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回歸林

生態回歸林是一種具有特殊用途的生態林,即用於以生態途徑處理人類遺體的生態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生態回歸林
  • 表達式:用於以生態途徑處理人類遺體的生態林
  • 套用學科:植物學
  • 適用領域範圍:植物種植
名稱,定義,類型,傳統型,現代型,創新型,殯葬歷史與現狀,

名稱

生態回歸林

定義

它既是生態林,又是文化林,是人類社會生態文明喪葬文化完美結合的有機載體。首先,它是完全意義上的生態林,它的主要用途是發揮生態作用,完成生態功能,實現其生態價值。其次,它又是具有廣泛現實意義和長遠歷史意義的文化林,具有存史教化,傳存人類優秀文化的重要作用。它承載著“天人合一”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實現了人類“源於自然、尊重自然、崇尚自然、回報自然、回歸自然”這一純樸而崇高的最後願望。

類型

傳統型

從數株墳樹到一片墳林,在我國廣大城鄉隨處可見這一特色生態與文化景觀。這些樹或林被稱為風水樹、墳樹、墳林、老墳林、祖墳林、大墳林等,也有祖墳堡、祖墳山、官墳山、大墳堡之類的稱謂。它是傳統土葬習俗與生態文化長期共生的產物。它有獨特的生態價值、文化價值,更有其特殊的歷史、宗教、民俗等方面重要的意義。體現“入土為安、倦鳥歸林、回歸自然”的思想,被稱為“生態回歸林”。這類林木是一類特殊重要的生態林,它在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淨化空氣、調節氣候等方面有其獨特重要作用;同時,它又是一類極為重要的文化林,它在美化環境、傳承文化,促進生態文明和社會文明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特殊重要作用。在傳統生態回歸林中有許多典型代表:
刺豬洞古墳林。
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麻陽河腹地蘭字河流域,相傳為荔枝坪李氏祖墳林。古墳林位於刺豬洞山腰,面積20畝左右,樹種主要為杉樹、柏樹、紅豆杉等常青樹種,根據墳林外圍數十株排列整齊的千年古樹推測,這片墳林至少有千年以上歷史。麻陽河地區多數自然村寨多有這樣的墳林,面積大小不等,年代多為數百年乃至上千年。麻陽河之所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黑葉猴種群棲息地,並被譽為天然動植物基因庫,與麻陽河地區獨特的生態文化傳統不無關係。
黃帝陵古柏林。
黃帝崩,葬橋山,橋山位於陝西省黃陵縣城北約一公里處,山體渾厚,氣勢雄偉,山下有沮水環繞。山上有八萬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鬱鬱蔥蔥。軒轅黃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橋山巔的古柏中。
黃帝陵古柏林占地面積160公頃,生長古柏8萬餘株,其中千年以上的古柏3萬餘株,是我國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柏林,是黃帝陵最有價值的歷史遺存、最珍貴的自然與歷史景觀,也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的見證。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軒轅廟門內的“黃帝手植柏”。外國人稱讚它是“世界柏樹之父”。 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黃帝(英文:The huangdi;Yellow emperor)(前2697-前2599年)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軒轅之丘(在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他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創造文字,始製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是承前啟後中華文明的先祖。傳說中遠古時代中華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
孔林。
孔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本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孔林是孔子及其後裔的墓地。坐落於曲阜城北.占地3000餘畝。它是我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孔子死後,弟子們把他葬於魯城北泗水之上,那時還是“墓而不墳”(無高土隆起)。到了秦漢時期,雖將墳高築,但仍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幾家守林人。後來隨著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規模越來越大。
孔林位於山東省縣城北2公里處,它是我國規模最大、持續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處氏族墓葬群和人 林牆全部用灰磚砌成,高達三、四米,長達7.3公里,占地3000畝,牆中古木參天,茂林幽深,相傳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鄉的樹木種植於孔林之內,因而樹種極多。林中墓冢累累,碑碣林立。有孔子、孔鯉、孔伋這祖孫三代墓葬。
孔林中神道長達1000米,蒼檜翠柏,夾道侍立,龍乾虬枝,多為宋、元時代所植。林道盡頭為"至聖林"木構牌坊,這是孔林的大門。由此往北是二林門,為一座城堡式的建築,亦稱“觀樓”。四周築牆,牆高4米,周長達7000餘米。
據統計,自漢以來,歷代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增植樹株5次,擴充林地3次。整個孔林周圍垣牆長達7.25公里,牆高3米多,厚約5米,總面積為2平方公里,比曲阜城要大得多 孔林作為一處氏族墓地,2000多年來葬埋從未間斷。在這裡既可考春秋之葬、證秦漢之墓,又可研究我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和喪葬風俗的演變。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孔林內現已有樹10萬多株。相傳孔子死後,“弟子各以四方奇木來植,故多異樹,魯人世世代代無能名者”,時至今日孔林內的一些樹株人們仍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其中柏、檜、柞、榆、槐、楷、朴、楓、楊、柳、檀雒離、女貞、五味、櫻花等各類大樹,盤根錯節,枝繁葉茂;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參、靈芝等數百種植物,也依時爭榮。
孔林不愧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位於曲阜城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專用墓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延時最久,面積最大的氏族墓地。孔子卒於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四月乙丑,葬魯城北泗上。其後代從冢而葬,形成今天的孔林。從子貢為孔子廬墓植樹起,孔林內古樹已達萬餘株。自漢代以後,歷代統治者對孔林重修、增修過13次,以至開成現在規模,總面積約2平方公里,周圍林牆 5.6公里,牆高3米多,厚1米。郭沫若曾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自然博物館,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編年史”。孔林對於研究中國歷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以及喪葬風俗的演變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孔林於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山陵園。
國家4A級旅遊景區。原名總理陵園,位於鐘山第二峰小茅山南麓,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陵墓。它坐北朝南,依山而築,由半圓形廣場、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組成。墓室在海拔165米處,與起點平面距離700米,上下落差73米。整組建築總平面取“自由鐘”圖案,表“使天下皆達道”之義。瞻仰者由下仰望,但見浩瀚林海襯映著碧瓦銀牆,宛如偉人之浩然正氣,與大地同存。

現代型

荒漠化和沙漠化已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生態難題,如今世界範圍內的殯葬形式無疑給這一世界難題雪上加霜。
人們的環境意識日漸增強,努力尋求更科學、更健康的殯葬方式,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早在1993年,英國開闢了全球第一個自然喪葬陵園。1998年,美國第一個綠色天然墓地“拉姆西克里克墓園”在南卡羅來納州落成。現在,英國已有200多家自然陵園,美國的綠色墓地也已擴展到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德克薩斯、紐約以及華盛頓等地區。
所謂“綠色葬禮”,就是不使用防腐劑、昂貴的棺材以及水泥墓室,不進行高溫焚燒,讓逝者用最自然的方式完成他們最後的“演出”。綠色葬禮使用普通的布質壽衣布匹、甚至是再生紙包裹遺體,棺木也由產於本地的木片簡單組合而成,或選用竹子、柳條、鳳梨葉等。壽衣和木頭入土後很快就能分解。而作為美國第一個綠色墓地,拉姆西克里克墓園對綠色喪葬和綠色墓地都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對綠色墓地的最高要求不僅包括不破壞當地的原有生態環境、促進當地生物多樣性,還包括與當地教育、環保機構建立長效聯繫,提高墓地的環保教育價值。
在環保主義者看來,綠色喪葬是最徹底的回歸。隨著綠色環保理念風潮的到來,儘量不用棺槨、不建墓室和不用化學品進行防腐處理的天然殯葬方法正在世界各國流行。

創新型

當代,人類面臨的環境資源壓力越來越大,循環經濟、低碳生活、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逐步滲透到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針對當今世界殯葬改革的實際,我們提出建設創新型生態回歸林的構想。吸取各種喪葬方式的優點,摒棄各種喪葬方式的缺點,盡最大可能減少環境污染,提倡低碳、綠色喪葬方式——樹葬、林葬,讓人類實現完全意義上的生態回歸。
創新型生態回歸林的規範要求、優越性(現實意義)、可行性。
規範要求:
1、將生態回歸林納入國家或地區生態林建設總體規劃。
2、提倡薄葬、使用可降解天然材料、不留墳頭(平原地區可埋一小塊石碑於地下,上植樹;山區坡地梯階壁可崁入一小塊石碑,就是說留標記也不能占地面)。
3、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禁止焚燒屍體(患烈性傳染病致死者等醫學上、防疫上需要焚燒屍體的除外)。
4、統一規範管理,以公益性為主,經營性為輔。公益性的使用周期可定為20年至60年,公益性使用周期內被定為文物的使用周期可延長。
優越性(現實 意義):
1、生態意義。
土葬占地,破壞生態,也可能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從土地與環境承載力考慮都是不可取的。
火葬要消耗大量的電力、燃料等能源,除了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向環境中釋放大量的熱量、加重地球溫室效應外,還會產生二惡英、呋喃等130多種污染物,嚴重污染大氣環境,有違低碳理念。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的角度看,火葬應該禁止,尤其是火葬後又進行土葬,更應該堅決取締。火葬實質上就是用工業化的方式處理遺體,在人們單純追求工業化的時代,還可以理解,在發展循環經濟、提倡低碳生活、能源危機加劇、環境意識提高、普遍追求科學發展的當今時代,幾乎不可理解。火葬應立即取締,提倡綠色安葬、生態回歸。
海葬、天葬也不符合環保要求,不宜提倡,而應被禁止。
而吸收土葬優點的樹葬、林葬等則符合環保要求、體現循環經濟和低碳生活理念,讓死者為生態環境、人類社會作出最後的貢獻,實現生態回歸。
2、社會意義。
3、文化意義。
為後人考古留下資料、讓優秀生態文化、社會文化得以傳承。
可行性:
根據生態林建設科學規劃要求,平原地區生態林面積應占土地總面積的5——10﹪,山區生態林面積應占土地總面積的30﹪。以人口密度居中的貴州為例,土地總面積176167k㎡,總人口3975.48萬(2007年末),貴州是沒有平原支撐的山區省份,生態林面積應為176167k㎡的30﹪--52850 k㎡,平均每萬人應有13.3 k㎡。按0.5﹪計算死亡率,60年計算生態回歸林使用周期,每位死者占用4平方米回歸林地,每萬人需要生態回歸林地12000平方米,即0.012 k㎡,相當於1萬人應占有生態林總面積個1﹪。

殯葬歷史與現狀

殯葬是人類自然的淘汰,是對死者遺體進行處理的文明形式,是社會發展的產物,也是文化傳統的組成部分。殯葬原是土葬的文言用詞。“殯”一作停柩解,如《禮記》:“夏後氏葬於東階之上”、“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周人殯於兩階之上”;一作葬解,如《荀子》: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見也。是故,衣足以飾身,棺周於衣,槨周於棺,土周於槨。”
在中國原始社會時期,逐漸產生了宗教迷信——靈魂不死的觀念,自產生了靈魂不死的觀念以後,就有了埋葬親人的習俗,這一傳承了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喪葬風俗成為殯葬改革的最大困難。受傳統殯葬文化思想影響極深的中國民眾,強調老有所養,死有所安,對死者的緬懷紀念構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的殯葬改革政策面臨著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問題,特別是死人與活人爭地以及殯葬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已十分突出。如何節約土地資源、保護土地資源和自然環境、提倡文明、從簡辦喪,塑造良好殯葬社會環境成為國家和政府越來越關注的問題。
唐杜氏《通典》說太古時代凶禮中規定“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世聖人易之棺槨”。在半坡遺址墓碑中,埋葬的死人多是頭朝西,表示靈魂寄託西方的意思。這種宗教信仰,對祖先的崇拜觀念,在我國母系氏族就產生了。到了奴隸社會時期,厚葬之風和迷信活動更加盛行,奴隸主階級為利用宗教迷信維持其統治,大力提倡對凶禮的習俗,甚至把奴隸也作為祭品殺掉,作為殉葬品埋掉。但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人口的日益增多,以及老齡化進程的加速,殯葬暴露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由於生育率的降低和壽命的延長,人口的老齡化成為一個普遍問題。到2015年,60歲和60歲以上人口將占世界總人口的13%。二十世紀末,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超過10%,按國際通行標準,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階段。據中國人口發展研究中心公布人口預測: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最多——4億,占全國人口的31%。這表明,在未來40年,我國老齡化程度越來越高,這意味著進入人口死亡的尖峰時段。
殯葬離不開環境,環境是殯葬依託的基礎。無論任何一種殯葬形式,都要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近些年來,我國荒漠化和沙漠化越來越嚴重,土地荒漠化及沙漠化面積從五六十年代的1560多平方公里,七八十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發展到90年代中期的2460平方公里,目前已發展到3436平方公里。每年荒漠化及沙漠化吞噬的土地相當於一個中等面積的縣。
荒漠化和沙漠化已成為當今世界面臨的生態難題,各個國家和政府都在通過各種措施儘量緩解或減少荒漠化和沙漠化的問題,但是如今世界範圍內的殯葬形式無疑給這一世界難題雪上加霜。
這一切不能不喚醒我們的環境意識,去努力尋求更科學、更健康的殯葬方式,保護自然環境,維護生態平衡。
早在1993年,英國開闢了全球第一個自然喪葬陵園。1998年,美國第一個綠色天然墓地“拉姆西克里克墓園”在南卡羅來納州落成。現在,英國已有200多家自然陵園,美國的綠色墓地也已擴展到加利福尼亞、佛羅里達、德克薩斯、紐約以及華盛頓等地區。
所謂“綠色葬禮”,就是不使用防腐劑、昂貴的棺材以及水泥墓室,不進行高溫焚燒,讓逝者用最自然的方式完成他們最後的“演出”。綠色葬禮使用普通的布質壽衣布匹、甚至是再生紙包裹遺體,棺木也由產於本地的木片簡單組合而成,或選用竹子、柳條、鳳梨葉等。壽衣和木頭入土後很快就能分解。而作為美國第一個綠色墓地,拉姆西克里克墓園對綠色喪葬和綠色墓地都有更高的要求,其中對綠色墓地的最高要求不僅包括不破壞當地的原有生態環境、促進當地生物多樣性,還包括與當地教育、環保機構建立長效聯繫,提高墓地的環保教育價值。
在環保主義者看來,綠色喪葬是最徹底的回歸。隨著綠色環保理念風潮的到來,儘量不用棺槨、不建墓室和不用化學品進行防腐處理的天然殯葬方法正在世界各國流行。
我國自然生態環境表現為先天脆弱和地區發展不平衡,目前水土流失嚴重,中國治理荒漠化基金會理事長、原國務院副秘書長安成信說,中國荒漠化面積已經占到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二十七以上,而且每年還在擴大。荒漠化面積不斷擴大,森林覆蓋率低且增長緩慢,人均資源擁有率偏低,生態環境的總體狀況處於“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發展態勢。如何既能夠改善我國土地荒漠化問題又能夠合理利用荒漠化土地,筆者認為可以恢復簡葬,合理利用荒漠化土地。
所謂簡葬就裸葬。我國早在西漢時期就有一著名人物提倡簡葬,他就是漢中城固縣人楊王孫。在他臨終時囑咐其子曰:“吾死,裸葬,以復吾真。”並對勸告的親友說:“厚葬無益死者也。”死後裸葬於終南山。
據2000年《中國民政統計年鑑》統計,全國年火化遺體僅為336萬具,絕大部分都採取土葬和火化後葬灰的具體葬式進行遺體的處理,每年不得不破壞大量的土地資源,近幾年,私建濫建公墓現象非常普遍,使原本緊張的土地問題又雪上加霜。土葬和火化後的復葬需要棺木,有些地區火化時也用棺木,全國每年浪費掉至少二三百萬立方米的木材,這將毀掉多少公頃的森林。殯葬不但破壞森林環境,還破壞草地等植被環境及石油礦產等資源。據英國自然喪葬中心稱,北美每年用於火化的燃料足夠開著車在月球和地球之間跑84個來回。或許這個統計有些誇張,但焚燒過程中釋放出的氣體對環境的破壞卻不容忽視。根據聯合國的統計,全球排放的二惡英和呋喃有0.2%來自火葬行業,同時被認為是歐洲大氣中汞的第二大來源。
提倡恢復原始土葬即簡葬。雖然屍體腐爛會會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但是相對於火葬來說筆者認為是兩害相權取其輕。這種方式既可表達回歸自然的心愿,又能體現文明環保的安葬形式。
我國城市周圍存在部分既不宜耕作、又不宜建築開發的荒山陡坡瘠地,如由政府與民間相結合,將這些難以利用、生態條件惡劣的區域建成殯葬設施,在保護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境域、自然風景的前提下,按照自然特點和經濟條件,有計畫、有步驟地把殯葬設施建設成為景色優美、建築協調、設施齊全的生態園區,既緩解了城市用地緊張,又有效地維持城市生態環境,筆者認為這是當前殯葬設施可持續發展的惟一出路。
合理利用城郊荒山瘠地建設生態殯葬設施,採取植樹、花草種植、景區建設、文化教育、產業發展等相結合等多種方式,既可表達逝者回歸自然的心愿,延續中華傳統文化,更利於後人對當今史料的考古和研究,又符合文明、環保的安葬政策
同時根據不同地區的綜合情況,制定相關標準如墓地標準及入葬標準等,如把墓地分成不同等級,實行市場價出售、有的政府免費提供等,同時堅決杜絕高檔棺木、大興土木等,並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把殯葬文化、名人文化、紅色文化、旅遊文化等資源立體、系統進行整合,便於人們在清明及節假日進行祭奠、緬懷先輩等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這樣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對於一些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可以通過市場化的競爭購買到理想的墓地,也可以通過競爭購置宗親、家族墓地。這樣既滿足了低收入人群的需要,同時也滿足了高收入人群的特殊的需求。
通過規劃建設城郊荒山瘠地不但能夠合理利用,同時還能改善瘠土地成為生態綠色墓地,合理規劃成為旅遊景觀也不是不無可能。縱觀歷史,歷代殯葬文化所創造的旅遊景觀大有所在。如北京十三陵、西安始皇陵、曲阜的孔林、西藏的班禪寺和佛祖塔等都是風格不同的殯葬旅遊環境。保護殯葬旅遊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身邊的生態環境及歷史遺產。現代的偉人紀念堂(館)、烈士陵園和山清水秀的高級墓園,都是現代人創造的旅遊景觀。
中國現行的殯葬制度從環境保護、節約土地、破除舊習、倡導新風的角度考慮,提倡死者一律火葬這確實是一種社會文明進步。
然而,當我們把現代殯葬與歷史考古聯繫在一起,不免會給我們子孫後代留下許多遺憾。井岡山之所以有眾人去膜拜學習,是因為那裡留下了許多遺蹟和文化,要是沒有這些東西,光是遊山玩水,遊客就不一定會選擇井岡山。如果具有時代影響的人物、有巨大貢獻的科學家、戰功卓著的將軍逝世後,能夠留下後人一個瞻仰的地方,難道不是一個民族的驕傲嗎?
城市殯葬設施作為城市環境景觀的一部分,從均衡管理角度看,通過這種殯葬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人與自然、人與資源的均衡。
促進殯葬設施符合環保並永續經營,達到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目標,與擴大內需中致力提振景氣、提升國民生活品質的方向相符。提供優質服務,殯葬行為切合現代要求,兼顧個人尊嚴及公眾利益,以提升國民的生活品質。
在我國沙漠化、荒漠化、荒山陡坡瘠地及貧困、邊遠、少數民族、革命老區或礦產資源枯竭地區進行試點,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經過3至5年完善後,再逐步向全國推廣,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殯葬管理體系,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如果環境負荷用人口×富足(代表消費)×獲取富足的技術這樣一個公式來表示,減輕環境負擔更多的是依靠人們改善現有的消費模式與生活方式以及產業技術創新改良來實現。就像法國社會學家布魯諾·拉圖爾(Bruno Latour)所闡述的:“生態學與大自然自身的利益沒有關係,它只是人類認識萬物的新途徑,而且意味著我們將用它來一次次反對那個活躍了300多年的所謂的現代化。”環境問題的真實狀況和急迫程度,必須促使我們重新評估關於居住的理念。什麼是好的材料,什麼是更節省的投入,什麼是舒適的空間設計,在開發生態社區或生態城市的全球趨勢中,這些問題變得越來越迫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