些個噴孔,就是大提琴的聲板上的壁孔。”他細細地觀賞鯨“頭頂上的奇特、隆起、雞冠形的覆蓋物——這種碧綠而纏來纏去的東西……”他翻看鯨的牙齒和嘴巴,“這隻嘴巴真是多么漂亮雅致呀!從地板到天花板都有鑲里,或者不如說是用一層白色薄膜裱褙的,光輝閃爍,宛如新娘穿的緞子。”這情景恰如一隻老貓把玩爪下的小老鼠。按照這一思路,亞哈船長儼然是為正義而行動的悲劇性英雄,他在思想與行動上與《聖經》中的英雄神話、英雄人物一脈相承。在這篇短文里,不便討論基督教早期自然觀的利弊得失,引人注意的卻是麥爾維爾為把亞哈船長、甚至將整部《白鯨》同基督教神話傳說聯繫起來的種種努力。他在《白鯨》臃長的引文里,例數聖典中有關“巨獸”、“大魚”、“大鯨”的記載,借用神話寫作的方法,將亞哈船長裝扮成半人半神的形象,他的仇敵也被賦予某種超自然的力量,形成了虛擬性敘事與神話性虛擬兩種表述方式相互交融的敘述策略。這種寫作策略亦虛亦實、亦神亦鬼,容易使閱讀者產生類似服用迷幻藥那種虛實顛倒的幻覺。亞哈船長一出場,就像“一個剛從火刑柱上解下來的人,一條細長的、青白色鞭痕似的東西,像根線一般從他那簇灰發里蜿蜒而出,直順著他那焦黃色的半邊臉和脖子而下,消失在衣衫里。”
作者並不點明造成這副傷殘面孔的直接原因,而是引導閱讀者按照他的暗示去想像。作者勾畫了亞哈船長半倚半站的輪廓,強調的卻是他的那條殘腿,告知讀者它是用“抹香鯨的顎骨加以磨光修整做成的”,省略了造成這位捕鯨船長傷殘事件的緣由。將一個飽受傷害的形象推到讀者面前,使讀者沒有機會思考那樁事件的原發過程:究竟是獵手攻擊獵物在先,還是傷殘了的獵物被動反撲在後?在這裡,一個前提,一個必不可少的獵取和占有的動機被悄悄地掩蓋了。那頭大鯨變成了天生的惡魔,它成了捕鯨手的“天敵”(進而也就成了人的天敵)。而這位受傷害者所有的仇恨,所有的復仇行動因此變得正當,變成情理之中的事情。作者輕鬆地滑過了對那頭大鯨,對大海,對整個大自然恐懼和仇恨起因的解釋,以純粹的復仇掩蓋了一切,掩蓋了遠比宰殺一頭惡獸更為實在的圖謀。同時,小說為亞哈的瘋狂和偏執,為那些同他的行為相類似的舉動,找了可辯解的理由:“他對於白鯨的報復心理可能會多少擴大到一切抹香鯨,他越多殺巨獸,就越增加機會,因為這樣一條條地殺下去,最後的一條鯨就會是他所要獵擊的可恨的鯨了。”
這是推出亞哈這一形象的圖謀所在,也是這一形象的功用和價值所在。無論作者怎樣遮掩,這一人物顯然是為“擴張和征服”的目的塑造的,他具備這一目的所需要的一切特徵:他頭腦中只有一個目標,胸中翻動的只是一種情緒:他要徹底毀掉那頭鯨,哪怕追殺到地獄的盡頭。他成了馳騁於大海之上無所畏懼的超人,他是“船上的可汗,海中的之王,也是大海獸的太君”;他成了力量的象徵,“施行一種隨心所欲的霸權”;他是以自我意志為中心的旌旗手,不顧“裴廓德”號船員的生死,行為完全被所謂的“鬥志和意志”所支配。這位與古代君王同名的捕鯨船長,最終以三天三夜的搏鬥,完成了英雄的征程,按照作者的設計以殉道的方式與白鯨一道沉入海底。至此,這部虛擬作品釋放了全部能量,把緊張、恐懼、仇恨、復仇的極端化情緒塞進了讀者的記憶,進而成為長期存在的公眾形象記憶的一部分。不管人們喜歡還是不喜歡,亞哈船長最終成了一尊在大自然面前不負任何責任,毫無敬畏和懺悔之心的冷麵偶像。在後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一形象助長了在大自然中無所顧忌、瘋狂的行動,影響了這一行為向更大的範圍蔓延。這一點,人們可以從1851年之後的那一段歷史,從整個資本主義體系在陸地、在海洋,肆無忌憚的擴張中,從陸地生物和海洋生物大量滅絕的境況中有所感悟。
麥爾維爾確實捕捉到了一個大目標,他為早期資本主義對待大自然的態度,勾畫出大體輪廓,也預示了其未來。麥爾維爾在《白黥》所拓展的母題以及相關的氣氛、基調和人物,在後來的文學和藝術發展中被不斷地因襲和複製,一個多世紀以來竟然潮起潮落,從未停歇。直至20世紀中葉,美國的電影公司還推出與《白鯨》相類似的海洋恐怖故事,它就是影片《大白鯊》。無論從什麼角度看,《大白鯊》都是《白鯨》的現代複製版。我相信,類似的敘述性作品今後還會陸續問世,只不過它的背景很可能不再僅僅是海洋,而是漫無邊際的地球外層空間。
可以說,這就是《白鯨》寫作的謎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而言,無論它是一本好書,還是一本“壞書”,已是歷史的一部分,成為支持資本主義體系的中心話語的重要部分,與當今人們的生活緊密相連,與人類的未來生死攸關。將1851年的麥爾維爾與資本主義體系捆綁在一起,進行批判性思考,有如翻弄一本陳年舊帳,但只要能給眼下被生態環境問題困擾不安的人們,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就是值得的到底表現了一種什麼心理?與捕鯨手的心態(無論怎么說《白鯨》還是以捕鯨為主線)是否相符?我們不能不有所質疑。從人類學家泰勒、弗雷澤的專著中不難發現,狩獵部族獵獲之後通常是以敬畏的心情撫慰自己的獵物,安慰它,討好它,並以多種方式為自己的行為開脫、謝罪,這不只是部族成員自覺履行的習俗,而是他們自然信仰的一部分,同他們的生存方式合為一體。這樣的習俗在亞洲、在中國的北方,在西伯利亞的密林中,一直延續到20世紀60年代。如今,在世界某些邊遠地區的部族文化中仍然存留著。美國作家海明威在他的《老人與海》(1952年)中,就以令人信服的細節描述了老漁民與一條大魚搏鬥的經過,其虔誠、敬畏的心境和獵取大魚後的失落感,給人以刻骨銘心的記憶。顯然,麥爾維爾清楚地意識到他面對(或者說他感興趣的)的是什麼樣的讀者:這是一個新興的強力集團,是特殊群體,這一群體的行為心理特徵早與傳統相悖,特別在對待大自然、對待自己占有物的態度上,同古老的傳統有了本質別。
回到1851年,回到麥爾維爾和他的《白鯨》。雖然麥爾維爾在他的小說的非敘述性章節中,塞進了大量浸透和渲染了占有的快感,也就是“愛死物”的快感的文字,直接表述了帶有資本主義原始資本積累時期強烈特徵的價值觀念,不過這畢竟是構成小說的次要結構因素。麥爾維爾的主要貢獻是塑造了一個經典的人物形象亞哈船長。從《白鯨》問世以來,如何看待麥爾維爾筆下的亞哈船長,一直是人們爭論不休的話題。1988年出版的《哥倫比亞美國文學史》,對亞哈船長給予很高的評價,在談到這一人物給閱讀者帶來的歷史性聯想時,認為亞哈的對手白鯨,是“一條‘約伯的鯨’,是和那些原始的傳說中的惡龍和海怪同屬一類的,是那些肆虐於創世之際的混沌的力量象徵;而亞哈則是柏修斯聖喬治式的人物,自願擔當起救世的重任,去實現《以賽亞書》中的預言,去‘屠殺海里的惡龍’。”在這樣一個神話的映照下,亞哈還是“一位十九世紀的思想家。”
主人公亞哈船長和白鯨莫比·迪克是一對尖銳的矛盾,這個矛盾集中代表了人類與自然界的強烈的衝突。用我們關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來衡量,這個衝突的發生是客觀的、必然的、不可迴避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的一個非常形象化的體現。亞哈船長是人類在自然面前的代表,是人類派來征服自然的。他是普通的人,卻有著普通人所沒有的堅毅剛強和不為名利所動的種種美德,但同時,在他的身上我們還發現了瘋狂、自私、剛愎自用等種種劣跡,使我們對這一形象產生了全面立體的認識。從他的美德看,他近乎神明,讓人信奉和激動不已;從他的陰暗的一面看,他又越來越接近莫比·迪克而成為了一個惡魔,讓人感到可憎又可怕。正因為如此,亞哈船長才是一個真實而強大的人,只有他才能完成人類所賦予的剿滅白鯨的使命。對於亞哈來講,這使命是神聖的,是歷史性的。人類征服自然的過程是由無數個剿滅白鯨一樣的過程組成的,每一個過程都有一個亞哈作為領袖。這領袖非亞哈莫屬。因為亞哈既強大威嚴得像一個神,又確實是一個人。人類不可能依靠神力來征服和改造自然,那只是被稱作神話的美好願望。亞哈擔起了進擊自然的使命,它贏得了所有勇敢的人的尊敬和愛戴,他招致在自然面前縮首縮腳的懦弱的人的恐慌甚至憎恨。於是,人類自身的矛盾產生了,並且一步步加劇,僅次於人與自然的矛盾。人類在征服自然的過程中,必須解決好內部的矛盾,必須克服自身的種種弱點,只有這樣,才能在與自然的較量中獲得成功。
亞哈船長剿滅白鯨的過程包括了以上種種的因素。“裴廓德號”是人類社會本身的一個高度概括,是那個年代人類狀態的一個縮影。亞哈船長剿滅白鯨的過程是人類征服自然的過程中的一個濃縮,是無數次殊死鬥爭中的一次。白鯨莫比·迪克是自然的代表,當然它也是自然陣營中最傑出的代表。莫比·迪克是一種自然力量的象徵,是同樣強大的自然的一種具體體現。自然由強大的莫比·迪克和無數個平庸的其他組成,正像人類由強大的亞哈和無數個平庸的斯達巴克、斯塔布和弗拉斯克組成一樣。自然是豐厚和大度的,它是人類的依靠,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寶庫,是人類的衣食父母,失去了它,人類將不復存在。自然是吝嗇的,它從來都不主動給人類什麼,人類從它身上得到的一切,都是靠著自己索取甚至掠奪而實現的。所以,人類搞不清自然究竟是人類的恩人還是仇人,還是時而是恩人時而是仇人,這一點,恐怕它自己也搞不清楚,因而才如此的矛盾重重。但是,僅就大鯨而言,自然和人類的衝突只可能是你死我活的,因為,人類行為方式在大鯨的身上只體現出對自然最殘酷和最無道的一面,同樣,大鯨所回報給人類的也只有殊死的反抗和陰險的報復。
整體而言,《白鯨》這部小說具有典型的莎士比亞戲劇的特色,每個人都可以對這部作品做出不同的見解。有人將白鯨看作是原始的自然力,也有人認為它是人類無法抗拒的命運的象徵。有人認為亞哈是一個惡魔,置船員生死於不顧,也有人認為他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早期的讀者可以從《白鯨》中看出作者的叛逆精神,不滿生活的重重束縛。後來的評論家則從《白鯨》中看出麥爾維爾的偉大想像力。亞哈這個人的形象留給了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如何界定他的象徵意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不可否認,他的形象象徵了正處於上升階段的美國社會。

手法

哥德式
《白鯨》中的哥德式自然書寫表現了麥爾維爾對美國19世紀中期自然生態惡化的憂慮意識。曾經為捕鯨手的麥爾維爾在資本主義大規模捕鯨經歷中看到了自然生態的惡化,親眼目睹了人類對海洋自然資源的瘋狂掠奪與破壞,麥爾維爾把這種帶有集體意識的個體體驗通過在《白鯨》中的哥德式自然書寫,使讀者感到更加的震撼和深思。在《白鯨》中,猶如地獄般的“可怕的街道”、紀念死亡水手的“淒涼的石碑”、發出超自然悲鳴並且啄吃鯨屍的“貪婪鳥群”、陰鬱天空中的狂風暴雨、發出“聖光般”的雷鳴閃電、套住“魔鬼般瘋狂”的亞哈脖項並致他於死命的捕鯨索等與《聖經》原型有關的隱喻性描寫;令人“沉悶和困惑不解”的陸地、“冷酷惡毒”“大壽衣似的”的海洋、“兇殘、刁滑和惡毒”的白鯨,並且在其白色“最深層的意義中,卻隱藏有一種無法捉摸的東西,這種東西在靈魂中所引起的驚恐不亞於鮮血般的猩紅色”;《白鯨》第六十六章“屠殺鯨魚”、第六十七章“割油的艱辛”、第九十六章“煉油間的鬼影”等多個章節中明顯帶有作家內心精神體驗的哥德式自然書寫,使讀者感受到麥爾維爾對當時自然生態世界的哲學思考,感受到自然生態的恐怖、惡化和與人類的對立,反映了麥爾維爾強烈的生態憂慮意識。
麥爾維爾在《白鯨》中的哥德式自然書寫表現了作者對美國19世紀人類社會自身道德文明的憂慮。從文本中我們可以看出麥爾維爾所描述的惡劣的生態狀況根源於人類社會的貪婪,它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後天在與人的對立過程中形成的。小說中,人類對自然的破壞是瘋狂的。亞哈追尋鯨魚已經超越了人類正常利用自然的目的,他的“病態式的”瘋狂復仇心理是對自然界存在的終極挑戰,表現了麥爾維爾對人類自身道德文明的強烈質疑。載著各色人種水手的“裴廓德號”捕鯨船(船名是麥爾維爾取自一個已經滅亡的美國印第安部落的名字)象徵了這個世俗的社會。在超過以正常利用自然為目的的追尋中,亞哈死了,船上的人都死了,白鯨身受重傷不知死活,只有作為起到類似《聖經》中信使作用的“我”(以實瑪利)活了下來。文本中的“我”是內在敘述者,也是作者想像中的產生在現在或未來“期待視域”中的“隱性讀者”。這種如沃爾夫岡·伊瑟爾所稱的“隱性讀者”存在於一種更高視角層次,意味著只有明晰文本中自然與人類命運的人才能得到上帝拋下的“棺材救生圈”的“救贖”。麥爾維爾在《白鯨》中通過與《聖經》中先知同名的人物以利亞之口對“貪婪的”人類發出的預言式死亡警告,表達了作者對人類社會當時道德文明與未來自身存在的擔憂,表明了作家本人對人類社會“本體存在”意義的質詢。
麥爾維爾在《白鯨》中的哥德式自然書寫所表現出的對自然生態和人類社會文明的憂患意識,歸根結底是作家試圖構建美國民族文化、表現美國民族文學自決的一種責任意識。
值得一提的是,麥爾維爾在文本中對以鯨魚為代表的海洋進行的哥德式自然書寫也是呈百科全書式的。《白鯨》極其詳細地敘述了鯨魚的各個方面,如鯨魚的種類、鯨油的種種用途、鯨魚的精細構造以及如《聖經》《失樂園》等各種歷史文本與文學文本中對鯨魚的記述。麥爾維爾的這種科學化的對鯨魚百科全書式的哥德式書寫,表現了麥爾維爾對人類與自然關係的一種深層思考。
象徵
《白鯨》這部小說總計135章附一個“尾聲”,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42章,主要描述捕鯨航海冒險的刺激、神秘的預言向捕鯨人的挑戰;第二部分包括43至106章,敘述捕鯨船上的豐富生活;第三部分包括107至135章,展示了亞哈船長和“裴圭亞特號”捕鯨船的悲劇結局。整部小說條理清晰,情節並不複雜。但是作為麥爾維爾的代表作,《白鯨》並不是表面所呈現的那般簡單。這部小說的象徵意義在於:白鯨是大自然殘暴的象徵,也是世界上不義和兇惡的象徵;亞哈則象徵著反對兇惡、殘暴統治的戰士。小說既描繪了捕鯨水手的悲慘生活,也說明了依靠捕鯨而繁榮起來的城市是靠捕鯨人的屍體建立起來的。
亞哈
作為全書的中心人物亞哈船長的命運和結局是人生的悲劇。麥爾維爾描寫他的複雜的內心世界,把他描寫成一個魔鬼式的人物,他代表了人類意識中邪惡和黑暗的部分的象徵。他的所作所為不是以理性和道德為原則,而是被本能衝動所左右,這就必然要釀成悲劇。亞哈從他的狹隘心理出發,認識白鯨咬掉他的大腿是出於一種險惡用心,是蓄意與他為敵。因此,他必須要與這條孽鯨決一雌雄,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為了復仇,他可以違背船主的利益私自追殺白鯨;為了復仇,他不惜重金懸賞,花言巧語蠱惑人心;為了復仇,他採用威脅逼迫的手段讓全船水手絕對服從他的意志;為了復仇,他甚至置全體船員的性命於不顧,孤注一擲,一步步走向他命運的歸宿。麥爾維爾旨在告誡世人一定要有理智和良知,不要被盲目本能沖昏頭腦;一定要按大自然的規律和意志辦事,不要讓人性中惡的一面衝破理性的大堤。否則等待他們的只會是像裹屍布一樣的滔滔無盡的大海和沉沒在海底的亞哈和他的裴廓德號。
莫比·迪克
麥爾維爾十分擅長運用象徵手法來演繹故事,刻畫人物,抒發感情和表達見解。在《白鯨》中,有許多複雜和晦澀的象徵,是作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說成功的一大要素。比如白鯨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象徵,代表了不可理解的大千世界和不可探索的宇宙奧秘。它是智慧、美、力量、狡詐、暴虐和毀滅的綜合化身,是令人敬畏的宇宙之謎。麥爾維爾在寫《白鯨》這部小說時,賦予白鯨一個響亮的名字,白鯨的名字叫莫比·迪克。在這部小說里,這個名字是傳奇色彩的化身,在以實瑪利的眼裡,白鯨不僅代表著浩渺無邊的宇宙,同時代表著現實生活中一些殘酷的現象;在船長亞哈的眼裡,它卻是一個傷害自己生命的仇人;在異教徒的眼裡,它是一條十足的怪物;而在瘋子迦白列眼裡,它搖身一變,瞬間又成為神的化身。在小說家的描繪之下,莫比·迪克不僅有如山峰一樣龐大的身體,這樣龐大的身軀使人望而生畏。在大海這個寬大的搖籃里,莫比·迪克時常在裡面翻滾,施展出使人膽顫心驚的無比威力,同時,也使得很多捕鯨者為此付出自己的生命。在捕鯨者的航海曆程里,白鯨隨時都有可能出現,甚至會在相同的一個時間出現在不同的地方,堪稱神出鬼沒,它那變幻莫測的真相使人捉摸不定,甚至連妖魔鬼怪都對它束手無策。因此,在人們眼裡,白鯨是神的化身,普通的標槍對它根本起不了絲毫作用,即便捕鯨者在它身上插滿鐵槍頭,它仍可以泰然自若地在大海里瀟灑地游來游去。
作者之所以這樣描寫白鯨,在於對白鯨賦予一定的象徵意義。在作品中,白鯨成為一股無法征服的神秘力量,也可以說,白鯨是人類惡的象徵,這個惡,卻又包羅萬象,不僅包括使人覺得心煩氣躁的事物,還包括一切神魔鬼怪,而這份惡,卻又被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凡此種種,都可以看作是白鯨的化身。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白鯨所象徵的正是資本主義在生產的過程中,和生產者所發生的相互之間的那股無形的力量。而白鯨在文中,既無法被人們所理解,但同時又擁有龐大的威力,這同樣可以看作是對資本主義的一種真實反映,對於資本主義,作者既感到無法理解其意義,但對其的地位又心存恐懼,表達作者對所處這個時代的人們命運的憂患意識。除此,作者又把白鯨賦予神的象徵,例如對白鯨所進行的詳細描繪,使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把白鯨看成是大自然的化身,而人類追捕白鯨,無異於是在對大自然進行掠奪,而過分的掠奪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價。
裴龐德號
在這部作品裡,捕鯨船是一個很重要的道具,捕鯨船的名字叫“裴龐德號”,而作者取這名字,並不是信手拈來,而是經過了精心的布局,使得這艘捕鯨船蘊含一定的象徵意義。裴廓德號象徵沉沒和死亡。裴廓德原為美國康乃狄克州東部一個瀕臨滅絕的印第安部族,麥爾維爾以這樣一個行將湮滅的印第安部族為船名,一方面是要喚起世人對這一不斷遭受白人屠殺的部族的記憶,另一方面則預示了這艘捕鯨船最終毀滅的命運。亞哈則是在尋求宇宙真諦的過程中代表了人類意識中邪惡和黑暗的部分象徵,在受加爾文教教義影響至深的麥爾維爾筆下,無人能與神秘莫測的宇宙抗衡。因此亞哈以一己之力抗衡大自然的最終結果只能是導致他喪失理性瘋狂復仇從而與白鯨同歸於盡,葬身大海。
《白鯨》之所以能夠引起美國文壇的關注,並成為經典著作,與文中對象徵手法的運用是分不開的。在這部作品裡,作家麥爾維爾對船長亞哈、白鯨莫比·迪克、捕鯨船“裴龐德號”等,都賦予了一定的象徵意義,正是作家在作品中對象徵手法的廣泛運用,使得象徵的本體意義得到進一步升華,而所象徵的內容更是韻味深遠,令人回味無窮。從這部作品進行分析,再從作者所處的年代進行思考,可以看到《白鯨》所要反映的社會現實,而採用象徵手法對現實進行反映,使得這部作品不僅體現出美學價值,同時更充滿著藝術特徵,使作品的主題得到升華,從而成為一部意蘊深遠的經典之作。
捕鯨百科
《白鯨》是一部內容博大精深、形式豐富多樣的航海小說。它既有海上生活描寫和捕鯨百科知識,也有人物心理刻畫和生命哲理探索。它既是一部小說,也是戲劇和史詩,還有宗教布道和科學論文的成分。《白鯨》受現代讀者歡迎的主要原因不僅在於它生動細緻地展現了捕鯨的壯觀場面和過程,在於它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深刻挖掘以及對生活和命運的理性思索,也在於它嫻熟地運用象徵手法來表達作者思想和見解的藝術風格。《白鯨》首先是一部捕鯨史詩。它詳細描繪了捕鯨者的艱苦生活和工作,對他們在十分兇險境遇下的艱辛勞碌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並且還深情地為這些被稱為“社會渣滓”的人唱讚歌,稱他們為英雄、聖人、神明和預言家。作者還把捕鯨業譽為最偉大的事業,因為它不僅為資本主義發展增添了巨大的財富,而且捕鯨水手還是大自然的開拓先鋒。捕鯨水手們探索了地球上最荒僻和邊遠的角落,並且敲開了許多閉關自守國家的大門,為資本的輸出打前站並掃清了道路。捕鯨船就是船員的社會大學,教會他們怎樣生活,如何拼搏。麥爾維爾曾經宣稱,捕鯨船就是他上過的耶魯和哈佛大學,這無疑是對捕鯨者的最高嘉許。

作品影響

《白鯨》是其眾多作品中的典型代表,是全世界公認的世界文學名著之一。《白鯨》因描寫了海上航行和紛繁的捕鯨生活,而被譽為“捕鯨業的百科全書”。《劍橋文學史》稱之為“世界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海洋傳奇小說之一”。《白鯨》與福克納的《》、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一起被譽為美國文學史上的三大動物史詩。

作品評價

美國浪漫主義作家霍桑曾盛讚《白鯨》是“一部何等偉大的作品”。美國作家海明威和法國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加繆都十分推崇此書。許多評論家認為《白鯨》是“美國想像力最輝煌的表達”,而這部書也被認為“部分是戲劇,部分是歷險故事,部分是哲學探討,部分是科學研究,部分是史詩”。

作者簡介

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819年8月1日—1891年9月28日),19世紀美國小說家、散文家和詩人,與納撒尼爾·霍桑齊名,著名小說有:《泰比》《奧穆》《瑪迪》(合稱《波里尼西亞三部曲》)、《雷德伯恩》、《白外套》、《白鯨》、《皮埃爾》、《騙子》、《水手比利·巴德》等,短篇小說集《廣場的故事》亦被譽為經典之作。梅爾維爾生前沒有引起應有的重視,在20世紀二十年代聲名鵲起,被普遍認為是美國文學的巔峰人物之一。英國作家毛姆認為他的《白鯨》是世界十大文學名著之一,其文學史地位更在馬克·吐溫等人之上。
赫爾曼·梅爾維爾赫爾曼·梅爾維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