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回

白回

雲南大理白族的主要聚居地,這裡保存著古樸而濃郁的白族風情。在這個美麗的白族聚居區,有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講白語,身著白族服飾,但虔誠地信仰伊斯蘭教,民族問題專家把他們稱為“白回”。

基本介紹

歷史淵源及文化表征,清真寺文化特色,

歷史淵源及文化表征

關於“白回”的淵源,學術界和民間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白回”是歷史上就一直生活在白族地區的回族穆斯林,有人認為“白回”是指改信了伊斯蘭教的白族穆斯林,也有人認為“白回”是清末雲南回民起義失敗後,餘生的回族為了逃避清軍的殘殺,躲進白族地區,改穿白族服飾,學說白語,居住在白族民居後形成的一個特殊群體。大理當地人更偏向第一種說法。
“白回”主要分布在大理市洱源縣右所鎮的士龐、雞鳴、三枚三村,人口分別為2605人、1500多人和1300多人。根據一些史料和當地的民間傳說初步推斷,鄧川的“白回”先民肇始於元,增於明,士龐、雞鳴、三枚三村的建立雖無確切時間可考,但它們最晚可能形成於明朝洪武年間,至少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白回”在生活習慣上嚴格遵循回族穆斯林的生活習慣,而在住房建築的形式、風格上,則是白族傳統與伊斯蘭特色相結合。一般人家都是白族式的三坊一照壁,有少數人家是四合五天井,裝飾雕刻多採用植物,這是因為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的結果。村內許多人家的大門都是白族式的飛檐斗閣,但在大門上方雕刻有金色阿拉伯文藝術字,體現了穆斯林家庭的特色。
“白回”村莊通用的語言是白語,也是他們最便於交流的語言。在這些村莊裡,部分沒有讀過書的老年婦女都不會講漢語,也聽不懂漢語。除了講白語之外,“白回”婦女們的服飾基本上受到當地白族生活習俗的影響,如同形容白族少女的帽子一樣,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同樣可以用來形容“白回”少女的帽子。
幾百年來,大理鄧川的“白回”雖然語言、服飾和一些生活習俗被當地民族同化,但是他們有著強烈的伊斯蘭感情,堅守著自己的信仰,閃耀著滇回信仰璀璨的光華。

清真寺文化特色

右所“白回“的清真寺可以說是伊斯蘭文化、漢文化和白族文化結合的體現。其中,三枚和雞鳴兩村的清真寺朝真殿(禮拜殿),頂層均採用殿堂式建築特色,下面用水泥構築現代建築空間,三枚村的清真寺則完全採用傳統殿堂式。殿堂式清真寺具有中國傳統建築的風格,據說始於明代。它多採用四合院式,其特點是沿一條中軸線有次序地修建若干進四合院,從而使每一個院落都獨具功能和藝術特色,最終形成一組完整的伊斯蘭教建築群,中國許多地方的清真寺都有此特點。
右所“白回”村莊的3所清真寺均具有中國傳統清真寺的特點,如主體建築為大門、宣禮塔、朝真殿(禮拜殿)、廂房、水房等,但它們卻有其它清真寺無法比擬的雕刻藝術。三枚村清真寺大殿別具一格,樓閣式宣禮樓和大門合為一體,一共4層,一、二層為懸山式殿堂,三、四層為塔式宣禮樓。宣禮樓的檐邊構成六角形,表示伊斯蘭教的六大信仰:信安拉、信使者、信經典、信天使、信後世、信前定。大殿5間格子門上全是雕花,其中,兩邊的雕花格子門上刻有漢文古蘭經哲理,中間3扇格子門上雕有阿拉伯文古蘭經,大殿走廊兩邊牆上,分別寫有漢文伊斯蘭哲理詩。大殿“搖窩”採用白族的飛檐斗閣牌坊式,牌坊上寫有金色阿拉伯文藝術字。整個大殿展示了漢、白、回文化的巧妙結合。
右所“白回”不僅有歷史悠久、高大壯觀的清真寺,而且除了“文革”十年浩劫時外,這裡的宗教活動一直比較興盛,老人們每日都到清真寺禮五番拜功。他們與雲南其它地方的回族同胞一樣,過開齋節古爾邦節聖紀這三大節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