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泉村(雲南省德宏梁河縣曩宋阿昌族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瑞泉行政村位於梁河縣北部,是一個以傣族阿昌族為主的村莊,全村總人口3443人。瑞泉村被譽為“萬噸糖村”,甘蔗是瑞泉村的第一支柱產業,是村民脫貧致富的關鍵。為了更好地加快瑞泉村的甘蔗產業發展,縣科技局與縣蔗糖辦簽訂項目合作協定,和蔗糖辦甘蔗種植技術人員一起開辦專業培訓班以及甘蔗種植現場會,發動蔗農改旱地種植為水田種植,推廣良種良法。從2002年起,通過選用適宜本地種植的粵蔗93/159、粵蔗94/128等早、中、晚熟高產高糖良種,同時推廣套用新技術。選擇土壤肥沃、排灌條件較好的水田,進行單芽稀植、採用拉線開溝、蓋膜提溫保水、配方施肥等綜合技術,使甘蔗的單產和含糖量大大地提高。當年水田甘蔗平均畝產達到10噸,比山地提高了4—6噸,含糖量高達14.5%,比原來提高了3.5個百分點,達到了噸糖田標準。瑞全村成為梁河縣水田甘蔗連片種植面積最大、良種率最高、產量最高的行政村之一,湧現了100噸以上的種蔗大戶4戶,160噸以上的2戶。為全縣蔗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瑞泉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德宏梁河縣
  • 人口:3443人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耕地面積:3054畝
村情概況,自然資源,基礎設施,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村情概況

村委會辦公樓村委會辦公樓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3054畝(其中:田2651 畝,地 403 畝),人均耕地 0.85 畝,主要種植水稻、甘蔗 等作物;擁有林地452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218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25畝,主要種植茶葉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74畝,其中養殖面積13畝;草地0 畝;荒山荒地 3566畝,其他面積8892畝。有煤、沙石、經濟林木等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960戶通自來水,無飲用井水的農戶,有960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95 %)。有960戶通電,有26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8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29 %和76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4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36戶(分別占總數的58%和42 %)。
該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 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9.93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3輛,拖拉機25輛,機車69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 2198畝,有效灌溉率為72 %,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 152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5畝。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65戶;無小水窖;無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全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9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4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54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經濟

延伸產業鏈 走科學致富的道路
“一業興,百業興”。 “萬噸糖村”的興起,帶來了大量的甘蔗稍,甘蔗稍又是飼養水牛很好的青料和青貯氨化飼料,抓住德宏水牛產業化建設的契機,充分利用甘蔗稍、玉米秸稈等青飼料發展畜牧業,又利用牛糞生產沼氣,沼液、沼渣種蔬菜等形成產業鏈。小芒丙村是瑞泉行政村的示範村,全村56戶,212人,有勞動力115人。通過科技綜合開發,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總收入36.6萬元,人均純收入1753元,被列為“省級科普富民示範村”,被評為“省級精神文明示範村”、“民主法制宣傳示範村”。現在又成立了養豬協會、蔬菜研究會、農函大培訓室,發展三配套沼氣池28口,修通了兩條進村的水泥路,結束了以往進村踏泥濘的歷史。
種植甘蔗種植甘蔗
瑞泉村人在搞好農業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依靠農函大培訓為基點,開展科技培訓75期5780人次,建立了三個環保節能示範村,成立了2個農民技術協會,建立了2個農函大培訓室,科技示範戶559戶,實現了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發展。
瑞泉村依靠科技,實施了“三高”甘蔗示範基地建設,科學養牛示範,優質稻、養魚、蝦、蟹2814畝,沼氣三配套示範202口,冬春蔬菜示範750畝,引進實用菌姬松茸種植,發展訂單農業,引進優質葡萄示範獲得成功並帶動全縣發展100多畝,改變了過去單一的農業生產結構。
瑞泉村的發展始終堅持以建設生態農業為基點,走農業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加快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提高了農村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推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使落後的生活習俗,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十五”期間,梁河縣瑞泉行政村是省科技廳“民族貧困地區科技試驗示範”基地。這個村以科技為先導,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脫貧致富奔小康為目標,堅持 “以短養長、一村一業”方面取得顯著成效。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11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50元,糧食總產量120.8萬千克,人均有糧351千克,是全州科技綜合開發示範的典型。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91戶,共鄉村人口3675人,其中男性1859人,女性1816人。其中農業人口3579人,勞動力1844人。到2006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48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06戶。
瑞泉村(雲南省德宏梁河縣曩宋阿昌族鄉下轄村)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曩宋國小,中學生就讀到曩宋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00公里,距離中學2.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305人,中學生22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5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81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204.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75.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085個(勞均6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33.36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人畜飲水困難,個別地方產業發展邂逅,基礎建設發展緩慢。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爭取項目,發展特色產業,帶動民眾致富。

地圖信息

地址: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梁河縣二三三省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