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傷

瓦斯爆炸燒傷(gas explosion burn)是一種燒、沖複合傷合併中毒,屬於特殊類型的創傷。常發生在礦井或坑道。瓦斯是一種比空氣輕、易燃的複合氣體,主要成分為甲烷(CH4),通稱沼氣。井下巷道內空氣中瓦斯濃度至5%時,遇有火星、火花或明火就易引起爆炸,瓦斯濃度在8%~80%時爆炸力最強。根據井下空氣中的瓦斯含量將煤礦分為高沼氣礦井和低沼氣礦井,低沼氣礦不易發生瓦斯爆炸。瓦斯爆炸時除引起燒傷外,尚可發生各種有毒氣體中毒、爆震傷、擠壓傷、吸入性損傷和其他合併傷等。由於礦井內瓦斯爆炸,往往受傷人員多、現場和傷情均甚複雜,所以搶救人員除積極現場搶救外,還應全面了解受傷的情況和進行全身系統的檢查,早期發現上述各種可能的損傷以免延誤搶救時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瓦斯爆炸燒傷
  • 外文名:gas explosion burn
  • 定義:一種燒、沖複合傷合併中毒的創傷
  • 預防護理: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
症狀體徵,用藥治療,飲食保健,預防護理,病理病因,疾病診斷,發病機制,

症狀體徵

1.燒傷以暴露部位多見,燒傷面積較大,創面污染嚴重,但多為淺度燒傷,亦有大面積深度燒傷者。
2.中毒
(1)CO中毒:空氣中CO濃度為0.02%時,人在該環境中2~3h可產生中毒症狀。礦井內瓦斯爆炸後,空氣中的CO濃度可高達3%~60%,尤其在通風狀況較差時,現場人員易中毒。站立位較臥倒吸入CO量要多,是由於CO比重較輕,空氣上層的濃度高。CO吸入後迅速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HbCO。CO與血紅蛋白結合的親和力較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和力大200~300倍,而離解率則小3000倍,因而造成組織嚴重缺氧。HbCO的存在使氧合血紅蛋白的氧難以解離。更加重組織缺氧。CO中毒症狀與血中CO濃度有關,如表1所示。
傷後4h內測定血中HbCO的含量對診斷中毒有意義,因為HbCO的半衰期為4h。皮膚和黏膜可呈櫻桃紅色,面頰和大腿內側最明顯,但歷時不長。
(2)NO2氧化亞氮中毒:氧化亞氮是氮氧化物中毒性最大的一種,不溶於水,故對眼及上氣道黏膜刺激性小。但吸入氣道和肺泡後,與水作用形成硝酸和亞硝酸,對肺組織產生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形成肺水腫。亞硝酸鹽吸收入血,引起血管擴張,血壓下降,與Hb結合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引起組織缺氧。當混有NO時,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為其主要病變。中度氮氧化物急性中毒,潛伏期3~15h,隨後進入肺水腫期,經適當治療後,在傷天即有顯著好轉。嚴重中毒者,還可出現血壓下降、休克、呼吸衰竭、譫妄及昏迷等。
(3)CO2中毒:在一般情況下,CO2不是毒性物質,當空氣中CO2濃度為8%~10%時,可使人在短期內死亡。CO2中毒時,輕者可有頭痛、眩暈、耳鳴、乏力、嗜睡、氣急、胸悶、噁心嘔吐等症狀。有時伴有眼結膜充血、流淚。瞳孔縮小、視物不清、眼底檢查有視網膜水腫等表現;重者出現發紺、高熱、驚厥、昏迷、肺水腫、腦水腫乃至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3.精神症狀 較多見表現有兩種類型。在現場或早期,傷員躁動不安、興奮。至入院後,多數呈抑制型。部分傷員有幻視幻聽等。
4.視力下降和失明 多見於CO中毒傷員,在傷後2~3天視力從模糊不清逐漸加重,直至失明。一般在2~3周后,視力隨著病情的好轉可漸漸恢復。
5.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 出現時間早而持續時間長,白細胞數可降至1.5×109/L以下。骨髓檢查,粒細胞系統中成熟型細胞受抑制,早幼粒細胞可見核漿發育不成比例和中毒顆粒;單核細胞的胞漿內空泡顆粒增大及部分胞漿內無顆粒等退行變性;在紅細胞系統中,晚幼紅細胞消失;巨核細胞減少等現象,經治療後可恢復正常。
6.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較為多見,往往由於中毒引起中樞性呼吸抑制,或由於肺水腫和吸入性損傷後所致。
7.合併傷 多數傷員伴有爆震傷、衝擊傷、擠壓傷。常伴有顱腦損傷、鼓膜穿孔、臟器穿孔、吸入性損傷、肺出血、四肢外傷骨折、外傷性窒息等。休克和感染髮病率高。

用藥治療

1.現場救治 加強對礦井中瓦斯濃度的監測,完善礦井的防護和通風設施,做到防患於未然。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責任心教育,嚴格遵守勞動安全和操作規章,安全生產。
一旦不幸發生礦井內瓦斯爆炸,現場人員應注意自救互救:
(1)事故發生後應迅速臥倒,臉朝下,胸部貼地面。這是由於瓦斯氣輕,多在上層燃燒。由於燃燒時,巷道空氣壓力的改變,火焰或熱空氣波在巷道內有一、二次往返來回,可贏得時間臥下以減輕傷害。千萬不要企圖跑出,因為奔跑的速度絕對不及瓦斯燃燒和衝擊波的速度。臥倒的另一目的是減少衝擊波的損傷。臉朝下可以避免面部、尤其呼吸道燒傷和肺部爆震傷。
(2)瓦斯燃燒的時間甚短,故燒傷多在暴露部位。臥倒後,如果能用一較厚的單子、衣服或其他物品將身體暴露部位遮蓋,可避免燒傷或減少燒傷面積。如有可能,戴上口罩或用濕手帕掩住口鼻部,以免呼吸道燒傷。如果衣服著火、應就地滾動滅火,或脫去燃燒的衣服。
(3)瓦斯燃燒後的空氣中,往往留有一些有毒氣體,應迅速離開現場至一通風地帶以免中毒。
(4)瓦斯爆炸燒傷一般較淺,但創面疼痛較劇,且合併傷較多,搶救時必須注意。如可能,儘早將創面或傷口包紮。有外傷、骨折的肢體要固定,已滅火的衣服不脫掉,以減少疼痛。搬運時注意避免再次損傷及創面污染。
2.治療 礦井內瓦斯爆炸致傷,既是燒沖傷(或爆震燒傷),又是燒傷複合中毒。因此在搶救治療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必須全身系統的詳細檢查:注意體表燒傷、呼吸道燒傷、各部位的爆震傷、擠壓傷和其他複合傷等各部位損傷,都注意有無CO、CO2、NO2中毒表現。
(2)吸氧治療:不必等待化驗結果,要根據臨床症候,立即給予100%氧氣吸入,吸入含5%~7%CO2的氧以刺激呼吸中樞,加速血中CO解離。有條件時,在高壓氧艙治療,1/2~1h後可使體內CO降至零。若中毒時間已有36h,則高壓氧治療效果不佳。一般情況下,終止吸入CO後1h,體內約有50%的CO排出,24h後幾乎可完全排出。但若吸入CO時間較長,體內HbCO超過50%~60%,此時傷員多難以挽救。
此外可給予大劑量維生素C、ATP、輔酶A和細胞色素C等以促進細胞功能的恢復。如有氮氧化物中毒時,可給予2%~4%碳酸氫鈉溶液霧化吸入。如無症狀,也應觀察24h以上。
(3)密切注視病情變化:對內臟損傷和中毒表現應有足夠的認識,一旦確立診斷及時處理。
(4)瓦斯爆炸燒傷雖較淺,但往往由於爆炸時,煤屑噴至創面上。甚或嵌入組織內,清創時,不要勉強將其移除,以免增加創面損傷。可任其存留(面部應設法剔除),日後可自行脫落。創面以採用暴露療法為妥。其他局部和全身治療基本與一般燒傷治療相同。對重症病人積極抗休克復甦治療,如無顱腦外傷或呼吸衰竭時,第1個24h輸液量可適當增加,維持每小時尿量30~50ml。
(5)有精神症狀時,可用氯丙嗪25~50mg,3~4次/d或用冬眠合劑4號。
(6)在礦井、坑道中爆炸所致複合傷,呼吸功能不全和頭顱爆震傷等較常見。輸液擴容的同時,可予適量溶質性利尿劑或用高張鹽溶液,以避免或減緩腦水腫、肺水腫的發生。
(7)白細胞減少症一般不需特別治療。但如果持續時間過長,可輸新鮮全血和白細胞懸液,並口服維生素B4、B6、B12及利血生、鯊肝醇、單核苷酸等,同時可加用中藥如黃芪、當歸、大棗、銀花等。加強抗感染治療。

飲食保健

1、多以清淡食物為主,注意飲食規律。
2、根據醫生的建議合理飲食。

預防護理

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不要在瓦斯周邊放可燃物質,或者生火。

病理病因

礦井內瓦斯爆炸時,主要的致傷因素如下:
1.高熱 礦井內瓦斯爆炸後所產生的溫度可以很高,在流通空氣中可達1850℃,在密閉空氣中可達2650℃。但在礦井巷內,熱氣浪流動速度很快,可高達2000m/s,此高溫為一過性,人體接觸時間非常短暫,故大多數為人體暴露部位(如頭、面部和雙手)的二度燒傷,面積均小於50%。如傷員距爆心較近,亦可造成衣下燒傷,穿深色內衣者衣下燒傷較穿淺色內衣者重。若引燃衣服則可導致大面積深度燒傷,或吸入粉塵形成吸入性損傷。
2.中毒 瓦斯爆炸時可產生多種有毒氣體,主要為CO、CO2、NO2、乙烯、乙烷、沼氣和硫化氫等。國內相關資料統計顯示,礦井內以CO、CO2、NO、NO2濃度為最高。沼氣在高溫下可合成乙炔和苯。因此,除上述氣體外亦有苯中毒的可能。臨床資料統計結果提示,在各種有毒氣體中以CO2、NO2中毒機會較多。可能由於CO2、NO2較CO重,受傷時傷員被爆炸氣浪衝擊倒地,故吸入的CO2和NO2為多。NO2吸入中毒時可合併有肺水腫。沼氣在空氣中氧衝擊下可產生CO2(CH4+2O2→CO2+2H2O),因而在瓦斯爆炸時產生大量CO2和CO,致吸入中毒。
3.衝擊波 井下巷道為一近於密閉的空間,在瓦斯爆炸的瞬間,爆炸點的氣壓可高達912~1013kPa(9~10個標準大氣壓)的壓力,形成強烈的衝擊波。衝擊波的超壓可直接損害人體內臟造成直接衝擊傷,導致頭、胸、腹和四肢爆震傷(blast injury)外,其中以聽覺器官和肺最易受損,而損傷程度與傷者距離爆點的遠近、衝擊波的方向和強度以及體位等有關。衝擊波的動壓作用與人體使之撞擊於其他物體或墜跌,還可驅動煤石、支柱、工具、裝備等撞擊人體,由此引起的創傷統稱為間接衝擊傷。被衝擊波驅動的熾熱氣流和爆炸後產生的煙霧進入呼吸道,可造成呼吸道燒傷和損害。

疾病診斷

燒傷以暴露部位多見,燒傷面積較大,創面污染嚴重,但多為淺度燒傷,亦有大面積深度燒傷者。

發病機制

瓦斯遇明火爆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