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登山

白登山

白登山,也稱小白登山,今名馬鋪山,位於大同城東5公里處。西臨御河采涼山向西延伸,與采涼山之間山坳有直通內蒙集寧的著名古道白登道(簡稱白道),南傍張同公路,北靠方山。1993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在此立了一座“漢闕式”碑亭,碑文中詳細記述了“白登之役”的情景。

白登山,從傳說中的北嶽長老古平國時代到金末,元代改名馬鋪山延用至今。當地有白登山、白登河是西夏皇族在滅國前建的基地傳說。大白登王國是北魏皇族拓跋氏西遷建立的最初國家(西夏的前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登山
  • 地理位置大同
  • 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不詳
  • 別稱:小白登山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山西省大同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簡介,白登山即采涼山,白登之圍,附近景點,

簡介

關於白登山的具體位置,學界存在爭議。一說認為白登山是今采涼山。史籍中的記述亦不盡一致,《漢書·匈奴傳》服虔注稱“白登,台名,去平城七里。”如淳注中稱白登是“平城旁之高地,若丘陵也。”《正義》引李穆叔《趙記》“平城東七里有土山,高百餘尺,方十餘里。”《山西通志·山川》雲州區部分記有“小白登山在區東七里,高一里,盤踞三十五里。”1984年4月,大同市博物館在大同城東東王莊西北發掘了北魏元淑墓,墓中出土的墓誌記有“葬於白登之陽”,有考古學者結合墓葬與馬鋪山的地理關係判定白登山可能即今馬鋪山

白登山即采涼山

白登之役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戰爭,史籍對戰地記載不清,現實中又有大同陽高兩地為白登。有的說這場戰爭發生在大同白登馬鋪山,有的說發生在陽高縣大白登那個地方。究竟發生在什麼地方,一直在讓人生疑。近幾年有專家學者來研究考查,對這一問題釋疑,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專家學者經過研究考查,卻認為大同的馬鋪山面積不大,上面既無水又無森林,難以容納劉邦率領的數萬騎兵,而且四周既沒壕塹又無險阻,都是一些緩坡,騎兵來往如履平地,別說拒匈奴鐵騎7 天7夜圍困,堅持一天也很難。卻發現采涼山東拒大同20 里,是一曲型地壘山,山體渾圓,山頂平坦,面積600平方公里,包括大同雲州、大同和陽高兩縣三地,漢代時名為白登山。山上森林茂密,有泉、有池、有鳥獸,常年還有積雪,是當地的一景。古人對此有“馬嘶踏銀登山頂,鳥倦驚飛玉樹枝”的驚嘆。漢高祖劉邦就在些山上被匈奴圍困7 天7 夜。馬鋪山是白登山突出部分,或稱支脈,與白登山是一個整體。北魏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說:白登山在平城東7 里地;大同市政府在上面立碑,說明漢高祖劉邦在其此被圍,也合情合理不失真實。這白登山是陽高的一部分,在陽高縣城的北部,說白登之戰發生在陽高,也是很有道理的。
陽高這塊土地古代有好多城市,最早的有高柳郡,位於今縣城西北;有平邑縣,位於今縣城西南,此外還道人縣,在今縣城東南;還有參合縣,在今縣城東北;還有個桑乾縣,在靠近桑乾河的地方。那大小白登村該作何解釋?白登最早是個村莊,位於今大同城北馬鋪山下,馬鋪山很早以前名為白登山,該村因山而名。鮮卑人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後,大興土木,還要在城北大修苑林。南鄰宮城,北至長城,西屬西山,東包白登(即馬鋪山),廣袤數百里,面積之大曆代少有。其間有虎圈、樓台、池澤,行宮,既可在其間狩獵,又是練兵場所,還可供皇家遊樂。裡面最多的動物是鹿,故取名鹿野苑。皇家苑林是禁地,不允許村莊存在,故白登村被遷至陽高。該村經過不斷發展,曾成為一座縣城。遼代稱長青縣,金代改名為白登縣,旁邊有條叫敦水的河流,也改名為白登河。之後因戰爭破壞又衰落為村莊,且一分為二,稱大白登和小白登。
此外陽高還有四個娘子村,即上娘村、下娘村、靳娘村、昝娘村,卻也與白登之戰有密切關係。這四個村子最早是一個村,名叫娘子村,是個出美女的地方。漢高祖劉邦稱帝後,匈奴不斷侵擾邊界,對邊疆百姓危害很大。大臣曲逆候陳平足智多謀,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謀士。他反手為計,復手為策,眨眼計上心來,為劉邦獻了好多計策,成就了他的大業。為對付匈奴入侵,陳平便沿著長城一線視察,走到陽高娘子村,看到該村女子閉花羞月,個個美艷無比,大為震驚。同時他也想到冒頓的好色,和他夫人閼氏嫉妒成性,計上心來。便選了最美的女子,讓畫家給畫了一張畫像,藏於囊中。漢高祖這次親征匈奴,他雖隨軍出征,卻走在後面沒有上山。看到高祖被困白登山,難以解圍,他計上來。便派使者帶了些珠寶和美人畫,去見冒頓閼氏,將這娘子村美人陳述一番,要她勸說冒頓解圍。那閼氏最怕冒頓身邊再有女人,更怕陳平給送來美女,便依計而行,為漢高祖解圍。這娘子村可說是為白登之戰解圍立了一功,後來村中人口發展耕地受限,分上娘村和下娘村,再後來靳姓昝之家擇地分別發展,稱為娘村和昝娘村。這四村原來是一個村,與白登之戰有極大的關係;平城之戰史有記載名傳千古,娘子村一分為四,卻被埋沒在歷史煙塵中。經專家學者對白登之戰的考查研究,不只解開了白登之戰之疑,也為這一分為四的娘子村正名。這便是專家學考查研究的全部內容。
白登山

白登之圍

歷史上白登之役正在此處。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劉邦親自率領三十二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參見平城之戰)。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氣候十分寒冷,漢軍雖然“卒之墜指者十二三”,但見匈奴只有老弱殘兵,更是獲勝心切,便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率領先頭騎兵部隊直追到大同白登山,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
劉邦率兵剛到白登,冒頓單于忽然率領四十萬鐵騎伏兵將漢軍團團圍住。匈奴圍困白登山七天七夜,漢軍斷糧斷水,十分危困。多虧謀士陳平為劉邦出謀劃策,送重金和美女圖像給冒頓單于之妻閼氏,另外又寫了一封書信,信中說:“如果單于繼續圍困,漢朝則將美女送給單于,到那時候,閼氏之地位就保不住了……”閼氏受賄後,極力勸說單于撤軍,單于得知周勃、樊噲率領漢軍主力增援部隊即將趕到,惟恐對自己不利,只好解圍撤兵。
白登山白登山
劉邦收軍回師廣武之後,對探軍劉敬說:“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遂重賞陳平和劉敬,並封劉敬為關內侯,號建信侯。為防止匈奴侵擾,命周勃、樊噲率兵二十萬駐守代地。
白登之役”距離今天雖有兩千多年之歷史,但作為大城市附近著名古戰場來說,還有很大軍事價值,現在依舊吸引眾多遊客弔古憑今。
白登山之圍:
但根據白登山考古,白登山是趙國要塞,平台只有一萬平米,根本不可能擺得下32萬漢軍,所以實際上跟隨劉邦被圍困的只有數千精銳騎兵,匈奴人猛攻7天仍然未能攻下。加上漢朝32萬援軍即將趕到,匈奴人之前跟漢軍大規模交戰均被漢軍輕易擊潰。因此才被迫撤圍。而劉邦也認識到要想靠武力徹底擊潰匈奴,當時的漢朝國力尚不能辦到,所以才開始了和親。而史書上記載的劉邦採納陳平之計賄賂閼氏更是疑點重重。匈奴冒頓單于是冷酷弒父之人,怎么可能因為一個女人幾句話就放棄到嘴的肥肉?
認真分析後,現在學者的觀點是:漢朝的援軍起到重要作用,由周勃率領的漢朝大軍32萬僅僅在劉邦突圍當天就跟劉邦會和了。在這種情況下,匈奴人不得不撤軍。

附近景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