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燈

白花燈俗稱“點燈”“拜燈”。源於明清,流傳於粵西地區,在節令習俗中,民間自正月十三日起,到宗祠神廟去掛燈籠,十五日將燈提回掛於家門,稱為興燈。“燈”與“丁”同音。舊俗都想“人丁興旺”,便於元宵節在燈(丁)上大做諧音取意的“興燈(丁)”

白花燈專為慶賀和啟報嬰兒出生用。燈型男女有別,男莊重,女輕巧。凡有孩子正月初十前出生的人家,必須在來年或本年做備白花燈,農曆正月初十持燈拜祖及土地,然後掛於土地廟,還要做一種當地特色的米製品分發給本村同祖宗的村民,白花燈在元宵節時擎燈巡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花燈
  • 外文名:無
  • 俗稱:“點燈”“拜燈”
  • 流傳於:粵西地區
流源,風俗,白花燈巡遊,

流源

掛花燈起源於東漢時期,最初在正月十五(元宵節)掛燈籠的習俗,東漢明帝劉莊重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唐開元年間後,花燈便已植根於民間並廣為流行。
粵西地處嶺南邊陲,歷為被貶官員的流放地,與中原往來瀕繁,被貶於此的官員往往也帶來了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習俗,中原的花燈製作工藝和習俗隨之傳入。並為當地人所接受。經過不斷發展、粵西地區白花燈習俗得到不斷的延續、豐富和發展,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

風俗

粵西在年例前一天在家裡擺下“拜燈酒”,宴請親朋戚友。“上燈”習俗。過去只有生下男孩,才算添丁,民間裡凡生了兒子的家庭,等到第二年元宵節、下元節期間,都要到宗祠、土地壇處掛燈籠,此稱為興燈。以告示別人,家族中添了男丁。民間習俗中,凡是生了男孩的人家在村中祠堂或懸掛彩燈,舉辦隆重的開燈禮。向祖先獻上茶禮,一些地方會舉行燈會,會場上掛滿各家各戶送來的各式花燈,有 “新人燈”、“新屋燈”、“白花燈”等,花燈形態各異,富麗堂皇,一團喜氣。
白花燈繪製的花飾主要是白花,燈以竹篾、鐵線、絲綢、花邊、彩穗等為主要原料,配上各種襯色剪紙、圖案製作而成,造型美觀,富麗堂皇,著色鮮艷,男丁頂部多角形寶蓋,花燈重在手工,其剪紙、描繪方面比較注重,其燈蓋和燈芯等構造似走馬燈,女燈多用方口或圓口,中間凸肚,玲瓏纖巧。
花燈,往往都是一個地方民俗的載體,離不開祈福文化、節慶文化。保護花燈,離不開這些花燈承載著的文化和民俗形式,保護花燈首先必須要創造有利的條件讓民俗得以延續。保護花燈傳統文化首先要創造有利的條件讓民俗得以延續,而除了民俗,花燈本身還牽涉到製作工藝,製作工藝失傳了,花燈本身也無法傳承。

白花燈巡遊

信宜鎮隆白花燈精美的造型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男丁頂部多角形寶蓋,花燈重在手工,其剪紙、描繪方面比較注重,其燈蓋和燈芯等構造似走馬燈,女燈多用方口或圓口,中間凸肚,玲瓏纖巧,多以竹篾、鐵線、娟、絲綢、色紙、玻璃紙等為主要原材料,配上各色剪紙、圖案製作而成。
白花燈有大紅燈籠、宮燈、走馬燈、彩燈、動物燈、花鳥燈、瓜果燈、龍鳳燈、水族燈、水桶燈、鼓燈、花籃燈、蘿蔔燈等,燈上飾以白色花。大燈配有幾隻小燈,花燈色彩鮮艷,形態栩栩如生。蘊含著工藝、文化、科技和美學價值。
自古以來,人們給花燈及各種燈會賦予濃厚的人文內涵,反映出濃郁的鄉音、鄉情、鄉風、鄉俗,表現了粵西人民審美需求,具有保護、發展、研究、觀賞以及旅遊開發的經濟價值。
白花燈在元宵節時擎燈巡遊,稱為道燈,由各添丁戶兒派出人員(一般是兒童)擎燈跟隨舞獅隊後巡遊,白花燈上圖案中,除寫祝福語外,還寫某某府添丁之喜,生女孩寫某府玉勝之喜。
正月十六舉行同樣禮儀一次,稱為圓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