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集鎮

田集鎮

原屬阜陽縣王化區田集鄉,1953年劃屬阜南縣張寨區,1979年成立田集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改為田集鎮。

田集鎮位於阜南縣城北約5公里。人口5.6萬人,轄12個村委會。鎮政府駐田集村。東嶽村有72眼古井(俗稱古井群,相傳是戰國時所掘)、七星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田集鎮
  • 外文名稱:Tian Ji Town
  • 別名:田集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阜南縣
  • 下轄地區:12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阜陽市阜南縣二零二省道
  • 電話區號:0558
  • 郵政區碼:236300
  • 地理位置:縣城北約5公里
  • 面積:65.95 平方公里
  • 人口:5.6萬人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七星公園 金鑾殿遺址 七星橋
  • 機場:阜陽機場
  • 火車站:阜南火車站
  • 車牌代碼:皖K
建置沿革,地理環境,歷史文化,老谷堆,金鑾殿遺址,七星公園,七星橋,高腳饃,行政規劃,經濟狀況,特色經濟,農村經濟,總體狀況,發展優勢,

建置沿革

田集鎮是一個古鎮,據該集西門原觀音寺鐵鐘銘文記載,田集初名黃丘店。當時只有一位姓田的老人在路邊擋棚出售茶飯。此人發跡後,周圍各村村民來此安家經商的漸多,推舉老人為集主,遂稱田集。
清光緒年間,盜賊蜂起,為保護百姓和發展集市貿易,由程老佩聚眾築寨興集,擴大舊時規模,建五門八廟。集市貿易興盛於一時。民國時期因河南大桿土匪李老末和李克幫先後摔眾匪攻破田集,破壞了該集的街道、寨牆門樓和古廟。匪患之後,人們在廢墟上重建了一條東西街道,遠不及當年的規模,仍稱田集。因阜陽西有個大田集,故稱此田集為小田集,以示區別。
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劃屬阜南縣張寨區,1979年成立田集公社,1984年改鄉,1986年—1992年田集鄉隸屬城郊區。1992年撤鄉並區時,由城郊區田集鄉、孫寨鄉合併成立田集鎮。

地理環境

田集鎮位於阜南縣城北約5公里,東接柳溝鎮、許堂鄉,西連趙集鎮、王店孜鎮,北靠三塔鎮、柴集鎮,南鄰鹿城鎮和省級工業園區。人口5.6萬人,轄12個村委會,209個自然莊,348個村民組。鎮政府駐田集村,距縣城12千米。S202阜(南)阜(陽)公路縱貫南北,京九鐵路從鎮東穿過,北瀕潤河。東嶽村有72眼古井(俗稱古井群,相傳是戰國時所掘)、七星橋。
田集鎮地圖
地勢平坦,地質情況較好,土壤為砂疆黑土類裂。田集鎮是一個古鎮,傳承著中華文化,民情純厚,鄰里友好相處,幹群關係融洽。這裡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傳說是大禹治水時疏通水道而形成的古潤河,有相傳春秋時期楚臣費無忌時修建的金鑾殿遺址以及其所鑿的72眼古井群,有建於明朝洪武年間的東嶽廟遺址,有建於明朝時期的七星橋,有尚存的黃老谷堆廟。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了民眾的文化生活,每逢大型節日,這裡唱戲曲的,玩旱船的,耍雜技的隨處可見,一片熱鬧繁榮景象。其表現為光照充足,雨量適中,無霜期長,四季分明,歷年平均降水量930毫米,年平均無霜期 216 天。

歷史文化

老谷堆

老谷堆傳說
原在七星橋東二十餘米處老潤河南岸拉鞭溝旁有一個大土谷堆,名老谷堆,東西長150米,南北寬80米。據當地老年人介紹,此谷堆原有5米多高,上有一座古廟和一眼古井。人們常在此燒香求神,解放後仍如此,屢禁不止。歷經滄桑,谷堆上的廟、井早不存在。關於老谷堆的來歷,傳說有四:
一說是黃巢墓。傳說唐朝起義軍領袖黃巢帶領大隊人馬路過田集,在田集潤河邊七星橋處休息,其寶劍突然緩緩出鞘,黃巢大驚(據說黃巢的佩劍一出鞘必殺人),他暗想部隊在此休息,劍為何出鞘呢?遂問:“此地何名?”鄉民答:“此乃周文王降香之處的七星聖地。”黃巢聽後大呼曰:“我命休矣,這是我殺人過多,天不容也!”有“黃巢殺人七千萬,再劫難逃”之傳說。當即持劍自刎。他的將士每人手捧一捧泥土,將他埋葬於拉鞭溝旁,形成了一個大土堆,故此為黃巢墓。
二說是黃巢衣冠冢,黃巢率義軍經田集,貧民黃宣呼冤,謂其父無辜被富豪毆斃,巢聞此虬髯怒張,在此安營下寨,盡擒當地害民元兇。後黃宣棄家從戎,轉戰四載,兵敗泰山狼虎谷,巢自刎,宣攜其衣冠歸里,密埋於橋側之河灘,而後眾知此為巢之冠冢,爭為培土,如巍巍如阜然,當地人民因感其恩,常酹酒以祭。
三說是關索墓。傳說三國時,西蜀五虎上將之首關雲長死於麥城後,其三子關索為報父仇,帶兵伐吳,一個勁地斯殺,參將問他:“少君侯,你將殺到何時為止?”索答:“我將殺到七星落地!”。數日後,殺到七星橋頭,索問:“此地屬誰?”土人答:“屬魏”。索揮軍上橋後,又問:“此橋何名?”土人答:“七星橋。”話罷,一支冷箭穿透索心,倒於橋上。士卒每人兜一包土,葬索於橋東潤河南岸拉鞭溝旁,遂成一谷堆。谷堆東側有一溝,名拉鞭溝,系索拉鞭而成。
四說是花關索墓。說是唐光啟元年(公元885年),黃巢起義軍占領焦陽(今之阜南的焦坡),唐僖宗發大兵圍剿起義軍,李克用手下青年將領花關索首先孤軍突出,殺入起義軍大營,被起義軍擊敗。他帶隊自焦陽沿潤河南岸向西敗退,至七星橋東拉鞭溝旁,自感無法向主帥交待,拔劍自刎而死。士卒掘土葬花關索於拉鞭溝旁,遂成一谷堆。

金鑾殿遺址

該遺址位於田集集東,占地25畝。對該遺址,民間尚有“四十九間朝王殿”的傳說,指的是春秋時期楚大夫費無忌見此地面崗背水,風光秀麗,就背著楚平王在此營建殿閣樓台四十九間。始稱銀安殿,後蓄謀篡位,圖謀不軌,改稱金鑾殿。解放前後這裡曾出土烏金、金耳墜、金條、銀盒子等文物,地面仍殘留不少紅綠布紋瓦片。這些文物的出土,給該地塗上了古老的色彩,使人遙想聯翩。

七星公園

七星公園位於阜南縣中北部,田集鎮與三塔鎮交界處,距阜陽機場僅10公里,京九鐵路、省道S202線阜陽至阜南的高速南陽大道貫穿其中,交通十分便利。
園內老河道自然形成,彎彎曲曲。河水衝擊而成的小島巧奪天功,大小谷堆東西相應,小溝交錯匯入潤河,碧水藍天確是一幅令人神住的天然公園。
公園占地15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為1平方公里),主要景點有20米高黃巢塑像、黃巢墓、大殿、七星橋,自炎黃始至清朝一百個皇帝塑像的帝王城、中國歷代名人塑像的名人閣、釣魚島、功德園、現代化的遊樂場、溫泉療養中心等。園內綠樹紅花小徑曲繞,1平方公里的水上遊樂場配備各類遊艇,水中養魚,兩岸垂柳,水杉景色宜人。七星公園是集旅遊、度假、觀光、紀念、朝拜、休閒、娛樂、養殖、垂釣、花卉培植、經濟林開發、商業服務等為一體的娛樂場所。

七星橋

田集北一華里處的潤河上原有一橋,名七星橋。明《正德潁州志》載:“在州南五十里跨潤河水中生石七拳如北斗,土人架梁石上,通衢”。《阜陽縣誌》載:“七星橋,七孔,木樑面橋,潁州南五十里,以水中石子如北斗狀,故名。”傳說幾千年前,小潤河在田集北彎彎九曲,河水清澈見底,緩緩東流,水質優美,飲之甜潤,令人爽心清目。不知何時河中忽然有七塊青石擺如北斗星狀,傳說是天降。周文王曾專程來此降香,以謝天意。西晉時,人們在石上架橋,名七星橋。北宋時開國皇帝趙匡胤做皇帝前,曾押運糧草經此,待他做了皇帝後,又令人重修七星橋。原在七星橋南幾十米處有一聖旨橋,不知何代皇帝為保護七星橋所封。凡過聖旨橋的文官必須下轎、武官必須下馬。滄桑巨變,聖旨橋不知何時毀掉,二龍戲珠的石刻聖旨碑尚存完好。七星橋於1974年修阜地公路時被拆除。

高腳饃

高腳饃,是田集特有食品,已經流傳一百多年。高腳饃選料嚴格,做工獨特。首先要精選優質的小麥麵粉和糯米酵子,用麵粉和酵子和面發酵,把發酵的面經過多次揉和,製成饃坯,再進行發酵;然後把發酵好的饃坯,放在特製蒸籠里用適宜火候進行蒸製。蒸製出來的高腳饃比一般蒸饃個高,面硬,外表光滑似鏡。饃瓤層次分明,可一層層揭著食用,入口微甜,口感極佳,食之不忘。

行政規劃

田集村 東嶽村 趙吳村 程寨村 張集村 楊寨村 任廟村 王大村 龐老村 趙老村 柳林村
長壽村
在鎮東嶽--長壽村地下 150 米和 800 米兩個水層中,由國家地礦部門勘測驗證,該地下水含有特、琪、俄、等 10 余種微量元素。其中偏矽酸、銀等元素達到《國標》界限值白現已在七星公園東側新開發的深 880 米溫泉井。是最為理想的綜合天然療養之水,對風混、皮膚及心血管病人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在地下 150 米處所開發的“長壽”牌礦泉水系列產品運銷省內外白位於礦泉水廠周圓的東嶽長壽村--七十二眼古井群內的地下水所滋養的蘿蔔表現為皮薄、汁多、肉嫩、清脆甘潤、生食勝水果, 外表內綠、常種不衰、久負盛名;芹菜為體長無絲,味美質脆。不僅是味美佳肴 , 還有降血壓之功效。因此,至古以來長壽村人長飲長壽水無任何疑難雜症,可以延年益壽,該長壽村百歲以上老人就有六位,此村平均年齡 76.6 歲,遠高於聯合國規定的老年型國家和地區標準, 故而稱之為--長壽村。

經濟狀況

特色經濟

優質的礦泉水資源:此區域位東嶽村地帶,所述的古井之水清澈甘甜,含有多種對人有益礦物質,常飲之無雜病,必長壽,用此水澆灌的蔬菜如:蘿蔔、芹菜等風味獨特,享有盛譽。古往今來,一直被人們視為一方聖地。為此東嶽村也被人譽之為"長壽村",該村四世、五世同堂不乏少見,八九十歲老人照常下地耕作,百歲老人能穿針引錢做刺繡,慕名而來探訪者無不為之驚嘆。豐富的地熱資源:我鎮已在東嶽村地下探明並成功開採出地熱,抽出的水溫度可達到42.6℃,該水質礦物資豐富,浴後滑爽,經常洗具有祛除百病,延年益壽這功效。走俏的健甜牌蘿蔔:憑藉東嶽蘿蔔皮薄、汁多、肉嫩、清脆、甘潤等特點,生食勝水果,熟食可與各種葷素菜一起烹調,香味四溢,食之者無不頷首稱讚。經過幾年的努力,已成功註冊成為"健甜"牌,遠銷省內外。

農村經濟

多年來,勤勞的田集人民在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經過不懈的努力,並取得一定的成績。在農業方面,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引導力度,農業實現連續5年增長,農民的人均絕收入大幅提高。在工業經濟方面,我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已形成服裝、紙品、裝飾、預製、農產品等多個加工群體,規模企業已達4家,年工業總產值上億元。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我鎮共修建村村通水泥路38公里,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莊莊通硬化路。12個村均建成醫療室,解決了民眾看病難的問題。

總體狀況

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經過多年的努力,我鎮許多領域均取得可喜的成績。09年被省評為“第三批選派幹部到村任職先進單位”。我鎮黨委已連續8年被縣委評為先進黨委。

發展優勢

鎮區域位置優勢,交通便捷。大京九鐵路縱貫全鎮,新、老省道S202穿境而過,田任路、孫柳路東西連結,編織成全鎮“井”字公路交通網。加之村村相通磚碴路,形成全鎮交通網路,交通的便利,加之政府的示範引導,全鎮產業結構調整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已形成“東畜西菜中菌”的產業新格局。
我鎮人傑地靈,商家雲集。我鎮歷史優久,史話連篇,有七星橋、黃巢墓、東嶽廟的遺址,有著春秋時期費無忌曾在東嶽村登基坐殿面南為王的記載,更有著72眼古井傳奇故事。地下蘊藏著優質的礦泉水和豐富的地熱。加之田集鎮人民勤勞好客,政通人和,田集成為一片投資熱土,先後有萬利麻紡廠,脫水蔬菜廠,礦泉水廠,木板加工廠,食用菌加工廠,特種養殖廠,皮革加工廠等十餘家企業紮根田集;有河南天龍置業公司落戶田集,計畫三年內投資3000萬開發溫泉民族旅遊度假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