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賞心亭

《登賞心亭》是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先寫景後抒情,層次安排十分清楚:前四句自述“乘興東遊”,離開三峽來到金陵觀景;後四句鋪寫金陵之景,就此達“孤臣”的“憂時意”。這首詩運用對比,有抑揚頓挫之致,全篇層次清晰,內容渾然一體。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登賞心亭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劍南詩稿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陸游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登賞心亭
蜀棧秦關歲月遒,今年乘興卻東遊。
全家穩下黃牛峽,半醉來尋白鷺洲
黯黯江雲瓜步雨,蕭蕭木葉石城秋。
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淚已流。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賞心亭:故址在建康(南京)西秦淮河邊。
⑵蜀棧(shǔ zhàn):蜀中的棧道。一名閣道, 三國 蜀漢 時所建,故稱。
⑶秦關:指秦地關塞。
⑷黃牛峽:在湖北宜昌,此峽水流湍急。
⑸白鷺(lù)洲:在今南京西南江中。
⑹黯黯(àn):黑暗沉沉。
⑺瓜步:瓜步山,在長江北岸六合境內,與南京隔江相望。
⑻石城:石頭城,在今南京市西。指南京。
⑼孤臣:孤立無助或不受重用的遠臣。
⑽遷都:南宋主戰派一貫主張遷都建康(南京),便於隨時出師收復汴京。

白話譯文

八年陝川生涯匆匆過了,順流而東我的興致特好。
穿過急流滾滾黃牛峽谷,乘著酒興來游白鷺洲島。
遠眺瓜步雨雲黯黯,回看金陵落葉蕭蕭。
心中無限憂時意,欲語遷都不覺涕淚先掉。

創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年),陸游奉召從四川回臨安,是年二月,他離開成都,沿長江東下,於秋天路過建康。這首詩就是他登賞心亭眺望四周景色,回首生活歷程,憂國感懷而作。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全詩的感情脈絡,前半由一“興”字點出,後半為一“憂”字包孕。“興”乃因一線希望而引起——赴闕召對,將面陳恢復大計,或蒙採用,則宿願得償。“憂”,則是希望渺茫的表現——面對現實,他深知孝宗的軟弱,國家前途如滿目衰敗之秋景。首句“蜀棧秦關歲月遒”,恰與《泊公安縣》詩中的“秦關蜀道何遼哉”呼應,一說空間之遠,一說時間之長。一寫“蜀道”,突出“難”,一寫“蜀棧”,突出“險”。“何遼哉”,以感嘆語氣狀其偏遠。“歲月遒”,則以興奮語氣言其東還。朱彝尊等人曾批評陸游詩的複句多,實際上如這兩句,貌似“複句”,但各有意趣,故不能僅以形式的重複輕下斷語。詩人被外放四川、陝南,一去八年,備嘗艱辛,度過了不平常的歲月。“歲月道”之“道”本作強勁解,這句是指在南鄭的一段戎馬生活,故用“歲月遒”來形容,猶“歲月崢嶸”之意。回憶起來,按捺不住心頭的喜悅之情,伏下句之“乘興”。但“乘興東遊”之“興”,卻不是從“游”中來,而是從“東”中來的。詩人東行的目的是奉詔見孝宗,將有再進忠言的機會,這也是興奮的重要原因。至於“游”,不過是乘著興致高和順路之便,沿途觀賞罷了。於是,“全家穩下黃牛峽,半醉來尋白鷺洲”,一個“穩”,一個“醉”,呈現出詩人經險如夷,平安歸來的心境。“黃牛峽”在今湖北宜昌西,長江流經此峽,水勢湍急,而作者全家乘舟安然渡過,故著“穩下”二字表其幸運,上承“乘興”,下啟“半醉”。陸游既然要“乘興東遊”,此景豈能不觀。於是,酒酣氣張,登亭遙望,想一抒懷抱。
然而,映入詩人眼帘的,卻是“黯黯江雲瓜步雨,蕭蕭木葉石城秋”,一派肅殺淒涼的秋景。“瓜步”“石城”這兩處都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魏太武帝拓跋燾率軍攻宋,曾至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辛棄疾永遇樂》詞中所謂“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即指此。此地此景,不由使詩人憂從中來。回想十五年前,自己曾向朝廷提出遷都建康的建議,被置之不理。這次赴闕,固將再陳遷都之策,但孤忠憂時,而朝廷避戰,又能有何結果。如今登上建康城頭,念及遷都之事,不禁涕淚交流,不能自已。——這便是“孤臣老抱憂時意,欲請遷都涕已流”兩句的意蘊。
建都建康,是主戰派的一貫主張。他們認為從建康渡江,通過皖北,可以隨時收復東京,這正是由“憂時”而求“光復”的一項重大決策。而主和派主張建都臨安,一為避金人的猜忌,二則當金兵南攻時,可以更方便地逃命,必要時還可以出海。故建都問題是和戰兩派鬥爭的一個焦點。在已經建都臨安之後,陸游還念念不忘遷都建康,正是他“憂時”的表現。
讀陸游這首詩,很容易使人聯想起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登亭是在陸游前四年,他在賞心亭上“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因此,“英雄淚”奪眶而出。陸詩的“憂時意”正是辛詞的“登臨意”。二人心心相印,千載以下,仍令人感嘆不已。

名家點評

中國宋代文學學會副會長劉揚忠陸游詩詞選評》:“從章法上看,前四句的‘興’與後四句的‘憂’形成對比,有抑揚頓挫之致;而無論是‘興’是‘憂’,都由作者繫心國事的思想感情貫穿,所以全篇能渾然一體,令人讀了不由讚嘆。”

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祖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陸游是堅定的抗金派,因而在仕途上不斷遭受頑固守舊派的污衊與打擊。中年後入蜀,任蜀帥范成大的參議官。雖未實現其破敵復國之心愿,但中年時期的軍旅生活為他的詩詞創作積累了大量素材。晚年後,陸游閒居山陰老家,臨終之時依然惦念國家的統一。其一生筆耕不輟,今有九千三百餘首詩詞傳世,輯為《劍南詩稿》,有文集《渭南文集》《老學庵筆記》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