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賞心亭

游賞心亭

《游賞心亭》創作出蒼涼的意境。浩渺的“滄波”,黯然的“王氣”,為這首詩定下了基調。其間所蘊含的感慨,就是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游賞心亭
  • 創作年代:北宋
  • 文學體裁:七言律詩
  • 作者:王珪
作品原文,作品簡析,作者介紹,

作品原文

游賞心亭
六朝遺蹟此空存,城壓滄波到海門。
萬里江山來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於今玉樹悲歌起②,當日黃旗王氣昏。
人事不同風物在,悵然猶得對芳樽。
作品注釋
①賞心亭:南京名勝,下臨秦淮河。
②玉樹:即《玉樹後庭花》。
翻譯
六朝的遺蹟在此空留,高大堅固的建康城牆壓制著長江的波濤,一直到入海口。
喝完酒來到賞心亭,萬里江山的美景都呈現在眼前,歷史上的天地也都進入我的胸懷。
陳後主所制的悲涼的《玉樹後庭花》突然響起,讓人想起當時帝王衰頹的運勢。
人事雖然改變但自然的美景還在,我的心情惆悵還得借酒澆愁。

作品簡析

南京城虎踞龍盤,乃六朝故都,演出過不知多少悲壯的歷史戲劇,寫下了不知多少壯麗的懷古詩篇。
此詩首聯很有劉禹錫“山圍故國周遭(四周殘破的城牆)在,潮打空城寂寞回”那種意境,“六代豪繁春去也”,而今只剩下殘垣斷壁,故國蕭條,人生淒涼的不盡感慨湧上了詩人的心頭。“壓”字是壓制的意思,本句寫城牆壓制著海水,用擬人的修辭手法,突出了城牆的高大、堅固,和海水的波濤洶湧。劉詩“寂寞回”用正襯顯得更深沉些,王詩“壓滄波”用反襯倒欠沉穩。白居易讀劉詩後就以獨到的眼光評說過:“我知後之詩人無復措詞矣”。
頷聯是這首詩的精華。首先,寫景很有氣勢,“萬里”承二句從空間大筆勾勒宏闊的境界,與杜牧“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筆法非常相近;而“九秋”承首句從時間抒寫歷史滄桑。其次,“醉眼”與“吟魂”兩詞用得非常妙,虛實相間,相得益彰。第三,“來”和“入”這兩個動詞也錘鍊得好,頗有杜甫“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那種鍊字的功夫。第四,頭兩聯迴環照應,結構十分嚴謹。
後半轉入抒情、議論。頸聯將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劉禹錫的“金陵王氣黯然收”,以及許渾的“玉樹歌殘王氣終”等名句熔於一爐,錘鍊而成,既有歷史的深沉感,也很有現實意義。
尾聯出句化用劉禹錫“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的詩意,末句寫詩人低徊沉思,借酒澆愁。這一結句有點杜甫“注目寒江依山閣”那種深沉感和無窮的餘味。

作者介紹

王珪
(1019—1085)北宋宰相、文學家。字禹玉,祖籍成都華陽,小時隨叔父遷來舒州(今潛山縣)定居。性寬厚沉穩,謙和禮讓。他勤思苦學,天資過人,落筆則出語驚人。公元1042年(仁宗慶曆二年)中進士甲科第二名(榜眼)。初任揚州通判,後被召入京城在集賢院值班,隨又為鹽鐵判官、修起居注、進知制誥再以翰林院學士知開封府。母逝,假歸服喪三年,後復被召入京城,為學士兼侍讀。公元1067年(英宗治平四年)升為端明殿學士。自熙寧(宋神宗年號,公元1068—1077年)初年開始,連續為皇室起草詔書18年,並身居宰輔高職16年。哲宗即位,賜金紫光祿大夫爵位,封歧國公。撰著有《王珪集》100卷等,清《四庫全書》收錄了王珪《華陽集》60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