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子菌病

球孢子菌病,又稱球孢子菌性肉芽腫,是由粗球孢子菌引起的一種疾病。常表現為急性良性無症狀或自限性的呼吸器官原發性感染,偶爾播散,可在皮膚、皮下組織、淋巴結、骨骼、肝臟、腎臟、腦膜、大腦或其他組織形成局灶性病變。本病亦稱聖華金熱或溪谷熱,是美國西南部的地方性流行病。易感者通過吸入含真菌孢子的塵埃獲得感染。由於臨床表現出現較晚,有時要到流行區外才出現明顯的感染症狀。

基本介紹

  • 別稱:球孢子菌性肉芽腫
  • 英文名稱:coccidioidomycosis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常見病因:組織損傷或發生炎症時感染粗球孢子菌
  • 常見症狀:皮損處發生下疳樣損害,形成結節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本病主要由粗球孢子菌引起,可從流行地區的土壤中分離出來,在乾燥砂土中也能生存。動物如牛、羊、狗等也可被感染。此菌屬雙相型,在37℃組織內為酵母型,28℃培養基上則為菌絲型,它可斷裂成關節孢子,其傳染性很大。多數人自呼吸道傳入,但少數也可從皮膚感染開始。一般男多於女,各年齡組均可發病。可發生實驗室內感染,但尚未見有人與人或人與動物間的直接傳播。組織損傷或發生炎症時易被感染,機體抵抗力低下也是致病條件之一,此時易發生播散。球孢子菌為雙相真菌,生活在土壤中,具有極強的感染性。僅僅吸入單個孢子就可引起皮膚試驗陽性。人類主要通過吸人土壤中的關節孢子或實驗室中培養的孢子而感染,少數也可能通過污染物傳播。

臨床表現

1.發病以青壯年和野外工作者居多,男性多於女性。
2.原發性皮損多在感染1周~3周時發生下疳樣損害,以後形成結節,沿淋巴管分布,似孢子絲菌病,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結腫大,多數可自愈。
3.繼發性皮損好發於鼻、頰和頭皮等處,表現為多發性無痛性結節,中央部破潰,間或呈疣狀增生。
4.黏膜及全身各臟器均可受累,但一般不累及肌肉、消化道、肺,重者可致死。
5.真菌鏡檢可見圓形厚壁孢子,稱球體,其中可充滿內孢子,真菌培養為雙相菌。
6.球孢子菌素皮膚試驗陽性,血清學試驗陽性。
7.白細胞計數升高,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數目增加,嗜酸性細胞數明顯增多,血沉持續加快。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真菌直接鏡檢可見內有孢子的孢子囊。室溫下真菌培養可見菌絲關節孢子。
2.血清學檢查
(1)IgM(免疫球蛋白M)  本病的診斷指標為,急性感染患者大多數可在感染前4周內被檢測出特異性的IgM,在2個月時消失,提示患者已經發生播散性感染。
(2)IgG(免疫球蛋白G)  IgG抗體在感染後4天至12周升高,在播散性感染後持續陽性,病情一旦恢復即消失。
(3)組織病理檢查  原發性皮膚球孢子茵病為慢性肉芽腫。內有嗜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有時可見小膿瘍,內含有內孢子的孢子囊。進行性播散球孢子菌病則膿瘍形成,可見酪樣壞死,在異型巨細胞內可見內孢子囊。

診斷

本病診斷除典型臨床症狀外,主要根據:
1.皮膚球孢子菌素試驗
一般於感染後2~6周即呈陽性,尤其是有皮損時更易陽性。
2.真菌檢查
痰及皮損處找到球孢子菌可確診,然而陰性還不能排除本病。
3.病理活檢
4.血清學檢查
包括沉澱反應及補體結合試驗等。

治療

未經藥物治療的彌散性球孢子菌病常是致命的,如患有腦膜炎,則預後尤其不好。在確診後的1個月中,感染患者的死亡率超過70%,不能確定治療能否改變這一狀況。低危患者的原發性球孢子菌病不必進行治療,高補體結合滴度表示已發生播散,需要治療。輕、中度非腦膜肺外受累,應當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治療,嚴重病例最好用兩性黴素B靜脈注射,根據感染程度連續用藥。伴有組織胞漿菌病、愛滋病伴有球孢子菌病時要採取維持療法,以防止復發。不能耐受唑類藥物的患者可用兩性黴素B靜脈注射。
如用兩性黴素B治療球孢子菌腦膜炎,需經皮下通道裝置從腦池鞘膜下注射或腦室鞘內注射。然而,氟康唑已替代兩性黴素B用於治療大多數的球孢子菌腦膜炎,而且可能更有效。球孢子菌骨髓炎可用外科手術切除受累骨骼。原發感染者可通過休息、加強營養等而很快恢復。變態反應性病變嚴重者可考慮套用皮質類固醇治療,但應防止因而引起的病菌播散。殘留的良性肺部病變,為避免發生反覆咯血,可考慮予以手術切除。對繼發性感染者應從速進行兩性黴素B、廬山黴素、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治療,療程宜長,用量必須足夠。

預防

目前仍沒有任何可以預防球孢子菌病的方法,建議儘量避免參與環境中產生很多粉塵的活動,如建築等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