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大劇院

甘肅大劇院

作為甘肅省建國以來大型公益性項目“一號工程”,坐落在蘭州中心灘的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項目被譽為“承載全省2600萬人民希望與夢想的工程”。而作為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項目的主要構成――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已於月初“收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甘肅大劇院
  • 外文名:Gansu Grand Theatre
  • 榮獲獎項:"中國十大劇院"、"魯班獎"
  • 所屬地區:甘肅蘭州
簡介,建築標桿,建築之最難,隴原新地標,背後故事,劇院地址,

簡介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北濱河東路1號
作為甘肅省建國以來大型公益性項目“一號工程”,坐落在蘭州中心灘的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項目被譽為“承載全省2600萬人民希望與夢想的工程”。而作為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項目的主要構成――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已於月初“收尾”。2011年6月9日晚,在光與影的變幻中,大劇院為第一批觀眾上演了一場異彩紛呈的“燈光秀”,完成了燈光、音響調試,為6月底投入試運行奠定了基礎。
甘肅大劇院正面甘肅大劇院正面
6月9日晚,甘肅大劇院流光溢彩,燈火通明。走進曲線流動的大廳正門,進深24米、開間61.4米的大舞台視野開闊,在全場嶄新的1500個流線型座椅上,第一批受邀而來的觀眾都在期待一個“五彩夢想”的上演。 突然,燈光暗淡,耳邊立刻迴響起交響樂雄渾有力的聲音,八道黃色光束在“紅地毯”的映襯下交織閃爍,舞台上方,點點繁星相互映照,聲、光、電在當晚第一次達到完美融合。多彩的顏色交織變幻,美妙的光芒接連上演春、夏、秋、冬四季的風情!
據悉,甘肅大劇院實現了多個國內“一流”,創造和填補了國內多個技術空白,也讓這場“燈光秀”的內涵更為深刻。整個舞檯燈光系統,選擇了世界四大著名品牌之一的美國“ETC”,使燈光設計實現了智慧型化、形象化和虛擬化操作;而引進世界著名一線品牌德國“d&b”技術的音響系統,更讓觀眾在視覺享受的同時,感受到聽覺的震撼。
甘肅大劇院
離開劇院大禮堂,觀眾被邀請到容納300人的小劇場,在這裡播放的3D高清電影,影效逼真,立體感充斥著畫面,令人嘆為觀止。
而更為衝擊眼球的是大劇院正門大廳:入口處聳立著碩大的黃土陶罐造型,流動的曲線如黃河浪花,和整個大劇院的裝飾風格協調統一;“彩陶”頂端,是“祥雲”造型的超大水晶燈,兩個“甘肅元素”天衣無縫地融合,為這個“文化甘肅標誌”營造出別樣的本土韻味。
作為第一批受邀觀眾,記者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夜幕中的大劇院;但當再回首時,卻是另一番寧靜典雅的畫面:整個大劇院外形如同一本凝重又不失時尚的書籍緩緩打開,“書籍”兩翼,藍色水景燈光清脆悅耳,曲線流暢。和外立面舒緩的“豎琴”造型合二為一,再有出自何鄂大師之手的“黃河?黃土”雕塑那一抹金色的點綴,整個會展中心建築群被母親河的“臂膀”輕輕挽起,為世人宣告這個“建築標桿”的氣度。
據悉,當晚完成燈光、音響調試的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建築面積3.16萬平方米,建築高度32米。可供3000人同時觀看演出和參加會議,是目前我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建築智慧型化水平最高的集歌劇、舞劇、話劇、雜技、曲藝等演出和政務、商務、國際會議為一體的大型觀演、會議設施。
6月底這裡將進行首場演出――“甘肅省紀念建黨90周年文藝晚會”。

建築標桿

在這個盛夏的午後,母親河畔,傾聽著靜靜流淌的河水聲,站在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的會展廣場上,觀賞新落成的甘肅大劇院像極了一本翻開的書,等待人們用心、用情地去閱讀它。
甘肅大劇院內廳甘肅大劇院內廳
邁步走進甘肅大劇院的大廳。一座巨型的金色馬家窯彩陶罐,牢牢地吸引住了觀者的目光。進入彩陶罐掩下的建築內部,祥雲、流動的黃河水,幾乎成了會說話的“語言符號”,在屋頂、地面、牆體、裝飾,甚至不易被察覺的玻璃鏡面上,都能夠找到它們的身影,為人們展示著古老的黃河文化。
蘭州廳里,黃河穿城而過,臨夏廳里磚雕古樸,慶陽廳里地毯上的剪紙十分精緻。此外,隴南廳里摩崖碑刻藝術,甘南廳里的“草原氣息”,天水廳里的麥積山“煙雨”,都讓人如痴如醉。在多功能會議廳里,仿照敦煌壁畫創作的甘肅各族兒女載歌載舞的巨型壁畫依然讓人陶醉。
來到1500人的大劇場內,坐在劇場最後一排的座位上,用不著擔心前方的視線被阻擋,便可以一覽無餘地看到舞台上所有的畫面。可以想像那是多么令人愜意的事兒。在擁有120個座位的圓形國際會議廳里,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調試著,巨型炫目的水晶燈,每一個座位上無紙化多媒體會議系統終端都延伸到這裡,可以自如地進行視頻顯示、視頻對話、視頻攝像等。
新落成的甘肅大劇院將會成為藝術的“棲息地”,也將會成為蘭州的新地標。
據了解,作為蘭州新地標的甘肅大劇院不僅是“文化的標桿”,也是建築和精神的標桿。
投資3.5億元的甘肅大劇院,包括地下地面共7層的嶄新建築,擁有1500座的劇場,多箇中小型會議廳和小劇場、報告廳、國際會議廳,以及14個市州的分會議廳,地下市民休閒廣場等等,都運用了一些建築學、建築聲學、燈光音響、舞台機械、智慧型控制等領域的高端技術。可以說甘肅大劇院是一座從現代藝術視角講述甘肅厚重歷史文化,運用世界一流科技裝備自身並展示甘肅文化精神的陣地。
這座甘肅目前最大規模劇院邀請了上海大劇院上海文化廣場主設計師美籍華人Jack Tam著名雕塑家何鄂,景觀設計大師、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知名音響專家、長安大學教授畢雄等著名專家組成設計團隊,不僅高質量完成了工程,而且比原計畫提前5個月竣工且投入使用,創造了近10年來國內同類型項目最快工期的新紀錄。
作為文化甘肅標誌、高雅藝術殿堂、省市會議中心和文化產業視窗,甘肅大劇院從此將開啟屬於2600萬隴原兒女的“夢想”之旅。
在兩年多的時間裡,這塊曾經的荒地——中心灘,再次見證和成就了隴原大地的文化標桿、建築標桿、精神標桿。
文化標桿:一座具有全新概念和強烈時代感的集藝術與會議於一體的多功能建築
一座城市是一本書,大劇院就是書的封面。不謀而合的是,甘肅大劇院的外形設計恰如黃河岸邊打開的書卷。
在中國歷史里,水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母體文化。幾千年來,水文化根植於中華民族的沃土中,已成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她擁有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萬物之源博大精深的內涵。我省位於黃河的中上游,蘭州又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水”成了貫穿會展中心建築群的重要文化元素。
而走近甘肅大劇院,首先閱讀到的就是博大與厚重的黃河文化,盡顯了甘肅電投人的孜孜追求,以及隴原兒女心中固守的那一份執著與期待。
甘肅大劇院從整體、結構、層次等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滲透著黃河文化中的水文化,把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城市發展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藉助“流淌”的“水”展現了出來。同時,巧妙運用與水文化唇齒相依的彩陶文化以及敦煌文化這些經典獨特的甘肅歷史文化元素,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築交相輝映,在莊重中平添一種輕靈雋永,典雅輝煌。
東立面39級超大尺度的踏步,從下而上緩升著的坡道點綴著深淺色塊和燈光閃爍,讓人們由此徐徐步入藝術殿堂。踏步兩側動感水景被彩燈烘托的水花,在錯落有致的玻璃上歡快地流淌歌唱,與黃河互動著,並隨著人們視覺的流動,微妙地觸動著心境的變化。整個東立面將大面積玻璃幕牆進行陽角轉弧和折斜處理,與橫向排列的裝飾線條自然天成,不僅具有晶瑩剔透的雕塑感,而且營造出了藝術的節奏韻律。
南立面為會議中心入口。由30厘米寬的條型石材大面積、線型組合的斜面體塊,不僅表達了流動的水和音樂的韻律,而且整個南立面簡約莊重而大氣,很好地表達出了會議主題的嚴肅性,形成建築立面有機的節奏關係。
北立面由西向東排列的78根方形鋼管隨底部黃河波濤造型的圓形鋼管疏密相間、隨波起伏,似琴弦又似跳動的音符;西立面方形鋼管折線組合,南北兩側下垂、中部靠南向上娓娓隆起的大雁騰飛造型,似彩陶文化中的水型圖案又似舞動的旋律。
甘肅大劇院建築的大屋頂採用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屋頂結構形式,四周懸空上翹,飄逸外突,同時採用鋁板包邊,與內側的飛檐鋼結構構件虛實對比,突出了屋頂的體塊感和向上的張力,滿足了建築形式的統一性、完整性和均衡感,更好地升華了建築的氣質與藝術美感。
甘肅大劇院功能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建築和裝飾設計應更多地體現藝術氣質。透過自然、大氣和極其生動的建築外形,甘肅大劇院具有濃郁的黃河文化的特徵、鮮明靈動的藝術個性與時代感,既有藝術建築的氣質,又有會議建築的莊重和大氣,同時傳承著地域環境的文脈。
走進大廳,躍入眼帘的是一個巨大的金色“彩陶罐”,觀眾入口內廊映襯著陶土紅砂岩的色調,內外流動的曲線紋飾如黃河浪花,和整個大劇院的裝飾風格高度地協調統一。
這個來自馬家窯文化的“陶罐”,讓人在領略隴原故土的文化積澱之餘,也開啟了一場獨特的“文化之旅”。
“陶罐”頂端,是“祥雲”造型的超大水晶燈,仿佛從千里之外的敦煌壁畫擷來一朵,足有28米長、8米寬的“祥雲”嵌入大廳頂端,營造出別樣的富麗與堂皇。
水景、標識、家具、紋飾、地毯、裝飾燈具等等,無不充滿著黃河文化的韻味,這些都飽含著“電投人”及其創作團隊為打造“文化甘肅標誌”所付出的不懈努力,精益求精,精雕細琢……
國際知名設計師、甘肅大劇院主設計師,曾為上海大劇院、上海文化廣場的主設計師美籍華人Jack Tam對大劇院室內裝飾方案和藝術品設計進行指導;何鄂等省內外著名文化藝術專家,被譽為“大劇院專業戶”的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築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澤斌,全國百名優秀室內建築師、全國有成就資深室內設計師郭傑等把脈指導……
黃河文化、敦煌文化、長城文化……一個個符號如同音符跳躍在這個舞台上,也描繪出隴原建築的新風貌、新特徵和新內涵。
站在會展廣場,一座流動金黃色雕塑奪人眼球。來到這裡的每個人,都要在這座雕塑前駐足幾分,因為這個流動的雕塑不僅是黃河文化的承載,也是整個會展中心建築群文化理念的縮影。
這個命名《黃河·黃土》的作品,出自我國工藝美術大師何鄂之手。自《黃河母親》後,何鄂將此看作自己另一件展示黃河風情的代表作。而為了創作這件作品,早已名揚四海的何鄂數十次易稿,她對待作品的執著如同一個文化符號融入這個建築群,而在整個會展中心建設中,精益求精,精雕細琢,成了“電投人”的不懈追求。
何鄂老師認為:甘肅地處黃土高原,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城市,黃土和黃河是甘肅的根與魂;蒼天大樹有樹的年輪,洶湧波濤是大河的年輪,黃土高坡是高原的年輪,考古地層是歷史文明的積澱,年輪里深藏著智慧與文明的華章。因此,這個作品便是將甘肅的人文精神、地域風貌、黃河源流、高原厚土重疊靈動地融匯為一體,為雕塑作品賦予了更為深刻的藝術內涵和博大深厚的藝術想像力。
可以說,甘肅大劇院的外觀形象雖然沒有像貝殼、石頭、月亮、古琴等這些造型極具視覺衝擊力的大劇院外形特徵,但她是一座具有全新概念和強烈時代感的集藝術與會議於一體的多功能建築,她將以其獨特而濃郁的黃河文化特徵提升蘭州城市環境視覺景觀質量,她將為百里黃河風情線增添更為璀璨的色彩,並成為不可多得的城市文化的新標桿。
建築標桿:創造了近10年來國內同類型項目最快工期新紀錄
2008年11月29日,注定是一個讓人激動的日子。這一天,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破土動工。
2011年6月20日,同樣是一個讓人興奮的日子。這一天,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一面國旗在大劇院門前廣場高高升起。
從正式開工建設,比計畫工期提前5個月竣工,有效工期僅為25個月,創造了近10年來國內同類型項目最快工期的新紀錄。
這座嶄新的建築,承載的已不僅僅是全體建設者的夢想。
2006年11月,省政府第92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建設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包括展覽中心、五星級酒店、廣場地下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市民廣場和剛剛竣工的大劇院兼會議中心。
這個被譽為“承載甘肅人民希望與夢想”的民用公共建築一號工程,選址就位於黃河之北的中心灘。
會議還決定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項目由甘肅省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進行開發建設。省電力投資集團公司授權其全資子公司——甘肅會展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和甘肅投資集團雲天酒店有限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
從前期策劃到組建項目公司,再到正式開工建設,2007年的冬天,中心灘不再平靜。當時,根據省委、省政府要求,對會展中心的定位即是要建成目前我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設施最完善和建築智慧型化水平最高的大型公益性公共建築。
整個會展中心建築群規劃占地面積12.9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7萬平方米,概算總投資15.24億元。其中,最耀眼的當屬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
這個“觀演兼會議合二為一”的建築,總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概算投資約3.1億元,地上4層、地下3層,建築高度32米。這裡有1500座的劇場兼會堂,此外,作為今後省市政府人大、政協的固定會址,這裡還包括1個300座的劇院式報告廳,200座的會議廳,120座的圓形國際會議廳,9個70座的中型會議廳和6個50座的小型會議廳,以及新聞發布廳、貴賓休息廳,會見廳等設施,可同時容納3000人參加會議或觀看演出。
在建設中,甘肅大劇院遇到的難題是前所未有的。大劇院建築處於藝術和科技兩大門類的交匯點,被建築界普遍認為是“世界建築之最難”,幾乎涵蓋了建築的所有難度,是建築領域公認的專業性強,技術複雜程度高,涉及專業種類多的工程項目,是建築學、建築聲學、燈光、音響、舞台機械、舞台美學、智慧型控制、人工氣候、裝飾工程等20多個專業工作的協調工程。
這座剛剛竣工的大劇院所成就的建築標桿,包括高起點規劃、高效能管理、高品質建設。
電投人按照“先策劃,後規劃”的思路,對項目進行了戰略策劃,確定了項目的功能定位;按照“國際競賽、專家評審、公眾諮詢、規劃審查、科學決策”程式,確定了項目規劃與建築方案。
為了提高項目的規劃設計水平,“電投人”在邀請全國知名戰略策劃機構王志綱工作室對會展中心及其配套區的戰略定位、功能定位等進行前期策劃的同時,邀請了中國鋼結構專家、清華大學博導李少甫教授,中國著名聲學專家章奎生教授,國家建築大師唐玉恩教授,中國舞台美術學會劇場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穆懷恂,上海大劇院、上海文化廣場的主設計師美籍華人Jack Tam,著名雕塑家何鄂,景觀設計大師、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知名音響專家、長安大學教授畢雄等20餘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和國際十大著名酒店品牌之一——英國洲際酒店管理集團等機構聯袂參與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項目的設計、諮詢、論證等工作,為省委、省政府的科學決策提供了有力依據,使項目實施之初就在設計、建設理念、功能定位等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與此同時,“電投人”按照“小業主、中中介、大諮詢”的模式和“依託專家,強化諮詢,分層管理,科學決策”的原則,構建了項目組織管理體系的技術管理體系;同時,全面推行以建立健全制度流程為重點的規範化建設,以壓縮餅乾式的方式,強行入軌,強力推進,為項目建設與運營奠定了紮實的管理基礎。
為解決好專項設計中技術、經濟等問題,對一些重要專項設計委託國內一流設計單位編制技術方案,然後進行專家諮詢論證,最後提交會議決策。先後組織召開專家諮詢論證和審查會116次,邀請專家、學者990多人次,組織進行設計方案最佳化208餘次,設備選型比較64餘次;僅甘肅大劇院幕牆方案就組織設計了48個方案,優中選優,又經過了20多次的比選論證。
這裡還是一個高效能管理的建設工地。
針對項目技術工藝複雜、工期任務緊、施工協調管理難度大等諸多困難,電投人以“確保飛天金獎、爭創魯班獎”為目標,以所有施工、監理單位為活動主體,“人為”地挑起競爭,製造“不平衡”,在省內首創開展了項目建設質量、安全、進度“三優”競賽活動。在項目與項目之間、總包與總包之間、分包與分包之間、監理與監理之間競爭,使參建單位你追我趕。
“電投人”始終堅持“抓預防、保全全,抓創優、保質量,抓節點、保進度,抓督辦、保落實”的24字方針,突出以“百年大計,質量第一”“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和“進度服從質量和安全”三大主題,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並通過日巡查、周抽查、月觀摩評比等形式,增進各參建單位的學習交流,鼓勵先進,鞭策後進,有力地促進了工程建設。
這裡還是一座高技術品質的殿堂。
電投人按照“科技、環保、人文、節能”理念,追求卓越,努力建設“四節一環保”公共建築。甘肅大劇院舞台設備按照“舞台工藝設計一次到位,達到國內外同類大劇院先進水平;關鍵設備全部採用國際一線品牌,與國內最好的大劇院保持同等水平;其他設備採用合資知名品牌或國產知名品牌,技術和品質完全滿足功能要求”的原則,進行了科學合理的選型配置,在投資比同類大劇院節省至少三分之一的情況下,實現了功能的完整性和技術的先進性,能滿足歌劇、舞劇、話劇、雜技、曲藝等演出形式及各類大中型政務商務和國際性會議的要求。
燈光系統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主控台選用世界四大著名品牌之一的美國ETC綜合集控台產品,其功能強大,使用方便,易於管理。
擴聲系統選擇了世界著名一線品牌德國“d&b audiotechnik”,產品技術含量極為優越。觀眾廳側牆採用吸聲幕簾調節混響時間,省內劇場首次套用。
舞台工藝為經典的品字形舞台設計,舞台機械工藝布置方式、設備配置類型、數量均為甘肅最先進、最齊全、最多,西北地區迄今首屈一指,主舞台升降台既可同時升降,也可獨立升降,可以搭設出“亭、台、樓、閣”的多重舞台布景效果,以營造出更逼真、更富有感染力的舞台演出空間和演出氛圍,能滿足歌劇、舞劇、話劇、雜技、曲藝等演出形式及各類大中型政務、商務和國際性會議的要求。
為適應大型交響樂、室內樂、合唱音樂演出時的聲學要求,甘肅大劇院還在舞台增設了音樂聲反射罩,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聲能(演員或樂器),防止聲能在巨大的舞台上逸散和吸收。
舞台機械採用WJ-ZNKC-I型舞台機械計算機控制系統控制,從設備的技術指標和性能上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為異彩紛呈的舞台演出活動增添新的光彩。
大劇院兼會議中心的弱電系統包括智慧型會議、公共廣播系統等近20個子系統,其中會議系統可謂“亮點”頻出,所使用的大量先進技術可圈可點。有關專家稱: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項目的會議系統,完全可以與世界最先進的包括聯合國、世界銀行、APEC首腦會議、北京奧運會等國際會議工程相媲美。
數字會議發言及表決系統,能充分保證會議音頻、表決信息、控制信息等會議重要數據流的實時性和穩定性,可實現雙向會議控制管理(發言、表決、同傳)、簽到、會議檔案管理、講稿導讀、文檔查看、代表信息和會議日程顯示、拍照、重要會議的代表圖像確認及記錄、視頻對話、視頻播放、多通道視頻點播、視頻廣播、簡訊息、服務呼叫等功能,從根本上清除了一般會議系統功能單一以及背景噪音、干擾、失真、串音等缺陷。
IC卡報到系統,可實現報到統計數據快速、準確,報到後的數據可存檔、列印、聯網查詢,達到報到與表決器的聯動,根據需要,可隨時靈活設定表決許可權等。
會議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可以使用LAN線路、網際網路等多種公共線路傳輸內容,通過網路聯接、管理中心編輯控制,對不同的播放機進行控制,實現對不同對象的信息發布,既用於內部信息傳達,又可以接待來訪賓客。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會議中心的“國際會議廳”的會議系統,它展現在與會者面前的將是TAIDEN的無紙化多媒體會議系統終端,它好似小型一體化電腦。在集成了視頻顯示、視頻對話、視頻攝像、指紋識別等多種功能的LCD觸控螢幕上,從資料查閱、檔案批註到講稿導讀、會議記錄……與會者全都與紙“告別”。
據不完全統計,大劇院兼會議中心有20餘項技術創造了甘肅民用建築的第一,套用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達100餘項,同時在建築學、建築聲學、燈光、音響、舞台機械、舞台美學、智慧型控制、人工氣候、裝飾工程等20多個專業工作內都接近或達到國內行業領先,每一處都經過了精雕細琢……
走進曲線流動的大廳正門,進深40.2米、開間61.4米的大舞台頓時開闊視野,偌大的場地有序布局,在全場嶄新的1500個流線型下送風座椅上,6月9日晚,第一批受邀而來的觀眾滿懷期待。
突然,燈光黯淡,耳邊立刻回想起交響樂雄渾有力的聲音,八道黃色光束在“紅地毯”的映襯下交織閃爍,舞台上方,點點繁星相互映照,聲、光、電在當晚第一次達到完美融合。
轉眼間,時而生機盎然的綠意鋪滿舞台,擷取於甘肅彩陶上的黃色花紋在四周旋轉開來;時而底色被一股股流動的深藍浸染,在西洋交響樂中,激盪起《藍色多瑙河》的旋律;時而霧氣騰起,如入雲海,如墜銀河……
多彩的顏色交織變幻,美妙的光芒接連上演四季的田園風情,新建的禮堂,是如此的婀娜風采,如此的富麗堂皇!
因為突破了多個國內一流的技術難題,讓這場“燈光秀”的內涵更為深刻。舞台、音樂、背景、燈光,這些舞台藝術必不可少的硬體,締造了這場高品位的“燈光秀”,也奏響了大劇院“領創一流”的序曲。
離開大劇場,觀眾被邀請到一個能容納300人的小型3D高清放映室,在這裡影效逼真,美輪美奐的立體感覺,充斥著畫面,勾動著情感,讓人為之驚嘆。而從這些小會議廳、小禮堂中,體現的是整個大劇院兼會議中心整體的自然融合。
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作為今後全省的會議中心,大劇院兼會議中心大禮堂兩側布置有隴原14個州市的分會議廳,“兩會”期間,這裡將是各地代表、委員參政議政的神聖場所;而閉會期間,由各州市按照各自地域風格裝飾的會議廳,將成為一幅連線起來,展示隴原各地風采的長卷。
展開這個“長卷”,從茫茫隔壁到皚皚雪山,從山水隴南到碧草甘南,徜徉著“飛天琴韻”,追尋著“麥積煙雨”,聆聽著“南梁往事”,遙望著“大漠長關”,可以想像得到,今後這裡所承載的不僅是一場色彩繽紛的盛宴,更是一場團結奮進的隴原盛會。
精神標桿:超常規工作,確保了大劇院兼會議中心如期完工
“記得兩年前的中心灘雜草叢生,枯枝遍地,看著這片閒置的土地,過往的行人嘆息不已。一晃之間,當再次經過這裡時,人們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和激動,無不讚嘆電投人的奉獻與速度。”一位參與了甘肅大劇院建設的“電投人”在自豪之餘由衷地寫下了這樣的話語。
“電投人”“電投速度”“電投精神”,在甘肅大劇院的建設過程中,又被賦予了新的精神標桿。
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省上主要領導先後多次視察了大劇院兼會議中心項目建設情況,要求進一步加快工程建設步伐,“儘早面世”。
為了確保項目如期完工,更好的強化工程建設,電投人在省內首創推行了全過程、全方位、全天候“清單式量化管理”的精細化管理與控制,強化以“日計畫、日報告、日督查、日落實”為主要內容的“馬上就辦、日事日畢”的工作機制,及時解決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多節點工期細化到了小時,堅持以日進度保周進度、周進度保月進度,以月進度和關鍵節點保最終工期。同時,全員把督查督辦作為落實工作的重要手段,採取書面、公開督辦等形式加大督辦力度,在公示欄、OA平台公示等形式實行督查督辦,今年2月以來發出督辦事項約1600多項,完成率高達95%,有力促進了工作落實,高效推進了項目建設。
今年春節過後,面對光榮而又艱巨的政治任務,“電投人”迅即開展了“大幹100天,確保大劇院兼會議中心如期完工”活動,全體黨員和員工盡心服務於工程建設,明確承諾了保障工程建設的措施,在自己的崗位上當模範、作表率,通過簽訂責任狀,建設者簽名、青年突擊隊等活動,迅速掀起了大幹快上、百日攻堅的項目建設熱潮。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省電投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李寧平幾乎每周都要抽出時間親臨一線工地,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今年3月份以來,更是頻頻走進現場,為項目建設把脈,為員工鼓勁加油,先後從總經理獎勵基金中拿出140多萬元,為參建單位的農民工發放趕工補助……
在項目建設的攻堅階段,電投人以一種“拚命三郎”式的英雄氣概,充分發揚“5+2”和“白+黑”的工作精神,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頑強作風,完全放棄雙體日和節假日,晝夜堅守工程一線,早上7點多上班,晚上經常工作至凌晨,始終以光榮的歷史使命感和強烈的責任心,以超常規的思維、超常規的舉措,超常規的管理、超常規的力度、超常規的作風,舍小家,顧大家,無私奉獻,忘我工作,無怨無悔,攻堅克難,奮勇當先。基於科學管理的“五個超常規”,讓技術與管理的決策流程合併簡化,讓科學決策到了第一現場、第一時間……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在這個團隊中,有的員工父母病了都不能盡上孝心,孩子高考無暇顧及,自己病了偷偷服點藥依然堅守崗位,甚至有的員工因感冒發燒暈倒在工地上,被送醫院打完吊針後又毅然回到工作崗位,有的員工為了完成重要的節點工期,連續幾個晝夜堅守工程一線……
據統計,今年3月-5月份以來,甘肅電投會展公司的員工每月平均加班時間達20天,公司領導及工程一線員工平均月加班24天,再次詮釋了“電投人”的責任和忠誠,鑄造了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項目這一展示“甘肅電投”形象的優秀平台,確保了“項目優質、員工優秀”。
由於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召開工程例會或現場會,外界熟知這個情景的人戲稱為“夜總會”……
甘肅大劇院項目建設顧問、國內知名音視頻專家、長安大學教授畢雄在親歷了劇院建設的過程後無限感慨地說“我參與了國內十多個劇院的建設,但像甘肅大劇院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用這么少的資金投入而完成了系統的項目建設,主要歸結於電投人管理的科學和工作的高效,他們能身先士卒,不畏艱難困苦,苦幹加巧幹,硬是把不可能變為可能,這是別人無可比擬的,在以往我所經歷的項目中也是絕無僅有的……”
幾乎所有的參建單位都說:沒有見過如此盡心、傾力、“不要命”的業主。
也正是這種管理和高效,成就了甘肅大劇院,成就了甘肅大劇院的文化標桿、建築標桿和精神標桿。

建築之最難

2011年3月建成後,將成為西北地區音響效果最好的劇院
商報訊昨日上午11時18分,隨著最後一罐混凝土澆築完成,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主體鋼結構封頂,圓滿完成年初確定的節點目標。這標誌著我省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全、設施最完善、建築智慧型化水平最高的公共建築,同時也進入了“建築最難”的階段——內外裝修、設備安裝過程。
據了解,劇院建築是世界建築界公認的“建築之最難”。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建築結構體系有樓板開大洞、局部錯層、豎向構件不連續局部轉換和平面扭轉不規則等多項超限情況,屬於特別複雜建築結構,這複雜程度在全國建築行業中可排進前三,而在西北則可當之無愧地稱之為第一。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還涉及聲學、舞台機械、燈光、音響等20多項專業,設計協調難度大,但建築完成後,劇院內的音響效果將在西北地區獨一無二。該工程建設進度正常,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2011年3月建成。
記者還了解到,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項目中的能源中心已於18日一次性點火成功,並開始對計畫在2010年4月30日竣工的甘肅國際會展中心進行供暖,保證了國際會展中心冬季可以進行室內裝修及設備安裝工作。

隴原新地標

這座融合科技與藝術的里程碑式的建築,借著滾滾東去的黃河之水,表達著魅力古城傾力打造城市新名片,建設文化大省,加快現代化進程的雄心。
黃河之水天上來……
劇院面紗漸次起——
6月9日晚,隨著一場五彩繽紛的“燈光秀”在大劇院首演,這個嶄新建築第一次驚艷地呈現在世人面前;
6月20日,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項目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比計畫工期提前5個月竣工,創造了近10年來國內同類型項目最快工期的新紀錄;
6月27日,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項目舉行揭牌儀式;
6月30日晚,將在這裡迎來首場演出——《向著太陽》甘肅省建黨90周年慶祝晚會;
……

背後故事

6月27日,建築面積3.3萬平方米、投資3.5億元的甘肅大劇院豪華亮相;
如何同配套建設的展覽中心、五星級酒店一起連成一個“大舞台”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成了人們對這個“文化產業視窗”的期待;
如今這個公益項目正式投運,面臨的問題也一一顯現。在改革之路上,甘肅大劇院必然先要給自己搭個“舞台”。
“終於在一天深夜,在一張小紙上,一個構想讓我心動。”
一線紙鳶,牽動一片春意。
3月23日,蘭州氣溫回暖,甘肅會展中心市民廣場成了周邊市民休閒的好去處。來自蘭州市19中學的數百名學生在這裡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春遊。孩子放飛手中的風箏,仿佛也牽動這個建築群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不過兩三年的時間,在它的鄰居趙啟凌看來,這裡已經煥然一新,整個大劇院如同一本書籍緩緩打開,讓中心灘為之一亮。“看來這個地方,也許會因為這些建築而發生改變!”在黃河北居住多年,對已習慣了低矮平房、落後基礎設施的附近居民來說,眼前這個現代化建築,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的憧憬。
從2008年11月開工,到今年6月27日正式告竣,比計畫工期提前5個月,甘肅大劇院兼會議中心創造了近10年來國內同類型項目最快的工期紀錄。它的建成,不僅解決了我省空缺大規模公益文化場館的需求,也通過配套建設的展覽中心、五星級酒店,為蘭州乃至我省文化產業、展會經濟和黨群活動發展提供了一個平台。
作為甘肅會議中心,這座功能兩用、總面積3.3萬平方米、投資約3.5億元、高32米的建築,在空曠的中心灘望去,已然成為一座新地標。
穿過大廳,是這個新地標的核心,一座能容納1500名觀眾的大禮堂。坐在嶄新的流線型座椅上,正前方進深40.2米、開間61.4米的大舞台很是開闊,在建築聲學、燈光、音響、舞台機械等方面推廣運用新技術、新工藝等240餘項的禮堂,讓人陶醉其中。從這裡能感受到它的主設計師,曾是上海大劇院、上海文化廣場主設計師的美籍華人Jack Tam傾入的那份心血,以及它的文化設計顧問、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何鄂的獨特情懷。
作為繼《黃河母親》之後又一展示黃河文化的雕塑作品,何鄂將位於大劇院旁邊的《黃河·黃土》看作是自己心中黃河文化的延展。她後來回憶,“在漫長的創作構思中,我苦思冥想,親手繪製了無數的意象草稿,幾乎是幾條亂線,終於在一天深夜,在一張小紙上,一個構想讓我心動。這一夜我通宵無眠,有一種盼望天亮,好把構想告訴給所有人的衝動。”
在何鄂看來,甘肅地處黃土高原,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黃土和黃河是甘肅的根與魂;而他們這些專家、學者親自參與下的甘肅大劇院,不僅是一個演出場所,更是承載甘肅人文精神和地域風貌的一扇視窗。
打開這扇窗,風景的那頭則是一個新興產業的探尋之路。
“國際展覽中心和甘肅大劇院連線在一起,開啟了一扇甘肅乃至西北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一條探尋會展經濟、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在這裡開啟,但並不平坦。
時間回溯到5年前,那時的中心灘還是一灘衰草,少有人在這裡放風箏。隔河對岸,一場會議定下了一個莊重的決議:2006年11月,省政府第92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建設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其中主要包括一座展覽中心、一座五星級酒店和剛落成的大劇院,三個建築連為一體,按照目前我省規模最大、功能最全、設施最完善和建築智慧型化水平最高的要求,從中心灘破土動工。
6月25日,一位建設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猶覺艱難。“眼前的中心灘就是一張白紙,又有眾多的人如此關注,建好了名垂青史,否則一敗塗地。”
為了完善建築的每個細節,他們參考過國內外許多大劇院的建設經驗,先後組織專家論證100多次。從人力資源,到資金籌措,從一個設備的招標採購,到一次舞台的燈光調試等,每個細節都是從這張白紙上一一精心展開……
“如果有生之年能參與一次大劇院的建設,給一個地方留下一個文化標誌,那這輩子沒什麼遺憾。”在甘肅會展中心,這句話成整個團隊的精神動力。
將甘肅大劇院打造成為文化甘肅的標誌、省市會議中心和文化產業視窗的期望,日漸明晰。
但另一方面,卻是資金、建設、運營等許多方面的矛盾。建設方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當時他們在思索,“面對起錨待航的中心灘,如何讓大劇院提升價值,是這場文化盛宴必然要解決的難題。”
“面對這箇中心灘地區,漸而覆蓋黃河北地區,甘肅會展中心建築群建設的同時,必然給這片地區帶來機遇。”城關區招商局一位副局長分析說,“這個建築群要實現自身價值,必須與周圍環境相融合,與蘭州這座城市的功能相融合、與隴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相融合,這座建築才能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助推器。”
“從去年開始,‘蘭洽會’改變了年年租借場地的現狀,有了真正屬於自己的家。一年來展會規模迅速擴展,投資招商領域顯著增多,這些,就是這座建築切實帶來的作用。”在今年第十七屆“蘭洽會”布展現場,甘肅省貿促局一位工作人員對這個建築群予以肯定。
從2010年7月承辦第十六屆“蘭洽會”,到月前剛落幕的第四屆中國西北國際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博覽會,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數十個大型展會在這裡成功舉辦,累計客流量幾十萬人次。
一名親歷者為記者講述了這段過程:2010年4月,建築面積6735平方米的中心灘廣場地下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投入使用;2010年5月,涵蓋四個展區、1200個國際標準展位的展覽中心宣告落成;同時,總面積83520平方米,配套建設完善的市民廣場對外開放;到如今,大劇院兼會議中心竣工驗收;6月20日,建築面積75129平方米、地上三十六層、高度156米的五星級酒店也完成了屋頂鋼構件造型最後一批鋼主梁的吊裝……
以展覽中心帶動展會經濟發展;以甘肅大劇院推動文化產業發展,“國際會展中心和甘肅大劇院連線在一起,開啟了一扇甘肅乃至西北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也形成了一個國內外淘金者開拓西北市場、投資西北的重要平台。蘭州作為連通西北地區的中心城市,在其自身‘西北中心物流和交通樞紐’的地位越加突出的時候,會展中心就成了西北地區商貿交流的前沿陣地。”
“大劇院要為自己搭個‘舞台’,關鍵在市場,核心在改革。”
在蘭州市城鄉規劃院規劃師樊明看來,中心灘這艘文化“航母”的周圍,城市區位優勢與自然環境優勢的初步構建,為發展展會經濟提供了前提;經過一年多的投入使用,產業優勢和市場優勢開始凸顯,為展會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而政府在行政體制和政策方面給予的幫扶,又為展會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
“可以看到,如今甘肅會展中心的知名度正為人所熟知,但這並不意味著已經成功。”樊明說,面對蘭州固有的經濟發展條件,藉助會展中心起航的中心灘並不會一帆風順。
“文化消費不足,市場運行乏力”可能會掣肘甘肅大劇院這個剛剛開門迎客的舞台。蘭州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汪曉文指出:“會展中心要發揮作用,更多取決於軟環境,即展館的整體商業運營水平。將硬體建設好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展館的後續管理運營。”
蘭州大學戲曲影視文學系教授田廣看來,每個城市的大劇院都是這個城市的一種文化符號,也是該城市藝術發達的一種表現。“甘肅大劇院的建成對塑造蘭州城市形象、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與城市功能、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輻射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展現的是甘肅文化走向全國的自信,傳遞的是甘肅與外界文化碰撞交融的交響。但劇院還應該是全民的大劇院,否則將被束之高閣,不能吸引觀眾,中心灘地區就難以聚集人氣,以展會和藝術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願望便難以實現。”
“不讓大劇院成為富人的俱樂部”成了此番探討中困擾會展中心運營團隊的難題,因為解決好這個難題,包括大劇院在內的會展中心建築群就能實現對蘭州乃至全省“由點到面”的帶動。
蘭州商學院財稅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常向東表示:“如今,因為一些限制條件,甘肅會展業的發展還任重道遠。由於缺乏有機統一的運作方案,許多展館難免遇冷,以至處於閒置的狀態,如何讓使用常態化,讓這些場館一直不淡出人們的視野,不是一個簡單的經營問題,它對整體帶動發展至關重要。簡單來說,就是形成這個建築群開發的‘氣場’。”
一位電投集團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目前關於甘肅大劇院的最終運營方案懸而未決。”
省工業研究所副研究員郝建林則認為,“大劇院要為自己搭個‘舞台’,關鍵在市場,核心在改革。因為任何一次發展都需要背後的助推力量,中心灘的崛起也應如此。”
“全靠財政養,並不現實;單靠自己闖,容易走偏,兩條路結合走,或許是條出路。”
對於這場改革之路,郝建林副研究員同意會展中心運營團隊提出的四個“度”的觀點,即:知名度、美譽度、擴張度和效益度。
他認為,知名度、美譽度是會展建築帶動區域發展的標誌,擴張度是會展建築的活力標誌,而效益度則是會展建築的價值衡量標準。“未來,如果會展建築能夠以質量為核心,以創新為生命力,以文化為靈魂,以‘品牌-精品-名品’作為強勢品牌的發展之路,那這座建築對於資金和觀眾的吸引力就會愈大。”為此,他期待這場改革的出發點,就是嘗試委託管理的運行模式,讓大劇院及整個會展中心,得到一次品牌的擴張。
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王曉紅博士也認為,“在這個以品牌優勢帶動區域發展的過程中,承擔一定公益職能的大劇院,離不開政府的投入,否則僅靠一方的力量難以在中心灘地區形成合力。”
郝建林也分析,“隨著城關區‘蘭北新區’的開發,政府對於廟灘子、鹽場堡的綜合改造,未來的這裡必將會以會展中心建築群為‘核心’,形成一個‘投資圈’。如何畫好這個‘投資圈’,政府是主要操作者。”
在參考國內多個大劇院成功運營的經驗後,王曉紅博士認為,“整個會展中心在扮演一個社會公共角色的同時,也需要通過自身改革進入良性而持續的運轉,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
“但一談改革,問題就難。”郝建林說,“說到底,同樣是公益項目,也有‘大公益’和‘小公益’之分。有利於全體納稅人的為‘大公益’,只利於少部分納稅人的則為‘小公益’。因此,只有在政府扶持的同時,再以企業化經營的方式同步進行,甘肅大劇院以及整個會展中心才能兼顧‘大公益’和‘小公益’。全靠財政養,並不現實;單靠自己闖,容易走偏,兩條路結合走,或許是條出路。”
如今,甘肅大劇院崛起黃河之濱,整箇中心灘也如同彎曲的臂膀被母親河輕輕挽起。滾滾長河能否給這裡帶來未來的輝煌,人們開始猜想,更多的是期待。但毋庸置疑,解決好運營策略,必然是甘肅大劇院——這個為他人提供演出舞台的新建築,為自己搭建的第一個起飛的“舞台”。

劇院地址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北濱河東路1號
乘車路線:53路; 149路公車途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