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字

梅州的書刊、報紙、螢屏上,經常會看到音同義不同的客家方言字。這些就被稱做“白水字”,實際上算是錯別字,本地人半看半猜,外地人不知所云,結果弄出許多笑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水字
  • 外文名:shui phak cii
  • 別名:錯別字、錯字
來源,對待態度,

來源

從古至今,客家人都有著崇文重教的傳統,對於他們來說,讀書人是最值得看重的,所以,家裡有小孩的客家人,不管有錢沒錢,都會讓他們去上學堂,拜孔夫子為師。而對於一些不認真寫字的小孩,或者一本錯漏百出的書籍,客家人都會取笑是“白水字”,並把一些大字不識幾個卻又誤人子弟的教書先生稱為:白水先生。此語何解呢?原來,這在客家人當中還有一個說法。
舊時,有一位未考取功名的秀才,因為其人做事馬虎,總在關鍵的時候掉鏈子,在第七次科試名落孫山之後,以“時不待我”之說憤然回到家中,一些長者看著秀才是有才學之人,便勸說讓秀才在鄉中開設一個學堂。秀才卻覺得教書委屈了自己,不如等著下一次恩科,於是不假思索地拒絕了。秀才天天抱著書本“之乎者也”,靠著妻子所耕種的幾畝薄田過著緊緊巴巴的日子。
某一年,秀才所在的鄉中遭遇洪水,田中所種的糧食是顆粒無收。當妻子抱著空空的米缸抹眼淚的時候,秀才才頓覺自己要為家中的生計打算打算。正當秀才打算做點什麼,鄉中的長者又上門跟秀才提起開設學堂的事情。秀才頓覺長者給了自己一條救命的稻草,也不再矯揉造作地推遲什麼,忙不迭地答應了下來。
秀才要開學堂的訊息很快在鄉中傳遍,渴望自家娃兒出人頭地的父母都紛紛地過來幫著秀才家幹活、送東西,希望秀才把自家娃兒收下。一時間,秀才家中是有米又有油,也不用愁著家中的生計。秀才這才放下心來,安心地在鄉中教書。
秀才成了教書先生,一教就是三年多。這一年,教書先生想著恩科考試將至,對於自己是否要再次上京趕考的事情十分猶豫,畢竟,鄉中的學生們學識不能耽誤了,而自己畢竟也考了七次,俗話也說“七上八落”,教書先生不知道是去還是不去好。隨著赴京的時間越來越近,這考與不考,讓這位讀書先生十分頭疼。
這一日,教書先生正準備上課時,鄰鄉捎來同窗相約後日上京赴考的訊息,讓教書先生是坐立不安,也讓先生無心於教學。上課時,他勉強收拾好自己的思緒,開始為學生講授知識。學生們見老師來了,主動上前去研磨。教書待學生各自磨好墨,備好紙筆後,便親自示範。只見先生提起筆,在潔淨的草紙寫下了“人之初,性本善”,書畢,便照本宣科地滔滔不絕地釋義和解說書寫要點。老師剛解釋示範完,課堂變立刻有一學生舉手發言,說:“先生,課本印字與汝所書有異,書中‘初’之偏旁為‘衤’,汝書為‘礻’,一點之差,孰之誤耶?”先生頓覺有錯,思索片刻,故作鎮靜地說:“無差,算汝觀察仔細,我正是有意考考汝等,請大家再仔細觀察我之所書‘初’字,無看到‘礻’中另一點的痕跡么?我系用水所書,色白如紙,諒爾等未察覺耶。”學生面面相覷,點頭稱是,紛紛若有所思地說:“原來是白水字之故也!”而這話被一學生依樣話葫蘆地回去在家中宴會上寫了錯別字,並告訴了父母是白水字,父母賓客皆愕然,此時,頗懂文墨的老者若有所思地說:“這個先生恐怕是個白水先生吧,不過爾爾?”這話傳到了教書先生耳中,他不禁臉紅耳赤,也不再敢打著赴考的心思,一門心思地教書育人。
從此,客家人把錯字及同音之別字便俗稱為“白水字”。而蹩腳的、常出差錯的教書先生便稱之為“白水先生”。

對待態度

在學校老師反覆叮囑我們:識字讀書要認真,記住一字多音、形同義不同和一音多字的字,有些字多寫一筆或少寫一筆都不行。如客家話的雞公、鴨公、貓公、蝦公、耳公、鼻公、阿公、老公、雷公、手指公、腳指公等,這個“公”字不是性別雌雄的稱謂,也不能稱它為白水字或錯別字,是客家人祖祖輩輩約定俗成的。所以凡是見到這些客家話中的特定字句,要“原汁原味地記錄”就要下苦功夫,不恥下問,萬不可望文生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