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年例

信宜年例

年例,是以游神擺宗台(有的地方叫擺醮)為核心並伴隨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性祭祀活動,其主旨是敬神、拜祖先、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廣東省信宜市位於雲開大山與雲霧山脈之中,有條鑒江,向南匯涓涓細流再折東歸於大海,鑒江流域的土地上,盛行著一種新春慶賀方式,當地稱之謂年例!

粵西年例中,信宜年例又與眾不同,這主要是山區與河谷平原生活方式不同,信宜年例受古俚僚文化習俗影響,至今遺風依存,年例的飄色、春牛舞、白花燈巡遊、八音、人班戲更是粵西獨樹一格,與相鄰縣市不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信宜年例
  • 類別1:起年例
  • 類別2:正年例
  • 類別3:年例尾
年例概述,“起年例”:,“正年例”:,“年例尾”:,年例飄色,年例人班戲,年例木偶戲,年例八音,年例白花燈巡遊,年例新圖醮會,年例春牛舞,

年例概述

年例,是以游神擺宗台(有的地方叫擺醮)為核心並伴隨各種民俗文化表演節目和宴請親朋好友而開展的群體性祭祀活動,其主旨是敬神、拜祖先、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信宜年例特色項目---飄色信宜年例特色項目---飄色
光緒《信宜縣誌 》 卷一 輿地誌十 風俗載:“元宵,城市家懸彩燈,親朋聚賞蕭鼓,歌謳之聲達旦。多於是月鄉儺,名曰年例。”
《茂名市志》載:“‘年例’唯粵西鑒江、羅江兩江流域的村落所獨有,清代已十分流行。‘ 年例’是當地民間祭祖、游神、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的活動”。光緒《茂名縣誌·風俗》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曆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
地處鑒江流域的信宜,年例之風一般在鄉村舉辦居多,並且多集中於鎮隆鎮和水口鎮(信宜市管轄的城鎮)等偏南地區,但近年來有向城市蔓延的趨勢,在城南地區會根據自身經濟情況選擇舉辦年例的排場。舊時,年例一般維持三天以上.第一天叫“起年例”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後一天叫“年例尾”。
信宜年例特色項目--春牛舞信宜年例特色項目--春牛舞

“起年例”:

以雞、豬肉、魚做成一副“三牲”,擺在一起供神,稱謂“擺醮”。敬神、祭祖、祭禮社稷是起年例的主要流程.在過去被視為“年例”的重頭戲。晚上還會有許多其它的節目,如木偶戲,舞獅,看儺戲,放煙花等等。

“正年例”:

早上神出遊巡門,如果村子很大,神就要從早都晚不停地巡門,繞著村子,敲打鑼鼓,驅趕過去的不如意,祈禱好運的降臨,保佑村民的平安。游神過後便開始準備筵席,這天主人還會邀請諸多朋好友,開懷暢飲,看大戲、看木偶戲、看飄色熱鬧非凡。

“年例尾”:

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敬神,火燒紙,神回廟,晚上巡遊,白花燈游、舞獅、舞龍,年例也就此結束。
年例更是讓人們感受到了生活的愜意和休閒,過完年例之後,人們也才會慢慢從喜慶中帶著祝福開始一年新的工作。年例是當地獨有的,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至於慶祝的形式,也表現出了鄉村人的淳樸、厚道、熱情、樂觀的精神狀態。

年例飄色

信宜飄色流傳於鎮隆鎮。分布區域主要是在鎮隆地區,其中有:鎮隆躍進街、解放街、前進街、八坊村、北畔、鎮隆開發區、水口鎮、北界鎮等地方。活動多的地方有:鎮隆、市區、東鎮鎮、大木垌、新里垌等附近地區。
信宜鎮隆獨有的十八飄色信宜鎮隆獨有的十八飄色
信宜鎮隆古城飄色是民間藝術的瑰寶,已有近三百多年的歷史。它在華夏悠久歷史中,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戲劇人物,通過生動人物的表演,反映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風俗、情趣和審美觀,表現了粵西地區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研究鎮隆古城將是研究粵西地區文化、風俗的一種極好方式。
飄色是廣東民間一種流動舞台上的戲劇造型藝術。通常由兩三個小孩在板上扮演神話故事或歷史傳奇中的人物及場面,由四個人抬著緩慢行進,同時還有八音鑼鼓隊奏樂伴隨,供人觀賞。《廿載繁華夢》第二回:“先定下 佛山五福、吉祥兩家的頭號儀仗,文馬二十頂,飄色十餘座,鼓樂馬務大小十餘副。”
飄色是中國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所謂飄色,是由三至四人推著一張長約二米、寬約一米,高約零點八米的色台,色台上凌空飄起造型各異的人物或動物,僅靠一根看不見的色梗支撐,猶如騰雲駕霧般展現在人們面前,這樣巧奪天工的畫面令人稱奇嘆服。信宜鎮隆獨有的十八人大型高難度飄色,以其飄體龐大、氣勢磅礴和栩栩如生讓人嘆為觀止,被中國民俗專家讚譽為中國民間民俗藝術一絕。

年例人班戲

宋代《太平寰宇記》卷之百六十三中談到竇州信宜縣風俗時載:“谷熟時里閈同取戌日為臘,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會作歌。”以求“驅邪除惡,物阜民安”人班戲由古儺戲發展而成,娛神娛己.是年例的重要項目.
人班戲人班戲
清.光緒<<信宜縣誌.輿地誌>>記載:“迎春.裝戲劇鼓樂,迎土牛於春牛亭,士女縱觀為樂.”
信宜人“裝戲劇鼓樂”“演戲迎神”的習俗。促使人班戲的發展,所謂“人班戲”是指少至幾個人,最多十幾個人組成的鄉土粵劇小班子,使用簡單的道具,搭建簡單的戲台,用富於人情味的鄉間俚語表演。
“人班戲”由“地堂戲”發展而成,由於是表演給神看的,以討得神的歡喜,便承了“地堂戲”滑稽, 幽默的表演特點。表演形式分為演、唱、逗幾方面,風格詼諧活潑,富於地方色彩和田園風味,並在演出過程中即興穿插祝詞賀語以觀眾開心。人班戲,借鑑粵劇藝術角色行當分為“三臉”(大花臉、二花臉、黑臉),“四淨”(小生、武生、老生、醜生),“五旦”(花旦、散發、色旦、梅香旦、少旦).唱腔藝術,保留以具有原始民俗特色的唱詞結構。基本上保留民用的七字句格式,也可根據劇情內容的需要加活動短句。音樂明快活潑,由長腔、變體板腔、小曲曲牌和鑼鼓譜四個部分組成。

年例木偶戲

信宜木偶戲俗稱“鬼戲”,其風格頗具粵西地方特色,其獨特古樸的唱腔,精湛的表演使許多觀眾流連忘返。演出時,藝人坐在幕後戲箱上,一手操縱木偶,一手敲打擊樂,一邊動作一邊伴唱,角色唱造吹打均由演出者一人全面操縱,藝人要使出渾身解數,兩手一面操縱木偶,一邊擊鼓鳴金,還模仿利用各人物不同聲調去說唱,“鬼戲”的唱腔已形成“木偶腔”獨成一派,均採用山歌曲調演變而成,曲詞採用七字句或十字句的韻文組合成句。如傳統戲<<薛仁貴>>中用山歌唱:“的人講我好誇張,三斗米飯未吃脹,阿嫂叫我幫起屋,用對禾桶去擔漿.”還有些藝人可隨編隨唱,這就是俗話說的“爆肚戲”。據說,有一個小班的藝人在年例(元宵節)演出時,忙亂中出錯了“傀頭”,觀眾大聲狂叫:“喂喂,出錯傀頭羅!”怎知,這藝人急中生智即時唱出:“你話出錯傀頭就出過,應出花旦怎知出著嘍羅。”!即時逗得觀眾們大笑不止.“鬼戲”的唱腔源於信宜山歌,而今信宜山歌又因“鬼戲”而廣泛流傳.
木偶戲木偶戲

年例八音

八音是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的最古老樂種之一,屬民間音樂。八音至少早在宋代就出現。因使用8 類樂器而得名,即:弦(二胡)、琴(月琴、揚琴、三弦)、笛(嗩吶)、管(長、短喉管)、簫(橫簫、直簫、洞簫)、鑼、鼓、鈸等.演出時由兩人也有多人抬著一架彩綢、花串、球穗、圖案等裝飾的鑼鼓亭,按打擊樂、管弦樂的順序,邊行邊演奏,曲調高昂洪亮,演奏時周而復始,旋律歡快,氣氛熱烈而流暢。其樂曲因場合不同而異。茂名地區的民眾喜歡在歡慶的節日請八音鑼鼓助慶,八音鑼鼓奏起,整個村莊完全沉浸在喜慶歡樂的氣氛中。做年例游神,自然少不了八音鑼鼓,它那歡快激昂的節奏振奮人心,使整個游神隊伍氣勢磅礴,讓人對神肅然起敬。游神時它一般跟在神的後面,它那“咚咚”聲源遠遠便可入耳,很多人根據鑼鼓聲的大小來判斷是否到自家擺醮的時候了。鑼鼓聲大了,證明游神的隊伍快到了,人們就趕緊把桌子搬出去,擺起供品,等著神的到來。每一年的年例,人們用鑼鼓迎來了神,又用鑼鼓把神送走,“咚咚”的鑼鼓聲足以讓神“感受”到人們對它的尊敬。
信宜年例
廣東茂名八音的資料,該資料寫著:“八音,一種吹打樂組合,由8人組成,有吹、擊、弦樂器。有固定的曲譜和曲牌,根據婚喪、祭祀或慶典要求選用。演奏時有規定的服飾,一般穿艷麗袍褂禮服,抬鑼鼓亭,按打擊樂、管弦樂的順序,邊行邊演奏,八音在清嘉慶、道光年間盛行於茂名信宜鎮隆地區,其中以德喬的最盛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授曾重登廣東省高州府茂名縣正堂,曾重登辭官返鄉時把八音也帶回家鄉福建省德化。

年例白花燈巡遊

俗稱“點燈”。源於明清,流傳於信宜鎮隆鎮,專為慶賀和啟報嬰兒出生用。燈型男女有別,男莊重,女輕巧。凡有孩子正月初十前出生的人家,必須在來年或本年做備白花燈,農曆正月初十持燈拜祖及土地,然後掛於土地廟,還要做一種當地特色的米製品分發給本村同祖宗的村民。白花燈在元宵節時擎燈巡遊。

年例新圖醮會

舊時,在信宜新圖地區(茶山、安莪、硃砂、旺砂、貴子、洪冠、平塘、合水、思賀、前排等鄉鎮),年初九、年初十有做醮的習俗,村民聚集於有神靈的山坡或草坪或田野上。該處有事前用竹排柵搭起架,其四面與中央掛上五長串鞭炮直垂地面。儀典:一是祭神。由醮會長帶頭燒香、即席宰殺公雞,用雞血拜祭菩薩,殺雞、豬祭神,祈求菩薩、鬼神保佑村民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有的村從羅定或廣西請有膽量、有雜技本領的師父“上刀山”。光著上身、腳板上刀山。每上一個刀級都要做一個驚險動作,上到頂端時,還要做一個令人驚心動魄的絕技。之後,又一級一級地踏著刀鋒下來。有時兩三個人同時上刀山。傳說這是顯示村民不怕鬼神,個個刀山敢上。
“過火海”。地上燒著一堆堆熊熊大火,師父光著腳板踩著火堆走過去(不能跨過)。傳說能上刀山、過火海後村民就會大吉大利,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做醮高潮,最為熱鬧的是搶炮。此時,五長串鞭炮齊鳴,驚天動地。鞭炮一完,立即有一個炮圈(鋼或鐵做的)飛起,男子漢即爭搶炮圈。
醮會規定:誰搶到炮圈,要回到廟堂跪拜菩薩,燒了鞭炮後才算勝利者。勝者能獲得醮會幾十擔稻穀獎賞。
再是菩薩巡遊。菩薩巡遊是醮會尾聲。 村民把廟堂所有菩薩(事先已移置醮會聚集點)抬著巡遊,聲勢浩大,少則五六百人,多則近千人參加。前面是醮會長老、醮會成員,跟著是八音隊、 鑼鼓隊、舞獅隊、羅傘隊、彩旗隊,中間是菩薩隊依次排先後,伴有穿上長衫馬褂道服的喃嘸(道士、道公)佇列,後面又是一隊隊羅傘、彩旗以及醮會的部分村民。待游完菩薩,醮會所屬的各村寨最後又回到廟堂里,把菩薩放回原處。這時醮會長、成員要燒香磕頭,隆重祭拜一番,向菩薩謝恩,嗚炮,做醮就算結束了。

年例春牛舞

源於明代,盛行於晚清,流傳於信宜新圖地區(茶山、安莪、硃砂、旺砂、貴子、洪冠、平塘、合水等鄉鎮)。《信宜縣誌》記載:“迎春,裝戲劇鼓樂,迎上牛於春牛亭,士女縱觀為樂。”春牛圖仿製模型,先以樹枝和竹篾紮好軀架、四肢尾巴和頭角,然後粘糊紙張或布料,再略加裝飾點綴而成,舞春牛時,兩人鑽入布制的牛身內,一人握住牛頭,左右上下擺動,後面一人拱背搖動 牛尾。這種鄉土氣息濃郁的春牛舞,人們滿懷深情地讚頌和他們一起辛勤勞作的耕牛,充分表現人對這“農家寶貝”的愛憐,對未來生活的祈求和期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