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涵養發展區

生態涵養發展區

生態涵養發展區是首都生態屏障和重要資源保證地,是構建全市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點地區,也是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的重要區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生態涵養發展區
  • 下轄地區:五個區
  • 面積:8746.65平方公里
  • 人口:176.6萬人
發展範疇,規劃研究,總體思路,發展目標,發展策略,重點任務,

發展範疇

北京市生態涵養發展區包括門頭溝平谷懷柔密雲延慶五個區,是北京的生態屏障和水源保護地,是環境友好型產業基地,是保證北京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區域,也是北京市民休閒遊憩的理想空間。該區域生態質量良好、自然資源豐富,但工業基礎薄弱,產業發展空間相對較小。該區域大多處於山區或淺山區,全區占地8746.65平方公里,占北京總面積的53.30%;2006年常住人口176.6萬人,占全市11.17%,常住人口密度為202人/平方公里;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為346.95億元,占全市的4.75%。該區域屬於限制、禁止開發區域,關鍵要解決保護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建立生態建設利益補償機制。

規劃研究

生態涵養區發展規劃,是以提升生態涵養功能、促進富民就業為核心,強化生態修復與水源保護,完善生態補償和後期管護機制;同時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等生態友好型產業,並積極引入總部經濟及高端產業發展;推動城市公用設施和服務向生態涵養發展區延伸,促進生態特色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發展。
研究內容
充分研究生態涵養發展區現狀及存在問題,站在未來以創新思路破解山區發展難題,科學定位,有效實施,對生態環境建設生態產業培育、生態城鎮建設、生態文明引導等主要內容進行科學論證。

總體思路

按照科學發展觀和“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建設要求,全面提升生態資源質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最佳化,不斷提高城鎮化水平。進一步加強規劃指導,統籌兼顧近期和長遠發展,留足綠色空間和未來產業發展空間;統籌兼顧生態涵養和生態經濟發展,增強區域發展後勁;統籌兼顧政府推動和發揮市場機製作用,拓寬社會力量參與渠道,實現生態涵養發展區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將生態涵養發展區建設成為山川秀美、社會和諧的生態文明示範區和產業友好、人民富裕的生態經濟發展區。
近期,以提升生態涵養功能、促進富民就業為核心,強化生態修復與水源保護,完善生態補償和後期管護機制;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等生態友好型產業,積極引入總部經濟及高端產業發展;推動城市公用設施和服務向生態涵養發展區延伸,促進生態特色城鎮和新農村建設。

發展目標

。到“十二五”末期,主要生態建設任務基本完成,森林覆蓋率達到5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達到95%以上,總體進入生態養護保育階段;生態友好型經濟成為主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明顯提高,區域內低收入農戶人均收入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目標初步實現;城鎮化水平明顯提高;力爭形成1至2個國際性的會議休閒度假名區。

發展策略

堅持生態優先發展
堅持把生態建設和保護作為首要任務,不斷完善生態屏障和生態服務功能。嚴格控制並減少重點生態保護區的經濟活動,完善生態建設與保護的長效機制。堅持經濟發展以保護生態為前提,更加注重資源節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大力發展生態服務型經濟
充分發揮生態資源效益,立足首都經濟和國際大都市特點,大力發展生態服務型經濟。突出優勢資源,發展服務型第一產業,壯大第三產業,實現產業的跨越式升級。
實現生態與經濟融合發展
堅持把融合化發展作為產業最佳化升級的重要途徑,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的融合互促。促進生態農業與旅遊業的延伸融合,促進傳統產業與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的滲透融合。
加強區域合作發展
加強與周邊地區的生態保護協作,共同增強生態屏障功能;整合區域資源,推進山區縣之間的產業互補和整體發展;加強與城區乃至國內國際的合作,引進和培育高端產業,為實現區域跨越式發展奠定基礎。

重點任務

生態建設、水源保護是生態涵養發展區的第一要務,立足生態資源,發展優勢產業,實現養山富民,促進全面發展,也是生態涵養發展區的重要職責。
培育良好的生態涵養系統
一是分層次、分階段、分步驟地推進深山原始生態系統、淺山農村生態系統和城鎮人工生態系統三個子系統的建設,並結合流域治理、礦區生態恢復等重點工程,繼續建設首都生態屏障體系。
二是加強涵養區水源生態建設。以保護區域內各種河流和水庫為重點,全面啟動對河流、湖泊、水庫、濕地等水源及流域的綜合治理,防止地表植被破壞,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污水流入河道和水庫。開發節水設施,提高水利用率,發展節水產業。
三是通過植樹造林加強山區生態建設,擴大生態林規模。
四是加強空間管制,特別是生態涵養區中的密雲水庫上游、官廳水庫上游要禁止開發;
五是加大禁牧力度,保護野生動物,防止違規採伐和非法開礦,形成全面的生態林資源的安全保障體系。
六是以農田林網為主要內容加強淺山區生態建設。更替過熟林帶,培育新生林帶,健全農田林網。
七是以公共綠地為基本內容加強城鎮生態建設。繼續以公園大型綠地為主體,以街道綠化為骨架,以單位庭院和居住小區為基礎,植樹種草,增加綠地,美化環境。
積極創新生態與農村發展模式
一是建立若干個生態建設試驗區,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和統籌安排生態建設。
二是建立各個區縣之間生態建設協調機制,促進生態鏈在涵養區以及更大的範圍內良性循環。
三是實現生態建設與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把經濟社會發展納入生態系統建設規劃統籌考慮,培育文明生活方式,構建節約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共贏。
四是建設科學、完善的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涵養區生態補償制度,加強水源建設補償制度,制定扶植涵養區發展的經濟援助政策,積極支持涵養區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
五是繼續把涵養區“新農村”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認真貫徹落實並不斷完善各項農村經濟政策,發揮政府巨觀調控作用,建立“三農”發展的投入與分配機制和全面建立城鄉接軌的各項保障制度。
六是遵循“比較優勢”和“市場需求”兩大原則,通過全面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技術含量,從根本上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山區農民轉行增收,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旅遊業、林果業等富民產業,引導山區農民由“靠山吃山”向“養山就業”轉變。
建設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體系
一是繼續加強生態保護和污染源治理,以提高生態保護和水源涵養功能,最佳化生態環境。
二是提高生活垃圾處理率,提高再生資源比重,減少直接處理投資;建設垃圾填埋場以及糞便處理場,提高城鎮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能力。
三是提高縣城和重點鄉鎮範圍內的社會單位及居民樓房垃圾袋裝率和縣城內垃圾分類率;建立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機制,建設清潔農村,文明鄉鎮。
四是限制或減少農業生產污染,實施有機農業工程。推廣緩釋肥,提倡農家肥和有機肥,改善施肥方式,推廣測土平衡施肥技術,控制化肥施用量。擴大生物治蟲農田範圍,減少農藥使用量。
五是杜絕污水灌溉,推廣可降解地膜,控制白色污染;實施綠色畜牧養殖工程,加強畜禽養殖場污水糞便處理監管;加大對農業生產的垃圾處理和環境保護力度,實施控制農業生產污染源示範工程。
積極發展循環經濟
一是制定促進涵養區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積極推動“環境一票否決”制度,建立產業項目篩選評價指標體系,進行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的綜合評價,嚴格限制不合指標的項目進入。
二是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轉變經濟成長方式的重要途徑,以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為保障,推進資源綜合利用,減少廢物排放,倡導綠色消費,逐步形成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三是推廣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的工業生產方式。逐步降低資源依賴型工業比重,增加企業污水處理、廢棄物利用的費用投入。研究制定有關政策法規,建立發展循環經濟的長效機制。
四是建立農業循環經濟鏈。以加工企業及相關服務組織為紐帶,連結種植業和養殖業以及農民家庭生活,構建農業循環經濟鏈。
五是倡導科學消費方式。通過宣傳教育、政府綠色採購,引導全社會綠色消費,節約消費。鼓勵使用綠色標誌食品、環保標誌產品和節能節水論證產品。
六是倡導使用潔淨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減少煤炭使用量,並實施“全程管理、清潔高效”的措施;在農村減少使用薪柴秸稈等燃料,發展生物質工程,提倡使用沼氣等可再生能源,繼續實施“綠色照明”工程、擴大太陽能殺蟲燈的使用範圍。
加快推進區域城鎮化進程
一是建設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的發展聚落,通過生態移民、生產移民、生活移民等方式調整人口布局,推進農村人口向新城的集聚,堅持以環境友好型工業和服務業的產業集聚帶動人口的空間集聚,構築科學合理的區域城鎮體系。
二是集約發展經濟,堅持以內涵式發展為核心,充分發揮生態涵養發展區的比較優勢,合理利用資源,最佳化一產,提升二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培育新型產業,壯大特色產業,促進經濟集約增長。
三是要努力提高城鄉基礎設施承載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形成覆蓋城鄉、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社會救助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