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常被稱作BHU),是一所位於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聖城的公立中央大學。她是著名梵學家馬丹·莫漢·瑪爾威亞於1916年建立,有多達20000多名學生在這裡求學。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主校區占地面積達1300畝(5.3平方公里),土地來自於貝拿勒斯世襲統治者卡西·那瑞希捐贈(卡西是貝拿勒斯或瓦拉納西的替代名字)。拉吉夫·甘地南校區占地面積達2700畝(11平方公里),位於距離貝拿勒斯60公里的莫澤普地區的巴卡恰,而享譽世界榮譽的農業科學中心也設立在校區。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也正在計畫在北部的比哈爾州建立分校區。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有4個研究機構、14個學院和多達140多個系。總共入讀學生數目超過了20000,其中包括來自於34個國家的留學生。她為寄宿制學生提供了60個學生公寓。在她的院系中,印度理工學院—BHU、科學學院、語言學系、新聞&大眾傳媒系、表演藝術系、法律系、農業學院(IAS—BHU)、醫學院(IMS—BHU)以及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研究院(IESD—BHU)在印度排名第一。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尤其以有一個印度理工學院而自豪。她的工程學院於2012年獲得了印度理工學院的身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
  • 英文名:Banaras Hindu University
  • 簡稱:BHU
  • 創辦時間:1916年
  • 類別:中央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綜合性大學
  • 屬性: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A級“五星級大學”
  • 所屬地區:印度北方邦瓦拉納西市
  • 現任校長:Lalji Singh
  • 知名校友: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K. L. Shrimali, Moti Lal Dhar等
  • 主管部門:印度大學撥款委員會,國家評估與認證委員會,印度大學協會
  • 校訓:知識傳授不朽
  • 校歌:Kulgeet
  • 主要院系:科學學院,工程學院,社會科學學院,藝術學院,醫學學院,商學院,表演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等
  • 學校地址:印度北方邦瓦納拉西市恆河邊
  • 主要獎項:印度大學綜合排名前三甲
    唯一一所擁有印度理工學院的大學
    QS亞洲大學排名在142位四星級大學
  • 學生人數:30000
  • 主校區:1300畝(5.3平方公里)
  • 南校區:2700畝(11平方公里)
  • 國際學生數量:34個國家的650名學生
大學發展,大學歷史,副校長,校區,主校區,南校區,大學機構,科學學院,研究機構,附屬學院,本部學院,跨學科學院,研究中心,圖書館系統,學生組織,大學排名,知名校友,

大學發展

大學歷史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大門入口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大門入口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是由著名梵學家馬丹·莫漢·瑪爾威亞建立。瑪爾威亞是一位知名的律師,也是一位印度獨立運動的積極分子,他認為教育是喚醒一個國家的最基本手段。
於1905年在貝拿勒斯召開的印度國大黨的第21次會議上,瑪爾威亞公開宣告他要在瓦拉納西建立一所大學的想法。在他的請求下,撒特·貝巴·阿特兒·辛格·基馬斯推阿那(旁遮普人)於1914年為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建立奠定了基礎。瑪爾威亞繼續發展他對於這所大學的願景,並邀請其他印度國家主義者和教育家加入。他於1911年公布了他的計畫。他爭論的焦點,在於與歐洲國家相比,印度普遍的貧窮落後和收入日益微薄。他的計畫呼籲這所即將建立的大學除了對印度的宗教和文化的研究外,還需要集中在對科學技術的研究上。
“僅僅當科學為那些陷入貧困中的印度群體所引用,他們才能夠早一點脫離貧困。要想最大程度的利用科學,只有當印度人可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獲得科學知識時才是可能的。
在瑪爾威亞的計畫中,他也評估了是否尋求政府對這所大學的認可,或是在沒有政府管制的情況下獨立運行。出於各種各樣的理由,他最終決定讓大學獲得政府的認可。瑪爾威亞也考慮了教學語言問題,考慮到英語在當時的盛行情形,最終決定在起初階段用英語作為教學語言,後面逐漸增加印地語及其他印度語言作為教學語言。對於瑪爾威亞的願景,其最大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對於寄宿制大學的偏愛。同時期的所有其他印度大學,比如孟買大學、加爾各答大學、馬德拉斯大學等等,僅僅是一個接納附屬學院的大學,他們只是扮演著給他們的附屬學院學生指導考試和辦法學位而已的角色。
大概在相同時期,阿尼·貝森特也正在著力擴展她的中央印地學校,準備在此基礎上建立一所大學。中央印地學校在1989年建立於瓦拉納西的卡馬恰地區,在這所學校背後的願景是,應當有一個建立在印度教哲學基礎上的學習型研究機構。瑪爾威亞過去就支持著貝森特的事業,在1903年,他籌集了250000盧比捐贈給貝森特用來建造學校的公寓。在1907年,本森特著力申請建立一所大學的皇家憲章,但並未獲得英國政府的回應。
接近著瑪爾威亞計畫的出版,本森特去與瑪爾威亞見了面,於1911年他們同意聯合他們的力量在瓦拉納西建立一所大學。
印度教大學創始人瑪爾威亞與國父甘地印度教大學創始人瑪爾威亞與國父甘地
瑪爾威亞不久就擱置了他的法律業務,全身心投入到發展這所大學和他的獨立運動中去了。在1911年11月22日,為了獲得支持籌到基金來建立大學,他註冊了印度教大學協會。接下來的4年,瑪爾威亞專注於匯集支持力量和籌集基金的事務上,並獲得了卡西·那瑞希·普讓布·那讓顏·辛格和達辦噶王室的讓米希爾·辛格·巴哈多王公的先期支持。
在1915年10月,在瑪爾威亞的印度國大黨盟友支持下,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法案在皇室立法委員會獲得通過。在1915年11月,貝森特、巴格萬和其他中央印地大學受託人同意政府的條件:“中央印地大學成為新建立大學的一部分”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最終於1916年得以建立,成為印度第一所通過私人個體的努力而建立的大學。哈丁格爵士,也即後來的在維森特·盤卡密區域印度總督為大學的主校區的建設奠定了基礎。為了促進大學的擴展,瑪爾威亞邀請著名的演講者,諸如馬哈特馬·甘地、枷格迪希先生、讓曼教授、普讓弗雷博士、薩曼教授、帕崔克先生等。而在1916年2月5-6日,貝森特做了被稱之為《大學擴展演講》的演講報告。馬哈特馬·甘地在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所做的,是他在印度首次公開的演講。
委任桑德爾·拉赫先生為大學的首任副校長,就在同一月在原來的中央印地學校開始了大學課堂。而在瓦拉納西城市郊區附近在由卡西·那瑞希捐贈的1300畝土地上正在修建大學校區。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創始人瑪爾威亞梵學家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創始人瑪爾威亞梵學家
與瑪爾威亞1911年計畫一致,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建立的第一個學院是貝拿勒斯工程學院。邁索爾的科瑞希納·拉詹·瓦迪亞四世,是大學的第一任校長,1919年1月17日主持了貝拿勒斯工程學院的建造啟動儀式,並主持了大學的第一次召集會。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校歌是Kulgeet,由夏安提·斯沃若普·巴提內格爾博士作曲。

副校長

1. 桑德爾·拉赫(1916/04/01—1918/04/13)
2. 舍瓦司瓦米·萊爾(1918/04/13—1919/05/08)
3. 馬丹·莫漢·馬拉威亞(1919/11/29—1938/09/06)
4. 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1939/09/17—1948/01/16)
5. 阿瑪·內斯·加(1948/02/27—1948/12/05)
6. 苟文德·馬拉威亞(1948/12/06—1951/11/21)
7. 阿恰亞·納倫德拉·德芙(1951/12/06—1954/05/31)
8. 讓馬嗣司米·萊爾(1954/07/01—1956/07/02)
9. 基哈(1956/07/03—1960/04/16)
10. 巴格瓦提(1960/04/16—1966/04/15)
11. 崔古那·森(1966/10/09—1967/03/07)
12. 玖西(1967/10/09—1969/07/31)
13. 卡魯·拉爾·希瑞馬力(1969/11/01—1977/01/31)
14. 德哈(1977/02/02—1977/12/15)
15. 哈利·拿閏(1978/05/15—1981/05/14)
16. 伊克巴爾·拿閏(1981/10/19—1985/04/29)
17. 讓斯托賈(1985/04/30—1991/04/29)
18. 加哈(1991/05/01—1993/06/14)
19. 米西讓(1994/02/08—1995/06/27)
20. 哈里·郭泰孟(1995/08/02—1998/08/27)
21. 西蒙哈最(1998/08/31—2002/02/20)
22. 讓孟倩咀·饒(2002/02/20—2005/02/19)
23. 旁遮普·辛格(2005/05/03—2008/05/07)
24. 第·陂·辛格(2008/05/08—2011/08/21)
25. 拉爾基·辛格(2011/08/22—現在)

校區

主校區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座落在印度聖城瓦拉納西南部邊郊,緊鄰恆河。主校區域面積達到1300畝,於1916年建立在卡西·那瑞希捐贈的土地上。校區的布局近似半圓形,交錯的道路以圓形或弧形分布在校園裡。建立在20世紀前半葉的建築物是印度—哥德式風格的上乘之作。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主校區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主校區
主校區為12000名學生提供了60個寄宿制公寓。針對於大部分全職教職員工,學校也在主校區提供教職工公寓。
薩亞吉·饒·給可鄂得圖書館是主校區的最主要圖書館,2011年統計數據顯示,館內藏書達到130萬冊。吧若頓的薩亞吉·饒·給可鄂得三世王公出資於1941年興建落成。除了這個主圖書館,校區里還有3個機構圖書館、8個教職員工圖書館和多於25個系圖書館對學生和教職員工開放。
桑德拉醫院桑德拉醫院
校區內的桑德拉醫院是學校醫學院的教學醫院。在建立之初的1926年只有僅僅96個床位,2014年已經增加到了900多個床位,而且是當地區最大的三級轉診醫院。
校區內最醒目的地標性建築物非坐落在校區中心位置的“維希瓦納西廟”莫屬。於1931年開始興建這個高達77米的7個寺廟群複雜綜合體建築物,用了整整30年時間方得以竣工。
維希瓦納西廟維希瓦納西廟
巴讓第·卡拉·巴瓦恩是興建於1921年1月的一個藝術和文物博物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是她的首任主席,其侄子阿賓德拉納特·泰戈爾作為副主席。在讓衣·可瑞希納達撒的努力下,博物館得以擴展並獲得了廣泛的知名度。該博物館尤其以印度繪畫作品而出名,而且也包括考古藝術作品、絲織品和服飾、印度集郵、文學和檔案材料等。

南校區

南校區占地面積達2700畝(11平方公里),位於距離主校區西南60公里的莫澤普地區的巴卡恰。她是於1979年由巴讓第·曼德爾信託永久地租借給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
世界知名的農業科學中學位於南校區,該中心致力於對農業技術及威迪亞·潤集地區的森林和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在南校區,除了行政辦公室外,還有演講大廳、圖書館、學生和教職工公寓。

大學機構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由4個研究機構和14個學院構成。這4個研究機構在行政管理上自治,有他們自己獨立的預算、管理和教學機構。

科學學院

科學學院由13個學系組成,幾乎涵蓋了現代科學的所有分支。她提供大部分本科和研究生的課程,在所有領域開展研究項目。學校引進了2們職業教育課程——工業微生物學和器設備及維護學。各個學習有眾多在各個相關領域的專家,他們致力於前沿領域的研究活動。生物技術學院也引進了一門關於細胞生物學和病毒學的新課程。學院建有一個生物信息使用者中心。化學系一直在核化學、放射化學、有機金屬化學和生物感應器等領域開展前沿研究工作。地理系開社了一門衛星圖像解釋課程,她一直是印度同類學系的佼佼者。數學系相對優勢研究領域突出在對流體機械操作研究。物理學系與德國、美國研究機構有很多合作項目,在印度國內處於領導地位。統計學系有兩個主要研究項目獲得了來自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贊助。統計學系和植物學習分別引進了自費性質的人口研究和環境科學課程。計算機科學系提供本科生和研究生課程,家政學以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生物化學系也提供研究生教學研究項目。
植物學系、動物學系、物理學系、地質學系和化學系在印度國內獲得“一流的前沿研究中心”稱號。地理物理學系獲得了國家的專門援助項目撥款。科學學院經常通過大學研討會、講習班等學術活動,讓她一直活躍在印度科學學術領域。學院配備了先進又精密的實驗室設備,教職員工與海內外知名的研究機構保持著緊密聯繫。學院的很多教師接受了殊榮稱譽,比如史瓦如朴·巴提內格爾獎、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獎學金、FICCI獎等等。2014年,學院為了開展跨學科研究教學而專門成立了她自己的高等研究中心。學院的訓練實訓場地也已經開工了。

研究機構

印度理工學院(瓦拉納西)
印度理工學院—瓦拉納西是由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主辦下的工程學研究機構。她有13個學系和三個跨學科學院,主要提供工業套用方面的科技教育。建立於1919年的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工程學院,是印度最老的工程學研究機構。這個印度理工學院(瓦拉納西)是由三個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學院合併而成的,並於2011年印度國會通過法案組建了IIT(BHU)。
農業科學研究院
農業科學研究院是印度最老的農業科學研究機構之一,她承載著教學與研究的雙重角色,隸屬於印度農業研究委員會。
醫學科學院
醫學科學院是一個寄宿制的合作教育醫學研究機構。學生通過在全印度舉行的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醫學入學考試,而獲得註冊進入相關學習項目的名額。除了提供醫學學士項目外,也提供專業化教育和內外科醫學博士研究項目。她也提供針對護理、印度傳統醫學、牙科和健康統計等項目的研究生項目。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醫學院是全印度最好的醫學院之一,培養出了全國最好的醫學從業者。醫學科學院有三個學院,分別是醫學院、印度傳統醫學院和牙醫科學院。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醫學科學院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醫學科學院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研究院
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研究院旨在發展和創新有益於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知識和方式。這個研究院是於第·陂·辛格作為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副校長期間創建的。

附屬學院

D.A.V研究生學院
阿瑞亞·瑪黑拉研究生學院
維森特·堪亞·馬哈維迪亞拉學院
維森塔婦女學院
這些學院都是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附屬學院,分布在瓦拉納西的不同區域。

本部學院

藝術學院
商學院
教育學院
法學院
管理研究學院
表演藝術學院
梵語學院
科學院
工程和科技學院
設計學院
視覺藝術學院
社會科學學院
最悠久也是最卓越的學習中心之一的社會科學學院,沿襲了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增強學術張力的傳統。學院擁有許多學者和研究者,他們的貢獻獲得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與稱讚。除了致力於在對本科生和研究生經濟、歷史、政治科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五個課程方面的教學外,為應對世界出現的新挑戰,學院擴展了她的新的研究教學領域,婦女研究中心、和平研究中心得以創建,其他新的專業課程都相應在學院開設。在學院裡,學術研究是學術活動的一個完整而又重要的組成部分,學院一些教師獲得了國內外的學術認可。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學樓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學樓
21世紀前半頁,見證了由電子科技學方面的發展而引起了信息溝通技術及控制論和資訊理論系統所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改變。全世界的生物科技革命會控制人口基因,改變人類特性。基於此,社會科學的重要性已經獲得了全球的關注。所有的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最終意味著社會和人類生活環境的改善,因此經濟、政治和社會機構成為了社會科學研究的主題。
因此,鑒於現代社會的改變,社會科學家不得不以社會設計者的身份出現,作為經濟和政治的解釋者和社會理論家。建立於1971年的社會科學學院(從藝術學院分離出來),在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經濟學家、政治科學家和歷史學家所做的嚴密實踐幫助下,產生了歷史地標性的影響。學院中的許多教師通過他們的學術產出而獲得了國際性的聲譽,與此同時,許多來自英國、美國、德國、義大利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社會科學家頻繁對學院進行訪問。農村整合發展研究中心,馬爾威亞和平研究中心和婦女研究和發展中心在發展人類關係和社會團結方面取得了令人稱道的學術產出。
圖書館和信息科學系
建立於1941年的圖書館和信息科學系,在圖書管理科學和信息科學方面,提供研究生學習和研究項目。她的圖書管理科學位於印度最古老的學科行列之中。專門的學習研究領域包括信息搜尋行為、知識組織、圖書管自動化、數字圖書館、多語言信息檢索、語義網路、元數據、網路計量學和知識管理學。

跨學科學院

生物科技學院
生物科技學院由印度政府科學技術部的生物科技司撥款於1986年建立,是一個在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科學學院管理下的研究生教學和研究機構。這個跨學科項目是在科學院、醫學院和印度理工學院(BHU)三方協作的基礎上開展的。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生物科技學院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生物科技學院
跨學科生命科學院
跨學科生命科學院是由印度政府生物科技局和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兩方聯合發起的跨學科研究機構,由生物科技局2.389億盧比撥款而得以建立。
科學技術司跨學科數學科學研究中心
該中心聚焦於數學、建模和統計的研究與教育。她受到了印度政府科學技術司的支持,在科學院的管理下得以建立。中心傳授研究生教育和研究項目,項目組成員來自於科學院的計算機科學系、數學系和統計系及印度理工學院(BHU)套用數學系。中心經常組織訓練項目、學術研討會、學術演講等活動。
食物科學技術中心
食物科學技術中心是一個在農業科學研究院與印度理工學院(BHU)兩方合作基礎上建立的致力於食物加工技術研究的跨學科研究中心。

研究中心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專門研究中心直接接受來自印度政府生物科技司、科學技術司等資金支持,而許多隸屬於科學學院、工程學院、科技學院和社會科學學院的學系則也通過印度政府科學技術司的科學技術基礎設施改善基金、大學貸款委員會專門援助項目接受基金支持。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研究中心包括:
生物科技司基因變異研究中心
環境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納米科學技術研究中心
水能源研究中心
大學貸款委員會高等免疫診斷訓練與研究中心
實驗醫學和手術研究中心
婦女研究和發展中心
尼泊爾研究中心
瑪爾威亞和平研究中心
農村整合發展研究中心
社會排他和包容政策研究中心
科學技術司數學科學跨學科研究中心

圖書館系統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圖書館系統於1917年獲得了特朗教授為紀念他的父親卡希納斯法官而捐贈一批書籍而得以建立。這批書籍起初被安置在了中央印地學院的特朗大廳里,在1921年,圖書館搬遷到了藝術學院中央大廳處。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中央圖書館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中央圖書館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中央圖書館的建立全得益於巴偌第的薩亞吉繞·給可沃德三世王公的捐贈。他一從他的第一輪圓桌會議返回,給可沃德想建造一個基於英國圖書館和她的閱覽室模式的圖書館。在瑪爾威亞的見一下,他捐贈資金建造了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圖書館。
給可沃德圖書館是“國家文稿使命”(成立於2003年)的文稿保護中心。
截至1931年,圖書館已經藏有60000冊圖書了。個人和家庭捐贈圖書給圖書館的趨勢一直持續到了1940年左右,裡面有很多可以追溯到18世紀的珍貴書籍和期刊。
在2011年,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圖書館系統由中央圖書館和3個研究機構圖書館、8個學院圖書館和多於25個的系圖書館組成,總的圖書冊書達到130萬冊。學生和教職員工可以使用數字圖書館瀏覽成千上萬本期刊雜誌。

學生組織

Eco One
Eco One是一個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志願者組織,由拉吉夫·甘地南校區學生創建於2012年。有超過300名學生和教職員工,而學校的副校長拉爾基·辛格是這個組織的首席贊助者。每年的“濕地節”,他們會組織一次“瀑布清潔運動”。

大學排名

大學排名
綜合排名
印度今天(國內)
3
QS亞洲大學(亞洲)
142
QS金磚國家大學
84
工程學
印度今天
8
展望印度
7
迪訊
8
製藥學&藥理學
QS大學專業
151-200
政府學院
名特
8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在2013年《印度今天》雜誌的《頂尖50所印度大學》排名中獲得第一位,超過了排列第二位的德里大學。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工程學院(IIT-BHU)在2011年《展望印度》雜誌的《頂尖工程學院》排名中獲得第7位,在《迪訊》雜誌的《頂尖工程學院》排名中獲得第8位,在《印度今天》雜誌的《最好工程學院》排名中獲得第9位。而對於僅限於政府學院的排名,2009年《名特》報紙的《頂尖50個政府工程學院》排名中獲得第8位。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在2014年QS亞洲大學排名中,位列第142位,被評為QS四星級大學;在2014年QS金磚國家大學排名中,位列第84位;而在QS大學專業的製藥學&藥理學世界排名中,位列第151-200位之間。
2014年QS亞洲大學排行榜
2014排名
大學名稱
國家
學術聲譽
僱主聲譽
國際教員
國際學生
文獻引用
師生比
入境交流表現
出境交流表現
總分
101
全南大學
韓國
35.3
27.1
20.5
36.1
88.2
69
11.1
20.6
50.9
102
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
46.7
64.2
6.4
18.9
33.3
51.2
50.7
103=
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
44.2
15.8
7.9
7.7
64.3
59.3
50.5
103=
東京理科大學
日本
48.8
62.2
21.6
10.7
68.7
8.5
1.2
1.1
50.5
105
吉林大學
中國
50.7
49.1
17.9
44.1
71
50.2
106=
巴基斯坦工程和套用科學學院
巴基斯坦
20.9
6.1
69
94.6
3.7
49.8
106=
山東大學
中國
48.7
49.8
22
18.9
60.6
45.4
2
10.6
49.8
108
華東師範大學
中國
46.9
31.2
4.8
70.5
70.2
56.7
49.6
109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
51.8
61.2
11.4
23.8
9.8
56.7
49.5
110
長崎大學
日本
21.4
14.2
15.7
23.2
80.6
96.7
3
1.1
48.7
111
四川大學
中國
53.9
27.2
6.4
22
55.8
42.2
48.6
112
一橋大學
日本
63
88.1
49
77.1
23.7
46.3
5.9
8.5
48
113
忠南國立大學
韓國
35.6
46.6
25.6
30.3
63.6
55.6
3.3
12.2
47.2
114
亞洲大學
韓國
14.3
31.3
25.4
32
82.2
83.6
12.2
15.6
47
115
馬尼拉雅典耀大學
菲律賓
67.7
82.8
18.9
16.3
18.2
48.7
37.1
24
46.4
116
阿迦汗大學
巴基斯坦
18.6
18.1
4
3.7
81.6
100
46
117
橫濱市立大學
日本
5.5
10.2
12.2
12.2
98.9
100
1.9
1.7
45.9
118
北京工業大學
中國
49.3
52.9
27.9
13.9
10.2
51.1
10.1
11.2
45.8
119=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
52.2
59.2
36.9
49.5
32.7
39.9
92.7
59.7
45.6
119=
埼玉大學
日本
23.5
16.6
30.1
35.4
83.4
47.1
3.3
4.2
45.6
119=
蔚山大學
韓國
10.6
9.2
15.1
15.4
94.2
75.8
5.6
32.2
45.6
122
新潟大學
日本
19.1
17.7
19.6
14.1
79.8
79.6
10.6
3.1
45.4
123=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
台灣
36.7
34.6
48.4
57.3
48.2
49.1
12.9
23.3
45.3
123=
真納大學
巴基斯坦
36.6
40.2
12.4
2.9
74.5
12.1
3
3.7
45.3
125=
萬隆技術學院
印尼
81.2
89.2
5.7
6.8
31.4
1.6
3.2
45.2
125=
大連理工大學
中國
37.5
32.2
8.7
12.2
41.8
37.1
3.4
45.2
127
東義大學
印尼
50.7
42.9
9.4
3.1
100
37.1
1.7
2.7
45
128
香港嶺南大學
香港
31.4
34.1
100
90.1
37.5
53.4
100
100
44.9
129
國立科技大學伊斯蘭瑪巴德校區
巴基斯坦
39.7
66.7
10.4
16.9
13.8
91.8
1.6
14
44.8
130
群馬大學
日本
7.5
11.3
42.6
30.1
79
74.1
2.3
1.6
44.7
131=
加爾各答大學
印度
64.4
64.8
1.5
1
35.3
1
30.2
100
44.6
131=
孟買大學
印度
45.7
87.1
61.1
2.7
44.6
133
北京科技大學
中國
46.6
33.6
5.9
21.3
14.8
46.1
44.4
134=
翰林大學
韓國
10.1
9.2
17
25.2
83.3
91.5
28.9
22.4
44.1
134=
泰國國立法政大學
泰國
60.2
71.5
48.2
4.8
45.9
29.4
18.3
17
44.1
136
蘭州大學
中國
36.7
10.1
3.6
2.5
87.8
35.6
43.5
137
大阪府立大學
日本
28.9
11.7
12.5
11.7
44.2
77.3
4.6
2.8
43.1
138
信州大學
日本
13.5
11.3
27.1
13
90.1
55.8
3.5
1.4
42.7
139
中南大學
中國
25.5
20.6
20.6
8.7
32.3
83.4
15.5
4.6
42.6
140
岐阜大學
日本
9.2
14.4
25.6
71.3
92.2
1.5
1.6
42.5
141
聖托瑪斯大學
菲律賓
45.1
66.5
34.6
9.7
98.1
18.6
2.2
1.8
42.4
142=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
印度
42.7
43.7
11.7
74.1
26.5
41.8
142=
建國大學
韓國
20.1
20.6
34
61.8
74.9
54.4
21.4
38.2
41.8
142=
宋卡王子大學
泰國
52.5
23.3
18.6
4.6
71.1
34
24.7
34.1
41.8
145=
國際伊斯蘭大學
馬來西亞
50.9
52.3
88.8
99.9
8.1
53.4
3.8
8.1
41.5
145=
加札馬達大學
印尼
74.9
58.1
6.7
8.5
27.8
26.7
16.6
7.3
41.5
147
嶺南大學
韓國
37.8
39.1
48.1
29.2
61.9
36.6
7.6
27.6
41.4
148
橫濱國立大學
日本
40.2
31.4
24.6
51.5
30.4
55.7
3.4
2.4
41.1
149
東海大學
日本
43.8
12.2
24.3
9
72.5
48
2.9
1.6
41
150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
32.5
55
87.2
94.6
2.3
90.8
40.8
在一個由《印度今天》雜誌於2010年開展的全國性調查中,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在所有印度大學排名中獲得第一位。
在科學論文資料庫中資料顯示,貝拿勒斯印度教學術論文研究產出在印度排名第一;而在位於巴黎的一個學術論文資料庫組織中,她的學生論文產出量也排列全印度第一位。

知名校友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校友和教職工獲得了海內外的聲譽。
在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的行政管理者中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博士變成了印度的總統。其他著名的行政管理者包括,希瑞馬力(印度政府聯合教育部長,著名的國會議員和教育家)、莫體·拉爾·達哈(中央藥品研究協會會長)和許多其他的人。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知名的教職員工包括貝巴爾·薩赫尼(古植物學家)、相提·史瓦入普·巴提內格爾(化學家)和梵學家薩庫爾(教育學家,音樂學家,印度斯坦經典音樂歌唱家)。
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與中國領導人會談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與中國領導人會談
大學知名校友包括:C.N.R.Rao(印度總理科學顧問委員會會長,著名的固態與結構化學家),MadhavSadashivGolwalkar(國家愛國組織第二任主席),HarivanshRaiShrivastav(著名詩人),BhupenHazarika(著名作詞家,歌唱家,音樂家,詩人和電影制人),KamaleshChandraChakrabarty(印度聯邦儲備銀行副行長),AshokAgarwal(國際知名的不孕與援助生育方面轉化科學醫學專家),Jayant Vishnu Narlikar(著名天文學物理學家),BasantiDulalNagchaudhuri(著名核物理學家,印度政府科學顧問),Ahmad Hasan Dani(巴基斯坦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語言學家),KotaHarinarayana(海德拉巴中央大學副校長,印度航空學會主席),ManickSorcar(印裔美籍藝術家,動畫家,雷射學家)。
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畢業典禮貝拿勒斯印度教大學畢業典禮
在他們中間,知名的國際校友有:RobertMaynardPirsig(美國寫作家,哲學家),KoenraadElst(比利時東方學家,印度學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