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文台爐

《甘文台爐》是明代文學家張岱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甘文台爐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張岱
  • 作品出處:《陶庵夢憶》
作品原文,文學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甘文台爐
香爐貴適用,尤貴耐火。三代青綠,見火即敗壞,哥、汝窯亦如之。便用便火,莫如宣爐。然近日宣銅一爐價百四五十金,焉能辦之?北鑄如施銀匠亦佳,但粗夯可厭。蘇州甘回子文台,其撥蠟范沙,深心有法,而燒銅色等分兩,與宣銅款致分毫無二,俱可亂真;然其與人不同者,尤在銅料。甘文台以回回教門不崇佛法,烏斯藏滲金佛,見即錘碎之,不介意,故其銅質不特與宣銅等,而有時實勝之。甘文台自言佛像遭劫已七百尊有奇矣。余曰:“使回回國別有地獄,則可。”

文學賞析

此文介紹了制爐名匠甘文台。文中先指出夏商周三代的香爐古董、著名的哥窯和汝密的香爐都不耐火,宣德爐又太貴,而其餘香爐造型不佳的市場現狀,為突出甘文台爐的優長做了一個良好鋪墊。接下來又先道出甘文台爐與宣德爐的相同之處,繼之以轉折,簡要說明特異之處在於銅料。下文給出來的是解釋,原來甘文台是伊斯蘭教徒,故敢於錘碎佛像來製造香爐。張岱喜歡研究事理,每類技藝必尋根究底,此文仍體現了他的這種精神。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後改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張岱出生於官僚之家,家境富裕,年輕時四處遊歷,見識頗廣,又時常休閒遣興於各類藝術之中,生活可謂安逸清閒、豐富多彩。明朝滅亡之後,張岱因拒絕進入清廷任職,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變成了下層貧民,生活窮困潦倒,後來更是以入山著書以終。張岱擅長散文,一生著作頗豐,包括《琅繯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夜航船》《石匱書後集》 《四書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