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鵝掌柴

白背鵝掌柴,五加科植物,產於雲南東南部和南部。本科約80屬900多種,廣布於熱帶至溫帶地區。我國有22屬160餘種,除新疆外,分布幾遍全國,主產西南。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特點,中藥屬性,毒性,

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5-10米。葉有7小葉;葉柄細長,長約30厘米,無毛;小葉片革質,卵形或長圓形,長12-20厘米,寬4-11厘米,中央的較大,兩側的較小,先端急尖,基部圓形,上面無毛,下麵粉綠色,有時疏生星狀絨毛,邊緣全緣或有鋸齒或分裂,側脈8-12對,上面明顯,下面微隆起,網脈略明顯;小葉柄長1-8厘米,中央的較長,兩側的較短。圓錐花序頂生,長30-40厘米,下部的分枝通常成復花序,有星狀絨毛或無毛;傘形花序直徑3-3.5厘米,有花多數;總花梗長2.5厘米,和花梗均有絨毛;小苞片三角形,長2-3毫米;花梗長0.8-1.4厘米;萼密生星狀絨毛,邊緣有5小齒;花瓣5,長2-3毫米,外面疏生星狀絨毛;雄蕊5,花絲長3毫米;子房5室,花柱合生成柱狀,柱頭明顯,花盤扁平。花期1月。

生長環境

生密林中,海拔1300米。

分布範圍

產雲南(麻栗坡),少見。印度和緬甸也有分布。

物種特點

本種主要特點在於小葉柄極不等長,小葉片長圓形,背面通常無毛而呈粉綠色。

中藥屬性

白背鵝掌柴:為五加科植物白背鵝掌柴Schefflerahypoleuca的樹皮。
外表面灰棕色,具細紋及灰白色栓皮和棕色點狀皮孑L。內表面棕黑色,具細縱紋,較平滑。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纖維形,中間有一列白色點狀纖維束,氣微,味苦。
根、莖、樹皮、葉(大泡通):苫、澀,微寒。消腫止痛,祛風除濕,舒筋活絡,通便。

毒性

小鼠腹腔注射皮的甲醇提取物1000mg/kg,出現四肢無力、行走困難,部分死亡;注射氯仿提取物600mg/kg,部分死亡[A-2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