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櫟(山毛櫸目殼斗科植物)

白櫟(山毛櫸目殼斗科植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櫟(Quercus fabri Hance)隸屬於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山毛櫸目殼斗科。白櫟是一種落葉喬木或灌木,高達20米,樹皮灰褐色,深縱裂。小枝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絨毛;冬芽卵狀圓錐形,芽長4-6毫米,芽鱗多數,被疏毛。葉片倒卵形、橢圓狀。該種在中國陝西(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等地分布。白櫟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和實用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白櫟
  • 學名:Quercus fabri Hance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山毛櫸目 Fagales
  • :殼斗科 Fagaceae
  • :櫟屬 Quercus
  • :白櫟
  • 分布區域:中國陝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等省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或灌木狀,高達20米,樹皮灰褐色,深縱裂。小枝密生灰色至灰褐色絨毛;冬芽卵狀圓錐形,芽長4-6毫米,芽鱗多數,被疏毛。葉片倒,卵形、橢圓狀倒卵形,長7-15厘米,寬3-8厘米,頂端鈍或短漸尖,基部楔形或窄圓形,葉緣具波狀鋸齒或粗鈍鋸齒,幼時兩面被灰黃色星狀毛,側脈每邊8-12條,葉背支脈明顯;葉柄長3-5毫米,被棕黃色絨毛。雄花序長6-9厘米,花序軸被絨毛,雌花序長1-4厘米,生2-4朵花,殼斗杯形,包著堅果約1/3,直徑0.8-1.1厘米,高4-8毫米;小苞片卵狀披針形,排列緊密,在口緣處稍伸出。堅果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直徑0.7-1.2厘米,高1.7-2厘米,無毛,果臍突起。花期4月,果期10月。
白櫟

生長環境

白櫟生於海拔50-1900米的丘陵、山地雜木林中。喜光,喜溫暖氣候,較耐陰;喜深厚、濕潤、肥沃土壤,也較耐乾旱、瘠薄,但在肥沃濕潤處生長最好。萌芽力強。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沙壤土上生長最好,排水不良或積水地不宜種植。與其它樹種混交能形成良好的乾形,深根性,萌芽力強,但不耐移植。抗污染、抗塵土、搞風能力都較強。壽命長。

分布範圍

白櫟產於陝西(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區。
白櫟樹白櫟樹

繁殖方法

選擇的優良個體以無性繁殖方式繁殖苗木,這不僅是建育種園,而且也是取得良好育種效果的方法。因此,採用組織培養法,對白櫟進行無性繁殖。

主要價值

白櫟枝葉繁茂、終冬不落,宜作庭蔭樹於草坪中孤植叢植,或在山坡上成片種植,也可作為其他花灌木的背景樹。
木材具光澤;花紋美麗。紋理直;結構略粗,不均勻;重量和硬度中等;強度高;乾縮性略大。耐腐。供製造車船、農具、地板、室內裝飾等用材。
白櫟果實名橡子,富含澱粉,可釀酒或制白櫟腐乾、冬粉等,亦可入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