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規模

產業規模

產業規模是指一類產業的產出規模或經營規模,產業規模可用生產總值或產出量表示。合適的產業規模是國家和政府在制定產業政策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方面。

基本介紹

定義,意義,出現的背景,實例,

定義

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上的產業規模是工業指標體系之一,它指一個工業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產品銷售收入)具有多少萬元規模,更側重工業上的指標。
產業規模和產業結構
產業規模和產業結構有一定的關係,產業規模是一個絕對的量,而產業結構是內部比例關係。如我國的產業結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比例為12:54:34,這是我國的產業結構,而具體到一產二產三產的產值,即為一產二產三產的規模,因此,本一級產業規模間的比例即為上一級產業的結構。

意義

隨著規模經濟研究的深入,產業規模的研究也逐漸深入。產業規模是需要一個適度規模,規模過大會導致產能過剩,造成資源浪費;產業規模過小,不易形成規模效應,在一個完全競爭的環境中不易形成競爭優勢。

出現的背景

規模效應的概念來源於規模經濟規模經濟是指隨著生產和經營規模的擴大而出現的產品成本下降、收益遞增的現象。規模經濟帶來的收益,反映為企業生產經營成本的降低,是生產規模擴大的直接結果,與交易成本降低作用於同一方向。規模的橫向擴展,即生產、經營同類產品的規模的擴大;規模的縱向擴展,即從研發、技術成果轉化、推出產品、市場行銷,自上到下產學研一條龍關於產業規模的研究。

實例

從2007年開始,按照國家統計局的規定,將年主營業務收入不足500萬元的國有工業法人企業不再作為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範圍。即目前規模以上工業的統計範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規模以下工業統計範圍為年主營業務收入(產品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工業企業和全部個體經營工業單位。 2011年3月8日,國家統計局據悉,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統計調查從今年1月起,納入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範圍的工業企業起點標準從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2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的起點標準從計畫總投資額5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統計起點標準提高後,起報點以上的企業或單位逐一進行調查,未達到起點的則進行抽樣調查或科學核算。
例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2011年4月15日透露,預計到2015年,我國積體電路產業規模將翻一番,銷售收入將達到3300億元,滿足27.5%國內市場需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