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於巴西時間2010年7月31日20時45分在第34屆世遺大會以符合標準3和6 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9處世界遺產。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位於河南省嵩山地區,包括周公測景台和登封觀星台、嵩岳寺塔、太室闕和中嶽廟、少室闕、啟母闕、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建築群等8處11項優秀歷史建築。

摘要,建築群介紹,中嶽廟,漢三闕,嵩岳寺塔,登封觀星台,嵩陽書院,少林寺,會善寺,少林寺塔林,少林寺初祖庵,

摘要

歷經漢、魏、唐、宋、元、明、清,綿延不絕,構成了一部中原地區上下2000年形象直觀的建築史,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建築群介紹

中嶽廟

中嶽廟,位於河南嵩山南麓的太室山腳下,距河南省登封市城東4千米。在漢武帝時(公元前156-87 年)已經存在,現存建築格局可上溯至金代,現存建築多復建於明清,為官式建築的代表,也是國內現存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保存最完整的一組道教古建築群。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北依黃蓋峰,面對玉案山,西有望朝嶺,東有牧子崗,群山環抱,布局謹嚴,規模宏偉,紅牆黃瓦,金碧輝煌,總面積11萬平方米,為中州祠宇之冠,也是五嶽中現存規模最大、保存較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河南省規模最巨、最完整的古代建築群。如此宏大而又幽雅莊嚴的廟宇在全國也是罕見的。

漢三闕

漢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建於東漢年間(公元118-123年),是中國僅存的時代最早的廟 闕,代表了中國古代國家級祭祀禮制建築的典範。雕刻於漢三闕上的圖畫、篆書、銘文十分精美,是研究建築史、美術史和東漢社會史的珍貴資料。左:啟母闕(局部)。 右上:太室闕(局部)。 右下:少室闕上的浮雕石刻《蹴鞠圖》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鄭州登封市城西北5公里處嵩山南麓峻極峰下嵩岳寺內,初建 於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塔頂重修於唐。該塔歷經1400多年風雨侵蝕,仍巍然屹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也是全國古塔中的孤例。嵩岳寺塔為磚築密檐式塔,也是唯一的一座十二邊形塔,其近於圓形的平面,分為上下兩段的塔身,都與印度“stupa”相當接近,是密檐塔的早期形態。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嵩岳寺始建於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原是宣武帝的離宮,後改為佛教寺院,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改名閒居寺。隋仁壽二年(公元602年)改名嵩岳寺。唐武則天和高宗游嵩山時,曾把嵩岳寺改作行宮。現在塔前的山門和塔後的大雄殿及兩側的伽藍殿、白衣殿均為近代改建。

登封觀星台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觀測建築——登封觀星台,建於元代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1276-1279年)。天 文學家郭守敬以此為中心點觀測並推算出了當時世界最先進的曆法——《授時曆》,其精確度與現行公曆僅相差26秒,創製時間卻早了300年。觀星台位於登封市告成鎮,嵩山風景名勝區的八大景區之一。觀星台由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天文科學建築物之一,它反映了我國古代科學家在天文學上的卓越成就,在世界天文史、建築史上都有很高的價值, 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嵩陽書院

嵩陽書院在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 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後,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於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致,大方不俗。嵩陽書院與河南睢陽書院(又名應天書院)、湖南嶽麓書院、江西白麓洞書院並稱我國四大書院。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嵩陽書院環境幽美,為讀書勝地。書院內建築布局保持著清代前的風格,現存殿堂廊房五百餘間,共有五進院落組成。首為先師祠,供奉與書院有關的先師先賢,其後為講堂,講堂後為道統祠,最後是藏書樓。兩側配房原為“程朱祠”、書舍、學齋等。院內廊房牆壁上鑲嵌有歷代文人、墨客題字留言,其內容書法各具特色,西偏院有清代嵩陽書院教學考場部分建築。嵩陽書院歷朝並置有學田,以充書院費用。
嵩陽書院是我國古代高等學府,它與河南商丘的應天書院、湖南的嶽麓書院、江西的白鹿洞書院,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書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嵩陽書院位於河南省鄭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太室山腳下,因坐落在嵩山之陽故而得名。這裡山巒環拱,溪水長流,松柏參天,清雅靜謐,乾隆皇帝遊歷嵩山時,曾留下“書院嵩陽景最清,石幢猶記故宮銘”的詩句。在我國歷史上,嵩陽書院以理學著稱於世,以文化贍富,文物奇特名揚古今。

少林寺

少林寺,位於中國河南鄭州登封嵩山,是少林武術的發源地,禪宗祖庭,由於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
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時期,享有盛名,以禪宗武術並稱於世。民國時期被軍閥石友三幾乎焚毀殆盡。現任少林寺方丈是釋永信。除了河南鄭州嵩山少林寺之外,經考據後證明在歷史上曾出現過位於福建的少林寺,被稱為“南少林”。關於南少林所處地點,共有莆田少林寺、泉州南少林寺、福清少林寺三種說法。另有1976年版電影;特別是1982年版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而享譽海內外。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毀。大象年間重建,易名陟岵寺,召惠遠、洪遵等120人住寺內,名“菩薩僧”。隋代大興佛教,敕令復少林之名,賜柏谷塢良田百頃,成為北方一大禪寺。唐初秦王李世民消滅王世充割據勢力時,曾得寺僧援助,少林武僧遂名聞遐邇。高宗及武則天亦常駕臨該寺,封賞優厚。唐會昌年間,武宗禁佛,寺大半被毀,迄唐末五代,寺漸衰頹。宋代略有修葺。元皇慶元年(1312),世祖命福裕和尚住持少林,封贈為大司空開府儀同三司,統領嵩山所有寺院。一時中外僧眾雲集,演武禮佛,僧眾常有兩千人左右。

會善寺

會善寺位於嵩山積翠峰下,山清水秀,林深谷幽,花木蔥鬱,正是這樣一個納嵩山之靈氣的勝地,造 化了一位佛教史上著名的得道壽星——道安禪師。為魏孝文帝(471~499年)離宮,正光元年(520年)復建閒居寺。隋開皇五年(585年)改名嵩岳寺,後隋文帝賜名會善寺。唐武則天巡幸此寺拜道安禪師為國師,賜名安國寺,並置鎮國金鋼佛像於寺內。唐代增建殿宇、戒壇、塔,規模宏大,高僧輩出,如元同、淨藏及天文學家一行等皆出於該寺。五代時於嵩山琉璃戒壇納法,又名“封禪寺”:後梁時廢。宋太祖開寶五年(972年)賜名“嵩岳琉璃戒壇”、“大會善寺”。元代至元年間(1264~1295年)又賜名“萬壽禪寺”。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少林寺塔林

位於河南省 登封縣 少林寺西約250米,為歷代和尚的墓地,占地約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來歷代古塔
230餘座,是國內最大的塔林,有磚、石和磚石混合結構的各類墓塔。其中,唐塔2座、宋塔2座。金塔10 座、元塔46座、明塔148座,余為清塔或時代不詳者。有單層單檐塔、單層密檐塔、印度窣堵坡塔和各式喇嘛塔等。有正方形、長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圓形等,式樣繁多,造型各異,是綜合研究我國古代磚石建築和雕刻藝術的寶庫。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少林寺塔林保存了公元689年至1803年間的古塔241座和現代塔2座,是中國現存古塔數量最多的塔群,被譽為“中國古塔藝術博物館”。

少林寺初祖庵

少林寺初祖庵位於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小土丘上,據少林寺1.3公里。此庵是宋代人為紀念禪宗初祖菩 提達摩而營造的紀念建築。因達摩常游化於嵩洛之間,修禪的主要方式是面壁靜坐,所以此庵又稱作“達摩面壁之庵”。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
置身初祖庵山門前時,你會有置身世外、心曠神怡的感覺。這裡三面臨壑,背依五乳峰,建築群雖不算大,卻給人以深刻印象。除了這深藏群山之間的神奇環境外,那古老而精美的寶剎更是令人留連忘返。
宋代,初祖庵曾建有“面壁之塔”,塔毀額存。蔡京所書“面壁之塔”石額今存於寺內。另有古碑四十餘通。1983至1986年初祖庵全面整修時,建圍牆二百餘米,恢復了完整的院落。現在初祖庵庵中建築有山門、大殿、面壁亭、千佛閣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