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都元帥廟

田都元帥廟

田都元帥,俗稱“相公爺”,又稱田公元帥,昊天帝子。是福建,台灣一帶的傳統民間信仰。與“西秦王爺”一樣,是音樂界、戲劇界的保護神。一般來說戲劇界以音樂分類, 北管奉祀“西秦王爺”,南管奉祀“田都元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田都元帥廟
  • 地理位置:福州市鼓樓區元帥路
  • 占地面積:0.75畝
  • 類別:元帥廟
簡介,現狀,

簡介

位於福州市鼓樓區元帥路,是海峽兩岸有史可稽的歷史最為悠久的元帥廟。據明代《八閩通志》、《閩都記》、清代《榕城考古略》等方誌史料記載,福州元帥廟始建於元代,歷稱元壇祠、玄壇祠,清中期後改稱為元帥廟,一直延續至今。
古元帥廟原為仿宋宮廟建築,廟占地0.75畝,深33.5米,寬13.5米,四面為風火高牆,門樓式廟門,中為大門,左右配側門,正面大門上鑲“祖殿元帥廟”匾額。廟為兩進,前進為戲台,戲台兩側為譙樓,後進為正殿,供祀主神戲神田元帥和諸配祀神。前後進中有一天井,其右側有一株已列入福州市古樹名木保護名錄、樹齡約七八百年的大榕樹。戲台、主殿都有斗拱藻井,構造精巧,裝飾華美。廟裡匾聯遍布,流金溢彩,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因歷史悠久,又位於省會中心城市,分爐眾多,影響遍及福州十邑和台灣等地,被尊稱為“省城祖殿元帥廟”。
元帥廟地理位置獨特,舊處古棗園裡,毗鄰三坊七巷,門前原有一條南北走向通達閩江的內河,水陸運輸對接方便,河兩岸通稱“元帥廟河沿”,附近的雙拋橋有兩個碼頭和木材市場,是福州城木材運輸和加工的集散地之一。1975年,河道被填平為路,因廟取名,才改稱為元帥路。過去這裡經濟發達,商賈雲集,人文薈萃,宮廟常演社戲。元帥廟作為供祀戲神田元帥的祖廟,長期以來是福州地區戲曲、音樂的活動中心和戲班藝人的聚散地,對福州地方戲劇的發展影響很大。
舊時福州新的戲班成立,都要有供祀戲神田元帥的小神龕,新開張前都要備上厚禮,帶上小神龕到元帥廟“過爐”分香。到元帥廟演戲時,頭場戲免收戲金,作為給田元帥的獻禮。民國時期福州著名的穿頭戲(掌中木偶戲)戲班“大吉金班”就以元帥廟為根據地,主要演出都在元帥廟。附近的音樂吹打班、講評話的曲藝班,包括住在附近的文藻山南路的舊福州著名的評話大師陳春生、葉小神童,元帥廟也是他們經常演出的地方。同時,當時由福州喜愛戲劇文化藝術的知識分子組成的票友組織也常在此活動,元帥廟也成為福州文人雅士吟唱風騷、聚會結社的儒雅處所。廟裡現存的清乾隆甲子年(1744年)戲劇票友組織“蘭桂社”和“蘭桂聯社”分別贈送給元帥廟的“樂管鈞天”、“鑒殿”的匾額,印證了當時戲曲、音樂繁榮的和票友組織的眾多。民族英雄林則徐在考中進士的清嘉慶辛未年(1811年)的冬季,曾題贈“恩威顯赫”四字,製成金字匾額,向元帥廟獻匾謝恩,足見元帥廟當年的社會地位和影響。元帥廟現存的作為鎮廟之寶的這三幅古匾額,是福州戲曲歷史研究和歷史名人研究彌足珍貴的文物。

現狀

解放後至“文革”期間,元帥廟廟產大部分被企業占用,損毀嚴重。改革開放以來,在信眾多方努力和有關部門支持下,已收回占地約120平方米約四分之一的廟地,恢復正殿、鑒殿、門廳等建築,並保存了票友組織蘭桂社和林則徐的漆金贈匾等文物。殿中主祀戲神田元帥及其神班等,神像造型生動傳神。這裡環境典雅,管理規範,香火旺盛,古老的宮觀重煥生機。
正殿:田元帥、李真君、鄭元君、黑真人、白真人。側殿:楊都總政、九天統帥詹大帥、南天王天君、田元帥座下靈狗將軍——赫煞何大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