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證

疳證

疳證,中醫病名。是指由於餵養不當,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小兒慢性病證。臨床以形體消瘦,面黃髮枯,精神萎靡或煩躁,飲食異常,大便不調為特徵。由於本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遷延難愈,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甚至導致陰竭陽脫,卒然而亡。故前人視為惡候,列為兒科四大要證之一。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營養不良。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疳證
  • 英文名稱:gan disease
  • 相關西醫疾病:營養不良
  • 疾病分類:兒科-脾系疾病
  • 發病部位:脾胃
  • 多發群體:小兒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診斷依據,病證鑑別,辯證要點,治療原則(要點),症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文獻摘要,

名詞解釋

疳證是由於餵養不當,或因多種疾病的影響,導致脾胃受損,氣液耗傷而形成的一種小兒慢性病證。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本病相當於西醫學的營養不良。

病因

本病病因主要為餵養不當,疾病影響,以及先天稟賦不足。
1、乳食不節,餵養不當
是疳證最常見的病因,太過是指乳食失節,饑飽無度,過食肥甘厚膩之品,生冷不潔之物,以致食積內停,積久成疳。
2、疾病影響
多因小兒長期患病,反覆感染,或經常嘔吐,慢性腹瀉,或時行熱病,病後失調,津液受傷,均導致脾胃虛弱,化生不足,氣血俱虛,陰液消耗,久則致成疳證。
3、稟賦不足
父母精血不足,或孕婦患病遺害胎兒,或孕期用藥損傷胎兒,以致早產、難產、出生低體重等。先天稟賦不足,脾胃功能薄弱,運化不健,水谷精微攝取不足,形成疳證。

病機

1、本病主要的病機變化是脾胃虛損,津液消亡。病機屬性以虛為本。胃主受納腐熟,脾主運化輸布,使水谷之精微化生氣血,濡養全身。脾胃不健,生化乏源,氣血不足,故臨床可出現面黃肌瘦,毛髮枯黃,飲食異常,大便不調等疳證之象。脾胃病變有輕有重,初起病情尚輕,僅表現脾胃不和,運化失健的證候,稱為疳氣。
2、疳證日久,氣血虛衰,全身失養,必累及其他臟腑受病,而出現兼證。如脾病及肝,肝開竅於目,肝血不足,肝之精氣不能上榮於目,可見兩目羞明,眼珠混濁,白翳遮睛之“眼疳”;脾病及心,心開竅於舌,心火內熾,循經上炎,則見口舌糜爛或生瘡之“口疳”;脾病及肺,土不生金,肺氣受損,則易反覆外感,或出現咳嗽、潮熱之“肺疳”;脾病及腎,腎主骨,腎精不足,骨失所養,久則骨骼畸形,出現“雞胸”、“龜背”、肋緣外翻等“骨疳”;脾病日久,中陽失展,氣不化水,水濕泛溢肌膚,出現全身浮腫之“疳腫脹”等。脾虛氣不攝血,血溢脈外,可見皮膚紫斑出血;甚則脾虛衰敗,元氣耗竭,陰陽離絕而卒然死亡。

診斷依據

1、飲食異常,大便乾稀不調,或肚腹膨脹等明顯脾胃功能失調者。
2、形體消瘦,體重低於正常值15%-40%,面色無華,毛髮稀疏枯黃。嚴重者形體乾枯羸瘦,體重可低於正常值40%以上。
3、兼有精神不振,或好發脾氣,煩躁易怒,或喜揉眉擦眼,或吮指磨牙等症。
4、有餵養不當或病後失調,及長期消瘦病史。
5、貧血者,血紅蛋白及紅細胞數都減少。出現肢體水腫,屬於營養性水腫者,血清總蛋白量大多在45s/L以下,血清白蛋白常在20s/L以下。

病證鑑別

1、厭食
以長時期的食欲不振,厭惡進食為特徵,無明顯消瘦,精神狀態尚好,病在脾胃,不涉及它髒,一般預後良好。
2、食積
以不思乳食,腹脹噯腐,大便酸臭或便秘為特徵,雖可見形體消瘦,但沒有疳證明顯,一般病在脾胃,不影響它髒。二者有密切的聯繫,食積日久可致疳證,正如《證治準繩、幼科》所言:“積是疳之母,所以有積不治乃成疳候”。但疳證並非皆由食積轉化而成。疳夾有積滯者,稱為疳積。

辯證要點

1、辨病因
疳證的病因有飲食餵養不當,多種疾病影響及先天稟賦不足等,臨床上多種原因互相摻雜,應首先辨別其主要病因,掌握重點,以利指導治療。
2、辨輕重虛實
疳證之初期,症見面黃髮稀,易發脾氣,多見厭食,形體消瘦,症情尚淺,虛象較輕;疳證發展,出現形體明顯消瘦,並有肚腹膨脹,煩躁激動,嗜食異物等,症情較重,為本虛標實;若極度消瘦,皮膚乾癟,大肉已脫,甚至突然虛脫,為疳證後期,症情嚴重,虛極之證。
3、辨兼證
疳證的兼證主要發生在於疳階段,臨床出現眼疳、口疳、疳腫脹等。皮膚出現紫癜為疳證惡候,提示氣血皆乾,絡脈不固。疳證後期乾疳階段,若出現神萎面黃,胃不思納,是陰竭陽脫的危候,將有陰陽離絕之變,須特別引起重視。

治療原則(要點)

疳證的治療原則總以顧護脾胃為本。如飲食尚可,則胃氣尚存,預後較好;如胃不思納,則脾胃氣竭,預後不良。正所謂:“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臨床根據疳證的不同階段,採取不同的治法,疳氣以和為主,疳積以消為主或消補兼施,乾疳以補為主。出現兼證應當隨證治之。

症治分類

證名:疳氣證
症狀:形體略較消瘦,面色萎黃少華,毛髮稀疏,食欲不振,或能食善飢,大便於稀不調,精神欠佳,易發脾氣,舌淡紅,苔薄微膩,脈細。
治法:和脾健運。
代表方:資生健脾丸加減。
常用中藥:黨參、白朮、山藥、茯苓、薏苡仁、澤瀉、藿香、白蔻仁、山楂、神曲、麥芽。
證名:疳積證
症狀:形體明顯消瘦,面色萎黃無華,肚腹膨脹,甚則青筋暴露,毛髮稀疏如穗,精神不振或易煩躁激動,睡眠不寧,或伴揉眉挖鼻,咬指磨牙,動作異常,食欲不振或多食多便,舌淡,苔薄膩,脈沉細。
治法:消積理脾。
代表方:消疳理脾湯加減。
常用中藥:三棱、莪術、蕪荑、檳榔、使君子、青皮、陳皮、黃連、胡黃連、燈心、麥芽、神曲、甘草。
證名:乾疳證
症狀:極度消瘦,呈老人貌,皮膚乾癟起皺,皮包骨頭,精神萎靡,啼哭無力且無淚,毛髮乾枯,腹凹如舟,胃不思納,大便稀溏或便秘,時有低熱,口唇乾燥,舌淡或光紅少津,脈沉細弱。
治法:補益氣血。
代表方:八珍湯加減。
常用中藥: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當歸、熟地、白芍、川芎。
證名:眼疳證(兼證)
症狀:兩目乾澀,畏光羞明,時常眨眼,眼角赤爛,目睛失澤,甚則黑睛混濁,白睛生翳,夜晚視物不清等。
治法:養血柔肝,滋陰明目。
代表方:石斛夜光丸加減。
常用中藥:石斛、天冬、麥冬、生地、枸杞子、青葙子、菊花、黃連、牛膝、茯苓、川芎、枳殼。
證名:口疳證(兼證)
症狀:口舌生瘡,口腔糜爛,穢臭難聞,面赤唇紅,煩躁哭鬧,小便黃赤,或發熱,舌紅,苔薄黃,脈細數。
治法:清心瀉火。
代表方:瀉心導赤湯加減。
常用中藥:黃連、燈心草、朱茯苓、甘草、木通、淡竹葉、連翹、生地、玄參、麥冬。
證名:疳腫脹證(兼證)
症狀:足踝、目胞浮腫,甚則四肢浮腫,按之凹陷難起,小便短少,面色無華,全身乏力,舌質淡嫩,苔薄白。
治法:健脾溫陽利水。
代表方:防己黃芪湯合五苓散加減。
常用中藥:黃芪、白朮、甘草、桂枝、茯苓、豬苓、澤瀉、防己、生薑、大棗、附子、乾薑。

其他療法

1、中成藥劑
(1)健脾肥兒片每服4-6片,1日3次。用於疳積脾虛夾蟲積者。
(2)十全大補丸每服2-4g,1日3次。用於乾疳氣血兩虛者。
2、推拿療法
推三關,退六腑,推脾土,推板門,運土入水,揉陰陵泉,揉足三里,分腹陰陽,摩腹,推脊,捏脊。每次-20分鐘,每日1次。用於疳氣。

轉歸預後

由於本病起病緩慢,病程較長,遷延難愈,嚴重影響小兒生長發育,甚至導致陰竭陽脫,卒然而亡。故前人視為惡候,列為兒科四大要證之一。本病經過治療,絕大多數患兒均可治癒,僅少數重症或有嚴重兼證者預後較差。

預防調護

1、預防
(1)合理餵養嬰兒應儘可能用母乳餵養,按時添加輔食;糾正不良飲食習慣,注意營養平衡及飲食衛生。
(2)防止疾病影響積極防治脾胃疾病和寄生蟲病,及時矯治先天性畸形如兔唇、齶裂,做好病後調養和護理。
2、護理
(1)定期測量患兒身高和體重,觀察病情變化。
(2)對重症疳證患兒要注意觀察面色、精神、飲食、二便、哭聲等情況,防止發生突變。
(3)做好重症患兒的皮膚、口腔、眼部護理,防止發生褥瘡、口疳、眼疳。
(4)根據病情需要配製相應食譜,如疳腫脹患兒,可吃烏魚湯,以利疾病早日康復。

文獻摘要

1、《顱囟經·病證》:“小兒,一、眼青揉癢是肝疳,二、齒焦是骨疳,三、肉白鼻中乾是肺疳,四、皮乾肉裂是筋疳,五、發焦黃是血疳,六、舌上生瘡是心疳,七、愛吃泥土是脾疳。”
2、《小兒藥證直訣·脈證治法》:“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也。因大病或吐瀉後,以藥吐下,致脾胃虛弱亡津液。”
3、《活幼心書·疳證》:“大抵疳之為病,皆因過餐飲食,於脾家一髒,有積不治,傳之餘髒,而成五疳之候。若脾家病去,則余髒皆安,苟失其治,日久必有傳變。”
4、《證治準繩·幼科》:“大抵疳之受病,皆虛使然。熱者虛中之熱,冷者虛中之冷,治熱不可妄表過涼,治冷不可峻溫驟補。……取積之法,又當權衡積者疳之母,由積而虛極謂之疳,諸有積者無不肚熱腳冷,須酌量虛實而取之。若積而虛甚,則先與扶胃,胃氣內充,然後為之微利;若積勝乎虛,則先與利導,才得一泄,急以和胃之劑為之扶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