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寒

畏寒多是身體受到外在寒邪侵襲,或自身陽虛陰盛或機體機能失調所造成。

人體在失調情況,邪氣易於入室,素體陰盛所以畏寒的病徵顯而易見,歷代醫書多有論述。《素問.通平虛論》曰:“精氣奪則虛”。《素問.調經論》云:“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進一步說明虛證容易寒邪入侵人體,久之反客為主,便產生內寒。《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證並治》提出了虛勞的病名,詳述證因脈治,分陽虛,陰虛,陰陽俱虛三類因,治則重在溫補脾腎,又提出扶正祛邪,祛邪(瘀)生新等治則。李中梓《醫宗必讀》強調脾、腎在人體虛勞中的重要性,重在溫補脾腎。

畏寒虛勞涉及的面、內容、範圍很廣,以中醫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臟腑氣血病證多見。凡屬多科慢性虛損性疾病,發展至嚴重階段,多以臟腑氣血陰陽虧虛為主要表現,亦屬陽虧畏寒範疇。很多消耗性、慢性、功能衰退性疾病,出現類似虛損的臨床表現均可能出現畏寒怕冷為主證的疾病。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fear of cold
  • 就診科室:內科
  • 常見病因:稟賦不足,素質本弱、療治療後的損傷、操勞過度,損傷五臟、大病久病,失於調治等
  • 常見症狀:畏寒怕冷
病因,病機轉歸,

病因

導致虛損的原因甚多,畏寒怕冷亦多。《理虛元鑒.虛證有六因》曰:“有先天之故,有後天之因,有痘疹及病後之因,有外感之因,有境遷之因,有臣藥之因”,對引起虛勞的原因做了比較全面的歸納,表明多種病因侵入人體,引起臟腑氣血陰陽的虧虛,日久不復,可成為虛勞。總而概之,不外先天,後天兩大因素,根據臨床症狀,引起虛勞畏寒的病因有如下方面:
1.稟賦不足,素質本弱
因父母體病質弱,年老體衰,孕育不足,脾中失養,或生後餵養失調,水谷精氣不足,或化學物品侵擾孕母之體,體質漸弱,易於罹患疾病,並在病後易於久虛不至,使臟腑氣血虧虛日甚,而成虛勞。
2.化療治療後的損傷
各種化療藥用於治療惡性腫瘤,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大量殺傷人體正常細胞,損傷五臟六腑,耗傷氣血,津液,形體關格,由於過度損傷太過,心理變態,形體走形,畏寒怕冷四肢不溫,面如灰土,形似枯槁。
3.操勞過度,損傷五臟
操勞過度,因勞至虛,日久成損。尤其是操勞傷神過度及恣情縱慾較常多見。憂鬱思慮,積思不解,所欲未遂等勞傷心神,心失所養,脾失健運,心脾損傷,氣血虧虛成勞。而早婚多育,房事不節,頻繁手淫等,腎精虧虛,腎氣不足,久則陰陽虧損。
4.大病久病,失於調治
大病,邪氣過盛,臟腑損傷,耗傷氣血,陰陽,正氣難以恢復,病後失於調節,易發成勞,病久失治,誤治,久而不愈,病情日深,損傷人體氣血陰陽,或產後失於治療,難以扶正祛邪,可演變虛勞傷陽邪。
5.失治誤治,損耗精氣,正治亦損傷人體
診斷正確,選藥損傷治療而不當,延誤治療時機,損耗人體氣血陰陽,或產後失於調治調養,正虛難復,均可能導致虛勞。
總之,年齡,過度,不及,先天,久病,大病,虛損,因而成疾。

病機轉歸

病機轉歸錯綜複雜,但萬變不離其宗,五臟六腑,氣血,津液,奇恆之府,在異常情況下均可能引起各個臟腑,氣血等太過與不及,造成虛損。由於虛損的程度不同,病因的不同,導致的臟器,氣血,津液的虧損亦不一樣,但五臟,氣血同源互根,所以在病變過程中常互相影響。一髒受損累及他髒或多髒,或母病及子,或子病及母,氣不能統攝血液,或氣虛不能生血,或血虛無以生氣,日久陽衰,血虛則陰不足,陽衰陰虧,相互累及,勢必導致病漸發展惡化,更趨複雜。
中醫看病,重在辨證,辨病,辨證,辨病又是多種多樣的,如六經辨證,臟腑辨證,八綱辨證,三焦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經絡辨證,子午流注辨證等。但重點是心,腎,脾,是辨證的核心,至於奇恆之府腦亦在其中。現代由於生活水平提高,耗勞甚微,化學毒素對生存環境的影響,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逐漸攀高,如果辨證,辨病準確治療治癒亦不難,要用心辨證,辨病,更要思想靈魂深處換位治療。
《難經》有“上損及下,下損及上”的論點,因虛損的成因不同,損傷的臟器各有不同,相互累及,故而要善辨,要善變,前之辨是證,後者要善變化治療疾病的措施。變通治療目的,一個字愈,如能靈活掌握要領,治療效果亦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