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眊

白眊

白眊,用鳥羽獸毛做的裝飾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眊
  • 外文名:師德師風
  • 實質:白毦的筆誤
  • 含義:用鳥羽獸毛做的裝飾品
  • 其他含義:草花
  • 參考文獻:《康熙字典》
簡介,出處說明,

簡介

“白眊”應為“白毦”的筆誤

出處說明

【毦】ěr
1.
2. 氈類毛織品。
3. 用羽毛編織的衣服。
4. 草花。
康熙字典》對“毦”字的解釋:
唐韻》《集韻》仍吏切,音餌。《說文》羽毛飾也。《博雅》毦,罽也。一曰績羽為衣。一曰兜鍪上飾。《後漢·單超傳》金銀罽,施於犬馬。《注》毦,以羽毛為飾。音如志反。
又《西南夷傳》齎黃金、旄牛。《注》顧野王曰:毦,結毛為飾,卽今馬及弓槊上纓毦也。《魏略》劉備性好結毦,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因手自結之。
又《諸葛亮·答孫權書》所遺白薄少,重見辭謝,益以增慙。《女紅餘志》臨川王宏妾江無畏善騎馬,翠珠羈,玉珂金鐙。《庾信詩》金羈翠往交河。
又冠上飾。《董巴·輿服志》內常侍加黃金,附蟬尾,謂之惠文冠
又拂名。《晉東宮舊事》皇太子納,有白拂二枚。
又錦名。《內典·翻譯名義集》兜羅錦,亦翻揚華,或稱兜羅
又香草之稱。《郭璞·江賦》揚皓,擢紫茸。《注》毦與茸皆香草也。
又藤名。《齊民要術藤,大小如苹蒿,蔓衍生。○按《服虔·通俗文》毛飾曰毦,則凡絲羽革草之下垂者,可以毦名矣。 與目部眊不同。《正韻牋補》毦從耳。誤從目,讀作眊,謂德好結帽,譌久矣。
【眊】mào
1. 眼睛看不清楚,引申為糊塗:~聵(眼昏耳聾,糊塗)。“胸中不正,則眸子~焉”。
2. 〔~矂〕失意;煩惱。
3. 古同“耄”,老年。
眊 mào
〈形〉
(1) (形聲。從目,毛聲。本義:眼睛失神,看不清楚)
(2) 同本義 [be blurred in eyesight]
眊,目少精也。——《說文》
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孟子·離婁上》。注:“眊者,蒙蒙目不明之貌。”
憒眊不知所為。——《漢書·息夫躬傳》
厥咎眊。——《漢書·五行志》
(3) 又如:眊目(眊眼。昏花的眼睛);眊眩(眼睛迷亂失神);眊昏(眼力昏花)
(4) 昏聵;惑亂 [dull and mixed-up]
眊荒。——《書·呂刑》
哀夫老眊孤寡鰥獨。——《漢書·武帝紀》
(5) 又如:眊悖(昏聵惑亂);眊弱(昏聵懦弱);眊然(昏聵糊塗貌);眊亂(昏聵惑亂);眊荒(昏聵;糊塗)
(6) 通“耄”。原指年滿八十的老人,後泛指年老 [aged]。如:眊悼(老年與幼年)
康熙字典》對“眊”字的解釋:
唐韻》亡報切《集韻》《韻會》《正韻》莫報切,音帽。《說文》目少精也。一曰不明貌。《孟子》胷中不正,則眸子眊焉。《前漢·息夫躬傳》憤眊不知所為。《封龍子御對篇》眊眊乎其猶醉也。
又《唐國史補》進士不捷而飲,謂之打眊。《蘇軾·與潘三失解後飲酒詩》顧我自為都眊矂。一作毷氉。
又與耄同。言老而視眊也。《前漢·武帝紀》哀夫老眊。《注》眊,古耄字。老稱也。
又《玉篇》《廣韻》莫角切《集韻》墨角切,尨入聲。義同。
又《博雅》眊眊,思也。或作。
又《集韻》莫佩切,音妹。《博雅》好也。
又《集韻》慕各切,音莫。目不明也。與瞙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