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寺(湖北省仙桃市甘露寺)

甘露寺(湖北省仙桃市甘露寺)

甘露寺坐落在湖北仙桃市區流譚公園內,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寺名,占地五十餘畝,寺內有嘉慶皇帝所賜御碑,還有印度僧侶所贈金佛,殿堂櫛比,氣勢宏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甘露寺
  • 地理位置:湖北省仙桃
  • 著名景點:甘露寺
  • 始建:清乾隆
基本簡介,歷史溯源,

基本簡介

甘露寺坐落在湖北省仙桃市區流譚公園內,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題寫寺名,占地五十餘畝,寺內有嘉慶皇帝所賜御碑,還有印度僧侶所贈金佛,殿堂櫛比,氣勢宏偉。甘露寺幾經滄桑,屢建屢毀,屢毀屢建。現由廣東六祖寺方丈大願大和尚接管。
仙桃甘露寺仙桃甘露寺
甘露寺是沔陽(今仙桃市)歷史上最負盛名的佛教建築,歷來有老甘露寺和新甘露寺說。對於老甘露寺,史料記十分有限。《仙桃鎮志》上的《仙桃地區寺廟宮觀一覽表》上註明該寺原建於楊家碼頭,毀於雍正十年。人們津津樂道的甘露寺都是指地址在原河堤街、建於乾隆年間的新甘露寺。

歷史溯源

佛教約在公元四紀傳入沔陽明清兩代寺廟最為鼎盛。但新甘露寺建成的具體時間已無從考察。光緒志記載:“甘露寺在仙桃鎮襄河南岸,濱河聳立,屢經興修,為十方叢林。”這裡也只交待了建築地點。相傳,甘露寺始建於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此時的甘露寺名聲在外。仙桃到外地經商的人,常以仙桃的甘露寺諧音“乾螺絲“編造一個離奇的故事,在外鄉人面前夸道:“仙桃鎮有古廟,名甘露寺,廟宇很大。庭院中曾餵著一個乾螺絲。百年來,這個大螺絲老化了,僧侶們把它的殼存放在廟中,裝上十八擔水。”外鄉人聽了,都感到很奇特。這些不過是用虛構的故事擴大其在外影響。其實,真正的甘露寺也是頗負盛名。生於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仙桃才子李皋,曾作《仙桃鎮圖十二詠》,其中唱道:“ 四月佛生景倍清,甘露寺中多少人,四大金剛威風凜,十八羅漢兩邊分。”當時,該甘露寺占地約4000平方米,前至解放街(原十全街),後至漢江河堤。寺山門向南,繞寺前集誠書院兩側出解放正街。進山門為彌勒殿,韋馱殿,次為大雄寶殿。大殿前,有藏經閣、鐘鼓樓,兩側品立觀音殿,再後為念佛堂,最後為戒堂、方丈堂,兩側圍屋為僧房客舍。甘露寺西南有個荷花池,面積有50餘畝,花種是印度僧侶贈送,無藕耐霜,立夏開花,紅白色彩鮮艷。屬於甘露寺的還有進百畝廟產,常隹僧侶達數十人。其名聲明在江、浙、冀、豫、湘等省都非常大。可見,滿清時期的甘露寺香火鼎盛,遊人如織。
民國建立後的20多年時間裡,甘露寺基本沒有什麼變化,五內依然是香菸繚繞,僧侶滿堂。直到1938年,國民黨支128師師長王勁哉把抗日指揮部設在仙桃,在甘露寺開辦了一個軍事訓練大隊。
1939年,日寇攻占沔陽,仙桃淪陷後,甘露寺劃入“日化區”。於是,寺廟遭到日軍嚴重破壞,寺內金佛被拋入河中,眾僧也四處逃散,甘露寺頓失往日風采。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日寇無條件投降。當時,國民黨75軍第6師副師長李幫華受命任仙桃受降指揮所長,全面接受日寇投降。指揮所的受降儀式就在原“日化區”內的小洋樓上舉行。全縣日俘7400多人,徒手進入仙桃鎮。由日軍原第五步兵旅團司令古賀帶領,在儀式上籤字,向中國人民投降。所有武器彈藥及全部軍用物資,一律清點後送入甘露寺封存。
甘露寺
抗日時期的甘露寺已經有名無實,僧侶逃散,門庭冷落。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廟宇得以重建。可是,到1947年又遭到國民黨保全隊破壞,只剩下兩殿。至此,甘露寺原建築已所剩無幾。
解放後,人民政府於1950年在原甘露寺的廢墟上,投資興辦了軋花廠,後擴建為電廠,將兩殿拆除。後又興辦成供銷社。1998年,又建成仙桃市精英學校。原甘露寺了無痕跡,只是學校在開工奠基之時,於當年12月挖出刻有“甘露寺”的石碑一個,後運抵流潭公園新建的甘露寺內。
流潭公園內的甘露寺是在1995年興建的。
仙桃甘露寺仙桃甘露寺
2010年新建大雄寶殿占地980 m²,高約30餘米。大殿分三層,第一層為齋堂,高6米;第二層天王殿,搞6.5米;第三層大雄寶殿18米。此大殿是仙桃市地區寺廟之首,是廣大信眾祈福消災的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