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莉·麥克里歐德·貝頌

瑪莉·麥克里歐德·貝頌

美國黑人女教育家。生於南卡羅來納州梅耶斯維爾一奴隸家庭。穆迪聖經學院畢業(1895)後從教。1904年在佛羅里達州為黑人女子創辦了代托納師範和工業學校,1923年改名為貝休恩—庫克曼學院,並任院長至1942年。1935年創建了全國黑人婦女協會。1936~1944年任全國青年委員會黑人事務局局長。還曾擔任羅斯福總統的少數民族事務特別顧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瑪莉·麥克里歐德·貝頌
  • 外文名:Mary McLeod Bethune
  • 畢業院校:穆迪聖經學院
  • 主要成就:1936~1944年任全國青年委員會黑人事務局局長
生平簡介,教育事業,

生平簡介

瑪莉·麥克里歐德·貝頌(Mary McLeod Bethune1875-1955),在中國大陸一般翻譯為瑪麗·麥克勞德·貝休恩,1875年出生於南卡羅來納州的梅耶斯維爾。她的父母和前面的15個兄弟姐妹都生為黑奴,在南北戰爭之後的重建時期獲得自由。貝頌從19世紀末開始在美國南方從事黑人的教育事業,直到1955年去世,為提高美國黑人的社會地位和爭取平等權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貝頌是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好友,在羅斯福擔任總統時期,她是少數民族問題諮詢角色的"黑人內閣"的唯一女性成員,去世後她的塑像在華盛頓國會大廈東面不遠的公園裡和林肯遙相對望。

教育事業

瑪麗童年時代美國南方的教育事業遠遠落後於北方。當時全國的文盲率為9%,南方白人的文盲率在25%以上,而黑人文盲率則超過70%。瑪麗的父母也只能夠負擔一個人的學費,七歲的瑪麗就成了唯一的選擇。她每天徒步往返於八公里之外的學校,在學校她儘可能多學,晚上回家在燭光下寫作業,還將她白天學到的教給父母和兄弟姐妹。幼年時期受教育的不易經歷促使她立志努力讓所有黑人都和白人一樣接受教育。
瑪麗·貝休恩從穆迪學院結業後先後在南方的黑人學校任教,隨後在佛羅里達州的帕拉特卡、德托拉海灘和傑克森維爾創建自己的學校,容納黑人和白人的兒童入學。她的學校由最初只能招收5名學生到兩年後就擴大到250名學生,最後和庫克曼男校合併,成為男女合校的傑克森維爾貝休恩-庫克曼學院,瑪麗擔任該校校長直到1942年。
教育事業的成功使得瑪麗貝 休恩 成為黑人特別是黑人婦女的代言人之一。1935年她創建了黑人婦女全國委員會,1936到1943年間,羅斯福總統任命她擔任新建立的國家青年局的黑人事務部主任,在新政和二戰期間,她是羅斯福總統的黑人和民族事務政策主要的諮詢專家之一。她和第一夫人安娜·埃莉諾·羅斯福之間有深厚的友誼。當總統夫婦到阿拉巴馬州伯明罕訪問的時候,總統夫人堅持要打破南方的隔離傳統,讓瑪麗·貝休恩坐在總統的身旁。而且因為這層關係,"黑人內閣"當中只有她具有進入白宮訪問總統一家的特權。
瑪麗·麥克勞德·貝休恩紀念郵票瑪麗·麥克勞德·貝休恩紀念郵票
瑪麗不僅在黑人的教育事業上成就卓著,而且在爭取黑人的平等地位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建立貝休恩-庫克曼學院的時候,她就堅持不僅男女合校,而且黑人和白人合校。她還在星期日開放學校供遊人參觀,無論是白人還是黑人,在當時的南方是一個創舉。她的傑出貢獻使得她和杜波伊斯等三人代表美國全國有色人種進步協會參加聯合國成立大會,在1973年入選美國婦女名人堂,1985年美國郵政局發行她的紀念郵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